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基础底板钢筋绑扎要求
(1)按弹出的钢筋位置线,先铺底板承台下层钢筋。根据底板承台受力情况,先铺短向钢筋,再铺长向钢筋。所有基础钢筋均按设计图纸原位绑扎。
(2)钢筋绑扎时,靠近外围两行的相交点每点都绑扎,中间部分的相交点可相隔交错绑扎,双向受力的钢筋必须将钢筋交叉点全部绑扎。
(3)摆放基础底板混凝土保护层用砂浆垫块,垫块厚度不应小于50mm,梁上部为25mm,强度必须符合要求。按每1m距离梅花型摆放。如底板承台钢筋用量较大,摆放距离应缩小。
(4)基础底板、承台、梁,可分段绑扎成型,然后就位,或根据梁位置线就地绑扎成型。面筋与梁架立筋,可分层穿筋绑扎。
(5)底板双层钢筋绑完下层钢筋后,应摆放钢筋撑筋,在撑脚上摆放纵横两个方向钢筋,钢筋上下次序及绑扣方法同底板下层钢筋。如底板承台较厚,(梁)板钢筋用量较大,可根据施工方案改用钢筋支架或型钢架,支撑底板承台钢筋。
(6)底板承台钢筋如采用绑扎接头时,钢筋搭接长度及搭接位置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钢筋搭接处应用铁丝在中心及两端扎牢。如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除应按相应规定抽取试样外,接头位置也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7)根据弹好的墙、柱位置线,将墙、柱伸入基础的插筋绑扎牢固,插入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甩出长度不宜过长,其上端应增加一道临时φ10箍筋或30×3角钢作为定位框,保证甩筋垂直,不歪斜、倾倒、变位。
(8)框架柱钢筋绑扎应牢固正确,为保证柱钢筋平面位置准确,基础钢筋绑扎完毕后,用经纬仪将柱轴线引到基础梁板上层钢筋表面,注明标志,在竖向柱插筋周边点焊定位框(定位框采用Φ10钢筋)。
(9)按照设计要求,本工程后浇带处基础梁钢筋不得切断。
拓展资料:
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轴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杆件的纵向受力钢筋不得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当受拉钢筋的直径d>25mm及受压钢筋直径d>28mm时候,不宜采用绑扎搭接接头(2010版新《混规》对这两个数据作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旧规范定的是:28mm和32mm)
钢筋的搭接长度一般是指钢筋绑扎连接的搭接长度,也有是不严格的指钢筋焊接的焊缝长度。
这里摘录一些绑扎连接的规定供你参考。
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
B. 承台中配有双层双向钢筋时,上下层钢筋长短向钢筋如何放置
基础底筋,短向钢筋在上,长向钢筋在下,面筋相反,短向在下,长向在上,这是为了更大限度地发挥钢筋的承载能力,这个布置与楼板筋都是类似的,不过地上楼板筋与以上基础是相反设置的。
C. 独立基础双层双向钢筋应如何绑扎,谢谢
这是图集中对于独立基础柱的钢筋构造图,如果是双层的就是加完马登筋后再安装上部的钢筋即可;至于钢筋的放置顺序,一般图纸中有详细的说明;
D. 筏板基础的钢筋排布
根据《系列图集施工常见问题答疑图解》介绍:基础底板顶面短向钢筋在上层,长向钢筋在下层;
基础底板底面短向钢筋在下层,长向钢筋在上层;方便记忆,就记成筏形基础板钢筋为“短向钢筋夹长向钢筋”,象夹芯饼一样,长的在中间,短的在两面。
这样操作的优点:
1、空间分隔灵活,自重轻,有利于抗震,节省材料;
2、具有可以较灵活地配合建筑平面布置的优点,利于安排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结构;
3、 框架结构的梁、柱构件易于标准化、定型化,便于采用装配整体式结构,以缩短施工工期;
