导航:首页 > 钢筋绑扎 > 扇形的钢筋如何计算公式

扇形的钢筋如何计算公式

发布时间:2023-04-29 08:14:52

『壹』 扇形的公式 计算公式是什么

1、(角度制)扇形弧长计算公式 , l是弧长,n是扇形圆启漏心角,π是圆周率,R是扇形半径。弧长L=2 × 圆心角的角度(角度制) × 圆周率π3.14 × 半径 /穗键 360°弧长L=圆心角的角度(角度制) × 圆周率π3.14 × 半径 / 180°

2、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猜旁巧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扇形(半圆与直径的组合也是扇形)。显然, 它是由圆周的一部分与它所对应的圆心角围成。《几何原本》中这样定义扇形:由顶点在圆心的角的两边和这两边所截一段圆弧围成的图形。

『贰』 扇形钢筋混凝土检查井钢筋量

你这种方法肯定是错误的.
一般图纸上都标明有扇形的边长和弧长是多版少.可以求出圆心角,然后就可权以求出扇形占整圆的百分比.也就得出了扇形每根钢筋占圆周长的比例...然后就可以求出扇形内所用钢筋的总长度..总长一出来...质量也就出来了

望采纳..一个字一个字的打的啊...

『叁』 钢筋的计算公式

钢筋抽样的计算公式

一、梁

一)、框架梁

1)、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

4、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
≤800mm
夹角=45°
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
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
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LN为支座两边跨较大值。

二)、其他梁

框架梁在03G101-1中,对于非框架梁的配筋简单的解释,与框架梁钢筋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于:
1、
普通梁箍筋设置时不再区分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问题;
2、
下部纵筋锚入支座只需12d;
3、
上部纵筋锚入支座,不再考虑0.5Hc+5d的判断值。未尽解释请参考03G101-1说明

三)、框支梁

1、支梁的支座负筋的延伸长度为Ln/3;

2、下部纵筋端支座锚固值处理同框架梁;

3、上部纵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锚固长度=支座宽度-保护层+梁高-保护层+Lae,第二排主筋锚固长度≥Lae;

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锚,再横向弯折15d;

5、箍筋的加密范围为≥0.2Ln1≥1.5hb;

6、
侧面构造钢筋与抗扭钢筋处理与框架梁一致。

二、剪力墙在钢筋工程量计算中剪力墙是最难计算的构件,具体体现在:

1、剪力墙包括墙身、墙梁、墙柱、洞口,必须要整考虑它们的关系

2、剪力墙在平面上有直角、丁字角、十字角、斜交角等各种转角形式;

3、力墙在立面上有各种洞口;

4、墙身钢筋可能有单排、双排、多排,且可能每排钢筋不同;

5、墙柱有各种箍筋组合;

6、连梁要区分顶层与中间层,依据洞口的位置不同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1)
剪力墙墙身

Ⅰ)、力墙墙身水平钢筋

一、端为暗柱时
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弯折

B、侧钢筋不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
内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二、端为端柱时
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
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

B、侧钢筋不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
内侧钢筋长度=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注意:如果剪力墙存在多排垂直筋和水平钢筋时,其中间水平钢筋在拐角处的锚固措施同该墙的内侧水平筋的锚固构造

三、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
当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水平筋在洞口左右两边截断,分别向下弯折15d。

Ⅱ)、剪力墙墙身竖向钢筋

一、层墙身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二、中间层墙身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三、层墙身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墙身竖向钢筋根数=墙净长/间距+1(墙身竖向钢筋从暗柱、端柱边50mm开始布置)

四、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竖向筋在洞口上下两边截断,分别横向弯折15d。

Ⅲ)、剪力墙墙身拉筋

一、度=墙厚-保护层+弯钩(弯钩长度=11.9+2*D)

二、根数=墙净面积/拉筋的布置面积注:墙净面积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连)梁,即墙面积-门洞总面积-暗柱剖面积
-
暗梁面积;拉筋的面筋面积是指其横向间距×竖向间距。例:(8000*3840)/(600*600)

2)、
剪力墙墙柱

Ⅰ)、
纵筋

一、层墙柱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二、间层墙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三、层墙柱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注意:如果是端柱,顶层锚固要区分边、中、角柱,要区分外侧钢筋和内侧钢筋。因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锚固也同框架柱相同。

Ⅱ)箍筋:依据设计图纸自由组合计算。(

3)、剪力墙墙梁

Ⅰ)、连梁

一、力主筋顶层连梁主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
中间层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

二、筋顶层连梁,纵筋长度范围内均布置箍筋
即N=((LaE-100)/150+1)*2+(洞口宽-50*2)/间距+1(顶层)中间层连梁,洞口范围内布置箍筋,洞口两边再各加一根
即N=(洞口宽-50*2)/间距+1(中间层)

