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填充墙与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有哪些质量通病 请详细叙述。
你讲的填充墙和构造柱一般是不大可能同时出现的,只有在填充墙的长度大于5M时会出现,墙、柱的通病它多会出现;
填充墙是用在框架结构当中,框架柱梁中起填充作用,要先浇捣混凝土,后砌墙;构造柱在墙体中起到对墙体的局部位置进行强化的作用,(在砖混结构中,墙体的转角部位,丁字、十字相交部位多会留构造柱),它是要先砌墙,后浇捣构造柱的混凝土的。
填充墙的通病主要是:墙体与框架柱之间的灰缝饱满度、墙体的顶部要用斜砖进行塞缝,斜砖的顶部的灰浆必须饱满。斜砖必须从两边向中间砌,两头和中间要用三角型的砌块塞好。
B. 钢筋工程常见质量问题
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检查数量:进场时和使用前全数检 查。 2. 直螺纹接头要求:1、标准型接头丝头有效螺纹长度应不小于1/2连接套筒长度,其他连接形式应符合 产品设计要求。2、钢筋连接完毕后,标准型接头连接套筒外应有外露有效螺纹,且连接套筒单边外露有效螺纹不得超过2P,其他连接形式应符合产品设计要求。 3. 电渣压力焊: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相邻接头之间间距≥35d,≥500mm。接头处的弯折角度不得大于3°。 4. 搭接焊:单面搭接焊长度为10d,双面搭接焊长度5d。 5. 剪力墙大于300mm的洞口应按设计要求增设加筋。梁上开洞应按设计要求增设加筋。楼板洞口应按设 计要求增设加筋 6. 梁插筋锚固长度:直锚长度34d 剪力墙水平分布筋搭接长度37d地下室外墙钢筋内侧竖向顶部锚固长 度为La=36d 7. 当柱(包括芯柱)纵筋采用搭接连接,且为抗震设计时,在柱纵筋搭接长度范围,(应避开柱端的箍筋 加密区)的箍筋均应按≤5d(d为柱纵筋较小直径)及≤100的间距加密。 8. 部分墙柱漏设箍筋 9. 180mm厚楼板上部钢筋马凳高度为125mm(板上部钢筋有效高度为125+10+6.5=141.5mm),板上部 钢筋保护层为180-141.5=38.5mm,大于设计要求之15mm。
这个是网络文库 的。具体的,防止措施 你有了问题产生的原因 这不就好办 了。
C. 墙柱钢筋绑扎常见的小问题
首先,核对施工墙柱钢筋级别、数量是否符合图纸设计要求。看看钢筋直径是否有用错的情况,是否有漏筋现象。箍筋、拉筋型号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绑扎工人容易把阴角墙柱钢筋漏绑,柱纵向钢筋绑扎绑扎不到位。往往钢筋绑扎绑不到箍筋角上。混凝土浇筑后造成钢筋位移。
钢筋绑扎起步筋位置不符合要求。有的个别墙体钢筋水平钢筋起步位置不符合规范。有的离板面太高,有的太低。在验收时一定要注意这种问题,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到位。
钢筋绑扎间距不匀。验收检察钢筋绑扎间距是否符合规范要求。钢筋绑扎数量满足要求。
钢筋绑扎有漏绑现象,人无完人。工人在手工制作过程中难免出现漏洞。在无意中一道墙体绑扎过程中会出现漏掉几个部位为绑扎到位。
墙体拉筋布置数量不够,墙体拉筋布置在墙体数量较多的情况下,难免会出现有墙体拉筋未挂或墙体拉筋布置的数量不够。检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种情况。发现这种现象要及时提出并整改。
在验收中能够避免这些问题,墙体验收就会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质量问题发生。
D. 墙体钢筋验收应注意什么
墙体钢筋验收应注意:
1、最主要要看配筋对不对,对照图纸。
2、看钢筋间距内,绑扎情况。有没有丢扣,容拉钩挂的够不够。水平起步筋是否到位。
几点说明:
1、建筑中房屋等的钢筋配制情况,一般用图形表示。根据配筋图确定建筑中钢筋使用的位置、形状以及钢筋的型号等。
