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盖房打顶时钢筋混凝土用了食盐,它的寿命有多长
食盐(氯化钠)肯定可以起抗冻作用,因为可以大幅度降低水的冰点。氯化钠还能够促进混凝土的凝结硬化,提高早期强度。但是,氯化钠不允许用于钢筋混凝土,因为氯离子会腐蚀钢筋表面钝化膜,导致钢筋锈蚀。
防冻剂的最基本要求就是能够有效降低水的冰点,同时不能对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产生危害。食盐的缺点有两个:其一是导致钢筋快速锈蚀。其二,因为是钠盐,可能引发碱-骨料反应。这两个缺点都危害混凝土的耐久性或使用寿命。尿素也是很好的防冻剂,但含尿素的混凝土会长时间散发氨气味,现在也禁止使用。总之,防冻剂就是在满足降低冰点和对混凝土无害两个条件下筛选出来的,如亚硝酸钙、三乙醇胺,等等。
危害很大!!混凝土中加入大量食盐,这属于严重的违规操作,食盐中的氯离子会严重的腐蚀钢筋,其机理是氯离子与钢筋表面的ca(oH)2保护层反应,使钢筋暴露于外界。加快凝固的机理是:氯离子与水化产物之一的ca(oH)2反应,从而使化学平衡右移,使化学反应加快!!完毕,还有这种加了食盐的混凝土很容易坏掉,所以千万别这样操作,会出事故的!!
Ⅱ 如何消除盐腐蚀
发生腐蚀后,需要将腐蚀面全部打磨掉,露出正常金属,再做表面处理后使用,一般盐腐蚀会深入金属,表面看是一个小点,其实很多时候已经透过了。新的金属零件最好充分打磨光滑后再使用,有助于防止局部腐蚀。
Ⅲ 如何预防钢筋混凝土的海水腐蚀
钢筋混凝土的腐蚀机理
钢筋混凝土的腐蚀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混凝土的腐蚀,另一部分是钢筋的腐蚀。 混凝土受腐蚀的类型有结晶类腐蚀,分解类腐蚀及结晶分解复合类腐蚀。结晶类腐蚀指水或土中某些盐类浸入混凝土的毛细孔中,经干湿交替作用盐溶液浓缩至饱和,当温度下降时析出盐晶体,晶体不断积累膨胀或与混凝土中某些成分相结合生成新的结晶物质膨胀,致使混凝土破坏。分解类腐蚀指水或土中的盐类与混凝土的化学成分反应生成易溶盐,被溶解或被水带走,从而使混凝土分解破坏。结晶分解复合类腐蚀指水或土中的盐类对混凝土既有结晶破坏又有分解破坏。
水或土对钢筋的腐蚀主要为电化学腐蚀和酸类的腐蚀。电化学腐蚀是指钢铁表面各部位受不同的物理或化学条件作用,形成电位差产生腐蚀电流,使钢铁被氧化导致锈蚀破坏。酸类的腐蚀是指水、土中的酸类对钢铁的化学溶蚀居多,它是因与电介质接触的金属表面形成大量短路微电池的作用而引起的。
当钢筋所处环境中含有氯离子等杂质时,会大为加快上述电化学腐蚀的速度,其作用原因为:①破坏金属钝化膜:当混凝土中存在氯离子等有害杂质时,可使混凝土局部的PH值降低,造成钝化膜的局部破坏,电化学腐蚀可以进行;②导电作用:腐蚀微电池的要素之一是要有离子通路,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存在,降低了混凝土中的电阻,从而加速了钢筋的电化学腐蚀过程;③阳极去极化作用:氯离子还会加速电化学腐蚀的阳极反应过程,其原理是将阳极反应生成的Fe2+“搬走”,使阳极反应得以顺利进行,也就加速了钢筋的腐蚀过程。同时在这些过程中,氯离子并未被消耗,也即凡进入混凝土中的氯离子均会周而复始地起作用,其危害非常大,建筑物中的金属腐蚀很大程度是由于氯离子造成的。 各主要腐蚀指标(介质)的腐蚀作用为: 2.1 PH值(酸碱度)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com/resource/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PH值较小,表明水中的H+浓度相对较高,具有酸性,可与混凝土的CACO3等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分解腐蚀。同时,PH值小显酸性时,会对钢铁产生酸性腐蚀。将11.5称做保护钢筋的“临界PH值”。 2.2 侵蚀性CO2(溶蚀碳酸钙)
