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计算钢筋的下料长度,怎么确定钢筋的弯钩半径和角度
受拉的一复级钢末端带180°弯钩,制弯曲半径2.5d
螺纹钢弯锚时90°弯钩,弯曲半径4d
按混凝土强度,抗震等级,钢材级别
查图集确定倍旦抚测幌爻呵诧童超阔数,然后得出伸入支座长度
但是支座为梁或悬挑梁底筋,伸入支座12d(螺纹钢)
㈡ 钢筋下料时弯钩长度的计算规则
1、上部通长筋的计算
通长钢筋伸入支座应不小于Lae(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详见03G101-1第34页),
平直端长度自支座外边缘扣除一个保护层(25mm),并扣除一根框架柱钢筋直径(一般取25mm);
弯钩长度应不小于15d,当不满足锚固长度时可延长,见下式:
梁的外包尺寸-(25+25)*2
当框架梁跨度过大或为连续梁时,通长筋在跨中1/3处连接,并相互错开,连接方式具体要求如下:
绑扎接头:连接区段长度:1.3l1e;
机械连接:连接区段为35d;
焊接接头:连接区段为35d且≥500mm;
同一区段钢筋连接要求详见06G101-6第41页。当受拉钢筋为三级钢时不宜采用焊接,
采用搭接或机械连接均可;当受拉钢筋直径大于28时,宜采用机械连接或等强对接焊接,(闪光对接焊)。
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与结构的抗震等级、砼的强度以及搭接接头的面积百分率有关,具体见03G101-1第34页;
如是在做钢筋的预决算,不计算钢筋的搭接长度,只计算钢筋两端的锚固长度,
钢筋的搭接计算在钢筋用量的损耗当中。在安徽省2000年综合定额对钢筋用量调整,
其中对于非预应力钢筋损耗率为2.5%,先张法预应力钢筋为5%,后张法预应力钢筋为13%。
当上部既有通长钢筋又有架立钢筋时,其架立筋的下料长度一般为:
ln/3+150*2
架立筋与支座负筋的搭接长度为150mm,钢筋的计算要求详见03G101-1第54页。
2、上部支座负筋及二排负筋的计算
一排支座负筋延伸到净跨的1/3处断开,二排负筋延伸到净跨的1/4处断开,
锚固长度的计算同通长筋;当在中间支座相邻两跨不相等时,延伸到短跨的长度应与长跨相等,
即为2/3的净长跨长度加支座的宽度,当图纸设计有三排钢筋时,三排负筋深入梁内的长度为净跨的1/5,
锚固长度的计算规则都是一样;以上钢筋的构造要求在03G101-1第54页都有具体要求。
3、框架梁下部受力钢筋的计算
框架梁下部钢筋锚固长度的计算同上部钢筋的计算规则一样,当框架梁为高度相等的连续梁或
支座的截面积比较大,满足钢筋的抗震锚固长度(Lae),可以直锚,但同时钢筋深入支座的
长度不应小于0.5hc+5d。梁为受拉构件,下部受拉钢筋,严禁在跨中连接,如需连接时可在
梁的1/4范围内连接,尽量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
4、框架梁侧面构造钢筋(G打头)与抗扭钢筋(N打头)的计算
框架梁侧面构造钢筋锚入支座的长度为15d,且不小于250mm,并伸入支座中心线,也可才用
搭接的方式,不考虑搭接的位置;当梁腹板hw≥450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
造钢筋。抗扭钢筋锚固长度应满足Lae,同时不小于250mm,并伸入支座中心线。
㈢ 钢筋的弯钩怎么算 谢谢了
90度是二级抄钢的弯法
135度是箍筋的弯法
180是板筋的
双支其实叫做双肢,应当是4条边加两个135度弯钩
图集上有,所有的钢筋图集上都有,你仔细看一看就行。
双支箍圆弧段长(两个135°三个90°)4倍直径+弯钩处直段才度+箍筋直段长度
施工用,8的加180,10的加200等。这个是按平直部分算的。弯曲部分不算,如果算量的话,没有这么长,按国家出的,实际中都不够长。
㈣ 8圆的钢筋怎样计算弯钩
钢筋弯曲调整值与弯钩计算
一、弯曲调整值的概念