Ⅱ)、暗梁

主筋长度=暗梁净长+锚固

二、


一)、基础层

1、主筋基础插筋=基础底板厚度-保护层+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Max{10D,200mm}

2、础内箍筋基础内箍筋的作用仅起一个稳固作用,也可以说是防止钢筋在浇注时受到挠动。一般是按2根进行计算(软件中是按三根)。

二)、中间层

1、柱纵筋
1、
KZ中间层的纵向钢筋=层高-当前层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

2、箍筋
1、KZ中间层的箍筋根数=N个加密区/加密区间距+N+非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1
03G101-1中,关于柱箍筋的加密区的规定如下

1)、层柱箍筋的加密区有三个,分别为: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2)、层以上柱箍筋分别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均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三)、顶层KZ因其所处位置不同,分为角柱、边柱和中柱,也因此各种柱纵筋的顶层锚固各不相同。(参看03G101-1第37、38页)

1、角柱顶层纵筋长度:

一、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二、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柱顶部第一层:≧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8d(保证65%伸入梁内)
柱顶部第二层:≧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注意:在GGJ
V8.1中,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2、边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边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
边柱顶层纵筋的锚固分为内侧钢筋锚固和外侧钢筋锚固:
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1.5Lae
注意:在GGJ
V8.1中,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3、中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中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中柱顶层纵筋的锚固长度为
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梁高-保护层注意:在GGJ
V8.1中,处理同上。

三、


这里主要分析现浇板的布筋情况。板筋主要有:受力筋
(单向或双向,单层或双层)、支座负筋
、分布筋
、附加钢筋
(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撑脚钢筋
(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1、力筋软件中,受力筋的长度是依据轴网计算的。受力筋长度=轴线尺寸+左锚固+右锚固+两端弯钩(如果是Ⅰ级筋)。根数=(轴线长度-扣减值)/布筋间距+1

2、筋及分布筋负筋长度=负筋长度+左弯折+右弯折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扣减值)/布筋间距+1
分布筋长度=负筋布置范围长度-负筋扣减值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输入界面中负筋的长度/分布筋间距+1

3、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支撑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计算钢筋的长度、根数即可,在软件中可以利用直接输入法输入计算。

『肆』 钢筋长度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计算钢筋长度:
钢筋的按照形状来分有:直钢筋、弯起钢筋和箍筋三种。回
A、直钢筋:
钢筋长答度=构件长度+弯钩长度增加值-两端的保护层厚度
B、弯起钢筋:
钢筋长度=构件长度+弯钩长度增加值+弯起长度增加值-两端的保护层厚度
C、箍筋:
箍筋长度=单根箍筋长度×箍筋数量
单根箍筋长度=箍筋内周长+长度调整值
=构件截面的周长-4×保护层厚度+长度调整值
箍筋数量=箍筋布置范围长度÷箍筋间距+1

『伍』 扇形楼板里面的纵向钢筋怎么算手算,不要软件算。钢筋长3000

sinØ*半径-(半径-弦高)
角度一般由0-180

『陆』 钢筋每米多少重量如何计算

各种型号钢筋每米的重量请看下面钢筋重量表:

常用钢筋直径一般有:6、8、10、12、14、16、18、20、22、25、28、32、36、40、50(单位mm)的。

配置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按其作用可分为下列几种:1.受力筋——承受拉、压应力的钢筋。2.箍筋——承受一部分斜拉应力,并固定受力筋的位置,多用于梁和柱内。3.架立筋——用以固定梁内钢箍的位置,构成梁内的钢筋骨架。4.分布筋——用于屋面板、楼板内,与板的受力筋垂直布置,将承受的重量均匀地传给受力筋,并固定受力筋的位置,以及抵抗热胀冷缩所引起的温度变形。5.其它——因构件构造要求或施工安装需要而配置的构造筋。如腰筋、预埋锚固筋等。

『柒』 钢筋计算公式大全

钢筋计算公式大全如下:

一、柱钢筋

1、柱纵筋单根长度=柱基础内插筋+柱净高+锚固长度+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2、柱箍筋:单根长度=(b-2c+h-2c)*2+2* max(10d,75)。

5、架立筋单长=净跨长-净跨长/3*2+150*2。

6、箍筋单长(2肢箍)=(长-2保+宽-2保)*2+2* max(10d,75)。

7、侧面纵向钢筋(腰筋)。构造筋长度(G打头的钢筋)=净跨长+2*15d。抗扭筋长度(N打头的钢筋)=净跨长+2*锚固长度。

8、拉筋: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

9、附加吊筋:吊筋单根长度=次梁宽+2*50+2*(梁高-2保)/sin45°(sin60°)+2*20d。

当主梁高≤800时,吊筋角度为45度;当主梁高>800时,吊筋角度为60度。

10、屋面框架梁屋面梁上部通长筋=总净跨长+左锚固+右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捌』 锥形桶放样用钢筋画扇形,怎么算钢筋长度。

