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主筋是25的钢筋,桩径是1.5米的,主筋的间距多少急求
规范中规定桩配筋率一般为0.2%~0.65%,大直径桩取小值,小直径回取大值。1.5米算大直径了,可以取答0.2%配筋率,算了一下估计需要3600平方毫米,如果要用25的主筋,估计8根就够了,但是间距太大了,还是改用小直径比较划算,还是用16根直径18的比较合适,16X250=4000,满足构造配筋率。
⑵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箍筋间距
箍筋间距,不同的构造有不同的要求。
1、以独立墩柱作为支撑的板,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其间距不应大于1/3板厚。箍筋应宽蔽采用闭合式,并箍住架立钢筋;
2、钢筋混凝土梁中,应设置直径不小于8mm且不小于1/4主钢筋直径的箍筋,,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梁高的1/2且不大于400mm;
3、当所箍钢筋为按受力需要的纵向受压钢筋时,不应大于所箍钢筋直径的15倍,且不应大于400mm。在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范围内的箍筋间距,当绑扎搭接钢筋受拉时不应大于主钢筋直径的5倍,且不大于100mm;
4、当搭接钢筋受压时不应大于主钢筋直径的10倍,且不大于200mm.在支座中心向跨径方向长度相当于不小于一倍梁高范围内,箍筋间距不宜大于100mm;
5、近梁端第一根箍筋应设置在距端面一个混凝土保护层距离处,梁与梁或梁与柱的交界范围内可不设箍筋;靠近交接面的一根箍筋,其与交接面的距离不宜大于50mm。
6、配有普通箍筋的轴心受压构件,箍筋应做成闭合式,其直径不应小于纵向钢筋直径的1/4,且不小于8mm。箍筋间距不应大于纵向受力钢筋直径的15倍、不大于构件短边尺寸并不大于400mm。
7、盖梁截面内应设箍筋,其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
8、柱式墩台的柱身间设置横系梁时,横系梁四角应设置直径不小于16mm的纵向钢筋,并设直枯巧山径不小于8mm的箍筋,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横系梁的短边尺寸或400mm。
二、箍筋
1、用来满足斜截面抗剪强度,并联结受力主筋和受压区混筋骨架的钢筋。分单肢箍筋、开口矩形箍筋、封闭矩形箍筋、菱形箍筋、多边形箍筋、井字形箍筋和圆没中形箍筋等。
2、箍筋应根据计算确定,箍筋的最小直径与梁高h有关,当h≦800mm时,不宜小于6mm;当h>800mm时,不宜小于8mm。
3、梁支座处的箍筋一般从梁边(或墙边)50mm处开始设置。支承在砌体结构上的钢筋混凝土独立梁,在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Las范围内应设置不少于两道的箍筋,当梁与混凝土梁或柱整体连接时,支座内可不设置箍筋
⑶ 混凝土灌注桩钢筋笼主筋间距有无规范规定
5.4 混凝土预制桩 5.4.1 桩在现场预制时,应对原材料、钢筋骨架(见表5.4.1)、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查;采用工厂生产的成品桩时,桩进场后应进行外观及尺寸检查。5.4.2 施工中应对桩体垂直度、沉桩情况、桩顶完整状况、接桩质量等进行检查,对电焊接桩,重要工程应做10%的焊缝探伤检查。5.4.3 施工结束后,应对承载力及桩体质量做检验。5.4.4 对长桩或总锤击数超过500击的锤击桩,应符合桩体强度及28d龄期的两项条件才能锤击。5.4.5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5.4.5的规定。 