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钢筋间距怎么算
按规来定塔接长度计算自。
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塔接长度的,按规定塔接长度计算;设计未规定塔接长度的,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率之内,不另计算塔接长度。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套筒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
低合金钢筋两端采用螺杆锚具时,预应力的钢筋按预留孔道长度减0.35m,螺杆另行计算。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螺杆锚具时,预应力钢筋长度按预留孔道长度计算,螺杆另行计算。低合金钢筋采用后张硅自锚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0.35m计算。
(1)钢筋标出间距怎么确定扩展阅读:
钢筋计算的相关要求规定:
1、处于室内正常环境由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当砼强度等级不低于C20且施工质量有可靠保证时,其保护层厚度可按表中规定减少5mm,但预制构件中的预应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
2、板、墙、壳中分布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0mm;梁、柱中的箍筋和构造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
3、Ⅰ级钢筋末端需要做180°、135°、90°、弯钩时,其圆弧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的3倍。
❷ 建筑的钢筋与钢筋之间 的间距 国标规定是多少
如果是梁钢筋的最小间距的话:《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9.2.1 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应符合下列规定:
3 梁上部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30mm和1.5d;梁下部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25mm和d。当下部钢筋多于2层时,2层以上钢筋水平方向的中距应比下面2层的中距增大一倍;各层钢筋之间的净间距不应小于25mm和d,d为钢筋的最大直径。
(2)钢筋标出间距怎么确定扩展阅读:
一般钢筋混凝土工程常用的钢筋:
(1)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
(2)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
(3)钢筋混凝土用钢第3部分:钢筋焊接网GB1499.3-2010
(4)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13014-2013
(5)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701-2008
(6)冷轧带肋钢筋GB13788-2000
(7)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T5223-2002
(8)预应力混凝土用低合金钢丝YB/T038-93
(9)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
(10)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ASTMA416-98A
(11)冷轧扭钢筋JG3046-1998
(12)冷拔螺旋钢筋DBJ14-BG3-96
钢筋表面不得允许有裂纹、结疤和折叠。钢筋表面允许有凸块,但不得超过横肋的高度,钢筋表面上其他缺陷的深度和高度不得大于所在部位尺寸的允许偏差。
尺寸、外形、重量和允许偏差:
1)公称直径范围及推荐直径
钢筋的公称直径范围为6~25mm,标准推荐的钢筋公称直径为6、8、10、12、16、20、25、32、40、50mm。
2)带肋钢盘的表面形状及尺寸允许偏差
带肋钢筋横肋应符合下列基本规定:
横肋与钢盘轴线的夹角β不应小于45度,当该夹角不大于70度时,钢筋相对两面上横肋的方向应相反;
横肋与间距l不得大于钢筋公称直径的0.7倍;
横肋侧面与钢筋表面的夹角α不得小于45度;
钢筋相对两面上横肋末端之间的间隙(包括纵肋宽度)总和不应大于钢筋公称周长的20%;
当钢筋公称直径不大于12mm时,相对肋面积不应小于0.055;公称直径为14mm和16mm,相对肋面积不应小于0.060;公称直径大于16mm时,相对肋面积不应小于0.065。
3)长度及允许偏差
a、长度:钢筋通常按定尺长度交货,具体交货长度应在合同中注明;钢筋以盘卷交货时,每盘应是一条钢筋,允许每批有5%的盘数(不足两盘时可有两盘)由两条钢筋组成。其盘重及盘径由供需双方协商规定。
b、长度允许偏差:钢筋按定尺交货时的长度允许偏差不得大于+50mm。
c、弯曲度和端部:直条钢筋的弯曲变应不影响正常使用,总弯曲度不大于钢筋总长度的0.4%;钢筋端部应剪切正直,局部变形应不影响使用。
梁与板
①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15mm的短钢筋,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短钢筋直径规格与纵向钢筋相同规格。
②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并与两根架立筋绑扎,悬臂挑梁则箍筋接头在下,其余做法与柱相同。梁主筋外角处与箍筋应满扎,其余可梅花点绑扎。
③板的钢筋网绑扎与基础相同,双向板钢筋交叉点应满绑。应注意板上部的负钢筋(面加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别是雨蓬、挑檐、阳台等悬臂板,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及高度。
④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在中层,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钢筋在上。
⑤楼板钢筋的弯起点,如加工厂(场)在加工没有起弯时,设计图纸又无特殊注明的,可按以下规定弯起钢筋,板的边跨支座按跨度1/10L为弯起点。板的中跨及连续多跨可按支座中线1/6L为弯起点。
⑥框架梁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间距要有留有30mm,以利灌筑混凝土之需要。
⑦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1)搭接长度的末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2)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Ⅱ级钢筋可不做弯钩。
3)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4)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
5)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
6)板筋绑扎前须先按设计图要求间距弹线,按线绑扎,控制质量。
7)为了保证钢筋位置的正确,根据设计要求,板筋采用钢筋马凳纵横@600予以支撑。
❸ 钢筋间距如何界定
在设计施工图时,用算的荷载及建筑构造要求来确定钢筋的间距!在工程施工上,严格按照设计施工图钢筋标注的间距。正确合理的放置、绑扎好!尤其在施工中,结构图上钢筋分布众多,施工人员要认真的区分主筋、负筋、等。
补充!按钢筋混凝土验收规范
(GB--50204--2002)的第五章钢筋分项工程中的一般项目中有要求,箍筋内净空尺寸正负5%!