4、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时,结构的整体性、 刚度较好,设计处理好也能达到较好的抗震效果,而且可以把梁或柱浇注成各种需要的截面形状。
(4)基础多层钢筋怎么摆放扩展阅读:
钢筋排布时的注意事项:
1、绑扎前应用粉笔画好底板钢筋的分档标点线和钢筋位置线,并摆放下层钢筋。
2、钢筋的摆放顺序:底板底层钢筋:长向筋在下,短向筋在上;底板面层钢筋:短向筋在下,长向筋在上,所有交点均应绑扎。需要注意的是,保护层的厚度,钢筋搭接及端部钢筋的锚固。
3、筏板底部与顶部纵筋弯钩交错12d,侧面构造封边钢筋为12@200,绑扎在筏板主筋内侧,至少有一根侧面构造纵筋与两交错弯钩绑扎。
4、受力钢筋焊接或搭接接头位置应正确,在连接区内,纵筋可以搭接或焊接,但同一连接区段内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得大于50%。
5、基础钢筋保护层厚度:筏板底面和侧面:50mm;筏板顶面25mm;柱35mm,外墙外侧:50mm;外墙内侧及内墙:25㎜,保护层垫块间隔0.6-0.8m,应与钢筋绑牢,不应漏放。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筏板基础
E. 筏板基础钢筋如何布置
基础底板顶面短向钢筋在上层,长向钢筋在下层;基础底板底面短向钢筋在下层,长向钢筋在上层;方便记忆,就记成筏形基础板钢筋为“短向钢筋夹长向钢筋”,象夹芯饼一样,长的在中间,短的在两面。
筏板基础的钢筋通常为双层双向钢筋,对于上皮钢筋,一般长向钢筋为底筋,短向钢筋为面筋;下皮钢筋则是相反,长向钢筋在上,短向钢筋在下。双层双向钢筋交叉垂直摆放底筋和面筋。
(5)基础多层钢筋怎么摆放扩展阅读:
尽量使建筑物重心与筏基平面的形心重合。筏基边缘宜外挑,挑出宽度应由地基条件、建筑物场地条件、柱距及柱荷载大小、使地基反力与建筑物重心重合或尽量减少偏心等因素综合确定,一般情况下,挑出宽度为边跨柱距的1/4~1/3。
筏板基础的厚度由抗冲切和抗剪强度确定,同时要满足抗渗要求,局部柱距及柱荷载较大时,可在柱下板底加墩或设置暗梁且配置抗冲切箍筋,来增加板的局部抗剪切能力,避免因少数柱而将整个筏板加厚。除强度验算控制外,还要求筏板基础有较强的整体刚度。
一般经验是筏板的厚度按地面上楼层数估算,每层约需板厚50mm~80mm。本工程塔楼地上21层,筏板厚度为1100mm;部分轴力较大的柱,柱下板底加墩,柱墩厚度为1600mm。
F. 双层双向钢筋怎么布置
在底板、面板的X和Y两个方向来布置钢筋。
由于板有一定厚度,就用板顶一层钢筋,板底一层钢筋,为双层。底筋、面筋的纵横方向配筋,即在底板、面板的X和Y两个方向来布置钢筋,每层钢筋在纵横两个方向上都有。
在布置双层双向钢筋时,板底部的短方向钢筋应该放在下部,长向的放在上面;对于面层钢筋,短方向钢筋应该放在最上面,长向钢筋在短向钢筋的下面。一般设置了双层双向钢筋就可以不设置板负筋。
双层双向钢筋布置的相关要求规定:
1、焊接宜优先用闪光对焊。钢筋闪光对焊(利用对焊机使两段钢筋接触,通过低电压的强电流,待钢筋被加热到一定温度变软后,进行轴向加压顶锻,形成对焊接头。
2、利用弧焊机使焊条与焊件之间产生高温,电弧使焊条和电弧燃烧范围内的焊件熔化,待其凝固便形成焊缝或接头,电弧焊广泛用于钢筋接头、钢筋骨架焊接、装配式结构接头的焊接、钢筋与钢板的焊接及各种钢结构焊接。
3、主机外形在满足卧式试验设备技术要求的基础上进行设计,造型简洁明快、比例协调、色彩搭配合理,使试验设备的稳定性、安全性、美观性达到统一。
G. 独立基础钢筋长方向放上面还是放下面
独立基础钢筋长方向放下面。
独立基础底板是悬臂式受荷,矩形底板长边弯矩更大,长边底筋宜贴近保护层。
1、独立基础和柱子其实是两部分,只是连在一起罢了。
2、独立基础钢筋就是底部纵横方向交错的钢筋,计算类似板底双向钢筋计算方法,比那个还要简单。
基础底宽一边减去一个保护层得到钢筋长度,然后用该长度做为布筋范围除以间距加一得到该边钢筋根数,另一方向同理。
3、上部柱子钢筋,大部分采用构造一的计算方法,纵筋长度用柱子高度加上锚固长度(基础内,及柱子顶部),再加上搭接长度(或者按焊接接头按个计算),得到总长度。