对于单根预算长度和下料长度是不同的,预算长度是按照钢筋的外皮计算,下料长度是按照钢筋的中轴线计算。例如一根预算长度为1米长的钢筋,其下料长度不需要1米,是小于1米的,因为钢筋在弯曲的过程中会变长,如果按照1米下料,肯定会长出一些。预算长度和下料长度的差值也就是钢筋的弯曲调整值,也称为量度差值。它实际上由两方面造成的,一是由于量度的不同,例如下面这根钢筋,预算的长度是100+300=400mm,而实际上在下料时只需要截取100-d/2+300-d/2长的一段钢筋即可弯制成下面的形式。二是由于钢筋在弯曲的过程中长度会变化:外皮伸长、内皮缩短、中轴线不变。
二、弯曲调整值的计算
在这里用到一个弧度和角度的换算公式:1rad=3.14*r*2/360,即一度角对应的弧长是0.01745r。另外《钢筋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204-2002)规定180度弯钩的弯曲直径不得小于2.5d,在下面的推导中D取2.5d。
1、180度弯钩的计算
见下图,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
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长度:L1=AE水平段的长度+CD水平段长度=300+3d
按照中轴线计算钢筋的长度:L2=AB水平段长度+BC段弧长+CD段水平长度=300-D/2-d+0.01745*(D/2+d/2)*180+3d=300+6.25d,弯曲调整值=L1-L2=3.25d
2、90度弯钩的计算
见下图,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
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长度:L1=300+100
按照中轴线计算钢筋的长度:L2=AB水平段长度+BC段弧长+CD段竖直长度=300-D/2-d+0.01745*(D/2+d/2)*90+100-D/2-d=300+100-1.75d,弯曲调整值=L1-L2=1.75d
3、135度弯钩的计算
见下图,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
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长度:L1=300+10d
按照中轴线计算钢筋的长度:L2=AB水平段长度+BD段弧长+DE段长度=300-D/2-d+0.01745*(D/2+d/2)*135+10d=300+10d+1.9d,弯曲调整值=L1-L2=1.9d
三、弯钩长度的计算
1、计算弯钩时的原则是无论下料长度还是预算长度都按照中轴线计算。可以想一下,我们做预算时直钢筋180度弯钩时取的长度是6.25d,历来我们都是这么做的,没有人问为什么,而实际上6.25d取的钢筋的中轴线长度。其实箍筋、拉筋末端135弯钩的长度计算也是一个道理,规范规定的长度是10d,而我们计算时取11.9d,同样也是遵循上面的原则。
2、需要指出的是,无论箍筋弯钩还是拉筋弯钩,弯折角度都是135度,这在03G101-1第35页有明确的说明。因此如果在计算拉筋弯钩长度时取12.5d是错误的。
四、弯曲调整值的应用
1、尽管我们对这个名词可能不了解,但实际上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在应用它。例如上面所说的180度的弯钩平直段长度本来是3d,而计算时取6.25d;135度弯钩平直段长度是10d,而计算时取11.9d。
2、当我们知道了90度弯钩的弯曲调整值以后就可以根据预算长度计算下料长度了:
如下图:梁截面尺寸a=300、b=500
计算箍筋的预算长度(按外皮计算):
L1=(a-25*2+b-25*2)*2+(2*11.9+8)d
这里对于8d是否有疑问,实际上这涉及到保护层的概念。钢筋的保护层指的是主筋外皮到构件外边缘的尺寸,而我们要计算箍筋的外皮长度,因此,上式中每“-25”就多减了一个箍筋的直径,因此在后面要加上8d。
