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0x500的梁放5条18钢筋,怎么摆放
5条18为底筋的话可以5C18 2/3,即放两排,上排放2根,下排放3根;
如果5根18为面筋的话就是5C18 3/2,即放两排,上排放3根,下排放2根;
如下图
② 梁的主筋摆放问题
一、钢筋在安装前,首先核对梁钢筋的钢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是否与料单、蓝图相符。
二、梁钢筋的绑扎应确保主筋、箍筋的绑扎根数及间距,不得漏筋。
三、梁主筋应按规范要求进行错位焊接,焊接接长应大于10d,焊接位置应符合规范要求。
四、在梁侧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
五、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调整箍筋间距使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同时配合进行。次梁上部纵向钢筋应放在主梁上部纵向钢筋之上,为了保证次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和板筋位置,可将主梁上部钢鞘降低一个次粱上部主筋直径的距离加以解决。
六、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框架梁纵向钢筋在端节点内的锚固长度也要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大于45d。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如图2-19。
七、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布置,箍筋弯钩采用135°,平直部分长度为10d。
八、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mm处。梁与柱交接处箍筋应加密,其间距与加密区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梁柱节点处,由于梁筋穿在柱筋内侧,导致梁筋保护层加大,应采用渐变箍筋,渐变长度一般为600mm,以保证箍筋与梁筋紧密绑扎到位。
九、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应垫垫块(或塑料卡),保证保护层的厚度。受力筋为双排时,可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距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十、梁筋的搭接:梁的受力钢筋直径等于或大于22mm时,宜采用焊接接头或机械连接接头,小于22mm时,可采用绑扎接头,搭接长度要符合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末端与钢筋弯折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受拉区域内I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Ⅱ级钢筋可不做弯钩),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扎牢。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当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时,在规定搭接长度的任一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受拉区不大于50%。
③ 请问梁钢筋怎样布置
箍筋四肢箍也就是一个大箍筋 中间一个小箍筋, 直径12 间距100
梁上部筋双排布置 每排4根22
下部双排布置 每排4根22 ,
腰筋每侧两根18,
梁顶标高同板底
④ 梁上部钢筋多于三排时怎么放置
按照上部钢筋水平净距不小于30和1.5d;下部钢筋水平净距不小于25和d计算,满足要求,就排放一排,否则就排放两排,注意多于两排时,两排以上钢筋的中距比下两排的中距曾一倍,各排间距不小于25和d;
按规范核定排布,有出入同设计沟通。上部钢筋在腰筋上面;每排钢筋中间加不小于25的或同直径钢筋(主筋大于25时)进行绑扎;多肢箍则直接绑扎。
下部筋以最下层钢筋放置粗筋,能放则注意粗细钢筋对称布置,否则细钢筋排在第二排;你的图纸下部钢筋标注有问题;
⑤ 梁钢筋中,上下筋直径大的放上面还是放下面
如果是上面受拉,放上面;如果是下面受拉,放下面。根据梁的受力特点内,直径大的是容主筋,放在梁的受拉侧。
直径大的钢筋,一般是主筋,主筋的作用是受拉,所以配筋时,直径大的钢筋要配在梁的受拉侧,受压侧可以是细的钢筋,有的是构造钢筋,箍筋的作用是抗剪和构造。
梁承托着建筑物上部构架中的构件及屋面的全部重量,是建筑上部构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依据梁的具体位置、详细形状、具体作用等的不同有不同的名称。大多数梁的方向,都与建筑物的横断面一致。
(5)梁上钢筋怎么放扩展阅读:
在框架结构中,梁把各个方向的柱连接成整体;在墙结构中,洞口上方的连梁,将两个墙肢连接起来,使之共同工作。作为抗震设计的重要构件,起着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梁既有框架结构中的作用,同时也有剪力墙结构中的作用。
钢筋绑扎时,钢筋交叉点用铁丝扎牢;板和墙的钢筋网,除外围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全部扎牢外,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保证受力钢筋位置不产生偏移。
梁和柱的箍筋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受拉钢筋和受压钢筋接头的搭接长度及接头位置符合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⑥ 梁上的钢筋放法
这题目问的太笼统,没法让你满意。
各种不同的梁,钢筋放法有所不同回。不同用途及不同支答承型式的:框架梁、转换梁、非框架连续梁、简支梁、纯悬臂梁、外伸悬臂梁、等等;不同截面宽度、截面高度等等,配筋有所不同。设计不同,钢筋放法不同,不同施工企业工法、不同操作习惯等等也有不同之处。总之,必须按照施工图要求、先组成钢筋笼子,再正确就位。垫好保护层。
越答越没劲,不知道题主具体要问什么?
