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钢筋拉伸的残余变形量如何测量
钢筋机械连接残余变形测量:
1、按照JGJ107-2010《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中公式L1=L+4d计算出试件的变形测量标距。
2、将双侧引伸计调整至对应标距L1 。
3、把钢筋夹持在万能试验机上下钳口之间,钢筋两端夹持的部分要求在100mm左右;然后再把双侧引伸计固定在钢筋的中间位置上,两只引伸计安装在钢筋两侧保持对称180度;引伸计固定牢固后,再拔下定位针。
4、清零数显表后开始试验。
5、按照JGJ107-2010《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单向拉伸从0 → 0.6fyk → 0进行试验(当夹持钢筋接头试件采用手动锲形夹具时,无法准确在零荷载时设置变形测量仪表的初始值,这时允许施加不超过2%的测量变形拉力即0.02X0.6fyk 作为名义上的零荷载)试验结束后,数显表第一排显示均值即钢筋的残余变形值,做好记录关闭仪器。
(1)钢筋拉伸实验用的仪器有哪些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503号关于发布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的公告现批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 107-2010,自2010年10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0.5、7.0.7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JGJ108-96和《钢筋锥螺纹接头技术规程》JGJ109-96同时废止。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0年2月10日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的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6,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6年2月22日以第1049号公告,批准发布,2016年8月1日正式实施,原JGJ107-2010同时废止。
Ⅱ 土木工程涉及的测量仪器包括那些
有经纬仪、全站仪、混凝土回弹仪、裂缝测宽仪、楼板测厚仪等。
1、经纬仪
经纬仪是一种根据测角原理设计的测量水平角和竖直角的测量仪器,分为光学经纬仪和电子经纬仪两种,目前最常用的是电子经纬仪。
经纬仪是望远镜的机械部分,使望远镜能指向不同方向。经纬仪具有两条互相垂直的转轴,以调校望远镜的方位角及水平高度。经纬仪是一种测角仪器,它配备望远镜、水平度盘和读数的指标、竖直度盘和读数的指标。
2、全站仪
全站仪,即全站型电子测距仪(Electronic Total Station),是一种集光、机、电为一体的高技术测量仪器,是集水平角、垂直角、距离(斜距、平距)、高差测量功能于一体的测绘仪器系统。
与光学经纬仪比较电子经纬仪将光学度盘换为光电扫描度盘,将人工光学测微读数代之以自动记录和显示读数,使测角操作简单化,且可避免读数误差的产生。
因其一次安置仪器就可完成该测站上全部测量工作,所以称之为全站仪。广泛用于地上大型建筑和地下隧道施工等精密工程测量或变形监测领域。
3、混凝土回弹仪
混凝土回弹仪是一种检测装置,适于检测一般建筑构件、桥梁及各种砼构件(板、梁、柱、桥架)的强度,主要技术指标有冲击功能;弹击拉簧钢度;弹击锤冲程;指针系统最大静摩擦力和刚钻率定平均值。
4、裂缝测宽仪
裂缝测宽仪用于桥梁、隧道、墙体、混凝土路面、金属表面等裂缝宽度的量检测。
裂缝测宽仪采用现代电子成像技术,将被测物体表面裂缝原貌实时显示在4.3寸彩色屏幕上。
5、楼板测厚仪
楼板测厚仪是主要用于测量楼板、剪力墙、梁、柱等混凝土结构及其他非铁磁体介质厚度的仪器。