计算箍筋的下料长度(按中轴线计算):
L2=(a-25*2+b-25*2)*2+(2*11.9+8)d-3*1.75d
这里就利用了90度弯钩的弯曲调整值,箍筋有三个180弯钩,应该减去“3*1.75d”。在施工中有个计算箍筋长度的公式是“2A+2B+26.8d”就是这样推导出来的,当然,这里A、B都是指箍筋的内皮长度。
1.矩形箍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表1)
式中 箍筋周长=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
外包宽度=b-2c+2d;
外包长度=h-2c+2d;
b×h=构件横截面宽×高;
c——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d——箍筋直径。
2.计算实例
某抗震框架梁跨中截面尺寸b×h=250mm×500mm,梁内配筋箍筋φ6@150,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c=25mm,求一根箍筋的下料长度。
解:外包宽度= b-2c+2d
=250-2×25+2×6=212(mm)
外包长度=h-2c+2d
=500-2×25+2×6=462(mm)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110(调整值)
=2*(212+462)+110=1458(mm)
≈1460(mm)(抗震箍)
箍筋形式 使用结构 箍筋弯钩
不直段长
度Lp 箍筋直径
HPB235级 HRB335级 CRB550级
6 8 10 12 8 10 12 5 6 7 8
90°/90° 一般结构 Lp≥5d 5d 6d 5.28d
30 40 50 60 50 60 70 30 30 40 40
135°/135° 抗震结构 Lp≥10 18d 20d18.4d
110 140 180 220 160 200 240 90 110 130 15
抗震结构中箍筋长度的计算。
设某框架梁截面尺寸bXh,保护层厚度c,箍筋直径d,钢筋按外皮计算,弯钩为135°,那么
箍筋长度=(b-2c+2d)*2+(h-2c+2d)*2+(1.9d+max(10d,75mm))*2
(b-2c+2d)*2和(h-2c+2d)*2不难理解,读者只要画出草图就可以分析出来,箍筋计算的关键是弯钩及弯钩平直段应该取多长才合适的问题。
在本式中,1.9d*2为箍筋的两个弯钩因为弯曲135°而产生的弧度增加值,因为我这里没有图片,就不再赘述。
max(10d,75mm)的由来,砼结构验收规范规定,抗震结构箍筋弯钩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10d,且最低不小于75mm。
读到这里,是不是一切都迎刃而解了呢?
如果箍筋按照中心线计算的话,公式为
箍筋长度=(b-2c+d)*2+(h-2c+d)*2+(1.9d+max(10d,75mm))*2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分析下这两个公式的不同以及原因
更正:平直段应是两段
箍筋长度=(b-2c+d)*2+(h-2c+d)*2+(1.9d+10d)*2
㈤ 钢筋下料计算公式中的端头弯钩长度是什么意思
钢筋弯钩.形式有三种,分别为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钢筋弯曲后,弯曲处内皮收缩回、外皮延伸、轴答线长度不变,弯曲处形成圆弧,弯起后尺寸不大于下料尺寸,应考虑弯曲调整值.
钢筋弯心直径为2.5d,平直部分为3d.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的理论计算值:对转半圆弯钩为6.25d,对直弯钩为3.5d,对斜弯钩为4.9d.
