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桥梁内钢筋为什么要张拉
桥梁内钢筋张拉的原因主要为了使结构形成预应力结构。
使得被施加预应力张拉构件承受压应专力,进属而使得其产生一定的形变,来应对结构本身所受到的荷载,包括构件自身重量的荷载、风荷载、雪荷载、地震荷载作用。为了避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过早出现,充分利用高强材。
(1)什么是张拉钢筋扩展阅读
张拉方法主要有先张法。即先张拉钢筋,后浇灌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时,放松钢筋两端后张法。即先浇灌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时,再张拉穿过混凝土内预留孔道中的钢筋,并在两端锚固。由此产生的预应力状态用以减小或抵消外荷载所引起的拉应力,即借助于混凝土较高的抗压强度来弥补其抗拉强度的不足。
预应力能提高混凝土承受荷载时的抗拉能力,防止或延迟裂缝的出现,并增加结构的刚度,节省钢材和水泥。预应力采用两端对称同时张拉、张拉力和伸长量双控法,两端千斤顶升降压、画线、测伸长、插垫等工作一起进行。
B. 钢筋张拉是什么意思
预应力张拉就是在构件中提前加拉力,使得被施加预应力张拉构件承受压应力,进而使得其产生一定的形变,来应对结构本身所受到的荷载,包括构件自身重量的荷载、风荷载、雪荷载、地震荷载作用等。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张拉应符合下列规定:
1、预应力筋放张时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和龄期应符合设计要求。放张 之前应将限制构件位移的模板拆除。
2、预应力筋的放张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分阶段、对 称、相互交错地放张。
3、放张应釆用楔块或千斤顶整体放张,并符合设计要求。
4、预应力筋的放张速度不宜过快。
5、放张后预应力筋的切断顺序,应由放张端开始,逐次切向另一端。
(2)什么是张拉钢筋扩展阅读:
施工方法
本工程采取超张拉3%张拉力以克服锚圈口预应力损失。
预应力张拉工艺流程:钢绞线穿束→安装工作锚→安装配套限位板→安装千斤顶→安装配套工具锚→两端对称张拉→张拉力15%→张拉力30%→张拉力100%→张拉力103%→持荷2min锚固→校对伸长值合格后进行下一束张拉→张拉作业完成。
⑴箱梁砼拆模后及时将锚垫板口有效封闭,防止养护水及杂物进入。
⑵根据钢绞线试验报告的弹性模量计算各钢束理论伸长值(理论伸长值计算书附后),同时根据千斤顶标定结果计算和阶段张拉力对应的油表读数,便于张拉过程中校核张拉设备数显张拉力。
⑶箱梁砼经过喷淋养生7天后且砼强度达到100%设计强度后(箱梁实体强度以同条件养生下地砼试件予以控制),进行张拉作业。
⑷张拉顺序按照设计要求N1→N2→N3逐束两端同时对称进行。
⑸根据钢束编号对应安装工作锚环及夹片,采用φ20钢管逐根将对应工作夹片打紧、打平,安装配套限位板及千斤顶和工具锚。
⑹安装千斤顶,要保证千斤顶、工作锚、锚垫板三者必须保证同心,且与锚垫板垂直。
⑺开始张拉后随时检查工作锚与锚垫板密贴情况,发现问题暂停后及时调整。
⑻单束张拉完成立即对实际伸长量进行校核,与理论伸长值的偏差应在±6%范围内,确认合格后持荷2min锚固。如超出±6%范围应停止张拉,查找原因后方可继续进行,。
⑼单束张拉完成后,检查夹片顶面应平齐,同时认真检查是否有滑丝或断丝现象,确认合格后进行下一束张拉。
⑽单片箱梁张拉完成后立即对孔道进行压浆,最迟不得超过24h。
⑾为确保施工安全,工作段钢束切割在完成孔道压浆后且强度达到80%后进行,切割采用砂轮锯或无齿锯切割,钢绞线切割后锚具外控制3-125px,严禁采用电弧切割。
C. 钢筋张拉包括什么
普通抄钢筋没有超张拉,只有预应力钢筋可以,而且超张拉现在不用了,早几年还用。
还是告诉你一下吧
预应力在张拉时是按照设计的张拉力进行,但因为施工条件的不可预见性,有时张拉的效果达不到设计要求,所以设计部门为保守,就提出预应力在张拉时,要比设计值高出5%,其目的就是考虑施工有5%的灵活性。
D. 为什么梁要张拉,张拉是怎么的由来
你所说的应该是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在梁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后,将钢筋传入梁内,然后张拉钢筋,给混凝土一个预加的的压应力,然后再承受正常的使用荷载。为什么这样呢?因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很低,但它的抗压强度高,先给它一个预加的压力,加上使用荷载时,荷载产生的拉应力先于预加的压应力抵消,然后再使用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预应力可以减小梁的截面高度,增加建筑使用空间,可以减小梁裂缝宽度,甚至不出现裂缝,用于一些梁不能出现裂缝的结构中。 补充: 穿入梁内 补充: 先与预加 补充: 另外,预应力混凝土梁还可以有效控制梁的变形 追问: 呵呵 博学多才 俺服``` 冰ぜ封¢ 的感言: 能交个朋友不?想有什么不懂都可以问你!
E. 预应力中的张拉
1.先张拉钢筋,后浇灌混凝土构件。
2.先张法施工的3个阶段:
a、张拉钢筋;
b、浇灌混凝土和养护;
c、放松钢筋建立预应力。
后张法
1.先浇灌混凝土构件,后张拉钢筋
2.后张法施工的3个阶段:
a、构件制作和养护;
b、张拉钢筋建立预应力;
c、灌浆和锚头处理。
3.有粘结、无粘结
4.直线预应力筋、曲线预应力筋
5.纵向张拉、横向张拉
先张法与后张法只是在施工手段上有区别,而力学性质并无明显区别。
中、小型预应力构件一般采用先张法,大型预应力构件一般采用后张法。唯一区别是先张法是将张拉后的预应力钢筋直接浇筑在混凝土内,依靠预应力钢筋与周围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来传递预应力。而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预应力钢筋完全依靠端头锚具来传递预压力。
如果忽略摩擦的影响,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中预应力钢筋的应力沿全长是相等的,在单一截面上与混凝土不存在应变协调关系,当截面混凝土开裂时对混凝土没有约束作用,裂缝疏而宽,挠度较大,需设置一定数量的非预应力钢筋以改善构件的受力性能。
是否容易产生裂缝只与预应力度有关即与预应力施加的大小有关,而与制作方法无关,但你要明白一点,一般来说,施加同样的张拉应力时,先张法要比后张法预应力损失大,因为先张法中混凝土有弹性回缩。
我知道的就这么多了,希望你查更多的资料来了解预应力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