地下水中常含有一些游离的碳酸(CO2),而水泥石中的氢氧化钙能与碳酸起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钙(CaCO3),碳酸钙又与碳酸起化学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碳酸氢钙: 如果水泥石在有渗滤的压力水作用下生成碳酸氢钙,并溶于水中被冲走,上述反应将永远达不到平衡。氢氧化钙将连续流失,使水泥石中石灰浓度逐渐降低,使硬化了的水泥石结构发生破坏。环境水中含游离碳酸越多,其侵蚀性也越强烈;若水温较高,则侵蚀速度将加快。 2.3 阴离子(HCO3-、Cl-及SO42-)
当水泥石处于软水(矿化度低于0.1g/L)中时,氢氧化钙将首先被溶解,溶出性侵蚀的强弱程度与水质的硬度有关。如水质较硬,即水中HCO3-,(重碳酸盐)含量较高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较小,侵蚀性也就较弱;反之,水质越软,侵蚀性也越强。PH值的变化直接影响H2CO3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当PH值小于4~10,主要以HCO3-形式存在;当PH值大于10时,主要以CO32-存在。HCO3-的存在会抑制FeCO3的溶解,促进钝化膜的形成,从而降低钢筋的腐蚀速度。当水中的硬度较大时,HCO3-与Ca(OH)2反应生成CaCO3,形成碳化保护层,阻止Ca(OH)2的进一步被溶出。因此,生活污水中硬度很小(呈软水),而CO2含量相对较多时,对砼腐蚀作用就特别强烈。
SO42-是混凝土结晶腐蚀中最活跃也是最主要的阴离子,而且含SO42-和CI-的盐类都对钢铁具有电化学腐蚀的作用。硫酸盐的腐蚀是盐类腐蚀中最普普遍而具有代表性的,它的腐蚀过程如下:硫酸盐与混凝土中的游离氢氧化钙作用,生成硫酸钙,再与水化铝酸钙作用,生成硫酸铝钙,体积膨胀两倍以上。在硫酸盐中,又以硫酸钠、硫酸铵对混凝土的腐蚀性最大,硫酸钙在硫酸铵溶液中形成复合盐CaSO4·(NH4)2SO4·H2O,溶解度增加。 2.4 阳离子(Na+、k+、Mg2+、NH4+) 水中的Na+、K+、Ca2+、Mg2+能与SO42-生成结晶物,如:Na2SO4·10H2O、CaSO4·2H2O、MgSO4·7H2O等,使混凝土产生结晶类腐蚀。其中Mg2+比Ca2+活泼,它能把混凝土中的Ca2+置换出来,使混凝土产生分解腐蚀。
NH4+能生成强酸弱碱盐类,与混凝土中的碱性物质反应,使其发生分解腐蚀。
地下水中含有的镁盐能与水泥石中的Ca(OH)2发生反应。在生成物中,氯化钙(CaCI2)易溶于水,氢氧化镁(Mg(OH)2)松软无粘结力,石膏则会产生硫酸盐侵蚀,都将破坏水泥石结构。镁盐侵蚀的强烈程度,除决定于Mg2+含量外,还与水中SO42-含量有关,当水中同时含有SO42-时,将产生镁盐与硫酸盐两种侵蚀,故显得特别严重。
Ⅳ 钢筋在混凝土里面受腐蚀了有什么解决方法
钢筋锈蚀需要两个外在条件,第一是氧气,第二是湿度。
包裹在混凝土里面的钢筋,可以说既无法接触空气,也不会受到水汽侵害,因此,也就不存在锈蚀的问题。
