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钢筋弯起点位置是什么意思什么构件的钢筋才有弯起点
梁中的钢筋有纵向受力钢筋、弯起钢筋、箍筋和架立钢筋等。弯起钢筋的数量、位置由计算确定,一般由纵向受力钢筋弯起而成,当纵向受力钢筋较少,不足以弯起时,也可设置单独的弯起钢筋。
弯起钢筋的作用是:其弯起段用来承受弯矩和剪力产生的主拉应力;弯起后的水平段可承受支座处的负弯矩。弯起钢筋的弯起角度:当梁高h < 600 mm 时,采用45°;当梁高h≥ 600 mm 时,采用60°。弯起点的位置一般在靠近梁端1/4L处。
(1)纵向钢筋弯起条件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钢筋工艺性能包括许多项目,针对不同产品的特点可提出不同的要求,如普通钢筋要求进行弯曲和反向弯曲(反弯)试验,某些预应力钢材则要求进行反复弯曲、扭转、缠绕试验。
所有这些试验的形式不同程度地模拟了材料在实际使用时可能涉及的工艺加工方式,如普通钢筋需要弯钩或弯曲成型,预应力钢丝有时需缠绕等,而其目的就是考核材料对这些特定塑性变形的极限承受能力,因而工艺性能也是对材料的塑性要求,且与上述延性(伸长率)要求是相通的,一般来说伸长率大的钢材,其工艺性能好。
然而与拉伸时的单向受力状态相比,工艺性能试验的受力状态就复杂得多,试样变形类型与大小则各向(轴向、径向)不同,钢材的组织结构、晶粒大小、有害残余元素含量特别是内部和表面任何影响连续变形的缺陷如裂纹、夹杂等都可能影响和导致试验不通过。
另外钢筋的反向弯曲试验本质上是一项应变时效敏感性试验这是由于钢水中一般都含有一定数量的游离氮(N),也称残余氮,含量过高时,可导致钢材经塑性变形后在室温下脆化。
由于钢筋常常需弯曲成型以后使用,已经产生了塑性变形,如果材性变脆,结构就不能承受使钢筋再产生塑性变形的外加荷载(如地震),所以国内外都将反弯试验作为一项重要技术要求列入钢筋标准,同时对钢的氮含量予以限制(不超过0.012%)。
研究表明,用于钢的微合金化的一些元素如钒、钛、铌等,特别是钒与氮有较好的亲和力,钢中加入钒可有效结合自由氮,钒与氮的结合还能进一步增强钒对钢的强化效果,因此有些标准也注明“如果有足够的与氮结合的元素存在氮含量可以高出标准规定”。
由于锚固剂是以高强度材料作为骨料,以胶凝材料为结合剂,辅以高流态微膨胀防离析等物质配制而成,其成分以无机材料为主,有机材料为辅,对钢筋无锈蚀作用。因此,能在几小时内产生一定的锚固力。具有快凝、快硬、高强、无收缩、剪切强度高、贯入阻力小等特点。
B. 梁内纵向钢筋弯起和截断应满足哪些构造要求
梁内纵向钢筋弯起位置,根据剪力确定的,一般是大于等于0.5ho,ho为梁高。
相关构造如下图:
C. 纵向受拉钢筋的弯起位置是按什么确定的
1、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当采用C60以上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时,应按专表属中规定增大0.1,板类受弯构件(不包括悬臂板)的受拉钢筋;
2、当采用强度等级400MPa、500MPa的钢筋时,其最小配筋率应采用0.15和45ft/fy中的较大值,弯曲钢筋上部起弯点距离柱边50mm,对于钢筋安装:接头末端距离起弯点≧10d。
D. 梁内纵向钢筋的弯起应满足哪些条件应如何满足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9.2.1
3 梁上部钢筋水平方向的净内间距不应小容于30mm和1.5d;梁下部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25mm和d。当下部钢筋多于2层时,2层以上钢筋水平方向的中距应比下面2层的中距增大一倍;各层钢筋之间的净间距不应小于25mm和d,d为钢筋的最大直径。
E. 弯起钢筋是什么意思
弯起钢筋说通俗点就是回头,是用来增加钢筋与混凝土的咬合力。
工地上应该可以看到的。
比如一个梁的主配筋是3.8米长,那么不可能搞一根直钢筋的,而是两边都弯个头的钢筋
F. 为了保证斜截面承载力,弯起纵向受力钢筋时应满足什么条件
弯起纵向受力钢筋应满足抗剪的要求,如弯起后还不能满足抗剪要求可以加密箍筋或者加元宝筋,
G. 纵向钢筋弯起位置应满足什么要求
对于结构设计:弯曲钢筋上部起弯点距离柱边50mm.
对于钢筋安装:接头末端距离起弯点≧10d.(见GB50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5.4.1条)
H. 什么是弯起钢筋
梁钢筋的锚固没有“弯起钢筋”一说,梁钢筋端部不够直锚,就需要设置弯勾,弯勾长度要求在规范中有详细介绍,弯勾的书面语为“弯锚”或“弯折”,明白了请采纳!
I. 纵向钢筋弯折要求,节点是什么意思
纵向钢筋弯折要求,节点是什么意思?
答:,节点是详图是索引号的的对应。如索引号表述:按什么图集第几页几号节点,那么你就按该节点的要求施工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