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土建,墙体高度超过多少,必须设构造柱
120(或100)厚墙高小于等于3m,180(或190)厚墙高小于等于4m,墙长大于5m(或墙长超过层高 2 倍)时,应该在墙长中部(遇有洞口在洞口边)设置构造柱。
构造柱通常设置在楼梯间的休息平台处,纵横墙交接处,墙的转角处,墙长达到五米的中间部位要设构造柱。为提高砌体结构的承载能力或稳定性而又不增大截面尺寸,墙中的构造柱已不仅仅设置在房屋墙体转角、边缘部位,而按需要设置在墙体的中间部位,圈梁应设置成封闭状。
圈梁的作用为增强房屋的整体性和空间刚度,防止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或较大振动荷载等对房屋引起的不利影响,设置在基础顶面部位和檐口部位的圈梁对抵抗不均匀沉降作用最为有效。当房屋中部沉降较两端为大时,位于基础顶面部位的圈梁作用较大;当房屋两端沉降较中部为大时,檐口部位的圈梁作用较大。
(1)墙高大于多少钢筋需通常扩展阅读
抗震设计时多层普通砖、多孔砖房屋的构造柱应符合下列要求:
1、构造柱最小截面可采用 240mm×180mm, 纵向钢筋宜采用4φ12, 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且在柱上下端宜适当加密;7度时超过六层、8度时超过五层和9度时,构造柱纵向钢筋宜采用4φ14,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房屋四角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
2、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并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2φ6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
3、构造柱与圈梁连接处,构造柱的纵筋应穿过圈梁,保证构造柱纵筋上下贯通。
4、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但应伸入室外地面下500mm,或与埋深小于500mm 的基础圈梁相连。
5、房屋高度和层数接近限值时,纵、横墙内构造柱间距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横墙内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层高的二倍;下部1/3楼层的构造柱间距适当减小;
当外纵墙开间大于3.9m时,应另设加强措施。内纵墙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4.2m。
B. 一二隔墙在墙体高度超过多少米时应加固
5米。在墙体高度超过5m时应加固,一般沿高度每隔0、5m砌入4mm钢筋2根,或每隔1、2到2、5m设一道30到50mm厚的水泥砂浆层,内放2根半径6mm钢筋。这样的隔墙才会更加结实耐用。
C. 当墙高超过4m时,应在墙高中部每2m左右设置与柱连接的通长钢筋砼圈梁,怎么理解每2m左右
就是从墙低算起两米处设置一道圈梁
如果墙高6米,就在两米处,4米处个设置一道圈梁~
如果墙高不足六米,就在2米处设置1道圈梁就可以
D. 墙体多长是应设置通常拉接钢筋
楼上说的是正确的,但是没回答上楼主的问题。
水平的是分布筋,不管多长都要设。
竖向的是受力筋,也要设。
E. 墙高大于墙宽多少必须设构造柱或系梁
【结构工程师】
构造柱是抗震构造。与圈梁(地梁、系梁)连成整体,使砌体结构充分体现自身承载力特点。
【要求】
1.框架结构的填充墙中有构造柱,由《建筑抗震设计规范》13.3.4-4条如下: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砌体填充墙,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墙长大于5m 时,墙顶与梁宜有拉结;墙长超过8m 或层高2倍时,宜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墙高超过4m 时,墙体半高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此时构造柱无抗震等级划分。
2.填充墙一般做法可以参照《06SG614-1》或其他
3.砌体结构的构造柱抗震布置位置见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P84
这里就是根据抗震等级划分的。抗震等级同建筑抗震等级。
有疑问可以追问
F. 墙体高度大于4米时腰梁配筋可以用10个的钢筋吗
一般都是用10的钢筋的
G. 土建,墙体高度超过多少,必须设构造柱
你好!
设计要求墙体高度大于等于5m时设构造柱,如果临时修改部分结构施工时需将构造柱钢筋植入下部结构,无法对下部进行锚固则在墙体适当位置设置圈梁增加结构整体性。
如有设计单位,则请设计单位给予出示设变,按照设计意图进行。施工单位按业主要求提交技术联系变更单也可以,但需设计本门、监理部门、建设单位签字认可。
我的回答你还满意吗~~
H. 高层建筑中对于墙体需要设置通长钢筋的啊是否与多层建筑要求是同等要求。
【结构设计师】
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13.3.3】要求多层砌体结构填充墙:
后砌的非承版重隔权墙应严墙高每隔500~600mm配置2Φ6拉结钢筋与承重墙或柱拉结,霉变深入墙内不应少于500mm。
【13.3.4-4】要求混凝土结构中的填充墙:
3.填充墙应沿框架柱全高每隔500~600mm设置2Φ6拉筋,拉筋深入墙内的长度,6、7度时宜沿墙全长贯通,8、9度时应全长贯通。
4.墙长大于5m 时,墙顶与梁宜有拉结;墙长超过8m 或层高2倍时,宜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墙高超过4m 时,墙体半高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6.4.3】要求混凝土抗震墙的分布筋的配筋率和直径。是通长的。
I. 墙体拉结筋设置规则
砖墙拉结筋设置标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砌体墙应采取措施减少对主体结构的不利影响,并应设置拉结筋、水平系梁、圈梁、构造柱等与主体结构可靠拉结:
1、多层砌体结构中,后砌的非承重隔墙应沿墙高每隔500mm配置2φ6拉结钢筋与承重墙或柱拉结,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少于1m;6、7度时底部三分之一楼层,8度时底部二分之一楼层,9度时全部楼层,墙顶尚应与楼板或梁拉结。
2、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砌体填充墙,适宜与柱脱开或采用柔性连接,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填充墙在平面和竖向的布置,宜均匀对称,宜避免形成薄弱层或短柱;
2)砌体的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墙顶应与框架梁密切结合;
3)填充墙应沿框架柱全高每隔500mm 设2φ6拉筋,拉筋伸入墙内的长度,非抗震设计时L不应小于600mm,抗震防裂度为6、7度时不应小于墙长的1/5且不小于700mm,8度时L应沿墙全长贯通;
4)墙长大于5m时,墙顶与梁宜有拉结;墙长超过层高2倍时,宜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墙高超过4m时,墙体半高处或洞口处设置系梁。
特殊情况:
拉结筋通常用直径6.5毫米细钢筋制成,多用在砖墙的L转角和T字转角处,每隔500毫米放一层,每层每125毫米宽度范围内放一根。长度按规范。在砌体留槎的时候必须按规定放置拉结筋。
拓展资料:
根据《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填充墙砌体留置的拉结钢筋的位置应与块体皮数相符合。拉结钢筋应置于灰缝中,埋置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竖向位置偏差不应超过一皮高度。"设计院在图纸说明时均注明了砌入墙内拉结钢筋的规格、数量、间距、长度。为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施工单位对此均采用了不同的设置方式。
参考资料:墙体拉结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