但如果混凝土里面的钢筋产生产生锈蚀,这基本就是无解的问题,因为这样情况,可能是混凝土含盐量过高导致,所以也就无法解决。
Ⅳ 混凝土防止钢筋锈蚀的几种方法
1. 根据复混凝土构件使用环境,设计制人应做到是否进行构件的抗裂核算;
2. 根据混凝土构件使用环境,设计图纸应明确按混凝土设计规范关于耐久性规定的保护层厚度;
3. 施工用的混凝土各种材料(包括水)质量应符合要求;水灰比符合规范关于耐久性规定的限制;
4. 施工中不得掺入氯盐等含腐蚀成分的抗冻剂或含腐蚀成分的外加剂;
5. 施工用养护构件的水质应符合混凝土用水要求;
6. 施工钢筋的保护层厚度符合图纸要求。
7. 现场钢筋堆放,下面架空,上面防雨覆盖。
Ⅵ 防止和减少盐雾腐蚀的措施有哪些
1、采取设计和工艺措施来增强产品抗盐雾能力或减弱盐雾腐蚀作用。这一措施包括密封结构设计和选用耐腐蚀材料,使用涂层和表面处理防止盐对基体金属腐蚀及使用缓蚀剂和钝化剂抑制盐雾腐蚀等方法。
2、研制和生产中充分利用盐雾试验箱做盐雾试验保证设计和生产的产品符合耐盐环境能力要求。这一方法包括在研制阶段通过盐雾试验,发现研制产品耐盐雾方面的缺陷,改进设计,提高其防盐雾能力,以满足规定要求;生产阶段的例行试验中,用盐雾试验检验耐盐雾能力。
Ⅶ 钢筋生锈了,采用哪种方法除锈更好
目前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钢筋除锈剂喷涂除锈,我们的钢筋除锈剂不含一滴内盐酸,不腐蚀钢筋,主容要由多种促进剂、剥离剂、抑制剂、有机酸(植酸和食用磷酸)、表面活性剂等复配而成。通过对钢筋表面锈层的渗透、吸收、转化和再生等化学反应,相互协同把铁锈转化成致密的磷酸锌铁类复合盐,该盐最终固化成防水、防锈的中性高抗蚀化学转化膜(灰褐色),牢固的固化在钢筋表面,能明显提高钢筋混凝土握裹力和混凝土的粘接力,有效降低和减缓混凝土中钢筋的锈蚀。
也有一部分厂家使用含无机酸等强酸的除锈剂施工,这种除锈剂对钢筋有严重的腐蚀性,不建议使用。
Ⅷ 利用盐酸对钢筋进行除锈,应注意什么样的安全防护措施
浓度不要太高。
接触时间不要过久。
毕竟盐酸也会腐蚀钢筋的。
Ⅸ 锈蚀钢筋病害处理
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速度与以下因素有关:
1,混凝土的PH值:
混凝土的PH值对混凝土的锈蚀速度影响巨大。当PH值在4---10之间时,锈蚀速度基本相等。当PH值小于4时,锈蚀形式发生变化,不再是吸氧锈蚀,而变成析氢锈蚀,锈蚀速度迅速上升。当PH值大于10时,锈蚀速度的降低与PH值的增大大致成正比。当PH值大于11.5时,钢筋处于完全钝化状态,锈蚀不会发生。
2,温度:
锈蚀速度对温度很敏感,摄氏40度时,锈蚀速度是摄氏22度时的2倍。温度小于摄氏10度时,锈蚀速度很慢。在10----60度之间,锈蚀速度基本与温度上升成正比。
3,氯离子浓度:
钢筋附近的氯离子浓度越大,对钝化膜的破坏力就越大,钢筋的活性越大,锈蚀速度也越大。由于钢筋的活性还受氢氧根浓度的影响,氢氧根浓度高时,钝化膜的稳定性就好,破坏钝化膜需要的氯离子浓度就大,反之亦然。因此,氯离子浓度与氢氧根浓度之比有一个临界值,小于这个临界值时,锈蚀不会发生。
4,混凝土的电阻抗:
混凝土的电阻抗是影响钢筋锈蚀的一个重要因素,无论是否有氯离子存在,在很大范围内,钢筋的锈蚀速度与混凝土的电阻抗成反比。降低水灰比,延长养护龄期,提高水泥水化程度等措施都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电阻抗。
5,保护层厚度:
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越大,氧气的浓度梯度越小,锈蚀速度越慢。