发射探头与接收探头分别置于被测楼板的上下两侧,仪器上显示的值即为两探头之间的距离,只需移动接收探头,当仪器显示为最小值时,即为楼板的厚度。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混凝土回弹仪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经纬仪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全站仪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裂缝测宽仪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楼板测厚仪
Ⅲ 钢筋的4种在线尺寸检测仪器都是哪几种
钢筋品质检测项目很多,机械性能、力学性能、工艺性能及其各尺寸允许偏差等都是必要检测项目。本文介绍的即为各尺寸允许偏差的在线智能检测方法——智能测径仪、测长仪、直线度测量仪、轮廓仪,它们可应用于各种恶劣的生产现场,热轧、冷轧均可检测。
允许偏差
1、表面缺陷
钢筋表面不得允许有裂纹、结疤和折叠。钢筋表面允许有凸块,但不得超过横肋的高度,钢筋表面上其他缺陷的深度和高度不得大于所在部位尺寸的允许偏差。
缺陷检测方法
轮廓仪是为钢材类产品表面缺陷检测研发的测量设备,以上所述的表面缺陷均可检测,甚至可以检测肋型的缺陷,如纵肋太高、纵肋太低、无横肋、横肋变形等。错辊、耳子等多种类型的缺陷均可检测,无论是光圆钢筋还是带肋钢筋均可检测,还可定位缺陷位置。
2、尺寸、外形允许偏差:
1)公称直径范围及推荐直径
钢筋的公称直径范围为6~25mm,标准推荐的钢筋公称直径为6、8、10、12、16、20、25、32、40、50mm。
2)带肋钢盘的表面形状及尺寸允许偏差
带肋钢筋横肋应符合下列基本规定:
横肋与钢盘轴线的夹角β不应小于45度,当该夹角不大于70度时,钢筋相对两面上横肋的方向应相反;
横肋与间距l不得大于钢筋公称直径的0.7倍;
横肋侧面与钢筋表面的夹角α不得小于45度;
钢筋相对两面上横肋末端之间的间隙(包括纵肋宽度)总和不应大于钢筋公称周长的20%;
当钢筋公称直径不大于12mm时,相对肋面积不应小于0.055;公称直径为14mm和16mm,相对肋面积不应小于0.060;公称直径大于16mm时,相对肋面积不应小于0.065。
尺寸检测方法
八轴智能测径仪完成检测,光圆钢筋与带肋钢筋采用的测控软件系统不同,光圆钢筋检测外径、椭圆度等信息;带肋钢筋检测内径、横肋高、纵肋高等信息。全面检测同一截面八个方向的尺寸信息,配备分析图表。
3、长度及允许偏差
a、长度:钢筋通常按定尺长度交货,具体交货长度应在合同中注明;钢筋以盘卷交货时,每盘应是一条钢筋,允许每批有5%的盘数(不足两盘时可有两盘)由两条钢筋组成。其盘重及盘径由供需双方协商规定。
b、长度允许偏差:钢筋按定尺交货时的长度允许偏差不得大于+50mm。
长度检测方法
如是成捆供应,可采用在线测长仪进行长度尺寸的检测,基于机器视觉的测量方法,可实现在线检测。
4、直线度测量
直线度也是钢筋需要检测的一个重要尺寸,如不合格,还需要进行矫直。
直线度检测方法
直线度测量仪正是应用于在线直线度检测的设备,能实时测量直线度尺寸,对钢筋矫直,钢筋直线度的检测均有很大的帮助。
Ⅳ 拉伸杨氏:有哪些直接测量量分别用什么工具选择原则是什么
拉伸杨氏直接测量量的有:静态法和动态法,动态法有脉冲激振法、声频共振法、声速法等。
分别用工具:钢丝、标准砝码、螺旋测微仪、杨氏模量测试仪、光杠杆、望远瞄准镜、标尺、钢卷尺等等。
选择原则:杨氏模量是描述固体材料抵抗形变能力的物理量。当一条长度为L、截面积为S的金属丝在力F作用下伸长ΔL时,F/S叫应力,其物理意义是金属丝单位截面积所受到的力;ΔL/L叫应变,其物理意义是金属丝单位长度所对应的伸长量。
拉伸试验
中得到的屈服极限бS和强度极限бb,反映了材料对力的作用的承受能力,而延伸率δ或截面收缩率ψ,反映了材料塑型变形的能力,为了表示材料在弹性范围内抵抗变形的难易程度,在实际工程结构中,材料弹性模量E的意义通常是以零件的刚度体现出来的,这是因为一旦零件按应力设计定型,在弹性变形范围内的服役过程中,是以其所受负荷而产生的变形量来判断其刚度的。
