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不同规格钢筋重量的偏差是多少
不同规格钢筋重量的偏差:
钢材的理论重量是按钢材的公称尺寸和内密度(过去称为比重容)计算得出的重量称之为理论重量。这与钢材的长度尺寸、截面面积和尺寸允许偏差有直接关系。由于钢材在制造过程中的允许偏差,因此用公式计算的理论重量与实际重量有一定出入,所以只作为估算时的参考。
❷ 看了你回答的钢筋重量偏差
对你的问,我认为应先看钢筋混凝土用钢相应的规范。
1.钢筋的理论重专量是㎏/m计的。如属6.2表 2:
4.什么用精度是0.1克的称、精度是1克的称、精度是10克的称(你的意思称要达到几级精度)?答:精度当然越高越精确!我认为只要经过计量认真通过的(在允许时间范围内的)都行。
钢筋重量偏差对称的精度有要求吗?你想得太复杂了!
答:钢筋重量偏差对“称的精度”规范没有提到要求。但我认为“对什么称的精度”,应由质量监督检验局通过计量认真。
总的我觉得,你想得很周到。但这问题的分类:不应该分在:建筑学。应把分类:分到有关计量方面去。这样由原来的技术质量监督检验局的人员来回答才答得好!
❸ 钢筋的重量偏差标准是什么
钢筋的重量偏差标准是什么?
答:《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
❹ 建筑钢筋重量允许偏差是多少
直径6~12的钢筋无论光圆还是带肋的质量允许偏差都是±7%
直径14~25的钢筋质量允许偏差是±5%
计算公式是:实际重量-(试样总长*理论中重量)/(试样总长*理论中重量)
试样总长:以五根钢筋为一组,每根长度超过0.5m,逐个量取钢筋长度,五根的总值就是试样总长。
理论重量可以查表:
Φ6=0.222Kg/m
Φ6.5=0.260Kg/m
Φ8=0.395Kg/m
Φ10=0.617Kg/m
Φ12=0.888Kg/m
Φ14=1.21Kg/m
Φ16=1.58Kg/m
Φ18=2Kg/m
Φ20=2.47Kg/m
Φ22=3Kg/m
Φ25=3.86Kg/m(重量都以千克计,长度以米计)
都是我自己打的啊...
标准嘛,光圆钢筋和热轧带肋钢筋的标准都有,只不过热轧带肋钢筋理论重量没有直径6.5的
❺ 国标钢筋理论重量误差值规定是多少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中规定:
6~12mm,实际重量与理内论重量的容偏差为正负7%;
14~20mm,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偏差为正负5%;
22~50mm,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偏差为正负4%。
(5)规范中钢筋的重量偏差为多少扩展阅读
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1、搭接长度的末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2、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Ⅱ级钢筋可不做弯钩。
3、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4、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
5、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
6、板筋绑扎前须先按设计图要求间距弹线,按线绑扎,控制质量。
7、为了保证钢筋位置的正确,根据设计要求,板筋采用钢筋马凳纵横@600予以支撑。
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直径≥18的钢筋优先采用机械接长,套筒挤压连接技术,其余钢筋接长,水平筋采用对焊与电弧焊,竖向筋优先采用电渣压力焊。大于Φ25竖向钢筋采用套筒挤压连接。
❻ 钢筋理论重量与实际重量最大差多少
规范允许钢筋有重量偏差,其允许最大偏差值为:
6-12:7%;
14-20:5%;
22及以上:4%
钢格板理论重量(指经过包边和表面处理)后的理论重量。由于包边、开孔和切口的不同,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会出现差异,理论重量就是按照具体的数量计算出来的重量,跟实际重量有个下差,是在标准范围之内的,所以钢格板的理论重量和实际重量有所不同。
1、扁钢偏差
生产钢格板所使用的扁钢,扁钢是有下差的,一般所选用的的扁钢,其实他的下差是符合标准的,所以在扁钢上就会有一些的重量差距。
2、扭绞方钢偏差
扭绞方钢的使用也是有一定下差的,所以在扭绞方钢上也会有一些差距,会影响到钢格板的实际重量。
3、镀锌量偏差
钢格板的镀锌也是有明确的标准规定的,一般镀锌量也会有一定的差距,所以镀锌量也是影响钢格板实际重量的一个因素。
钢筋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用钢筋直径 (mm)的平方乘以 0.00617;0.617 是圆 10 钢筋每米重量。钢筋重量与直径(半径)的平方成正比。
G=0.617*D*D/100;每米的重量 (Kg)=钢筋的直径 (mm) ×钢筋的直径 (mm) ×0.00617。
记住建设工程常用的钢筋重量:
φ6=0.222 Kg φ6.5=0.26kg φ8=0.395kg
φ10=0.617kg φ12=0.888kg Φ14=1.21kg
Φ16=1.58kg Φ18=2.0kg Φ24=2.47kg
Φ22=2.98kgΦ25=3.85kg Φ28=4.837kg
❼ 钢筋检测报告里重量偏差标准要求%±6.0实测偏差%-4.9
实测偏差-4.9,在标准范围之内啊,合格啊。
❽ 钢筋进场时对重量偏差检验有何规定
钢筋进场时对重量偏差检验结果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为什么这样答?因为各本规范规定的试验数量和试验方法有别,如:《冷轧带肋钢筋》GB 13788-2008和《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3部分:钢筋焊接网》GBT 1499.3-2010,它们各自试验数量和试验方法有别,所以只能答:钢筋进场时对重量偏差检验结果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冷轧带肋钢筋》GB 13788-2008:
5.2.1 钢筋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 1 部分:
热轧光圆钢筋》 GB1499.1、《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 2 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GB1499.2、《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13014、《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3部分:钢筋焊接网》GB/T1499.3、《冷轧带肋钢筋》GB13788、《离延性冷轧带肋钢筋》YB/T4260、《冷轧扭钢筋》JG190及《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5、《冷轧扭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15、《冷拔低碳钢丝应用技术规程》JGJ19抽取试件作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弯曲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验报告。
参考资料:《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
❾ 三级钢筋直径与重量允许偏差是多少
重量是7% 直径有表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