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板筋绑扎规范要求
1、钢筋规格、形来状自、尺寸、数量、锚固长度、接头位置,必须符合设计施工图纸及规范的规定,如有变更,需办理设计变更文件。钢筋下料准确,钢筋加工规范规范、准确,成品符合钢筋加工允许偏差。
2、锚固长度、搭接长度、接头错开符合要求。钢筋网片顺直,不得打弯,间距排距准确。
3、上铁的弯钩朝下,下铁弯钩朝上,光圆钢筋弯钩180°;附筋端头平齐,钩朝下;搭接头绑扎方法正确,绑扣结实,无松扣、跳扣。保护层厚度应准确。
4、次梁箍筋要与次梁主筋贴合。主次梁交接处,要严控截面尺寸。
(1)封楼板钢筋怎么扎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钢筋表面应洁净,粘着的油污、泥土、浮锈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可结合冷拉工艺除锈。
2、钢筋调直,可用机械或人工调直。经调直后的钢筋不得有局部弯曲、死弯、小波浪形,其表面伤痕不应使钢筋截面减小5%。
3、钢筋切断应根据钢筋号、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和缩短钢筋短头,以节约钢材。
㈡ 钢筋的绑扎方法是什么
使用铅丝将受力钢筋和分布筋绑扎在一起,就这么简单。
㈢ 钢筋绑扎的几种绑法
主要有五种,柱子钢筋绑扎工艺、梁钢筋绑扎、板钢筋绑扎、楼梯钢筋绑扎、柱箍筋绑扎。
1、柱子钢筋绑扎工艺: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箍筋套在下层伸的搭接筋上,立柱子钢筋,在搭接长度内,绑扣不少于3个,绑扣要向柱中心。如果柱子主筋采用光圆钢筋搭接时,角部弯钩应与模板成45°,中间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90°角。
2、梁钢筋绑扎: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绑扎,箍筋弯钩为135°,平直部分长度为10d,如做成封闭箍时,单面焊缝长度为5d。
3、板钢筋绑扎:绑扎板筋时用顺扣或八字扣,除外围两根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双向板相交点须全部绑扎)。如板为双层钢筋,两层筋之间须加钢筋马凳,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负弯矩钢筋每个相交点均要绑扎。
4、楼梯钢筋绑扎:根据设计图纸中主筋、分布筋的方向,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每个交点均应绑扎。如有楼梯梁时,先绑梁后绑板筋。板筋要锚固到梁内。底板筋绑完,再绑扎梯板负筋钢筋。主筋、负筋数量和位置均要符合设计要求。
5、柱箍筋绑扎:按已划好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绑扎,宜采用缠扣绑扎。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筋交错布置,并绑扎牢固。
(3)封楼板钢筋怎么扎扩展阅读
GB50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5.4.9 钢筋绑扎的细部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应在接头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2 墙、柱、梁钢筋骨架中各垂直面钢筋网交叉点应全部扎牢;板上部钢筋网的交叉点应全部扎牢,底部钢筋网除边缘部分外可间隔交错扎牢;
3 梁、柱的箍筋弯钩及焊接封闭箍筋的对焊点应沿纵向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构件同一表面,焊接封闭箍筋的对焊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超过50%;
4 填充墙构造柱纵向钢筋宜与框架梁钢筋共同绑扎;
5 梁及柱中箍筋、墙中水平分布钢筋及暗柱箍筋、板中钢筋距构件边缘的距离宜为50mm。
绑扎接头规范
1、搭接长度的末端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2、受拉区域内,I级钢筋绑扎接长的末端应做弯钩,Ⅱ、Ⅲ级钢筋可不做弯钩;
3、直径等于或小于12mm的受压I级钢筋的末端,以及轴心受压构件中任意直径的受力钢筋的末端,可不做弯钩,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5倍。
4、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5、受力钢筋的绑扎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从任一绑扎接头中心至搭接长度Z,的1.3倍区段范围内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其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如下:受拉区不得超过25%;受压区不得超过50%。