❹ 受力钢筋的间距,确定的依据是什么
受力钢筋的间距是按计算所得的。
计算得到的是钢筋每一米所需要的面积,那回就按间距来确定每答一米钢筋数量,这样来满足计算所需要的钢筋面积。
但是规范有规定,间距的最大距离,与最小配筋率。如果计算结果少于规定,就按规范去做。
《砼规范》要求:梁上部纵向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钢筋外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30mm和1.5d(d为钢筋的最大直径);下部纵向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25mm和d,同时还应注意梁下部多于两排钢筋时,第三排钢筋的净距应为下排钢筋净间的两倍。
❺ 钢筋间距如何界定
在设计施工图时,用算的荷载及建筑构造要求来确定钢筋的间距!在工程施工内上,严格按照设计容施工图钢筋标注的间距。正确合理的放置、绑扎好!尤其在施工中,结构图上钢筋分布众多,施工人员要认真的区分主筋、负筋、等。
补充!按钢筋混凝土验收规范
(GB--50204--2002)的第五章钢筋分项工程中的一般项目中有要求,箍筋内净空尺寸正负5%!
❻ 钢筋与钢筋之间的间距怎么量
钢筋的间距指的是钢筋的中到中距离。
如果相邻钢筋直径一样大,则量外包边值,减1d得钢筋中距;减2d得钢筋净距。d---钢筋直径。
如果相邻钢筋直径不一样大,则量钢筋净距值,加两边钢筋的半径。
❼ 如何检验钢筋间距
钢筋间距允许最大偏差是±20MM,测量方法是用钢尺量连续三档,取偏差绝对值最大处。
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表5.5.3 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中没有单独规定分布筋的间距允许偏差,可比照该表第一栏绑扎钢筋网的网眼尺寸,±20mm。
钢筋间距不可以小于五十毫米,同时不可以大于三百毫米。纵向承受荷载的钢筋直径不可以小于十二毫米,所有的纵向钢筋的配筋比率不可以大于百分之五。存放钢筋时,应尽量防止直接接触水,要不然会被腐蚀。
钢筋的保养方式:
1、钢筋归于存放的空间有严格的要求,众所周知,钢筋要是碰到水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一开始存放的时候就应向到湿度问题,尽量的防止直接被水接触到,要不然会被腐蚀。
2、如果没有马上就使用,建议大家做好养护,否则也会因为放置太久造成钢筋性能失效,特别是做好防腐蚀的工序处理,这样能提高钢筋的防锈性能。另外要按时做好检查和计件,同时把相关数据记下来,方便之后需要使用时能够快速拿取。
3、由于钢筋施工连接会使用到很多的零部件,大家为了更好的管理与保养,应当根据各种的类别做好分类存放。要是钢筋是放在户外的环境下,建议在上面遮盖薄膜进行保护,这样能够更好的保护钢筋,防止受潮生锈。
❽ 问:钢筋间距怎么算
钢筋的净距是指相邻两根钢筋之间可以穿过物体的最大宽度。 比如说:相邻两根钢筋的中心距为100mm,直径均为Φ20mm 则钢筋的净距=100-20 =80 (mm) 又比如:相邻两根钢筋的中心距为100mm,直径分别为Φ20mm,Φ30mm 则钢筋的净距=100-(20+30)÷2 =75 (mm)
❾ 钢筋原始标距是怎样算的
是用来测定钢筋伸长率的,不用计算钢筋原始标距,要进行原始标距的标记和测量.试样夹具之间版的最小自由长度按不权同钢筋分别为350\400\500.
在试样自由长度范围内,均匀划分为10mm或5mm的等间距标记,标记的划分和测量应符合GB/T228的有关要求。
❿ 箍筋间距如何确定
以独立墩柱作为支撑的板,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其间距不应大于1/3板厚。箍筋应采用闭合式,并箍住架立钢筋。
钢筋混凝土梁中,应设置直径不小于8mm且不小于1/4主钢筋直径的箍筋,,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梁高的1/2且不大于400mm;当所箍钢筋为按受力需要的纵向受压钢筋时,不应大于所箍钢筋直径的15倍,且不应大于400mm。
高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机械咬合,当此仍不足以传递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拉力时,通常将钢筋的端部弯起180 度弯钩。此外混凝土中的氢氧化钙提供的碱性环境,在钢筋表面形成了一层钝化保护膜,使钢筋相对于中性与酸性环境下更不易腐蚀。
(10)钢筋标出间距怎么确定扩展阅读:
对一般结构,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不应小于90°,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构件,圆形箍筋的接头必须釆用焊接,焊接长度不应小于10倍箍筋直径;矩形箍筋端部应有135°弯钩,弯钩伸入核心混凝土的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20cm。
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机械咬合,当此仍不足以传递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拉力时,通常将钢筋的端部弯起180 度弯钩。此外混凝土中的氢氧化钙提供的碱性环境,在钢筋表面形成了一层钝化保护膜,使钢筋相对于中性与酸性环境下更不易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