2、建筑工程在施工单位自行质量检查评定的基础上,参与建设活动的有关单位共同对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的质量进行抽样复验,根据相关标准以书面形式对工程质量达到合格与否做出确认。
E. 钢筋工程的质量通病与控制
1、表面锈蚀:钢筋表面出现黄色浮锈,严重转为红色,日久后变成暗褐色,甚至发生鱼鳞片剥落现象。
原因:保管不良,受到雨雪侵蚀,存放期长,仓库环境潮湿,通风不良。
防治措施:
(1)钢筋原料应存放在仓库或料棚内,保持地面干燥,钢筋不得直接堆放在地上,场地四周要有排水措施,堆放期尽量缩短。淡黄色轻微浮锈不必处理。
(2)红褐色锈斑的清除可用手工钢刷清除,尽可能采用机械方法,对于锈蚀严重,发生锈皮剥落现象的应研究是否降级使用或不用。
2、混料:钢筋品种、等级混杂不表,直径大小不同的钢筋堆放在一起,难以分辨,影响使用。特别是二级钢和三级钢。
原因:原材料仓库管理不当,制度不严;直径大小相近的,用目测有时分清;技术证明资料未随钢筋实物同时交送仓库。
防治措施:
(1)原材料堆放,和加工后的半成品均应注明材质和规格。
(2)下料加工前因认真核对材质和规格,特别是2级刚和3级钢。
3、钢筋力学实验
现象和原因:钢筋原材力、接头学实验不规范:钢筋材质单批号、数量和实验报告单上不符,工程部位不详细。未能按规范要求中的数量批次进行力学实验。
防治措施:
(1)原材:拉伸试验每组2根长约500mm。350mm。同一厂别,同一炉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每60t为一验收批,不足60t也按一批计。(盘圆钢筋试件取自不同盘、直条钢筋在任选的两根或两根以上截取)。
(2)闪光焊接接头:同一台班内由同一焊工完成的300个同级别、同直径钢筋焊接接头应作为一批。试件从成品中随机切取6个试件。其中3根做拉伸试验长约500mm,冷弯试验2根长约350mm。
(3)电弧焊接接头:工程焊接条件:同接头型试、同钢筋级别300个接头为一验收批。在现场条件下:每一至两层楼同接头型试、同钢筋级别300个接头为一验收批,不足300个接头也按一批计。试件从成品中随机切取3个试件做拉伸试验长约500mm,
(4)电渣压力焊接头:每一楼层或施工区段中同钢筋级别300个接头为一验收批,不足300个接头也按一批计。试件从成品中随机切取3个试件做拉伸试验长约500mm。
(5)气压焊接接头:每一楼层或施工区段中同钢筋级别300个接头为一验收批,不足300个接头也按一批计。试件从成品中随机切取3个试件做拉伸试验长约500mm,
(6)接卸连接接头:钢筋机械连接对接头的现场检验按验收批进行。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型式、同规格接头,以500个为一个验收批进行检验预验收,不足500个也作为一个验收批。对接头的每一验收批,必须在工程中随机截取3个接头试件作抗拉强度试验。
(5)墙柱钢筋的有哪些质量问题扩展阅读:
三级钢筋机械连接采用套筒剥丝连接时,有没有什么规范标准要求套紧套筒后,套筒内的丝不少于10扣,套筒外钢筋上允许露出1~1.5扣丝。
钢筋绑扎时绑扎结向里,将尾丝压向内侧。防止钢筋工程质量通病的一些措施:
(1)钢筋的定位措施和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的控制。
(2)抗震设防的要求。
(3)钢筋的接头设置及接头质量。
(4)钢筋安装的外观质量做到横平竖直、间距均匀一致。
F. 剪力墙钢筋验收应注意什么问题
剪力墙钢筋验收应注意
1、顶板浇筑砼后应及时剔毛,剔毛后将砼碎渣清理干净,不能有松散的碎渣残留在表面上;
2、剪力墙纵向钢筋偏位情况较轻可以将钢筋根部剔凿,按照1:6进行打弯纠正;否则应使用同规格同型号的钢筋植筋。
3、剪力墙钢筋搭接长度为1.2lae,连接位置出结构面即可,但是相邻竖向钢筋接头应该错开,两接头间距为(500+1.2lae)mm。
4、暗柱竖向纵筋连接采用绑扎搭接时,相邻竖向钢筋接头互相错开,箍筋套口方向沿四周布置,搭接长度为1.4lae,连接位置至少出结构面500mm,两接头间距为1.3lle,搭接区箍筋加密,加密区箍筋间距不大于5d(d搭接区最小钢筋直径)和100mm;暗柱纵向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时,连接位置至少出结构面500mm,相邻竖向钢筋接头间距不小于35d且不500mm。机械连接外露丝扣不大于2扣,电渣压力焊的四周焊包要均匀突出钢筋表面不小于4mm,无偏心现象。
