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梁的钢筋搭接长度是多少范围位置在什么地方合适
框架梁在上部1/3范围内,根据接头的百分率还要乘以系数,下部一般是在支座锚固。
⑵ 框架梁的底筋和面筋的搭接位置应该在什么区域
哪里没看懂?难道要一个词一个词解释?满焊,就是连续焊缝。焊接500mm就是说钢版筋搭接焊连续焊缝长权度为500mm。搭接位置:面筋是指基础梁的上部钢筋,底筋是指基础梁的下部钢筋。上部钢筋的搭接位置应设置在支座处,就是在柱子位置,底部钢筋的搭接位置应设置在跨中,就是在柱子与柱子之间的中间部位。还有什么不懂的?
⑶ 构造腰筋的搭接区域什么地方
按规范要求,G字头的钢筋是梁侧构造钢筋,不是受力钢筋,没有限制。
而N字头的,是当侧抗扭钢筋,属于受力钢筋,同梁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区域见06G901-1图集的2-1页。
⑷ 钢筋梁的搭接在什么部位
在受力较上处。
梁常在下部钢筋来说。1/4~3/4跨的位置。
上部在梁中。
可以看一下平法标注图集的有关规定。
⑸ 钢筋接头一般应该在框架梁的什么位置
框架梁的上部支座钢筋在净跨的1/3处接头,从柱边算起。下部钢筋在支座处接头,也是从柱边算起,且一般不允许在跨中的任何位置接头。可以看03G101-1的55页~60页。
相关信息:
框架梁(KL)是指两端与框架柱(KZ)相连的梁,或者两端与剪力墙相连但跨高比不小于5的梁。现在结构设计中,对于框架梁还有另一种观点,即需要参与抗震的梁。纯框架结构随着高层建筑的兴起而越来越少见,而剪力墙结构中的框架梁主要则是参与抗震的梁。
(5)钢筋搭接在什么区域扩展阅读:
框架结构
由梁和柱连接而成的,梁柱交接处的框架节点应为钢结构成双向梁柱抗侧力体系。刚接即梁的两端与框架柱(KZ)固定相连。
框架梁的作用除了直接承受楼屋盖的荷载并将其传递给框架柱外,还有一个重要作用根,就是它和框架柱刚接形成梁柱抗侧力体系,共同抵抗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等水平方向的力。
据建筑材料的不同,框架结构可分为:混凝土结构框架、钢框架、钢-混凝土(也称钢骨混凝土)框架。即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建筑钢材或者钢-混凝土(组合)制作框架梁或框架柱。
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根据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JGJ3-2010第7.1.3条规定,两端与剪力墙刚接相连但跨高比不小于5的连梁宜按照框架梁设计。
根据现行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6.1.1条规定,在地震地区,框架结构适宜建造高度与当地的设防烈度有关。由于框架结构的抗侧移能力相对剪力墙结构较低,框架结构的适宜建造高度比剪力墙结构较低,高层建筑较少采用纯框架结构。
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轴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杆件的纵向受力钢筋不得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当受拉钢筋的直径d>25mm及受压钢筋直径d>28mm时候,不宜采用绑扎搭接接头(2010版新《混规》对这两个数据作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旧规范定的是:28mm和32mm)
钢筋的搭接长度一般是指钢筋绑扎连接的搭接长度,也有是不严格的指钢筋焊接的焊缝长度。
⑹ 钢筋连接区段和钢筋搭接有什么区别
主要区别在自于:连接方式不同、使用范围不同、方法不同。
1、连接方式不同:钢筋连接区段为钢筋的连接方式,钢筋的连接方式主要有绑扎搭接、机械连接、套管灌浆连接和焊接四种;钢筋搭接为两根钢筋相互有一定的重叠长度,用扎丝绑扎的连接方法,适用于较小直径的钢筋连接。
2、使用范围不同:钢筋连接区段接头应尽量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应避开结构受力较大的关键部位;钢筋搭接用于混凝土内的加强筋网,经纬均匀排列,不用焊接,只须铁丝固定。
3、方法不同:钢筋连接区段在钢筋连接区域应采取必要的构造措施,在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配置横向构造钢筋或箍筋。接头位置宜互相错开,在连接范围内,接头钢筋面积百分率应限制在一定范围内。钢筋搭接当绑扎接头面积百分率介于25%~50%之间时,表中数值乘以系数1.2取用;当绑扎接头面积百分率大于50%时,表中数值乘以系数1.35取用。
⑺ 建筑中梁钢筋的搭接方法及搭接区域
一般上部通长筋在距支座1/3范围内搭接, 底部通长筋在跨中1/3处搭接。
