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钢筋混凝土表示方法
学习平法施工图识读的总结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配筋图的表示方法有3种:详图法、梁柱表法和平面整体表示法。详图法和梁柱表法都属于传统的施工图绘制方法,传统的结构施工图表示方法将创造性劳动和非创造性劳动混为一体,不仅有出图量大的缺点,而且图中还有大量的重复性工作,绘图过程中容易出错,也不易修改,从而导致设计效率低,质量难以控制。
平法则是把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等,按照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整体直接表达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与标准构造详图相配合,使之构成一套新型完整的结构施工图,平法的优点是标准化程度较高,直观性强,可提高工作效率一倍以上,减少图纸量65%—80﹪,减少错漏碰缺现象及校核方便,易于更正。
在课堂上我学习的主要是梁、板、柱的平法表示方法,通过学习,我对平法也大致有了一些认识,对于一些简单的配筋图也可以看明白了,下面我就对这段时间对平法的学习做一个总结:
一.板平法施工图。板平面注写有两种方式:板块集中标注和板支座原位标注。板块集中标注的内容主要包括板块编号、板厚、贯通纵筋及板顶面标高高差。如(YXB2 h﹦160/100 B:Xc﹠YcФ8﹫200 T:XcФ8﹫200 )表示的是2号延伸悬挑板,板根部厚度为160㎜,端部厚度为100㎜,板下部双向均配置直径为8㎜间距为200㎜的构造钢筋,板上部X向配置直径为8㎜间距为200㎜的构造钢筋。板支座原位标注内容主要包括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和纯悬挑板上部受力钢筋。
二.柱平法施工图。柱平法施工图表示方法分为柱列表注写方式和截面注写方式。柱列表注写方式是指在柱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相同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或几个截面标注该柱的几何参数代号;在柱表中注写柱号、柱段的起止标高、几何尺寸和柱的配筋值,并配以各种柱截面形状及其箍筋类型图的方式表示柱平法施工图。截面注写方式是指在各标准层绘制的柱平面布置图的柱截面上,分别在相同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截面,将截面尺寸和配筋数值直接标注在其上的形式
㈡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在CAD上用符号怎么表示#200这一型号的用新国标怎么表示谢谢啊!!
如果你会用CAD的话,可来能应该自懂得基本的建筑知识,而在CAD制图上面有图案填充功能 ,如果你不满意CAD自带的图案,也可以在CAD上自建图案,但是你问的是符号怎样表示,只能告诉你 任何混凝土的符号都是用C表示的,C是英文concrete的缩写。
如果说是图例的话,可以按:1、混凝土在图纸中用“点+不规则三角”表示,2、钢筋混凝土在图纸中用“斜线+点+不规则三角”
#200这一型号 在下还不知道什么表示是,在国标中最高才C80,以在下十年混迹江湖来看,好象你应该写错拉,没有200号这一说,是不是#20?。
㈢ 钢筋混凝土的符号是什么
RC表示现浇,PC表示预制.钢筋是分级别的例如HPB235、HRB335、HRB400等,不是专业的,建议楼主直接用文字写比较清楚。
㈣ 建筑图纸上混凝土和砖头的图示如何
混凝土:
㈤ CAD中钢筋混凝土和素混凝土的表示,麻烦上图吧!
上边画了个CAD图,钢筋混凝土和素混凝土的区别是是否有斜线,两者的填充图示都带有三角的。带斜线的是钢筋混凝土,不带斜线的是素混凝土。
(5)图纸中书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怎么表示扩展阅读:
二次开发
CAD允许用户定制菜单和工具栏,能利用内嵌语言Autolisp、Visual Lisp、VBA、ADS、ARX等进行二次开发还可以加载运行脚本,实现系统本身所没有的功能,比如三维自动旋转。
《深入浅出AutoCAD .NET二次开发》教程介绍了其二次开发方式,以及各种开发方式混合开发的方法。
CAD系统是一种交互式软件包,用户通过界面来与图形软件包进行对话。用户可以通过多种多样途径与CAD软件包实现对话,即除了采用键盘输入、屏幕菜单、鼠标、数字化仪器四种基本输入控制以外,还采取了高级用户界面(AdvancedUserInterface),即采取类似视窗的界面。
AutoCAD和浩辰、中望等CAD软件视窗上部第二行是菜单栏(MenuBar),用户可以通过移动光标选择菜单栏中的菜单项,便出现下拉菜单。
下拉菜单中的菜单项将是某类命令或子菜单项。选择子菜单项可以进一步选择其子命令。除菜单外,还可以将一些功能控制栏显示于CAD视窗内,这些功能栏就是工具栏。工具栏为某类命令的集合,其控制操作类似菜单项的操作。
F1: 获取帮助
F2: 实现作图窗和文本窗口的切换
F3: 控制是否实现对象自动捕捉
F4:数字化仪控制
F5: 等轴测平面切换
F6: 控制状态行上坐标的显示方式
F7: 栅格显示模式控制
F8: 正交模式控制
F9: 栅格捕捉模式控制
F10: 极轴模式控制
F11: 对象追踪式控制
㈥ 混凝土在图纸上的符号是什么
要看是什么图纸。比例是多大的。不同情况图例不同。还可以自己定义。
一般1:100的图,可以采用涂黑来表示。
1:50至1:1可以采用下图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