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谁知道抗滑桩护壁混凝土用量及钢筋用量是怎么计算的呀
抗滑桩护壁混凝土用量是按照设计的护壁厚度和护壁的尺寸,以立方米计算;钢筋用量是按照设计的配筋,以吨计算。
B. 抗滑桩配筋图,右边的一段一段的钢筋是什么意思
左边的是配好后的钢筋骨架,右边的具体每种钢筋的形状、尺寸、规格等,相当于每种钢筋的详图。
C. 抗滑桩钢筋12N1C32表示什么意思
表示N1编号的钢筋,直径为32mm,根数为12根。具体钢筋是几级钢就看图纸给出的要求了!
D. 抗滑桩的构造
1.配筋
纵向受拉钢筋应采用Ⅱ级以上带肋钢筋,直径大于16mm,净距应在20~250mm之间,配筋困难时可适当减少,但不得小于60mm。如用束筋时,每束不宜多于3根。如配置单排钢筋有困难时,可设置2排或3排,排距宜控制在120~200mm之内。钢筋笼的混凝土保护层应大于50mm。
纵向受拉钢筋的截断点应在按计算不需要该钢筋的截面以外,其伸出长度应不小于表2-21规定的数值。
表2-21 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
①表中d为钢筋直径(mm);月牙纹钢筋直径d>25mm时,其伸出长度应按表中数值增加5d采用。
箍筋宜采取封闭式。肢数不宜超过4肢,其直径在10~16mm之间,间距应小于500mm。钢筋应采用焊接、螺纹或冷挤压连接。接头类型以对焊、帮条焊和搭接焊为主。当受条件限制,必须在孔内制作时,纵向受力钢筋应以对焊或螺纹连接为主。
桩的两侧及受压边,应适当配置纵向受力钢筋,其间距宜为400~500mm,直径不宜小于12mm。桩的受压边两侧,应配置架立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6mm。
纯端承桩、承受负摩擦阻力和位于坡地岩边的桩均应沿桩身通配筋;受横向荷载的摩擦桩,配筋长度一般采用4/α(α为桩的横向变形系数);对于单桩承载力较高的桩应沿深度分段变截面配筋。
当桩身直径为300~1200mm时,截面配筋率可取0.65%~0.2%(小桩取高值,大桩取低值)。对受横向荷载特别大的桩,抗拔桩和嵌岩端承桩根据计算确定配筋率。
2.混凝土强度
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C15,水下灌注不得低于C20。桩长与桩径比l/d(简称长径比)一般应符合表2-22的要求。
表2-22 桩的长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