表5.4.1预制桩钢筋骨架质量检验标准(mm) 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检查方法 主控项目1主筋距桩顶距离±5用钢尺量 2多节桩锚固钢筋位置5用钢尺量 3多节桩预埋铁件±3用钢尺量 4主筋保护层厚度±5用钢尺量 一般项目1主筋间距±5用钢尺量 2桩尖中心线10用钢尺量 3箍筋间距±20用钢尺量 4桩顶钢筋网片±10用钢尺量 5多节桩锚固钢筋长度±10用钢尺量 表5.4.5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质量检验标准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检查方法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桩体质量检验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2桩位偏差见本规范表5.1.3用钢尺量3承载力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一般项目1砂、石、水泥、钢材等原材料(现场预制时)符合设计要求查出厂质保文件或抽样送检2混凝土配合比及强度(现场预制时)符合设计要求检查称量及查试块记录3成品桩外形表面平整,颜色均匀,掉角深度<10mm,蜂窝面积小于总面积0.5%直观4成品桩裂缝(收缩裂缝或成吊、装运、堆放引起的裂缝)深度<20mm,宽度<0.25mm,横向裂缝不超过边长的一半裂缝测定仪,该项在地下水有侵蚀地区及锤击数超过500击的长桩不适用5成品桩尺寸:横截面边长桩顶对角线差桩尖中心线桩身弯曲矢高桩顶平整度mmmmmmmm±5<10<10<1/1000l<2用钢尺量用钢尺量用钢尺量用钢尺量,l为桩长用水平尺量6电焊接桩:焊缝质量电焊结束后停歇时间上下节平面偏差节点弯曲矢高见本规范表5.5.4-2见本规范表5.5.4-2秒表测定用钢尺量用钢尺量,l为两节桩长minmin>1.0<10<1/1000l7硫磺胶泥接桩:胶泥浇注时间浇注后停歇时间minmin<2>7秒表测定秒表测定8桩顶标高min±50水准仪9停锤标准设计要求现场实测或查沉桩记录
⑷ 灌注桩主筋25.笼直劲800.钢筋间距多少就满足设计要求
混凝土灌注桩是一种直接在现场桩位上就地成孔,然后在孔内浇筑混凝土或安放钢筋笼再浇注混凝土而成的桩。与预制桩相比,具有施工低噪音、低振动、桩长和直径可按设计要求变化自如、桩端能可靠地进入持力层或嵌入岩层、单桩承载力大、挤土影响小、含钢量低等特点。但成桩工艺较复杂,成桩速度比预制打入桩慢,成桩质量与施工有密切关系。按其成孔方法不同,可分为钻孔灌注桩、沉管灌注桩、人工挖孔灌注桩、爆扩灌注桩等。⑴灌注桩施工准备工作1)确定成孔施工顺序钻孔灌注桩和机械扩孔对土没有挤密作用,一般可按钻机行走最方便等现场条件确定成孔施工顺序。沉管灌注桩和爆扩灌注桩对土有挤密、振动影响,可结合现场施工条件确握纤定施工顺序:间隔一个或两个桩位成孔;在邻桩混凝土初凝前或终凝后成孔;五根以上单桩组成的群桩基础,中间的桩先成孔,外围的桩后成孔;同一个桩基础的爆扩灌注桩,可采用单爆或联爆法成孔。2)成孔深度的控制摩擦型桩:摩擦桩以设计桩长控制成孔深度;端承摩擦桩必须保证设计桩长及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当采用锤击沉管法成孔时,桩管入土深度以标高控制为主,以贯入度控制为辅。端承型桩:当采用锤击法成孔时,沉管深度控制以贯入度为主,设计持力层标高控制为辅。3)钢筋笼的制作制作钢筋笼时,要求主筋环向均匀布置,箍筋的直径及间距、主筋的保护层、加劲箍的间距等均应符合设计规定。箍筋和主筋之间一般采用点焊。分段制作的钢筋笼,其接头宜采用焊接并应遵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钢筋笼吊放入孔时,不得碰撞孔壁。灌注混凝土时应采取措施固定钢筋笼的位置,避免钢筋笼受混凝土上浮力的影响而上浮。也可待浇筑完混凝土后,将钢筋笼用带帽的平板振动器振入混凝土灌注桩内。4)混凝土的配制配制混凝土所用的材料与性能要进行选用。灌注桩混凝土所用粗骨料可选用卵石或碎石,其最大粒径不得大于钢筋净距的1/3,对于沉管灌注桩且不宜大于50mm;对于素混凝土桩,不得大于桩径的1/4,一般不宜大于70mm。坍落度随成孔工艺不同而有各自的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水下浇注混凝土不应低于C20。水下浇注混凝土具有无振动、无排污的优点,又能在流砂、卵石、地下水、易塌孔等复杂地质条件下顺利成桩,而且由于其扩散渗透的水泥浆而大大提高了桩体质量,其承载力为一般灌注桩的1.5~2倍。