钢筋的工艺性能:
1、弯曲性能:
按下表规定的弯心直径弯曲180度后,钢筋受弯曲部位表面不得产生裂纹。牌号公称直径a
2、反向弯曲性能:
根据需方要求,钢筋可进行反向弯曲性能试验。
反向弯曲试验的弯心直径比弯曲试验相应增加一个钢筋直径。先正向弯曲45度,后反向弯曲23度,后反向弯曲23度。经反向弯曲试验后,钢筋受弯曲部位表面不得产生裂纹。
㈣ 房子钢筋怎么扎
家中在盖房子的时候往往都需要钢筋做基础。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样才把钢筋扎好,扎尖笋。下面我介绍一下房子扎钢筋的主要过程。1、放柱线→校正主筋、清粘灰→套柱子箍筋→连接竖向受力筋→画箍筋间距线→绑箍筋。
2、套柱箍筋: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子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预留的柱子筋上。
3、≥Φ16柱子钢筋采用滚轧直螺纹套筒连接。
4、使用50×50木方制作皮数杆,皮数杆上按图纸要求画出箍筋间距线,依线绑扎箍筋。
5、箍筋的绑扎
1)、按皮数杆上已划好的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绑扎,采用缠扣绑扎。
2)、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要绑扎牢固。部分的相交点呈梅花交错绑扎。
3)、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筋交错布置,再绑扎牢固。
4)、柱箍筋端头弯成135度,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10d。
5)、框架柱箍筋加密区范围基础底板上取Hn/3,楼板上取柱长边尺寸、Hn/6、500mm三者最大值。
6)、箍筋绑扎位置应尽量避开连接套筒,避免箍筋无法与其它竖筋接触到。
㈤ 地下室顶板钢筋如何绑扎
先绑扎底层钢筋,再绑扎上部钢筋,地下室顶板钢筋的绑扎和主体钢筋专的绑扎基本一样
按照图属纸要求,双层双向的话一般是拉通的,具体情况按照图纸要求
顶板是双层双向的布筋方法,一般是初排时错开搭接,然后接头就是整筋的办法。
当然也可以在支座,按03G101-1中的100%绑扎乘1.6的系数,但是一般不这么做,因为浪费钢筋。
㈥ 顶板钢筋绑扎规范
法律分析:1、钢筋绑扎搭接长度规范要求不得小余300mm。
2、最小搭接长度应满足规范要求,根据搭接率计算,25%,系数为1.2。
3、剪力墙竖向钢筋绑扎搭接位置在本层的楼板混凝土浇捣后,上翻1m左右设置钢筋接头。
4、剪力墙竖向钢筋绑扎搭接位置应该按12G901-1,它是经过征求意见后的变动,这有利于施工,且因并不涉及结构安全。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第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
㈦ 钢筋的绑扎有几种方法分别是怎样的
钢筋绑扎有4种方法,具体如下:
一、板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清理模板→模板上画线→绑板下受力筋→绑负弯矩钢筋
2、清理模板上面的杂物,用粉笔在模板上划好主筋,分布筋间距。
3、按划好的间距,先摆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双向受力板,短方向钢筋在下,长方向钢筋在上。
4、在现浇板中有板带梁时,应先绑板带梁钢筋,再摆放板钢筋。
5、绑扎板筋时一般用顺扣或八字扣,除外围两根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双向板相交点须全部绑扎)。如板为双层钢筋,两层筋之间须加钢筋马凳,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负弯矩钢筋每个相交点均要绑扎。
6、在钢筋的下面垫好砂浆垫块,间距1.5m。垫块的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板的保护层厚度应为15㎜,钢筋搭接长度与搭接位置的要求与前面所述梁相同。
二、楼梯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划位置线→ 绑梯板底主筋→绑梯板负筋筋
2、在楼梯底板上划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线。
3、根据设计图纸中主筋、分布筋的方向,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每个交点均应绑扎。如有楼梯梁时,先绑梁后绑板筋。板筋要锚固到梁内。
4、底板筋绑完,再绑扎梯板负筋钢筋。主筋、负筋数量和位置均要符合设计要求。
三、柱子钢筋绑扎工艺
1、 工艺流程:竖向受力筋连接→画箍筋间距线→套柱箍筋→绑箍筋
2、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画箍筋间距线: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划箍筋间距线。
