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钢筋梁上部筋中间原位标注2根lO的钢筋是什么
原位标注的两根10钢筋是通长筋,也是架立筋。不过,钢筋直径有点小。
② 梁端一排中间的两根短钢筋叫什么 二排的短钢筋叫什么
梁负弯矩筋(工地上通常叫做扁担筋)
一排就是一排负弯矩筋、二排就是二排负弯矩筋(配置的长度不同)
详见03G101图集
③ 现浇板一般为双层钢筋,上、下层钢筋分别叫什么,各有什么作用
板面的叫支座负弯矩钢筋,简称负筋,主要承受支座处负弯矩,底层钢筋叫做板底受力钢筋,主要承受板底中间的弯矩。
④ 钢筋中间起保护作用的钢筋叫什么名字
钢筋中间起保护作用的钢筋叫架立筋。
⑤ 梁上面的2根钢筋叫什么
这样的梁上面的钢筋统称为面筋,下面的钢筋统称为底筋。
而面筋在两边称为通长筋,中间的就是承受负弯矩的梁负弯矩钢筋。
⑥ 中间的那个钢筋是什么钢筋呢
那是单肢箍筋。这个复合箍就是4×5的型式。
题外,制图人不讲规矩,柱子截面尺寸代号是bc×hc, 简写为b×h,不应该用大写字母B、H!
⑦ 请问此图中梁上部原位标注在中间的钢筋是什么意思
请问此图中梁上部原位标注在中间的钢筋是什么意思?
答:此图中,梁上部原位标注回在中间的钢筋答(425),是上部纵筋,该部位含通长筋在内的所有纵筋。
11G101-1中4.2.1平面注写方式,系在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一根梁,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梁平法施工图。
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当集中标注中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则将该项数值原位标注,施工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
4.2.4原位标注的内容规定如下:
1梁支座上部纵筋,该部位含通长筋在内的所有纵筋;
⑧ 钢筋梁中的各部位称呼;
分别叫:
1、2两种情况如果通长(如果你的通常是想写通长的话)叫贯通筋,如果内不通长,1、支容座筋;2、架力筋(如果梁上面两边没有贯通筋的话,也是贯通筋)
第三个问题位置不明,同上,加个二排即可,如二排支座筋等,二排架力筋没有,有二排通长筋。
如果在底部的话,都叫底筋,往上分别叫一排底筋,二排底筋之类。底部两边没有单独标钢筋,受力太小。
要想再详细就找G101平法图集看看,很简单。
⑨ 垫在上排与下排之间的钢筋被称作什么钢筋
梁的为2排铁,板的叫马镫
求采纳
⑩ 上部钢筋 下部钢筋 是什么
这也是问题?
简单的抄说上面的就是上部钢筋,下面的就是下部钢筋,不管是否贯通。
上部钢筋一般有 上部贯通筋、架立筋、支座负筋等
上部贯通筋:贯通整个梁,不一定只有一排,有可能有二排、三排,但都属于上部钢筋
架立筋:一般在梁最上面的第一排的中间位置,不受力,不贯通
支座负筋:主要在支座(柱)处,长度为:从支座边算起第一排1/3梁净跨度,第二排1/4梁净跨度
下部钢筋:贯通整个梁,不一定只有一排,有可能有二排、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