Ⅳ 钢筋原材力学性能实验具体怎么操作,求详解,可以文字叙述当然附图更好
2、实验目的
了解钢筋混凝土用钢筋力学性能的实验方法,熟悉国家标准的技术要求。
3、实验要求
实验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Φ14(牌号HRB335)的力学性能: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等力学性能特征值;工艺性能:弯曲性能。
每一组进行钢筋的2拉2弯试验,并根据实验结果评定钢筋的质量。
4、主要仪器设备
4.1万能材料试验机 准确度为1级或优于1级(示值误差不大于1%)
为保证设备安全和实验准确,其吨位选择应是使试件达到最大荷载时位于试验机量程的20%~80%范围内。
4.2支辊式弯曲装置(钢筋弯曲机)
4.3连续式打点机
4.4量具(游标卡尺) 精度为0.1mm
5、实验环境的温、湿度
温度18℃,湿度60%。
6、实验方法及步骤
6.1拉伸实验
6.1.1实验方法
采用标准GB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中8.2有关“拉伸、弯曲、反向弯曲试验”和GB/T 228-2002《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进行。
6.1.2实验步骤
6.1.2.1钢筋力学性能
A、原始标距(L0)的标记
钢筋的原始标记用连续式打点机打点,每一点距离为10mm。
注:原始标距(L0)的标记应用小标记、细划线或细黑线标记原始标距,但不得用引起过早断裂的缺口作标记。6.5mm、8mm的钢筋原始标记L0=10d;10~50mm 的钢筋原始标记L0=5d(d为钢筋的公称直径)。
B、试验机指示系统调零(输入相关数据)。
C、夹固试件,确保试样受轴向拉力的作用。
D、开机,以1~2kN/s的速率加载,直至钢筋被拉断。
注:实验的应力速率为6MPa/s~60 MPa /s。
E、关闭送油阀,取下试件,再打开回油阀。
6.2弯曲实验
6.2.1实验方法
采用标准GB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中8.2有关“拉伸、弯曲、反向弯曲试验”和GB/T 232-1999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进行。
6.2.2实验步骤
A、调整两支辊间距离l=(3d+3d)±0.5a=84±7mm,并且在试验过程中不允许有变化。
B、试样放置于两个支点上,将弯心直径为3d=42mm的弯心在试样的两个支点中间缓慢施加压力,使试样一次弯曲到180°,或出现裂纹、裂缝、断裂为止。
7、实验记录
原始标记
L0=70mm
屈服极限
FeL1=57.5kN
FeL2=55.4kN
抗拉极限
Fm=85.1kN
Fm=81.9kN
断后标距
Lu1=90.84mm
Lu2=89.13mm
8、结果计算与分析讨论
8.1钢筋力学性能
8.1.1屈服强度(ReL)
实验时,读取测力度盘指针不计初始瞬时效应时屈服阶段中指示的最小力或首次停止转动指示的恒定力。将其除以试样原始横截面积(S0)得到屈服强度。
也可以使用自动测试系统测定屈服强度,可以不绘制拉伸曲线图。
屈服强度数值修约至5MPa。
屈服极限
FeL1=57.5kN
FeL2=55.4kN
钢筋公称直径 d0=14mm
钢筋横截面面积 S0=πd02/4=153.94mm2
屈服强度
ReL=FeL/S0
ReL1=373.5MPa
ReL2=359.9MPa
经过修约的屈服强度ReL
试验序号
屈服强度ReL(MPa)
1
375
2
360
8.1.2抗拉强度(Rm)
从测力度盘,读取试验过程中的最大力,最大力除以试样原始横截面积(S0)得到抗拉强度。抗拉强度数值修约至5MPa。
抗拉极限
Fm=85.1kN
Fm=81.9kN
钢筋横截面面积 S0=πd02/4=153.94mm2
抗拉强度
Rm=Fm/S0
Rm1=552.8MPa
Rm2=532.0MPa
经过修约的抗拉强度Rm
试验序号
抗拉强度Rm(MPa)
1
555
2
530
8.1.3.断后伸长率(A)