4、套柱箍筋: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箍筋套在下层伸的搭接筋上,然后立柱子钢筋,在搭接长度内,绑扣不少于3个,绑扣要向柱中心。如果柱子主筋采用光圆钢筋搭接时,角部弯钩应与模板成45°,中间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90°角。
四、梁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模内绑扎:画主次梁箍筋间距→放主梁次梁箍筋→穿主梁底层纵筋→穿次梁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穿主梁上层纵向架立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向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
模外绑扎:画箍筋间距→ 在主次梁模板上口铺横杆数根→穿主梁下层纵筋→穿次梁下层钢筋→穿主梁上层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筋→按箍筋间距绑扎→抽出横杆落骨架于模板内。
2、在梁侧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
3、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调整箍筋间距使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
4、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5、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
(7)封楼板钢筋怎么扎扩展阅读:
钢筋绑扎前的质量验收:
1、按设计要求和规范检查已加工好的钢筋规格、形状尺寸、数量是否正确。
2、检查墙柱钢筋上的混凝土浮浆或其他污染是否清理干净。
3、做好抄平放线工作,注明水平标高,弹出柱(暗柱)、门窗洞口、地梁、墙的外皮尺寸线及轴线控制线。
4、根据弹线,检查钢筋是否有偏位现象,若有偏位距离小于钢筋直径d,将偏位钢筋按图所示调整到正确位置,若偏位大于钢精直径d,则需报设计处理。
5、检查墙柱竖向钢筋露出部分接头相错距离是否满足要求。
6、逐个检查钢筋电渣压力焊和钢筋直螺纹的接头质量,若发现有不合格接头,切掉重焊。
㈧ 现浇楼面的钢筋扎法
下部钢筋一般在梁中断开,上部钢筋可以是通长的不断开。钢筋可以上下一样粗,按房间短方向的粗一些,长方向的细一些。
㈨ 怎样绑扎钢筋
钢筋的绑扎方法及要求如下:
1、钢筋要严格按图纸要求绑扎,注意钢筋间距、位置的准确,绑扎点牢固。板和墙的钢筋网靠近外围的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应全部扎牢,中间部分的交叉点可间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产生位移;双向受力的钢筋交叉点应全部扎牢。
2、为保护楼板钢筋的位置正确,在两层钢筋之间设“ x ”型φ14钢筋支架,其间距不大于1000m(要求4个/m2),保证钢筋位置正确为准。
3、钢筋接头应按规定错开,焊接接头任一截面的钢筋面积不得超过该截面的钢筋总面积的50%,搭接接头为25%,且接头在截面应错开均匀布置。墙内水平分布筋沿高度每隔一根内外排错开搭接;梁中通长筋在规定的任一搭接长度区段内,有接头的钢筋截面面积与钢筋总截面面积之比在受力压区不得超过50%、在受拉区不得超过25%,梁的上部通长筋应在支座处搭接;柱筋当每边的钢筋少于4根时,可搭接一次,多于4根时,分两次搭接,每边多于8根时分三次搭接。钢筋的搭接长度和锚固长度按设计要求留置。
4、在主次梁和柱相交的节点处,为防止板超厚,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必须保证其形状、几何尺寸的准确,该直的钢筋必须校直,不得弯曲,梁柱交叉的箍筋可以适当缩小些,避免此处钢筋超高。在钢筋绑扎过程中要注意各钢筋的位置,板的钢筋在上面,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钢筋在下,并严格控制各层钢筋间的间距,可采用在两排钢筋之间垫以和受力钢筋相同的钢筋垫块的办法,既要保证其最小净距满足规范要求(不小于其直径且不小于25mm),又保证构件的截面尺寸正确且要有足够的保护层。为保证柱钢筋的位置正确,绑扎过程中要做好预防工作,使柱箍的绑扎超出板面二-三个,并用钢筋等支撑将柱筋校准位置后固定牢固。
5、开洞楼板除洞宽小于300时板筋可绕过洞边不需切断受力筋,洞宽大于等于300时应另加附加钢筋,附加钢筋的数量除结构平面另有说明外,采用不小于洞内被切断的受钢筋截面面积,分布于洞口两侧并伸过洞边各35d(用于I级钢筋)或40d(用于II级钢筋)。
6、梁钢筋底的垫块在扎梁筋前放于梁底板,侧筋垫块在梁钢筋绑扎好后应按规定的保护层厚度用带铅丝的砂浆垫块垫起。桩承台100、板墙15、梁柱25、地面以下底板筋50面筋25,地面以外墙外侧35内侧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