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钢筋怎样代换钢筋代换的原则是什么
钢筋代换有两种方法,即等截面代换法和等强度代换法。
当施工中遇有钢筋的品种或规格与设计要求不符时,可参照以下原则进行代换:
(1)等强度代换:当构件受强度控制时,钢筋可按强度相等原则进行代换。
(2)等面积代换:当构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时,钢筋可按面积相等的原则进行代换。
施工中如需要钢筋代换时,必须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代换材料性能,严格遵守现行钢筋砼设计规范的各种规定。凡重要部位的钢筋代换,须征得甲方、设计单位同意,并有书面通知时方可代换。
(1)办理钢筋代换时要符合哪些要求扩展阅读
钢筋代换注意事项
(1)对某些重要构件,如吊车梁、薄腹梁以及桁架弦等,不宜采用HPB300级光圆钢筋代替 HRB335和HRB400级带肋钢筋。
(2)建筑界钢筋代换后,应符合配筋构造规定,比如钢筋的最小直径、根数、间距、锚固长度等。
(3)同一截面内,可以同时配有不同种类和直径的代换钢筋,但每根钢筋的拉力差不应过大(如同品种钢筋的直径差值一般不大于5mm),防止构件受力不匀。
(4)梁的纵向受力钢筋与弯起钢筋应分别代换,以确保正截面与斜截面的强度。
(5)偏心受压构件(如框架柱、有吊车的厂房柱、桁架上弦等)或者偏心受拉构件作钢筋代换时,不取整个截面配筋量计算,应按照受力面(受压或受拉)分别代换。
(6)当构件受裂缝宽度控制时,若以小直径钢筋代换大直径钢筋,以强度等级低的钢筋代替强度等级高的钢筋,则可不做裂缝宽度验算。
❷ 钢筋代换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
钢筋代换的原则是代换原则。
等强度代换或等面积代换,当构件配筋受强度控制时,按钢筋代换前后强度相等的原则进行代换;当构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时,或同钢号钢筋之间的代换,按钢筋代换前后面积相等的原则进行代换。当构件受裂缝宽度或挠度控制时,代换前后应进行裂缝宽度和挠度验算。
钢筋代换时,应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相应费用按合同规定并办理相应手续,代换后钢筋的间距、锚固长度、最小钢筋直径、数量等构造要求和受力、变形情况均应符合相应规范要求。
钢筋代换应注意如下事项:
1、必须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代换钢筋的性能;
2、某些重要构件,如吊车梁、薄腹梁、桁架下弦等,不宜用i级钢筋代替螺纹钢筋。以免使用时裂缝宽度开展过大。
3、梁中纵向受力钢筋与弯起钢筋应分别代换,以保证正截面与斜截面强度。
4、偏心受压、偏心受拉构件的钢筋代换时,不取整截面配筋量计算,应按受拉或受压钢筋分别代换。
5、同一截面内用不同直径、不同种类钢筋代换时,各钢筋间拉力差不宜过大,同品种钢筋直径差不大于5mm,以防构件受力不均。
❸ 简述钢筋代换有哪些方法,各是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的
谁说钢筋代换有哪些方法?各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好的情况下?
❹ 钢筋代换原则
当施工中遇有钢筋的品种或规格与设计要求不符时,可按照下面的原则进行钢筋代换。代换后,仍能满足各类极限状态的有关计算要求,以及必要的配筋构造规定(如受力钢筋和箍筋的最小直径、间距、锚固长度、配筋百分率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等);在一般情况下,代换钢筋还必须满足截面对称的要求。
对抗裂性要求高的构件(如吊车梁、薄腹梁、屋架下弦等),不宜用HPB30O 级光面钢筋替换 HRB335、HRB400 级变形钢筋,以免裂缝开展过宽。
梁内纵向受力钢筋与弯起钢筋应分别进行代换,以保证正截面与斜截面强度。
偏心受压构件或偏心受拉构件(如框架柱、承受吊车荷载的柱、屋架上弦等)钢筋代换时,应按受力方面(受压或受拉)分别代换,不得取整个截面配筋量计算。
吊车梁等承受反复荷载作用的构件,必要时应在钢筋代换后进行疲劳验算。
当构件受裂缝宽度控制时,代换后应进行裂缝宽度验算。如代换后裂缝宽度有少量增大(但不超过允许的最大裂缝宽度,被认为代换有效),还应对构件作挠度验算。
同一截面内配置不同种类和直径的钢筋代换时,每根钢筋拉为差不宜过大(同品种钢筋直径差一般不大于 5mm),以免构件受力不均。
建筑界钢筋代用应避免出现大材小用,优材劣用,或不符合专料专用等现象。钢筋代换时,其用量不宜大于原设计用量的` 5%,如判断原设计有一定潜力,也可以略微降低,但是不应低于原设计用量的 2%。
进行钢筋代换的效果,除应考虑代换后仍能满足结构各项技术性能要求之外,同样还要保证用料的经济性和加工操作的方便。
重要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钢筋的代换,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
❺ 钢筋换代时要注意哪些
“钢筋换代时...”! 改朝换代吗?换什么样钢筋好?