6,水泥品种和掺合料:
C3A(铝酸三钙)对氯离子的吸附作用最大,因此当铝酸三钙含量高时,被吸附的氯离子多,游离的浓度小,对防止锈蚀有利。高碱水泥的孔溶液中的氢氧根浓度高,也能降低锈蚀速度。
各种掺合料都降低锈蚀速度都是有利的,主要体现在延缓锈蚀的开始时间和降低锈蚀速度上。因为矿渣、粉煤灰、硅粉等都对氯离子有较大的吸附作用,从而降低了游离氯离子的浓度。矿渣的掺入对于氢氧根浓度影响不大,因此其改善混凝土抗锈蚀性能最好。相反,粉煤灰掺入后,会降低氢氧根浓度,这对防护钢筋锈蚀是不利的。但它能密实孔结构,降低氯离子和氧气的扩散系数,这对防护钢筋锈蚀是有利的。从效果上看,粉煤灰对防治氯离子引起的锈蚀没有矿渣好。不管碳化反应引起还是氯离子引起的锈蚀,掺入硅粉都是有利的。掺入硅粉可以降低氧气和氯离子的扩散速度,减小混凝土的孔隙率,提高电阻抗,从而大大降低锈蚀速度。
Ⅹ 钢筋混凝土腐蚀防护措施都有哪些
(1)严把检测关、增厚保护层
建议质检部门把“新拌砂浆法”和“硬拌砂浆法”作为工程质检的必测过程。使原材料中所含氯盐总量控制在限定值之内。而仅仅靠自身带入的氯离子不足以造成钢筋的锈蚀。在此基础上适当提高保护层的厚度。大量工程实践和试验表明,处于氯盐环境中的混凝土表面12mm深度内的氯离子浓度远远高于25~50mm深度范围。因此在氯盐环境中的工程,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应不小于38mm,最好是不小于50mm,考虑到施工偏差,设计保护层厚度应选择65mm。
(2)优选原材料和阻锈剂
在选择水泥时尽量选择矿渣、火山灰、粉煤灰水泥。这些水泥中的水泥石Ca(OH)2含量低,能够预防氯盐对水泥石的溶解和溶出,并防止氯盐与水泥石发生碱集料反应,生成低强度、低胶结力的膨胀盐,以及由此产生的混凝土松散、露骨和脱落。粗骨料应尽量选择高碱性的碳酸岩碎石,它一方面能与水泥有高强度的胶结力,另一方面能形成高碱性的环境,使钢筋界面的钝化膜长期处于钝化态。细骨料要尽量采用河砂以防止海砂带入氯盐。在此基础上优选适合于工程特点的钢筋阻锈剂,建议使用NaNO2复合型阻锈剂,这种碱性阻锈剂在碱性环境中可生成Fe3O4氧化膜,阻止Cl-离子对钢筋的腐蚀。
(3)采用三组分胶结材料及涂层
降低腐蚀介质在混凝土中的渗透性,是防止Cl-进入钢筋表面最直接的方法之一。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在混凝土中掺加一定量的微硅粉、粉煤灰或磨细矿渣。水泥、微硅粉、粉煤灰称为三组分胶结材料。三组分材料制成的混凝土,具有极低的渗透性并具有很高的抗Cl-渗透能力,同时具有低热、经济等优点。微硅粉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磨性,微硅粉和粉煤灰能有效降低活性集料含量及总碱量,从而避免碱集料反应发生。此外混凝土表面涂层是防止钢筋锈蚀的第一道防线。混凝土表面的涂层能在一定时期内有效防止腐蚀介质浸入,但因其使用寿命的限制,而不能广泛使用。目前与混凝土寿命匹配的水泥基聚合物涂层、砂浆层成为混凝土表面保护层的首选。
(4)禁止使用含氯盐的融雪、化冰剂
对于已成型的结构物而言最重要的是禁止在结构物表面直接接触氯盐。我国长江以北地区喷洒氯盐融雪化冰的势头有增无减,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关于融雪化冰剂的检测规程和技术标准,授权于相关质检部门对市场上的所有融雪剂进行强制性检查,合格者进入市场,CI-超标者禁止进入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