计量时,是计算中心线长度。 放样时,需要在弯折处加上弯折系数,才是下料钢筋的长度,现场要试弯一根,然后调整系数,弯折系数和钢筋直径有关。按此说来,你应该按外包长度计算下料钢筋长度,同时按试弯稍微减短。 钢筋算量基本方法 第一章梁 第一节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一、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一)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二、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三+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四+端支座锚固值 。 三、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三G一0一-一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 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一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 四、腰筋 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二×一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 拉筋长度=(梁宽-二×保护层)+二×一一.9d(抗震弯钩值)+二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二)×(构造筋根数/二);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陆、箍筋 箍筋长度=(梁宽-二×保护层+梁高-二×保护层)+二×一一.9d+吧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一)×二+(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一)+一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二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吧d。 漆、吊筋 吊筋长度=二*锚固+二*斜段长度+次梁宽度+二*50,其中框梁高度>吧00mm,夹角=陆0°≤吧00mm 夹角=四5° 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 一、中间支座负筋 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三+中间支座值+Ln/三; 第二排为Ln/四+中间支座值+Ln/四 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 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三+前中间支座值)+(Ln/三+后中间支座值); 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四+前中间支座值)+(Ln/四+后中间支座值)。 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 三、尾跨钢筋计算 类似首跨钢筋计算 四、悬臂跨钢筋计算 一、主筋 软件配合0三G一0一-一,在软件中主要有六种形式的悬臂钢筋 以二#、5#及陆#钢筋为例进行分析: 二#钢筋—悬臂上通筋=(通跨)净跨长+梁高+次梁宽度+钢筋距次梁内侧50mm起弯-四个保护层+钢筋的斜段长+下层钢筋锚固入梁内+支座锚固值 5#钢筋—上部下排钢筋=Ln/四+支座宽+0.漆5L 陆#钢筋—下部钢筋=Ln--保护层+一5d 二、箍筋 (一)、如果悬臂跨的截面为变截面,这时我们要同时输入其端部截面尺寸与根部梁高,这主要会影响悬臂梁截面的箍筋的长度计算,上部钢筋存在斜长的时候,斜段的高度及下部钢筋的长度;如果没有发生变截面的情况,我们只需在“截面”输入其端部尺寸即可。 (二)、悬臂梁的箍筋根数计算时应不减去次梁的宽度;根据修定版0三G一0一-一的陆陆页

『玖』 钢筋的计算公式

每米来钢筋重=0.00617
D×D(kg)如何推导出源来?
1、钢筋为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
V=π×R×R×L,D:钢筋直径(mm),R:钢筋半径mm),L:圆柱体长,1米长(1000mm),π=3.1415927,每米钢筋体积为:
V=π×R×R×L=π×D/2×D/2×L=3.1415927×D×D/4×1000=785.398175×D×D(立方mm);
2、每米钢筋重G=V×d(d钢筋比重:7.85g/立方cm=0.00785g/立方mm)
G=V×d=
=785.398175×D×D×0.00785
=6.757×D×D(g)
3、
将上述“2、”结果化为公斤(kg):
6.757×D×D(g)/1000=0.006757×D×D(kg)。四舍五入得:
每米钢筋重=0.00617
D×D(kg)。