钢筋代换:1、换后的总截面积不得少于规范要求的最小配筋率计算的量;
2、换后的间距不得大于规范限制的最大间距;
3、换后的直径不得大于规范限制的直径;(如框架梁通过中支座的钢筋直径等等)
4、换后的结果必须经设计人审核并签署正式通知,不得自行做主决定。
❻ 钢筋代换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钢筋代换应注意的问题 ①钢筋代换后,应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所规定专的钢筋间距、锚属固长度、最小钢筋直径、根数的要求。 ②对重要受力构件如吊车梁、薄腹粱、屋架下弦等,不宜用HPB235级光面钢筋代换变形钢筋。 ③梁的纵向受力钢筋与弯起钢筋应分别进行代换。 ④当构件配筋受抗裂裂缝宽度或挠度控制时,钢筋代换后应进行抗裂裂缝宽度或挠度验算。 ⑤有抗震要求的框架,不宜以强度等级较高的钢筋代替原设计中的钢筋。如必须代换时,其代换的钢筋检验所得的实际强度,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钢筋的实际抗拉强度与实际屈服强度的比值应大于1.25。 (2)钢筋的实际屈服强度与钢筋标准强度的比值:当按HPB235级抗震等级设计时不应大于1.25,当按HRB335级抗震等级设计时不应大于1.4。 ⑥预制构件吊环,必须采用未经冷拉的1级热轧钢筋制作,严禁以其它钢筋代换。 ⑦不同种类钢筋的代换,应按钢筋受拉承载力设计值相等的原则进行。]教材
❼ 钢筋代换的要求是什么
钢筋代换是建筑工程中所用的公式理论。
钢筋代换的要求如下,
钢筋理论重量:
理论重量=0.00617*d^2(kg/m)
强度系数(设计强度):
Ⅰ级钢2.4
Ⅱ级钢3.4
Ⅲ级钢3.8
(1)等截面代换:一般指原设计钢筋和代换钢筋的材质(设计强度)相同,但直径不同的代换,其计算公式为:
代换钢筋间距=(代换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间距
[例] 某设计采用了圆10钢筋,间距180mm配筋,因圆10钢筋无货,拟用圆8代换,代换钢筋的间距应是多少?
代换钢筋间距=0.395/0.617*180=115(mm)
(2)按理论重量代换钢筋根数:适用于采用根数配筋时,计算公式为:
代换钢筋根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根数
[例]某设计配筋为10根圆10,拟用圆8代换,代换后应是多少根?
代换钢筋根数=0.617/0.395*10=15.62,取定16根。
采用根数代换时, 一定要注意构造要求。
(3)等强度代换:一般指原设计钢筋与代换钢筋的规格(直径)相同或者不同,但材质(设计强度)不同时的代换,其计算公式为:
代换钢筋间距=(代换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强度系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强度系数)*原设计间距(mm)
[例]原设计圆10间距180mm(Ⅰ级钢),现采用圆8代换(Ⅱ级钢),代换钢筋的间距应是多少?
代换钢筋间距=(0.395*3.4)/(0.617*2.4)*180=163(mm)
(4)按强度代换钢筋根数:适用于设计采用根数配筋时,计算公式如下:
代换钢筋根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强度系数)/(代换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强度系数)*原设计根数
[例]原设计采用4根圆25(Ⅰ级钢),若用圆22(Ⅱ级钢)代换钢筋,需要几根?
代换钢筋根数=(3.85*2.4)/(2.98*3.4)*4=3.65,取定4根
❽ 钢筋代换有什么要求
(1)代换原则:等强度代换或等面积代换。当构件配筋受强度控制时,按钢筋代换前后强度相等的原则进行代换;当构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时,或同钢号钢筋之间的代换,按钢筋代换前后面积相等的原则进行代换。当构件受裂缝宽度或挠度控制时,代换前后应进行裂缝宽度和挠度验算。 (2)钢筋代换时,应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相应费用按有关合同规定(一般应征得业主同意)并办理相应手续。代换后钢筋的间距、锚固长度、最小钢筋直径、数量等构造要求和受力、变形情况均应符合相应规范要求。——2011年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考点
❾ 简述钢筋替换原则
当施工中遇有钢筋的品种或规格与设计要求不符时,可参照以下原则进行钢筋代换专:
1、等强度代属换:当构件受强度控制时,钢筋可按强度相等原则进行代换。
2、等面积代换:当构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时,钢筋可按面积相等原则进行代换。
3、当构件受裂缝宽度或挠度控制时,代换后应进行裂缝宽度或挠度验算。
(9)办理钢筋代换时要符合哪些要求扩展阅读: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4.2.8当进行钢筋代换时,除应符合设计要求的构件承载力、最大力下的总伸长率、裂缝宽度验算以及抗震规定以外,尚应满足最小配筋率、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钢筋锚固长度、接头面积百分率及搭接长度等构造要求。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3.9.4 在施工中,当需要以强度等级较高的替代原设计中的纵向受力钢筋时,应按照钢筋受拉承载力设计值相等的原则换算,并应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强制性条文)提醒:不管何种代换方式,都要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
❿ 钢筋代换应遵循哪些原则
钢筋可抄以代换。代换袭原则:1、等截面代换,同一等级别钢筋截面面积相加后,相等或略高一点;2、钢筋等级代换,要按钢筋强度mpa经计算代换;3、锈蚀钢筋按提高一个等级代换,如Φ20可以用Φ22代换。钢筋代换最好通过设计单位计算、复核同意后实施。用数字说话,不要凭感觉。
第一要满足规范上面的构造要求,第二在梁的支座处剪力值最大,验算该处即可V≤(1/γd)Vc=(1/γd)(0.07f b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