5、水平钢筋绑扎应符合11G图集要求,水平起步筋距离结构面50mm,竖向起步筋距离边缘约束构件50mm;在连梁的位置,水平钢筋应该作为连梁的腰筋连续通过连梁布置,拉筋水平间距为箍筋间距的2倍,竖向隔一拉一。
6、剪力墙上的拉筋应按照图纸要求布置,并且同时勾住水平和竖向钢筋,两侧均需要弯135°,防止因钢筋偏位造成露筋,在浇筑顶板和墙体混凝土时,都需要有水平定位筋和定位拉筋或上部绑扎一个水平梯子筋,较少钢筋的偏位情况。
7、连梁纵向受力钢筋可直锚,不小于lae和600mm,直锚不足时可进行弯锚,钢筋伸至纵向钢筋的内侧,向下弯锚15d;KL一般情况下都不足直锚,当锚固平直段长度不小于0.4lae时,弯锚15d,平直段小于0.4lae时,弯拐长度应按照锚固长度计算。
8、KL中hw≥450mm时,要设置构造腰筋和抗扭腰筋,间距不大于200mm;构造腰筋的锚固和搭接长度为15d,抗扭腰筋的锚固和搭接按照lae和lle确定,锚固方式同梁中下部钢筋,并且安放位置在箍筋内侧,拉筋水平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2倍,竖向隔一拉一。
9、KL起步箍筋距离梁端部50mm,加密区长度为一级抗震时为2h,2~4级抗震时为1.5h。主次梁交接处按照图纸设计增加附加箍筋和吊筋。箍筋开口方向交错布置,箍筋用套扣法绑扎。箍筋要垂直主筋,间距要均匀,绑扎要牢,梁主筋要贴箍筋角;
10、梁底和暗柱端部要绑扎砼垫块,绑扎不允许露扣,扎丝要朝向内,避免渗水或反锈。
11、梁二排钢筋净距≥25mm且≥d,偏差在±5mm范围内,梁的绑扎高度要确定,保护层厚度不小于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和规范要求。
12、对于端支座和中间支座梁的负弯矩筋伸出长度:第一批截断位置从柱边或梁边伸出长度为ln/3,第二批截断点从柱边或梁边伸出ln/4。ln为端支座时本跨的净跨值,中间支座时为相邻最大跨净跨值。
(6)墙柱钢筋的有哪些质量问题扩展阅读
1、混凝土的收缩应力过大
混凝土的收缩应力过大收缩裂缝主要与水泥用量、骨料、构件长度及外加剂等因素有关
(1)水泥用量
随着我国高层建筑的不断发展,各种高强度混凝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C50、C60乃至C80混凝土设计标号已屡见不鲜,由此相应的是水泥用量的增大、水灰比的减小。而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收缩的最主要因素。例如,当水灰比小于0.35时。体内相对湿度很快降至80%以下,自收缩引起的体积减小在8%左右,收缩值相当可观。
(2)骨料
预拌混凝土为了满足运输、泵送的要求。增加了细骨料用量,使得骨料的表面积增大,相应包裹在骨料上的水泥等胶凝材料变少,减弱了混凝土之间的连接能力,增大了混凝土的塑性收缩。
(3)构件长度 现代建筑的跨度、构件长度均有较大提高。
(4)外加剂
外加剂在混凝土中掺量少,作用大。使用的混凝土中普遍掺有减水剂、缓凝剂、早强剂、防水剂等多种外加剂。研究表明,有近一半外加剂会造成混凝土收缩率大于基准混凝土,混凝土收缩率的增大自然增大了裂缝的出现概率。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影响极大,可能是导致混凝土开裂的重要原因。
2 、混凝土的温度应力过大
温度裂缝主要与水泥品种、养护条件、拆模时间及温差等因素有关:
(1)水泥品种
预拌混凝土大多使用新法(主要为旋窑)烧制成的水泥,尤其为提高混凝土标号,大量使用硅酸盐水泥,使得水泥水化热高且集中。水泥水化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量,且大部分水化热都是在浇筑的前三天释放,而混凝土是热的不良导体,产生的热量不易散发,内部温度不断上升。而拆模后,表面散热快,温度较低,内外形成温度梯度。内部混凝土热胀产生压应力,外部混凝土产生拉应力。当此拉应力超过此时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便使混凝土产生裂缝开裂。