⑦ 主次梁钢筋上部筋如何布置
主次梁钢筋上部筋布置:主次梁下平时,上部纵筋的上下关系可上可下,次专梁下部属筋在主梁下部筋上面。
主梁是承担整个建筑物的结构安全的主要骨架,是满足强度和稳定性要求的必须构件,它更侧重强度要求。次梁则是为了满足建筑要求(如功能区划分)及主梁、柱等的有效连接而设的次要骨架,它更侧重构造要求。
(7)梁上钢筋怎么放扩展阅读:
主次梁是相对而言的,两根梁,其中有一根的两端支撑在柱或墙上,另一根的一端支撑在这根梁另一端在其他梁或墙柱上的,前者为主梁后者为次梁。
一般框架结构梁有框架主梁(KL)、框架次梁(L)、悬挑梁(XL)、连梁(LL)等,KL、XL一般直接支承在墙、柱等承重构件上,次梁较多的支承在KL上,也有支承在墙柱上的。
从梁的位置和直观来说,凡是与同框架柱相连,并作为其它梁的支点的梁为主梁;凡两端均与主梁连接的其它梁为次梁。
⑧ 关于梁钢筋摆放
1、梁中部构造钢筋具体的摆放要求,是离板底下不大于200开始放置,03G第62页有详回细说答明
2、03G101中钢筋机械连(套筒),同一截面的放置要求可以理解为。梁上部通长筋为4跟,同一截面上有两个套筒(中间相隔一跟通长筋),接头率为50%
3、7度设防,如果是普通框架梁的箍筋穿过承台处开口向下是不合格,悬挑梁合格
4、先张法预应力砼桩轴偏位的允许值是500+0.01H,这是错误的说法,没有规范说可以偏500以上的,群桩的允许偏差才是1/2桩径呢
⑨ 建筑工程中的梁钢筋绑扎方式
钢筋绑扎时,采用八字扣绑扎,必须保证钢筋不位移;
划钢筋位置线→搭支架→梁上铁铺设、连接→套箍筋→在梁主筋上画箍筋分档标记→绑扎梁钢筋→安装保护层垫块→验收→板下铁铺设→安装保护层垫块→摆放马凳→绑扎板上铁钢筋→调整柱、墙钢筋→检查验收
梁筋入模前,把杂物清理干净,用气泵将模板内的木屑吹出,然后将梁钢筋放入梁模内。
梁主筋与箍筋交点处采用套扣绑扎方法逐点绑扎。
绑扎完毕后,用撬棍将梁位置挑直,并每隔800mm交错安装塑料垫块。
钢筋上楼前,核对钢筋的级别,型号、形状、尺寸及数量是否与设计图纸及加工配料单相同;
顶板梁绑扎时,受力钢筋要求顺直,箍筋平面垂直于主筋,间距均匀;
依据设计图纸中梁筋、主筋、分布筋的方向,绑扎楼梯梁时,先绑梁后绑板。板筋要锚固到梁内,然后绑扎主筋再绑扎分布筋,每个交点均应绑扎。休息平台施工缝处必须加马凳;
摆放顶板塑料垫块,厚度见钢筋保护层厚度表,按每800mm距离呈梅花型摆放,垫块摆放好后应保证横、竖、斜一条线;马凳钢筋900mm间距一道,要求摆放均匀,整齐;
附加筋间距均匀,长度满足图纸要求;
顶板钢筋绑扎完毕后,调整竖向钢筋,并用水平定位框定位,确保钢筋保护层正确,钢筋不位移、不超高;
由施工队自检合格后,报项目部验收,合格后再报监理验收。验收要求一次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