⑵钻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是指利用钻孔机械钻出桩孔,并在孔中浇注混凝土(或先在孔中吊放钢筋笼)而成的桩。根据钻孔机械的钻头是否在土橘皮衫壤的含水层中施工,又分为泥浆护壁成孔和干作业成孔两种施工方法。1)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地质条件。先由钻孔设备进行钻孔,待孔深达到设计要求后清孔,方入钢筋笼,然后进行水下浇注混凝土而成桩。为防止在钻孔过程中塌孔,在孔中注入相对密度有一定要求的泥浆圆腔进行护壁。按设备又分冲抓、冲击、回转钻及潜水钻成孔法。前两种适用于碎石土、砂土、粘性土及风化岩地基,后一种则适用于粘性土、淤泥、淤泥质土及砂土。①施工设备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所用的成孔机械主要有冲击钻机、回转钻机、潜水钻机等。在此主要介绍潜水钻机。回转钻机是由动力装置带动钻机回转装置转动,由其带动带有钻头的钻杆转动,由钻头切削土壤。根据泥浆循环方式的不同,分为正循环回转钻机和反循环回转钻机。正循环回转钻机成孔的工艺为由空心钻杆内部通入泥浆或高压水,从钻杆底部喷出,携带钻下的土渣沿孔壁向上流动,将土渣从孔口带出流入泥浆沉淀池。反循环回转钻机成孔的工艺为泥浆或清水由钻杆与孔壁间的环状间隙流入钻孔,然后由吸泥泵等在钻杆内形成真空,使之携带钻下的土渣由钻杆内腔返回地面而流向泥浆池。反循环工艺的泥浆上流的速度较高,能携带较大的土渣。潜水钻机是一种旋转式机械,由防水电机、减速机构和钻头等组成。动力和变速机构装设在具有绝缘和密封装置的电钻外壳内,且与钻头紧密连接在一起,因而能共同潜入水下作业。目前使用的潜水钻机(QSZ一800型),钻孔直径400~800mm,最大钻孔深度50m。潜水钻机既适用于水下钻孔,也可用于地下水位较低的干土层中钻孔。冲击钻主要用于在岩土层中成孔,成孔是将冲锥式钻头提升一定高度后以自由下落的冲击力来破碎岩土层,然后用淘渣筒来淘取孔内的渣浆。②施工方法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流程如图2-24所示。图2-24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工艺流程圈(a)钻孔;(b)清孔;(c)放入钢筋笼;(d)水下浇筑混凝土1-钻机;2-护筒;3-泥浆护壁;4-压缩空气;5-清水;6-钢筋笼;7-导管;8-混凝土;9-地下水位测定桩位根据建筑的轴线控制桩定出桩基础的每个桩位,可用小木桩标记。桩位放线允许偏差20mm。灌注混凝土之前,应对桩基轴线和桩位复查一次,以免木桩标记变动而影响施工。埋设护筒护筒一般由4~8mm厚钢板制成的圆筒,其内径应大于钻头直径,当用回转钻时,宜大100mm;用冲击钻时,宜大200mm,以方便钻头提升等操作。其上部宜开设1~2个溢浆孔,便于溢出泥浆并流回泥浆池进行回收。埋设护筒时先挖去桩孔处表土,将护筒埋入土中。护筒的作用有:成孔时引导钻头方向;提高孔内泥浆水头,防止塌孔;固定桩孔位置、保护孔口。因此,护筒位置应埋设准确并保持稳定。护筒中心与桩位的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50mm。护筒与坑壁之间用粘土分层填实,以防漏水。护筒的埋深在粘土中不小于1.0m;在砂土中不宜小于1.5m。护筒顶面应高于地面0.4~0.6m,并应保持孔内泥浆面高出地下水位1m以上。制备泥浆制备泥浆的方法应根据土质条件确定:在粘性土中成孔时可在孔中注入清水,钻机旋转时,切削土屑与水拌合,用原土造浆护壁、排渣,泥浆相对密度应控制在1.1~1.2;在其它土中成孔时,泥浆制备应选用高塑性粘土或膨润土。泥浆的作用是将钻孔内不同土层中的空隙渗填密实,使孔内渗漏水达到最低限度,并保持孔内维持着一定的水压以稳定孔壁。因此在成孔过程中严格控制泥浆的相对密度很重要。在砂土和较厚的夹砂层中成孔时,泥浆相对密度应控制在1.1~1.3;在穿过砂夹卵石层或容易塌孔的土层中成孔时,泥浆相对密度应控制在1.3~1.5。施工中应经常测定泥浆相对密度,并定期测定粘度、含砂率和胶体率等指标,及时调整。废弃的泥浆、泥渣应妥善处理。成孔桩架就位后,钻机进行钻孔。钻孔时应在孔中注入泥浆,并始终保持泥浆液面高于地下水位1.0m以上,以起护壁、携渣、润滑钻头、降低钻头发热、减少钻进阻力等作用。钻孔进尺速度应根据土层类别、孔径大小、钻孔深度和供水量确定。