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钢筋按其作用分哪几类,请做简单叙述
钢筋常用的分类
钢筋种类很多,通常按化学成分、生产工艺、轧制外形、供应形式、直径大小,以及在结构中的用途进行分类:
(一)按轧制外形分
(1)光面钢筋:I级钢筋(Q235钢钢筋)均轧制为光面圆形截面,供应形式有盘圆,直径不大于10mm,长度为6m~12m。
(2)带肋钢筋:有螺旋形、人字形和月牙形三种,一般Ⅱ、Ⅲ级钢筋轧制成人字形,Ⅳ级钢筋轧制成螺旋形及月牙形。
(3)钢线(分低碳钢丝和碳素钢丝两种)及钢绞线。
(4)冷轧扭钢筋:经冷轧并冷扭成型。
(二)按直径大小分
钢丝(直径3~5mm)、细钢筋(直径6~10mm)、粗钢筋(直径大于22mm)。
(三)按力学性能分
Ⅰ级钢筋(235/370级);Ⅱ级钢筋(335/510级);Ⅲ级钢筋(370/570)和Ⅳ级钢筋(540/835)
(四) 按生产工艺分
热轧、冷轧、冷拉的钢筋,还有以Ⅳ级钢筋经热处理而成的热处理钢筋,强度比前者更高。
(五)按在结构中的作用分:受压钢筋、受拉钢筋、架立钢筋、分布钢筋、箍筋等
配置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按其作用可分为下列几种:
1.受力筋——承受拉、压应力的钢筋。
2.箍筋——承受一部分斜拉应力,并固定受力筋的位置,多用于梁和柱内。
3.架立筋——用以固定梁内钢箍的位置,构成梁内的钢筋骨架。
4.分布筋——用于屋面板、楼板内,与板的受力筋垂直布置,将承受的重量均匀地传给受力筋,并固定受力筋的位置,以及抵抗热胀冷缩所引起的温度变形。
5.其它——因构件构造要求或施工安装需要而配置的构造筋。如腰筋、预埋锚固筋、环等。
希望我说的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⑵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常用钢筋有几种
生产工艺、轧制外形:受压钢筋、受拉钢筋;Ⅱ级钢筋(HRB335);Ⅲ级钢筋回(HRB400)和Ⅳ级钢筋(RRB400)
(四) 按生产答工艺分
热轧、冷轧。 (五)按在结构中的作用分,通常按化学成分,强度比前者更高,一般Ⅱ,还有以Ⅳ级钢筋经热处理而成的热处理钢筋:
(一)按轧制外形分
(1)光面钢筋:I级钢筋(Q235钢钢筋)均轧制为光面圆形截面,供应形式有盘圆,直径不大于10mm,长度为6m~12m。
(2)带肋钢筋:有螺旋形。
(4)冷轧扭钢筋:经冷轧并冷扭成型、冷拉的钢筋。
(二)按直径大小分
钢丝(直径3~5mm)、细钢筋(直径6~10mm)、粗钢筋(直径大于22mm)。
(三)按力学性能分
Ⅰ级钢筋(HPB235级)。
(3)钢线(分低碳钢丝和碳素钢丝两种)及钢绞线、Ⅲ级钢筋轧制成人字形,Ⅳ级钢筋轧制成螺旋形及月牙形、供应形式、直径大小、人字形和月牙形三种,以及在结构中的用途进行分类钢筋种类很多、架立钢筋、分布钢筋
⑶ 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分为哪几种类型
用于复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可分为制两类:一类是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如热轧钢筋;另一类是没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如钢丝、钢绞线和预应力螺纹钢筋等。
(1)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
a点所对应的应力称为比例极限。曲线到达b点后,钢筋开始进入屈服阶段,呈不稳定状态,b点称为屈服上限。超过b点以后钢筋的应力下降到c点,此时应变增长,应力基本不变,比较稳定,c点称为屈服下限,与c点相对应的钢筋应力称为“屈服强度”。此后应力基本不变而应变急剧增长,曲线大致呈水平状态到d点,水平段cd称为屈服台阶或流幅。过d点以后,曲线又开始上升,至达到最高点e,此阶段称为强化阶段,相应于e点的钢筋应力称为它的极限抗拉强度,以σb表示。过e点后,钢筋薄弱处断面显著缩小,试件出现颈缩现象,当达到f点时,试件被拉断。对于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其屈服强度作为结构设计的强度指标。
(2)没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钢筋没有明显的流幅,塑性变形较小。这类钢筋在计算时,通常取钢筋经过加载和卸载后永久残余应变为02.%时所对应的应力值,以σ02表示,其值相当于极限抗拉强度σb的085倍。
⑷ 构造钢筋什么
在混凝土结构中,按照构造需要设置的钢筋,相对于受力钢筋而言。
构造钢筋不承受主要的作用力,只起维护、拉结,分布作用。
构造钢筋的类型有:分布筋,构造腰筋,架立钢筋,与主梁垂直的钢筋,与承重墙垂直的钢筋,板角的附加钢筋。
⑸ 结构筋与构造筋都是什么钢筋
首先
要正确的理解结构钢筋和构造钢筋.
1.结构钢筋是结构设计是主要考虑的综合性受力构件内.
2.由于结构容实际情况复杂而其很多内外应力是现在我们的"经验"公式无法确定的力这就需要构造措施来解决咯.
还有很多构造钢筋是在图纸中找不到的哦.另外并非是450的梁就要加腰筋.而是H0.上部钢筋和下部钢筋的净距离.基本是500梁高才设立
因为一般的保护层厚度是25的哦2个25就是50的说.比如说框架节点箍筋加密长度为1.5的H0
等等.