『拾』 钢筋理论重量表大全钢筋重量计算公式


相信很多人应该见过钢筋,钢筋是指钢筋混凝土用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用钢材,其横截面为圆形,有时为带有圆角的方形。钢筋理论重量表大全是怎样的?钢筋重量计算公式又是怎样的?估计不是专业的人士对这个就不大清楚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钢筋理论重量表大全和钢筋重量计算公式的知识吧!
钢筋重量计算公式
钢筋重量计算公式如下:
直径为d的钢筋的理论重量=d^2/100*0.617=d^2X0.00617,^2为平方,0.617为直径为10钢筋的理论重量,只需要记住10钢筋的理论重量即可,直径12及以下的保留三位小数;直径12以上的保留两位小数;保留时候6舍7入,用钢筋直径(mm)的平方乘以0.00617。
具体计算方法
1、方钢每m重量=0.00786×边宽×边宽
2、六角钢每m重量=0.0068×对边直径×对边直径
3、八角钢每m重量=0.0065×直径×直径
4、螺纹钢每m重量=0.00617×直径×直径
5、角钢每m重量=0.00786×(边宽+边宽-边厚)×边厚
6、扁钢每m重量=0.00785×厚度×宽度
7、无缝钢管每m重量=0.02466×壁厚×(外径-壁厚)
8、电焊钢每m重量=无缝钢管
备注
1、角钢、工字钢和槽钢的准塌衫确计算公式很繁,表列简式用于计算近似值。
2、f值:一般州槐型号及带a的为3.34,带b的为2.65,带c的为2.26。
3、e值:一般型号及带a的为3.26,带b的为2.44,带c的为2.24。
4、各长度单位均为毫米。
钢筋理论重量表计团迹腔算公式如下:
计算举例
圆钢盘条(kg/m)
w=0.006165×d×d,d=直径mm,直径100mm的圆钢,求每m重量。每m重量=0.006165×1002=61.65kg
螺纹钢(kg/m)
w=0.00617×d×d,d=断面直径mm。
断面直径为12mm的螺纹钢,求每m重量。每m重量=0.00617×122=0.89kg
方钢(kg/m)
w=0.00785×a×a,a=边宽mm
边宽20mm的方钢,求每m重量。每m重量=0.00785×202=3.14kg
扁钢(kg/m)
w=0.00785×b×d,b=边宽mm,d=厚mm
边宽40mm,厚5mm的扁钢,求每m重量。每m重量=0.00785×40×5=1.57kg
六角钢(kg/m)
w=0.006798×s×s,s=对边距离mm
对边距离50mm的六角钢,求每m重量。每m重量=0.006798×502=17kg
八角钢(kg/m)
w=0.0065×s×s,s=对边距离mm
对边距离80mm的八角钢,求每m重量。每m重量=0.0065×802=41.62kg
等边角钢(kg/m)
=0.00785×[d(2b_d)+0.215(r2_2r2)]
b=边宽,d=边厚,r=内弧半径,r=端弧半径
求20mm×4mm等边角钢的每m重量。从冶金产品目录中查出4mm×20mm等边角钢的r为3.5,r为1.2,则每m重量=0.00785×[4×(2×20_4)+0.215×(3.52_2×1.22)]=1.15kg
不等边角钢(kg/m)
w=0.00785×[d(b+b_d)+0.215(r2_2r2)]
b=长边宽,b=短边宽,d=边厚,r=内弧半径,r=端弧半径
求250mm×118mm×10mm的工字钢每m重量。从金属材料手册中查出该工字钢t为13,r为10,r为5,则每m重量=0.00785×[250×10+2×13×(118_10)+0.615×(102_52)]=42.03kg
钢板(kg/m2)
w=7.85×d,d=厚
厚度4mm的钢板,求每m2重量。每m2重量=7.85×4=31.4kg
钢管(包括无缝钢管及焊接钢管)(kg/m)
w=0.02466×s(d_s),d=外径,s=壁厚
外径为60mm壁厚4mm的无缝钢管,求每m重量。每m重量=0.02466×4×(60_4)=5.52kg
钢筋理论重量表大全
用钢筋直径(mm)的平方乘以0.00617乘以长度L
0.617是圆10钢筋每米重量。钢筋重量与直径(半径)的平方成正比。
G/m=0.617*D*D/100
每米的重量(Kg)=钢筋的直径(mm)×钢筋的直径(mm)×0.00617
其实记住建设工程常用的钢筋重量也很简单:详见下表。
Φ12(含12)以下和Φ28(含28)的钢筋一般小数点后取三位数,Φ14至Φ25钢筋一般小数点后取二位数

阅读全文

与扇形的钢筋如何计算公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在不锈钢门上拧螺丝 浏览:92
压缩机焊接回气管口断裂怎么解决 浏览:904
不锈钢保温杯里面为什么好亮 浏览:51
武汉202不锈钢方管 浏览:703
山西大型吹瓶模具哪里有 浏览:716
用模具如何弯管 浏览:65
弯头长半径怎么量 浏览:382
54铜管高频焊接多少千瓦 浏览:537
不锈钢门关轻了舌头没关上怎么回事 浏览:929
铝合金氧化变成什么色 浏览:265
不锈钢盆标贴怎么去除 浏览:803
不锈钢焊机如何操作方法 浏览:845
Q235A热镀锌方管 浏览:29
怎么用不锈钢锅做干锅 浏览:59
陶瓷盘和不锈钢盘哪个蒸菜更快熟 浏览:980
钢管里面有砼怎么割 浏览:471
五金顶焊模具怎么做 浏览:593
模具厂应该怎么做 浏览:71
不锈钢粘锅怎么清洗 浏览:455
彩钢板和墙面连接处怎么处理 浏览: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