参考03G101-1 53~59页
㈥ 钢筋下料的计算公式
1. 钢筋下料的计算公式:
梁板钢筋的下料长度=梁板的轴线尺寸-保护层(一般25)+上弯勾尺寸
180度弯勾=6.25d
90度弯勾=2.25d
45度弯勾=4.9d
再减去度量差:30度时取0.3d\ 45度0.5d\ 60度1d\ 90度2d\ 135度3d
2. 简介:
直线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钢筋弯钩增加长度+钢筋搭接长度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量度差值(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钢筋搭接长度
箍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弯钩增加长度-量度差值(箍筋调整值)
3. 举例:
箍筋弯90°弯钩时,两个弯钩增值为:2*(0.285D+4.785d);当D=2.5d,平直段为5d,两个弯钩增加值为11d。
拓展资料:
钢筋切断时的长度称为下料长度。
对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目前多数教材和手册采用下式:
下料长度=外包尺寸-量度差+端部弯钩增值
具体分为:
直线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钢筋弯钩增加长度+钢筋搭接长度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量度差值(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钢筋搭接长度
箍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弯钩增加长度-量度差值(箍筋调整值)
㈦ 钢筋下料 HRB335级钢筋做90°和135°弯钩 。 弯钩增加值是多少 (怎么算)
钢筋弯钩长度的推导
180°弯钩增加6.25d的推导
现行规范规定,Ⅰ级钢的回弯心直径是2.5d
钢筋中心线半圆答的半径就是2.5d/2+d/2=1.75d
半圆周长为1.75dπ=5.498d取5.5d
平直段为3d
所以180度弯钩增加的展开长度为
8.5d-2,25d=6.25d
135°弯钩增加11.9d的推导
现行规范规定,抗震箍筋需要做135°弯钩,弯钩的平直段需要10d,且不得小于75mm。我们还是遵循“钢筋弯曲时,外侧纤维伸长,内侧纤维缩短,中心线长度保持不变”思路来演绎这个135°钩所需要的增加长度。
弯心直径还是2.5d,钢筋中心线半圆的半径还是2.5d/2+
d/2=1.75d,
135°圆心角对应的圆周长度=5.498d×135°/180°=4.123d。
所以,135°钩所需要的展开长度为
10d+
4.123d-2.25d=11.873d可取11.9d
这个11.9d仅仅适用于箍筋,不适用于纵向钢筋。这是从箍筋的外缘计算的长度,如果从箍筋的弯前平直段算起,则为14.123d
㈧ 钢筋弯钩长度怎样计算
1、180度弯钩的计算
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
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长度:L1=AE水平段的长度+CD水平段长度=300+3d
按照中轴线计算钢筋的长度:L2=AB水平段长度+BC段弧长+CD段水平长度=300-D/2-d+0.01745*(D/2+d/2)*180+3d=300+6.25d,弯曲调整值=L1-L2=3.25d
2、90度弯钩的计算
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
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长度:L1=300+100
按照中轴线计算钢筋的长度:L2=AB水平段长度+BC段弧长+CD段竖直长度=300-D/2-d+0.01745*(D/2+d/2)*90+100-D/2-d=300+100-1.75d,弯曲调整值=L1-L2=1.75d
3、135度弯钩的计算
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
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长度:L1=300+10d
按照中轴线计算钢筋的长度:L2=AB水平段长度+BD段弧长+DE段长度=300-D/2-d+0.01745*(D/2+d/2)*135+10d=300+10d+1.9d,弯曲调整值=L1-L2=1.9d
钢筋弯勾是为了保证构件的牢固 性,增加钢筋与混凝土的结合程度,从而把钢筋的尾部做成弯勾型,以达到设计要求。
计算弯钩时的原则是无论下料长度还是预算长度都按照中轴线计算。可以想一下,我们做预算时直钢筋180度弯钩时取的长度是6.25d,历来我们都是这么做的,没有人问为什么,而实际上6.25d取的钢筋的中轴线长度。其实箍筋、拉筋末端135弯钩的长度计算也是一个道理,规范规定的长度是10d,而我们计算时取11.9d,同样也是遵循上面的原则。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箍筋弯钩还是拉筋弯钩,弯折角度都是135度,这在03G101-1第35页有明确的说明。因此如果在计算拉筋弯钩长度时取12.5d是错误的。
㈨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中弯钩和弯折怎么具体区分最后有图哦,非常感谢
图片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B8%D6%BD%EE+%CD%E4%B9%B3%BA%CD%CD%E4%D5%DB&in=28242&cl=2&lm=-1&pn=6&rn=1&di=24585160905&ln=1&fr=&ic=0&s=0&se=1&sme=0&tab=
已经很详细了内。容
㈩ 基础钢筋工程量怎么算带弯钩的 弯钩加多少啊
基础钢筋工程量计算方法就是基础长度或者宽度减去基础保护层就是下料长版度。如果是一级钢筋,应权该知道端部弯头,然后再算根数, 基础的宽或者长除以间距再加1就是工程量计算。最后需要汇总。
弯头如果是基础网片筋的短部,那只有一级钢筋有,就是一个弯头增加6.25倍的钢筋直径。如过弯头是柱子钢筋插入基础内部所打的弯头,一般不小于15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