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世界上最早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是那个建筑物混凝土建筑发明时间是何时
混凝土看起来很像是一种十分现代化的建筑材料,但实际上它是古罗马人发明的。
古罗马人在石灰和沙子的混合物里掺合进碎石子制造出混凝土。使用的沙子是称为“白榴火山灰”的火山土,产自意大利的玻佐里地区。
古罗马人将混凝土用在许多壮观的建筑物上。像古罗马圆形剧场--罗马最宏大的圆形露天斗技场这样的建筑物,如果没有混凝土,建造起来就非常困难。
1756年,英国工程师约翰·斯米顿重新发现了这一技术,那时他正在寻找一种用来建造德文郡的埃梯斯通灯塔地基的材料。以后工程师们发现其他沙子可以用来代替白榴火山灰,这样,在建筑物中使用混凝土再次广泛流行起来。
在19世纪60年代,法国为约瑟夫·莫里尔产生了用铁条加因混凝土的想法。这为在现代摩天大楼和其他大型建筑物中,大规模使用混凝土铺平了道路。
『贰』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房在中国开始于什么时候
我国的钢筋混凝来土结构自发展比较曲折,解放前几乎是空白,60年代边学习苏联的经验边完善提高,70年代自己动手搞科研,编规范;80年代规范的设计水准正力争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近30年来,我国在钢筋混凝土基本理论与计算方法、可靠度与荷载分析、单层与多层厂房结构、高层建筑结构、大板与升板结构、大跨度结构、结构抗震、工业化建筑体系、电子技术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和测试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为修订和制定有关规范和规程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和科学依据。
『叁』 钢筋混凝土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1849年,法国人J.L.朗 姆波和1867年法国人J.莫尼埃先后在铁丝网两面涂抹水泥砂浆制作小船和花盆。1884年德国建筑公司购买了莫尼埃的专利,进行了第一批钢筋混凝土的科学实验,研究了钢筋混凝土的强度、耐火性能,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
1886年德国工程师M.克嫩提出钢筋混凝土板的计算方法。与此同时,英国人W.D.威尔金森提出了钢筋混凝土楼板专利;美国人T.海厄特对混凝土梁进行试验;法国人F.克瓦涅出版了一本应用钢筋混凝土的专著。
各国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采用的设计方法有容许应力设计法、破坏强度设计法和极限状态设计法。在钢筋混凝土出现的早期,大多采用以弹性理论为基础的容许应力设计法。
在本世纪30年代后期,苏联开始采用考虑钢筋混凝土破坏阶段塑性的破坏强度设计法;1950年,更进一步完善为极限状态设计法,它综合了前面两种设计方法的优点,既验算使用阶段的容许应力、容许裂缝宽度和挠度,也验算破坏阶段的承载能力,概念比较明确。
混凝土结构是指用配有钢筋增强的混凝土制成的结构。承重的主要构件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包括薄壳结构、大模板现浇结构及使用滑模、升板等建造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用钢筋和混凝土制成的一种结构。钢筋承受拉力,混凝土承受压力。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点:
1.耐久性、耐火性好(与钢结构比较),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很好的耐久性。正常使用条件下一般是不需要经常性的保养和维修,也具有较强的耐火性能。2、整体性好,给人的整体感觉是一体的3、可模性好,新搅拌的混凝土是可以塑的,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制成各种形状和尺寸的结构或构件。4、比钢结构节约钢材,混凝土结构一般是钢筋加混凝土,所以比一般的钢结构节约大量的钢材
二、钢筋混凝土结构缺点:
1、自重大,钢筋混凝土的重力密度约为25kN/m^3,比砌体和木材的重度都大。尽管比钢材的重度小,但结构的截面尺寸较大,因而其自重远远超过相同跨度或高度的钢结构的重量。
2、混凝土抗拉强度较低,易裂,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非常低,因此,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经常带裂缝工作。尽管裂缝的存在并不一定意味着结构发生破坏,但是它影响结构的耐久性和美观。
3、费工、费模板周期长。
4、施工受季节影响,容易受到雨天的约束。
5、补强修复困难,一旦出现问题,比较难修复。
『肆』 钢筋混凝土是哪国人发明的
钢筋混凝土通常认为法国园丁约瑟夫·莫尼尔于1849年发明钢筋混凝土并于1867年取得包括钢筋混凝土花盆以及紧随其后应用于公路护栏的钢筋混凝土梁柱的专利。1872年,世界第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在美国纽约落成,钢筋混凝土结构在1900年之后在工程界方得到了大规模的使用。
1928年,一种新型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出现,并于二次世界大战后亦被广泛地应用于工程实践。钢筋混凝土的发明以及19世纪中叶钢材在建筑业中的应用使高层建筑与大跨度桥梁的建造成为可能。
