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分辨梁的上下排钢筋 在图纸上是怎么标注的
一、上下排钢筋的区分
1、方向不同
(1)上部钢筋弯钩朝向是:向右和向下。
(2)下部钢筋的朝向是:向左和向上。
2、布置方法不同
(1)下排钢筋
短跨的钢筋布置在下部,长跨的布置在上部。
(2)上排钢筋
短跨在上面,长跨的在下面。

二、在图纸上的标注方法
1、平面图中集中标注
平面图中集中标注的:前面是上筋,后面是下筋,以符号“;”区分。
2、按字母区分
如果带字母BT的:B是下筋,T是上筋。
梁上下筋
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梁上部筋
说明:标在梁上支座处
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 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贰』 上部钢筋 下部钢筋 是什么
这也是问题?
简单的抄说上面的就是上部钢筋,下面的就是下部钢筋,不管是否贯通。
上部钢筋一般有 上部贯通筋、架立筋、支座负筋等
上部贯通筋:贯通整个梁,不一定只有一排,有可能有二排、三排,但都属于上部钢筋
架立筋:一般在梁最上面的第一排的中间位置,不受力,不贯通
支座负筋:主要在支座(柱)处,长度为:从支座边算起第一排1/3梁净跨度,第二排1/4梁净跨度
下部钢筋:贯通整个梁,不一定只有一排,有可能有二排、三排
『叁』 楼梯的上部钢筋和下部钢筋怎么看,写到一块了
第二行标注的是主筋:定前面的表示上部主筋,上部主筋为10@200;写后面的表示下部,下部主筋为:12@200;
第三行标注的是分布筋,即上、下部钢筋网中 垂直于主筋叫分布筋,分布筋均为8@200。
『肆』 集中标注如何判断上部筋和下部筋
原位标注未标上部筋,
那么我觉得就应该按集中标注值中的上部通长筋配置
祝你好运
原则是这样的
集中标注是把有共性的配筋集中表示
原位标注是标注个性的配筋
具体见03g101-1
平法图集
祝你好运
『伍』 如何确定钢筋为上部筋和下部筋
顶你
图纸上标上面的为上部,标下面的为下部,
上部下部钢筋可为双排 集中标注为通长筋
参03G101-1梁平法
『陆』 如何知道钢筋是下通长筋还是下部钢筋
看03G101-1图集吧
集中标注有体现,先标注梁编号跨度规格,然后第二行就是上部钢筋专了,紧接着是下不钢筋,属然后是箍筋
如果是原位标注,上部钢筋还是会体现在集中标注中,下部钢筋集中标注有时候不标,标注在图纸中梁下部
『柒』 在图纸上怎么样区分板的钢筋是上部还是下部钢筋
底筋是板下边的主筋,如果是一级钢筋会有向上的180的半圆弯钩,如果是二级或者是回三级的主筋端部会有45度的答小弯折,代表主筋的起、止位置。面筋是板上边的通长主筋,端部一般有90度的弯折,在计算时是从支座边缘伸入支座内一锚固长度。
在配筋图中B开头表示底部钢筋;T开头表示上部钢筋。
有时设计就画了线表示钢筋大小没在图上没注明哪个方向的钢筋应放在底部,这种情况很常见。在设计说明里有特别说明。
结构图板的钢筋,表示方法是下部受力筋弯钩表示是向上向左,180度(一级钢)或45度(二级及以上),上部受力筋弯钩表示是向下向右,180度(一级钢)或45度(二级及以上)。
『捌』 板的钢筋如何看是上部筋还是下部筋
在施工图中,用向上和向左表示下铁,向下和向右表示上铁,并按照单双向板结合实际情况分为满布上铁和支座上铁(取受力方向跨度的1/4)
『玖』 梁的标注中怎么看什么是上部钢筋什么是下部钢筋
分号前面的是上部钢筋,分号后面的是下部钢筋。
钢筋表面不得允许有裂纹、结疤和折内叠。钢筋表面允许有容凸块,但不得超过横肋的高度,钢筋表面上其他缺陷的深度和高度不得大于所在部位尺寸的允许偏差。
梁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产生弯曲变形,一侧受拉。而另一侧受压。同时通过截面之间的相互错动传递剪力,最终将作用在其上的竖向荷载传递至两边支座。梁的内力包括了剪力和弯矩。

(9)上部钢筋下部筋怎么看扩展阅读:
应按钢筋承载力设计值相等的原则进行,钢筋代换后应满足规定的钢筋间距、锚固长度、最小钢筋直径等构造要求。
以高一级钢筋代换低一级钢筋时,宜采用改变钢筋直径的方法而不宜采用改变钢筋根数的方法来减少钢筋截面积。
用同钢号某直径钢筋代替另一种直径的钢筋时,其直径变化范围不宜超过4mm,变更后钢筋总截面面积与设计文件规定的截面面积之比不得小于98%或大于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