(2)养护条件
由于剪力墙养护不足,墙体表面积大水分散失快,体积收缩大,而内部湿度变化相对较小,体积收缩较小,表面收缩变形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而产生拉应力,引起混凝土表面开裂。
(3)拆模时间
墙体模板的拆除时间过早,混凝土表面温度急剧变化,产生较大的降温收缩,表面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将产生很大的拉应力(内部混凝土温度变化相对较小,受自约束而产生压应力),而混凝土早期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较低,因而出现墙体表面较浅范围内的裂缝。另外在室外温差较大的严冬和盛夏,由于混凝土结构不易导热,在结构的顶部和底部常产生温度裂缝。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剪力墙
G. 墙柱钢筋验收规范及标准是什么
如下:
在验收墙柱钢筋时,钢筋底部不能存在水泥砂浆,钢筋捆绑的位置、数量等要符合设计要求,其捆绑要结实。
例如捆绑钢筋时应采用缠扣法绑扎,钢筋箍筋和立筋要垂直,箍筋和水平筋要错开2cm左右,柱子边第一钢钢筋和墙柱应保持5cm的距离等等。
注意
1、在使用钢筋前可以请专业机构对钢筋的质量进行抽检,如果钢筋的抗压强度等不合格,要及时联系商家进行更换。使用钢筋时大家要注意钢筋的尺寸类型等等,如果钢筋的尺寸使用错误,会对混凝土构件的质量造成影响。
2、在捆绑钢筋前,施工人员应提前和木工确定好支模、捆绑钢筋、安装预埋件的顺序,尽量使得钢筋捆扎更加简单方便。在施工前大家要查看钢筋的施工图纸,了解不同类型钢筋捆绑位置,施工方法,确定钢筋的捆绑顺序等等,再按要求进行捆绑施工。
H. 柱钢筋验收,要注意哪些问题
钢筋验收要依据以下要点:
1.1柱根部钢筋上水泥浆已清理干净。
1.2为保证暗柱主筋位置准确,采用定距框控制
1.3柱钢筋绑扎:
1.3.1柱箍筋的个数根据图纸要求确定,第一根箍筋距两端50mm开始设置。
1.3.2在立筋上画箍筋位置线,然后从上往下采用缠扣法绑扎。
1.3.3箍筋的接头应沿柱子立筋交错布置绑扎,箍筋与立筋要垂直,绑扣丝头应向里。
1.3.4暗柱箍筋与墙筋绑扎要求:暗柱箍筋与墙水平筋错开20mm以上,不得并在一起。
2.墙体、暗柱、联系梁钢筋:
2.1墙根部钢筋上水泥浆已清理干净。
2.2墙体钢筋已经调整。即位移过大要求按1:6调整,一级钢筋的弯钩一律朝里,不垂直的调直。
2.3起步筋要求:
2.3.1暗柱边第一根墙筋距柱边的距离为50mm。
2.3.2墙第一根墙筋距离混凝土板面50mm。
2.3.3暗柱第一根箍筋距离混凝土板面30mm。
2.3.4连系梁距暗柱边箍筋起步50mm。
2.3.5连系梁箍筋如柱一个箍筋50mm。
2.4墙体竖筋搭接要求:
2.4.1搭接长度不小于45d,搭接处保证有三根水平筋。绑扎范围不少于三个扣。墙体立筋50%错开,其错开距离不小于相邻接头中-中1.3倍搭接长度。
2.4.2墙体水平筋节点要求相邻绑扎接头错开。
2.5竖向梯子筋要求:
2.5.1采用比墙筋大一个规格的钢筋制作,以代替竖筋。
2.5.2顶模筋等于墙厚减2mm。250mm、300mm、350mm厚的墙顶模筋长度应为248mm、298mm、348mm。
2.5.3顶模筋自立筋至端头的长度为水平筋保护层加水平筋直径减1mm,如保护层为15mm,Φ12水平筋,长度为15+12-1=26mm,顶模的根数为3根。顶模筋端头刷好防锈漆。
2.5.4非顶模筋每侧长度为水平筋直径。
2.5.5每段墙竖向梯子筋设置数量要求间距为1米,每段墙2个或2个以上,要求同一标高,绑扎到位。
2.6水平梯子筋要求:
2.6.1采用短斜钢筋制作。
2.6.2水平梯子筋按图制作并符合该段墙体的钢筋间距,专墙专用。 2.6.3 墙体筋绑扎时设在墙模板口以上300mm,并绑扎到位。
2.7柱的定距框:
2.7.1要求制作准确,绑扎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