(4)钢筋混凝土是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的扩展阅读
工作原理:钢筋混凝土之所以可以共同工作是由它自身的材料性质决定的。首先钢筋与混凝土有着近似相同的线膨胀系数,不会由环境不同产生过大的应力。其次钢筋与混凝土之间有良好的粘结力,有时钢筋的表面也被加工成有间隔的肋条来提高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机械咬合;
当此仍不足以传递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拉力时,通常将钢筋的端部弯起180 度弯钩。此外混凝土中的氢氧化钙提供的碱性环境,在钢筋表面形成了一层钝化保护膜,使钢筋相对于中性与酸性环境下更不易腐蚀。
『伍』 钢筋混凝土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约泽夫·莫尼哀(1823—1906),法国园艺家,钢筋混凝土的发明者。1865年,法国园艺家约琴夫·莫尼埃在砌花坛时,为防止被人踩坏,试着将铁丝编成根的形象,将粘合性更好的水泥、沙子、小石子浇灌一起
『陆』 混凝土的发展史
古代
考古人员发现5000年前的凌家滩先民不仅能够制造精美的玉石器,而且已开始稻作农业,饲养或捕猎猪、鹿、鸟禽等多种动物丰富饮食品种。另外在房屋建设中,他们已懂得类似钢筋混凝土的:“挖槽填烧土,木骨撑泥墙”的建筑工艺。
5000年前的凌家滩人不是只会简单的搭建屋舍,事实证明,当时的凌家滩人已懂得“挖槽填烧土,木骨撑泥墙”的建筑工艺,这和现在的钢筋混凝土非常相似。工作人员说,原始先民要用经过火烧过土作为房基槽与墙体的填充材料,在基槽内用木棍作为墙体的支撑柱,然后填埋红烧的土块,并在墙体两侧表面敷上较厚的粘泥,甚至一部分还可能用芦苇杆加固。
近代
1900年,万国博览会上展示了钢筋混凝土在很多方面的使用,在建材领域引起了一场革命。法国工程师艾纳比克1867年在巴黎博览会上看到莫尼尔用铁丝网和混凝土制作的花盆、浴盆、和水箱后,受到启发,于是设法把这种材料应用于房屋建筑上。1879年,他开始制造钢筋混凝土楼板,以后发展为整套建筑使用由钢筋箍和纵向杆加固的混凝土结构梁。仅几年后,他在巴黎建造公寓大楼时采用了经过改善迄今仍普遍使用的钢筋混凝土主柱、横梁和楼板。1884年德国建筑公司购买了莫尼尔的专利,进行了第一批钢筋混凝土的科学实验,研究了钢筋混凝土的强度、耐火能力。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1887年德国工程师科伦首先发表了钢筋混凝土的计算方法;英国人威尔森申请了钢筋混凝土板专利;美国人海厄特对混凝土横梁进行了实验。1895年——1900年,法国用钢筋混凝土建成了第一批桥梁和人行道。1918年艾布拉姆发表了著名的计算混凝土强度的水灰比理论。钢筋混凝土开始成为改变这个世界景观的重要材料。
混凝土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年代,其所用的胶凝材料为粘土、石灰 、石膏、火山灰等。自19世纪20 年代出现了波特兰水泥后,由于用它配制成的混凝土具有工程所需要的强度和耐久性,而且原料易得,造价较低,特别是能耗较低,因而用途极为广泛(见无机胶凝材料)。
20世纪初,有人发表了水灰比等学说,初步奠定了混凝土强度的理论基础。以后,相继出现了轻集料混凝土、加气混凝土及其他混凝土,各种混凝土外加剂也开始使用。60年代以来,广泛应用减水剂,并出现了高效减水剂和相应的流态混凝土;高分子材料进入混凝土材料领域,出现了聚合物混凝土;多种纤维被用于分散配筋的纤维混凝土。现代测试技术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混凝土材料科学的研究。
『柒』 混凝土发明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18世纪中叶,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英国在迅速崛起,海上交通也格外繁忙。1774年,工程师斯密顿奉命在英吉利海峡筑起一座灯塔,为过往这里的船只导航引路。
这可把斯密顿难住了。在水下用石灰砂浆砌砖?灰浆一见水就成了稀场。用石头沉入海中?哪能经得起海浪的冲击?经过无数次的试验,最后,他用石灰石、粘土、沙子和铁渣等经过饭烧、粉碎并用水调和后,注入水中,这种混合料在水中不但没有被冲稀,反而越来越牢固。这样,他终于在英吉利海峡筑起了第一个航标灯塔。
不久,英国一位叫亚斯普丁的石匠,又摸索出石灰、粘土、铁渣等原料的最合适比例,进一步完善了生产这种混合料的方法。1824年,亚斯普丁的这一项发明取得了专利。由于这种胶质材料硬化后的颜色和强度,同波特兰地方出产的石材十分相近,故他取名为“波特兰水泥”。从此,这种人造的石头、奇特的石头的名称——“水泥”便沿用下来。
在此之前,地下建筑物的施工是很费劲的,砌石或砌砖的浆料要用江米煮成糊状和石灰混在一起;墙基还要用暗沟排水。至于在水下筑坝那就更困难了。自从有了这种奇特的“石头”,这些难题均不在话下。因此,这种“石头”在人类建筑史上起着划时代的作用,它是现代一切防水建筑物的材料基础。
这种“石头”虽然奇特,但它毕竟还是“石头”啊!因而它同任何石头一样都有自身的不足——脆,经不起冲击,抗拉强度低。为了克服波特兰水泥的弱点,法国工程师克瓦汉首先提出在这种水泥中引入钢筋的设想,即充分利用钢筋抗拉强度高的优点与水泥硬度高的优点。1861年,克瓦涅用水泥、钢筋和沙石成功地筑起了一座水坝,并取名为"混凝土"水坝。从此,比水泥更好的建筑材料——“混凝土”又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