看你的名字是搞造价的说
其实广联达里面已经考虑到构造要求咯.这个你无须担心只要做好轴网/梁板/柱图
其构造要求节点都会计算的说(还可以调整的哦根据实际施工需要)/但是一些基数需要你自己设定比如柱默认长度为8米实际当中是根据层高来定的.
⑹ 构造钢筋和结构钢筋有什么区别
一、两者概念不同
1、结构钢筋,也叫受力钢筋,是指在外部荷载作用下,通过计算得出的构件所需配置的钢筋,包括受拉钢筋、受压钢筋、弯起钢筋等。
2、构造筋即为钢筋混凝土构件内考虑各种难以计量的因素而设置的钢筋,是按国家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的强制要求布设、不用经设计人员重新计算的配筋,就是构造配筋,如单向受力板中长向配筋、柱子核心区加密等 。
二、两者作用不同
1、结构钢筋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按结构计算,承受拉力或压力的钢筋,是所配置钢筋中的主要部分,如纵筋,纵筋是混凝土构件中最主要受力的钢筋,在混凝土构件内沿长方向布置的钢筋,多为受力钢筋,主要在构件中承受拉力或压力。
2、构造钢筋不承受主要的作用力,只起维护、拉结、分布作用,构造钢筋因构件的构造要求和施工安装需要配置的钢筋,架立筋、分布筋等都属于构造钢筋,它们布设要依据设计要求。
(6)结构钢筋包括哪些内容扩展阅读:
构造钢筋的类型有分布筋,构造腰筋,架立钢筋,与主梁垂直的钢筋,与承重墙垂直的钢筋,板角的附加钢筋。
构造钢筋设置方法:一般设计图纸中构造柱配筋为4根三级或二级12的钢筋,一级8间距200mm箍筋,对于填充墙当墙长大于5m时可在墙中设置构造柱,也可以沿门窗洞口设置。
纵向构造钢筋是与受力钢筋垂直均匀分布,位于受力钢筋内侧及受力钢筋的所有转折处,并与受力钢筋用细铁丝绑扎或焊接在一起,形成钢筋骨架。其作用是:
1、将板面上集中载荷更均匀地传递给受力钢筋。
2、在施工过程中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
3、抵抗因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变化在垂直受力钢筋方向而产生的拉力,避免产生竖向裂缝。
⑺ 以桩基础为例,常见的钢筋有哪些
一、分类
1、受力筋
承受拉、压应力的钢筋。
2、箍筋
承受一部分斜拉应力,并固定受力筋的位置,多用于梁和柱内。
3、架立筋
用以固定梁内钢箍的位置,构成梁内的钢筋骨架。
4、分布筋
用于屋面板、楼板内,与板的受力筋垂直布置,将承受的重量均匀地传给受力筋,并固定受力筋的位置,以及抵抗热胀冷缩所引起的温度变形。
5、其它
因构件构造要求或施工安装需要而配置的构造筋。如腰筋、预埋锚固筋、预应力筋,环等。
二、简介
钢筋(Rebar)是指钢筋混凝土用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用钢材,其横截面为圆形,有时为带有圆角的方形。包括光圆钢筋、带肋钢筋、扭转钢筋。
钢筋混凝土用钢筋是指钢筋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条或盘条状钢材,其外形分为光圆钢筋和变形钢筋两种,交货状态为直条和盘圆两种。
光圆钢筋实际上就是普通低碳钢的小圆钢和盘圆。变形钢筋是表面带肋的钢筋,通常带有2道纵肋和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横肋。
横肋的外形为螺旋形、人字形、月牙形3种。用公称直径的毫米数表示。变形钢筋的公称直径相当于横截面相等的光圆钢筋的公称直径。钢筋的公称直径为8-50毫米,推荐采用的直径为8、12、16、20、25、32、40毫米。
钢种:20MnSi、20MnV、25MnSi、BS20MnSi。钢筋在混凝土中主要承受拉应力。变形钢筋由于肋的作用,和混凝土有较大的粘结能力,因而能更好地承受外力的作用。钢筋广泛用于各种建筑结构。特别是大型、重型、轻型薄壁和高层建筑结构。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钢筋
⑻ 构造钢筋包括什么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按照构造需要设置的钢筋,相对于受力钢筋而言。构造钢筋回不承受主要的答作用力,只起维护、拉结,分布作用。满足构造要求,对不易计算或是没有考虑进去的各种因素所设置的钢筋,(因构造要求和施工安装所需要的:如腰筋,预埋锚固筋之类的)。。。你问的有点广泛了,因为这个是根据具体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不同情况而确定的。
⑼ 什么是梁的构造钢筋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按照构造需要设置的钢筋,是相对于受力钢筋而言的。
构造钢筋不承回受主要的作用力,答只起维护、拉结,分布作用。
构造钢筋的类型有:分布筋,构造腰筋,架立钢筋,与主梁垂直的钢筋,与承重墙垂直的钢筋,板角的附加钢筋等。
在结构设计过程中,构造钢筋一般是按照规范规定进行取用,而不通过力学计算。
⑽ 钢筋在构件中按作用可以分为哪些种类
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的钢筋按在结构中的作用分:受压钢筋、受拉钢筋、架立钢筋、分布钢筋、箍筋等 配置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按其作用可分为下列几种:
1.受力筋——承受拉、压应力的钢筋。
2.箍筋——承受一部分斜拉应力,并固定受力筋的位置,多用于梁和柱内。
3.架立筋——用以固定梁内钢箍的位置,构成梁内的钢筋骨架。
4.分布筋——用于屋面板、楼板内,与板的受力筋垂直布置,将承受的重量均匀地传给受力筋,并固定受力筋的位置,以及抵抗热胀冷缩所引起的温度变形。
5.其它——因构件构造要求或施工安装需要而配置的构造筋。如腰筋、预埋锚固筋、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