选取拉伸前标记间距5d为原始标记(L0)。则断后伸长率(A)为断后标距的残余伸长(Lu-L0)与原始标记(L0)之比的百分率,结果精确至0.5%。
为了测定断后伸长率,应将试样断裂的部分仔细地配接在一起使其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并采取特别措施确保试样断裂部分适当接触后测量试样断后标距。原则上只有断裂处于最接近的标距标记的距离不小于原始标距的三分之一情况方为有效,但断后伸长率大于或等于规定值,不管断裂位置处于何处测量均为有效。
原始标记
L0=70mm
断后标距
Lu1=90.84mm
Lu2=89.13mm
断后伸长率A
A=(Lu-L0)/L0*100%
A1=30.0%
A2=27.5%
8.2弯曲性能
检查试件弯曲处的外表面,若无肉眼可见裂纹,则评定试样合格。
结果:
经过两次弯曲试验后,两个收弯钢筋试件弯曲处均无肉眼可见裂纹,故评定试样弯曲性能合格。
8.3试验结果判定
8.3.1根据GB 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对HRB335钢筋的要求,如果实验钢筋的屈服点、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弯曲性能全部合格即认为该钢筋为合格。
8.3.2如有一根钢筋试样不符合GB1499.2-2007标准要求,应再抽取双倍数量的钢筋,制取双倍数量试件重作试验,如仍有一根试件的一个指标达不到标准要求,则不论这个指标在第一次试验中是否达到标准要求,该批钢筋即判定为不合格。
2拉2弯试验中钢筋试样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弯曲性能等指标均满足标准要求,故认为该批钢筋合格。
9、结论
该批钢筋合格。
钢筋的屈服强度ReL、抗拉强度Rm、伸长率A和弯曲性能全部符合GB 1499.2-2007标准要求。
10、其它
这次实验中,我们通过实践了解了钢筋混凝土中使用的钢筋的各方面性能。钢筋作为现代工程结构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确实具有良好的抗拉、抗弯性能。
还有,实验中使用的支辊式弯曲装置很是令人称奇,只要轻轻启动装置,看似坚硬强劲的钢筋便被完成180o。同时,这也说明,一种材料性能的好坏只是相对的。要想真正运用好这些材料,一方面,要熟知他们的独特性能与优缺点;另一方面,要把材料合理地运用到合适的地方去,毕竟工程的可靠性主要靠的是自身合理的结构,而并非材料强度的潜力
Ⅵ 钢筋标距点能不用打点机么
不能。
钢筋标距需要用到打点机,打点机作为拉伸试验必不可少的仪器,其自身的质量必须得到有效的保证。
现有的钢筋标距是通过打点机来实现,其原理普遍是采用钢针在试样上打点。
Ⅶ 北耀阳仪钢筋残余变形试验仪使用范围有哪些符合标准,基本参数是什么
适用于实验室的仪器,满足标准:JGJ107-2016《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标定仪器:GWB-200B高精度引伸计标定器(量程0~25mm,分辨率0.0002mm) 钢铁研究总院制造
3、测量钢筋直径(mm):φ5~φ40
4、测量分辨值(mm):0.001
5、精度等级:1级
6、数显表显示含义:
均值:表示PV1和PV2两路的平均值
PV1 :表示第一路引伸计变形测量值
PV2 :表示第二路引伸计变形测量值
二、主要特点
1、钢筋机械连接残余变形测试仪由两只高精度可变标距引伸计,灵敏度保持一致,组成双侧引伸计,直接测量试样的两侧平均变形量,测量结果准确;
2、两只引伸计测量标距可调,范围50~260mm,量程5mm或10mm;
3、四位三排两输入高精度数显表,电路部分采用24位A/D高精度IC芯片设计,实时显示两只引伸计的真实变形量,数值稳定可靠;
4、数显表设置简单,带有密码锁设定功能,避免误操作改动设定值;
5、双侧引伸计和钢筋之间采用弹性连接(例如:弹簧和皮筋套),试样夹持方便,使用寿命长;
6、本仪器由专业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精心设计,结构合理,非常适合于建筑质检部门检测使用。