对于淤泥和淤泥质土不宜大于1m/min,其它土层以钻机不超负荷为准,风化岩或其它硬土层以钻机不产生跳动为准。清孔钻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必须进行清孔。对于孔壁土质较好不易塌孔的桩孔,可用空气吸泥机清孔,气压为0.5Mpa,被搅动的泥渣随着管内形成的强大高压气流向上涌,从喷口排出,直至孔口喷出清水为止;对于稳定性差的孔壁应用泥浆(正、反)循环法或掏渣筒清孔、排渣。用原土造浆的钻孔,可使钻机空转不进尺,同时注入清水,等孔底残余的泥块已磨浆,排出泥浆比重降至1.1左右(以手触泥浆无颗粒感觉),即可认为清孔己合格。对注入制备泥浆的钻孔,可采用换浆法清孔,至换出泥浆比重小于1.15~1.25为合格。清孔过程中,必须及时补给足够的泥浆,以保持浆面稳定。孔底沉渣厚度对于端承桩不大于100mm,对于摩擦桩不大于300mm。清孔满足要求后,应立即吊放钢筋笼并灌注混凝土。下钢筋笼,浇混凝土清孔完毕后,应立即吊放钢筋笼,及时进行水下浇注混凝土。钢筋笼埋设前应在其上设置定位钢筋环,混凝土垫块或于孔中对称设置3~4根导向钢筋,以确保保护层厚度。水下浇注混凝土通常采用导管法施工。导管法水下浇注混凝土方法见第四章。2)干作业成孔灌注桩干作业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如图2-25所示。与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类似而简单,适用于地下水位较低、在成孔深度内无地下水的干土层中桩基的成孔施工。①施工设备主要有螺旋钻机、钻孔扩机、机动或人工洛阳铲等。目前常用螺旋钻机成孔。螺旋钻机利用动力带动螺旋钻杆旋转,使钻头上的叶片旋转向下切削土层,削下的土屑靠与土壁的摩擦力沿叶片上升排出孔外。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一般粘性土、砂土或人工填土地基的成孔。在软塑土层含水量大时,可用疏纹叶片钻杆,以便较快地钻进。在可塑或硬塑粘土中,或含水量较小的砂土中应用密纹叶片钻杆,以便缓慢、均匀、平稳地钻进。常用的螺旋钻机有履带式和步履式两种。前者一般由W1001履带车、支架、导杆、鹅头架滑轮、电动机头、螺旋钻杆及出土筒组成。后者的行走度盘为步履式,在施工时用步履进行移动。步履式机下装有活动轮子,施工完毕后装上轮子由机动车
⑸ 钻孔灌注桩1米2的直径主筋30跟怎么算出主筋的间距
钻孔灌注桩1米2的直径,去掉钢筋燃耐保护罩明层厚度皮闷春2*0.05.钢筋笼直径1米1,钢筋笼周长1.1*3。14=3.454米,3.454/30=0.115米
主筋间距约110.
⑹ 灌注桩通长配筋钢筋笼距孔底的最小距离是多少
规范上钢筋笼在承台下的长度允许偏差是10cm,所以最小距离是0,最大距离是10cm
⑺ 钻孔灌注桩钢筋笼的主筋间距是指哪个距离
就是在桩的截面上看,沿着圆弧相邻两根主筋中心间的距离。
⑻ 灌注桩受力钢筋间距怎么算
灌注桩受力钢筋间距
有护壁的灌注桩:﹙1200-2×50﹚×3.1416÷图纸要求根数。
没护壁的灌注桩:﹙1200-2×100﹚×3.1416÷图纸要求根数。
⑼ 灌注桩钢筋笼1米6的 主筋25,没有保护层,受力筋间距是多少求计算公式和结果数据
就是直径1700的桩,属大直径桩,按照JGJ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构造嫌仿配配筋,选小档的配筋率,不用Φ25这么芹指粗,选20根Φ18或Φ20足以!间距约251mm。大丛
⑽ 灌注桩受力钢筋间距怎么算(桩径1米 主筋是25的 加强筋22的)钢筋笼长度是42.044)
桩基规范抄规定配筋率约0.2%~0.65%,你这里建议取约0.3%吧。
按桩截面积的0.3%计算受力筋面积A=2355平方毫米
受力筋间距要满足不大于200,计算最少需要总钢筋根数,按扣除保护层后的桩周长除以200
n=(1000-50*2)*3.14/200=15根
求钢筋直径,2355/15=157,157为单根钢筋面积,可以用14(面积154)直径的钢筋
故用15根14的钢筋,配筋率为0.29%,满足规范要求
总结:钢筋根数和直径是要协调配合使用,满足钢筋面积需要即可,不能先定下直径再选根数。例如你选25直径的钢筋,最少要配15根,那么配筋率达到0.9%,过于浪费钢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