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连梁 对角暗撑配筋 交叉斜筋配筋 集中对角斜筋配筋 是什么概念或是什么样子的可以帮助我理解的谢谢!
其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是指在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中,两端与专剪力墙相连且跨高属比小于5的梁。在11G101图集中,连梁分为连梁(对角暗撑配筋)、连梁(交叉斜筋配筋)和连梁(集中对角斜筋配筋)三种,分别编号LL(JC)、LL(JX)和LL(DX)。
连梁交叉暗撑:当连梁的跨高比不大于2时(只要是剪力墙筒体结构中),在连梁中设置暗撑或交叉钢筋,这种暗撑是斜向交叉的。
由框架与剪力墙组合而成的结构体系,适用于需要有局部大空间的建筑,这时在局部大空间部分采用框架结构,同时又可用剪力墙来提高建筑物的抗侧能力,从而满足高层建筑的要求。
(1)连梁斜向交叉构造钢筋如何设置扩展阅读:
两个方向斜撑的纵向钢筋均应采用矩形箍筋或螺旋箍筋绑成一体,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及梁截面宽度的一半;端部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加密区长度不应小于600mm及梁截面宽度的2倍;
纵筋伸入竖向构件的长度不应小于lal,非抗震设计时lal可取la;抗震设计时lal宜取1.15la;梁内普通箍筋的配置应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第9.3.7条的构造要求。
B. 这图纸连梁交叉斜筋是什么意思
交叉斜筋是考虑剪力墙洞口的梁的高度和洞口宽度比超过设计规范的规定版值,所以需在洞口暗梁内增加权斜向筋,斜向钢筋两端需锚入两侧剪力墙,施工上比较麻烦。原则上斜向筋起到抗剪作用
斜向钢筋两个方向都有形成斜向交叉十字型,与暗梁一般成45°~60°。
C. 连梁怎样配筋
连梁的配筋构造的要求:
1、连梁顶面、底面纵向水平钢筋伸入墙肢的长度,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laE,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la,且均不应小于600mm。
2、抗震设计时,沿连梁全长箍筋的构造应符合框架梁梁端箍筋加密区的箍筋构造要求;非抗震设计时,沿连梁全长的箍筋直径不应小于6mm,间距不应大于150mm。
3、顶层连梁纵向水平钢筋伸入墙肢的长度范围内应配置箍筋,其间距不应大于150mm,直径应与该连梁的箍筋直径相同。
4、连梁高度范围内的墙肢水平分布钢筋应在连梁内拉通作为连梁的腰筋。连梁截面高度大于700mm时,其两侧面腰筋的直径不应小于10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跨高比不大于2.5的连梁,其腰筋的面积配筋率不应小于0.3%。
D. 剪力墙连梁什么时候设置交叉斜筋和暗撑箍筋
跨高比不大于2的框筒梁和内筒连梁宜增配对角斜向钢筋。跨高比不大于1的框筒梁和内筒连梁宜采用交叉暗撑。
剪力墙及连梁章节中有明确的规定,对于一、二级抗震等级的连梁,当跨高比不大于2.5时,除普通箍筋外宜另配斜向交叉钢筋,其截面限制条件及截面受剪承载力可按下列规定计算。
筒体剪力墙用于高层建筑、高耸结构和悬吊结构中 ,由电梯间、楼梯间、设备及辅助用房的间隔墙围成,筒壁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墙体,其刚度和强度较平面剪力墙可承受较大的水平荷载。
在连肢墙中,如果洞口开的再大一些,使得墙肢刚度较弱、连梁刚度相对较强时,剪力墙的受力特性已接近框架。由于剪力墙的厚度较框架结构梁柱的宽度要小一些。
(4)连梁斜向交叉构造钢筋如何设置扩展阅读:
两个方向斜撑的纵向钢筋均应采用矩形箍筋或螺旋箍筋绑成一体,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及梁截面宽度的一半;端部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加密区长度不应小于600mm及梁截面宽度的2倍。
由于短肢剪力墙结构相对于普通剪力墙结构其抗侧刚度相对较小,设计时宜布置适当数量的长墙,或利用电梯,楼梯间形成刚度较大的内筒,以避免设防烈度下结构产生大的变形,同时也形成两道抗震设防。
短肢剪力墙结构的抗震薄弱部位是建筑平面外边缘的角部处的墙肢,当有扭转效应时,会加剧已有的翘曲变形,使其墙肢首先开裂,应加强其抗震构造措施,如减小轴压比,增大纵筋和箍筋的配筋率。
E. 您好,想问一下:剪力墙连梁中交叉斜筋、折线筋在广联达里面如何布置
在连梁构件的属性栏里的“其它属性”里对应的钢筋编辑栏里编辑。
F. 连梁交叉斜筋未放置该怎么处理
连梁交叉斜筋未放置处理:
连梁的斜筋有3种不同的模式的构造形式,有对角暗撑配筋、交叉斜筋配筋、集中对角斜筋配筋。
(DX):集中对角斜筋配筋。
(JX):交叉斜筋配筋。
(JC):对角暗撑配筋。
钢筋构造看似很复杂,其实就是连梁中间增加了X布置的斜筋,分三种形式。
对角斜筋LL(DX):连梁上配置对角的斜筋。
交叉斜筋LL(JX):除了对角斜筋,还加了折线筋。
对角暗撑LL(JC):是配置两道暗梁交叉布置在连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