三、主要配置
1、可变标距引伸计 两只;
2、高精度数显表 一台;
3、常用工具附件 一套;
4、使用说明书 一份;
5、仪器包装箱 一个(340×230×110mm)。
四、有关说明
1、国家标准JGJ107-2010《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规定,通过圆柱套筒机械连接的两根钢筋,在单向拉伸试验中,接头的变形性能等级是一级时要求:残余变形u0≤0.10mm(钢筋直径d≤Φ32mm)和u0≤0.14mm(钢筋直径d>Φ32mm)。实际工作中测量到的残余变形一般在0.030mm至0.080mm之间。残余变形量很小。
2、钢筋残余变形测试仪只有采用双侧引伸计测量得到的数据才是*准确的;
3、双侧引伸计和钢筋之间只有采用弹性连接(例如:弹簧和皮筋套),这样测量得到的数据才是*可靠的。多次实验证明:采用机械式刚性连接虽然连接方便,但是测量的数据误差大,大于1%,重复性差,数据不可靠,不能通过计量检定。
Ⅷ 钢筋拉伸应变如何测量
1、应变片选取:电阻应变片有两大类,丝绕式片和箔式片,优先选用箔式专片,箔式片横向效应属系数小,机械滞后小,疲劳寿命高,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重复性;钢筋试验用栅长尺寸不宜大于10mm,电阻120Ω,应变片丝栅越小,测量精度越高,越能正确反映出被测量点的真实应变。
2、应变片的贴法:首先是试件预测量位置打磨、抛光,使试件表面光洁度达到“4花”;在试件表面划出定位线(纵向、横向),用502胶均匀涂在试件表面,将应变片按定位线位置准确粘贴,用手纸包一层塑料薄膜压住应变片,同时挤出多余的502胶,放置12h以上(让胶固结硬化);在相同材料、同一温度环境,不受力的位置再贴一片作为温度补偿片。
3、焊接导线:将应变片引线焊接在连接片上,再将导线焊连接片(导线直接焊应变片会把引线拉断),导线不宜过长。
4、连接电阻应变仪:采取“半桥连接”利用仪器内的两个电阻,与两个应变片形成全电桥。
5、建筑用热轧钢筋应变极限:可以自己大概算一下,钢筋抗拉强度0.65倍就约等于弹性极限强度,一般钢筋弹性模量150000(N/mm²)左右。
Ⅸ 钢筋拉伸 弯曲试验要点
别快拉.别快弯
Ⅹ 钢筋拉伸和冷弯试件分别是怎样制成的
拉伸实验
(一)实验目的
测定钢筋的屈服点、抗拉强度和伸长率,评定钢筋的强度等级。
(二)主要仪器设备
1.万能材料实验机 示值误差不大于1%。量程的选择:实验时达到最大荷载时,指针最好在第三象限(180°~270°)内,或者数显破坏荷载在量程的50%~75%之间。
2.钢筋打点机或划线机、游标卡尺(精度为0.1mm)等。
(三)试样制备
拉伸实验用钢筋试件不得进行车削加工,可以用两个或一系列等分小冲点或细划线标出试件原始标距,测量标距长度L0,精确至0.1mm,见图试6.1。根据钢筋的公称直径按表6.6选取公称横截面积(mm2)。
图试6.1 钢筋拉伸实验试件
a-试样原始直径;L0-标距长度;h1-取(0.5~1)a;h-夹具长度
(四)实验步骤
1.将试件上端固定在实验机上夹具内,调整实验机零点,装好描绘器、纸、笔等,再用下夹具固定试件下端。
2.开动实验机进行拉伸,拉伸速度为:屈服前应力增加速度为10MPa/s;屈服后实验机活动夹头在荷载下移动速度不大于0.5Lc/min,直至试件拉断。
3.拉伸过程中,测力度盘指针停止转动时的恒定荷载,或第一次回转时的最小荷载,即为屈服荷载Fs(N)。向试件继续加荷直至试件拉断,读出最大荷载Fb(N)。
4.测量试件拉断后的标距长度L1。将已拉断的试件两端在断裂处对齐,尽量使其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如拉断处距离邻近标距端点大于L0/3时,可用游标卡尺直接量出L1。如拉断处距离邻近标距端点小于或等于L0/3时,可按下述移位法确定L1:在长段上自断点起,取等于短段格数得B点,再取等于长段所余格数(偶数如图试6.2a)之半得C点;或者取所余格数(奇数如图试6.2b)减1与加1之半得C与C1点。则移位后的L1分别为AB+2BC或AB+BC+BC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