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么是分布钢筋,什么是分布钢筋知识
分布来钢筋就是与受力自钢筋垂直均匀布置的构造钢筋,分布钢筋位于受力钢筋内侧及受力钢筋的所有转折处,并与受力钢筋用细铁丝绑扎或焊接在一起,形成钢筋骨架。
在板内和在所有主筋的弯折处应设置垂直于板受力钢筋的分布钢筋。
值得指出的是周边支承的双向板,板的两个方向(沿板长边方向和沿板短方向)同时承受弯矩,所以两个方向均应设置受力钢筋。
⑵ 请问双层双向板钢筋有分布筋吗分部筋一般布置在什么情况下,布置在什么位置
双层双向的一般不叫分布筋,既都是受力钢筋。分布筋最常见的就是用于固定楼板的支座负筋的钢筋。受力钢筋一般布置在离保护层较近的位置。
⑶ 为什么会有板上部分布钢筋
你好。板来配筋规定:钢筋自混凝土板是受弯构件,按其作用分为:底部受力筋 、上部负筋、分布筋几种。 分布钢筋:它主要用来使作用在板面荷载能均匀地传递给受力钢筋;抵抗四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在垂直于板跨方向所产生的拉应力;同时还与受力钢筋绑扎在一起组合成骨架,防止受力钢筋在混凝土浇捣时的位移。
1、单向板中单位长度上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15%,且不宜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0.15%;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50mm,直径不宜小于6mm。
对集中荷载较大的情况,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应适当增加,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
2、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钢筋间距宜为150~200mm,并应在板的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钢筋。板的上、下表面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宜小于0.1%。
温度收缩钢筋可利用原有钢筋贯通布置,也可另行设置构造钢筋网,并与原有钢筋按受拉钢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边构件中锚固。
</SPAN>
⑷ 板的钢筋什么情况下通长布置
在有“抗震构造”的需要时,需使用通长筋。
通长筋源于抗震构造要求,这里“通长”可以保证梁各个部位的这部分钢筋都能发挥其受拉承载力,以抵抗框架梁在地震作用过程中反弯点位置发生变化的可能。
上部通长筋搭接位置应在净跨的1/3范围内,并且要满足一个搭接长度,下部通长筋如果定值长度不够,一般采用锚固方式,不搭接,长度计算同下部非通长筋。
应用
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至少应各配置两根通长的纵向钢筋,对一、二级抗震等级,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4mm,且分别不应少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受力钢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
对三、四级抗震等级,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当抗震框架梁采用双肢箍时,跨中肯定只有通长筋而无架立筋;
只有采用多于两肢箍时,才可能有架立筋.通长筋需要按受拉搭接长度接长,而架立筋仅交错150,是“构造交错”,不是起连接作用。
(4)板什么时候会设置分布钢筋扩展阅读
一、通长筋可分为受力筋和分布筋,两者作用不同:
1、受力筋主要承受弯矩和剪力;
2、分布筋作用主要是防止板面温度裂缝。
二、架立筋和贯通筋有什么区别?
在钢筋布置上,架立钢筋是布置本跨的1/3。也就是说,本跨梁存在左右支座钢筋。
通长钢筋是全长布置,架立筋从字面是就可以知道起架立作用,如一根梁只须布抗拉筋和抗剪箍筋,而受压区混凝土强度已足够,无须配筋,那在做钢筋骨架的时候,梁的上部就没有纵向筋,箍筋的上角点就无法固定,因此一般用两根14或16的筋分布在上面的两角,这就是架立筋,从计算上没有受什么力,但实际上也受压。
用于定位的后来可以不用,无须计算,而结构架立筋则须计算。架立筋起一定的受压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梁的承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