4、柱子内箍筋分加密区和非加密区分别计算,在基础嵌固部位、梁高范围及板上下规定范围加密。
5、单独基础系双向受力,其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于8mm,间距为100~200mm。沿短边方向的受力钢筋一般置于长边受力钢筋的上面。当基础边长B≥3000mm时(除基础支承在桩上外),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减为0.9B交错布置。
(7)基础多层钢筋怎么摆放扩展阅读:
独立基础的构造:独立基础是整个或局部结构物下的无筋或配筋基础。一般是指结构柱基,高烟囱,水塔基础等的形式。
一、特点
1、一般只坐落在一个十字轴线交点上,有时也跟其它条形基础相连,但是截面尺寸和配筋不尽相同。独立基础如果坐落在几个轴线交点上承载几个独立柱,叫做联合独立基础。
2、基础之内的纵横两方向配筋都是受力钢筋,且长方向的一般布置在下面。
3、长宽比在3倍以内且底面积在20 m2以内的为独立基础(独立桩承台)。
二、构造
1、独立基础一般设在柱下,常用断面形式有踏步形、锥形、杯形。
2、材料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素混凝土等。当柱为现浇时,独立基础与柱子是整浇在一起的;
3、当柱子为预制时,通常将基础做成杯口形,然后将柱子插入,并用细石混凝土嵌固,此时称为杯口基础。
4、当上部结构为框架结构,荷载不太大的时候,可以采用柱下独立基础。
5、独立基础比较适用于中心受压的受力状态。当柱根部有弯矩作用时,一般在设计中会有独立基础之间加设拉梁,依靠拉梁承担弯矩作用。
6、在有些设置地下室的建筑中,拉梁之间还会有一块底板,以解决建筑物地下室防水防潮的问题。
H. 钢筋摆放顺序
钢筋一般采用下垫上盖,以防止雨雪浸湿钢筋导致生锈。 堆放钢筋的场地要坚实平整,在场地基层上用混凝土硬化或用碎石硬化,并从中间向两边设排水坡度,避免基层出现积水。堆放时钢筋下面要垫垫木或砌地垄墙,垫木或地垄墙厚(高度)不应小于200mm,间距1500mm,以防止钢筋锈蚀和污染。
2、原材堆放
钢筋原材进入现场后,按照地上结构阶段性施工平面图的位置分规格、分型号进行堆放,不能为了卸料方便而随意乱放。
2.1成品钢筋堆放:堆放场地要平整,不得直接放置在地面。将加工成型的钢筋分区、分部、分层、分段和构件名称按号码顺序堆放,堆放整齐,不得随意乱放,同部位钢筋或同一构件要堆放在一起,保证施工方便。
2.2钢筋标识:钢筋原材及成品钢筋堆放场地必须设有明显标识牌,钢筋原材标识牌上应注明钢筋进场时间、受检状态、钢筋规格、长度、产地等;成品钢筋标识牌上应注明使用部位、钢筋规格、钢筋简图、加工制作人及受检状态。
I. 建筑工程中,基础筏板的钢筋摆放原则,长向和短向,怎么理解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边就叫长向,短的一边叫短向内,钢筋的摆放按长边放,但先容放短钢筋,长钢在短筋上面。受力劲在外,非受力筋在内侧,所以筏板基础的底板也要分上下层钢筋不同。
J. 基础钢筋怎么摆放
对于筏板钢筋布置,对下层钢筋,若是双向板,一般哪根钢筋在下,哪根在下,不特别受限制。对于单向板,受力筋在下,附筋在上。对于上层钢筋,跟下层相反。需要注意的是,保护层的厚度,钢筋搭接及端部钢筋的锚固。
补充:筏型基础,又叫笩板型基础、满堂基础。是把柱下独立基础或者条形基础全部用联系梁联系起来,下面再整体浇注底板。由底板、梁等整体组成。建筑物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较弱,常采用砼底板,承受建筑物荷载,形成筏基,其整体性好,能很好的抵抗地基不均匀沉降。筏板基础分为平板式筏基和梁板式筏基,平板式筏基支持局部加厚筏板类型;梁板式筏基支持肋梁上平及下平两种形式。一般说来地基承载力不均匀或者地基软弱的时候用筏板型基础。平板式筏板基础由于施工简单,在高层建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