钢筋绑扎搭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倍搭接长度,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
同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搭接接头面积面分率对梁、板、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
搭接区域主要有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笳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长度为1.3 倍搭接长度,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连接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
不同直径钢筋搭接时,需按较小钢筋直径计算搭接长度及接头面积百分率。同一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不同时,按较大直径计算连接区段长度。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大于50%。
并筋采用绑扎搭接连接时,应按每根单筋错开搭接的方式连接。接头百分率应桉同一连接区段内所有的单根钢筋计算。并筋中钢筋的搭接长度应桉单筋分别计算。
(7)钢筋搭接在什么区域扩展阅读:
钢筋的搭接注意事项
1、钢筋在安装前,首先核对梁钢筋的钢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是否与料单、蓝图相符
2、梁钢筋的绑扎应确保主筋、箍筋的绑扎根数及间距,不得漏筋。
3、梁主筋应按规范要求进行错位焊接,焊接接长应大于10d,焊接位置应符合规范要求。
4、在梁侧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
5、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
调整箍筋间距使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同时配合进行。次梁上部纵向钢筋应放在主梁上部纵向钢筋之上,为了保证次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和板筋位置,可将主梁上部钢鞘降低一个次梁上部主筋直径的距离加以解决。
⑻ 梁下部钢筋搭接位置
地梁上下钢筋搭接位置是与框架梁上下钢筋搭接位置一样的。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专结构设计规程》属JGJ3-2010第7.1.3条规定,两端与剪力墙刚接相连但跨高比不小于5的连梁宜按照框架梁设计。
抗震设计时避开梁端、柱端箍筋加密范围,如必须在该区域连接,则应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在同一跨度或同一层高内的同一受力钢筋上宜少设连接接头,不宜设置2个或2个以上接头。
框架梁由梁和柱连接而成的,梁柱交接处的框架节点应为钢结构成双向梁柱抗侧力体系 。刚接即梁的两端与框架柱固定相连。
(8)钢筋搭接在什么区域扩展阅读
1、框架梁的作用:
除了直接承受楼屋盖的荷载并将其传递给框架柱外,还有一个重要作用根,就是它和框架柱刚接形成梁柱抗侧力体系,共同抵抗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等水平方向的力。
2、框架结构的分类:
混凝土结构框架、钢框架、钢-混凝土(也称钢骨混凝土)框架。即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建筑钢材或者钢-混凝土(组合)制作框架梁或框架柱。
⑼ 柱子钢筋在什么部位搭接
搭接部位:
在楼层柱基础净高3分之一处以上,基础梁下铁在轴跨中部3分之一处连接,上铁在轴跨4分之一处连接。在楼层处柱的连接部位,在柱净高6分之一处、大于等于500、大于等于柱截面处。楼层梁和基础梁连接,相反。只不过是,基础是轴跨,楼层梁是净跨。
拓展资料:
钢筋混凝土柱具有下列基本特点:
1. 承载力大大提高:试验和理论分析证明,钢管混凝土受压构件的强度承载力可以达到钢管和混凝土单独承载力之和的1.7~2.0倍。
2. 具有良好的塑性和抗震性能:在钢管混凝土构件轴压试验中,试件压缩到原长的2/3,构件表面已褶曲,但仍有一定的承载力,可见塑性非常好。钢管混凝土构件在压弯剪循环荷载作用下,水平力P与位移;之间的滞回曲线十分饱满,表明有很好的吸能能力,基本无刚度退化,它的抗震性能大大优于钢筋混凝土。
3. 经济效果显著:和钢柱相比,可节约钢材50%,降低造价45%;和钢筋混凝土柱相比,可节约混凝土约70%,减少自重约70%,节省模板100%,而用钢量约略相等或略多。
4. 施工简单,可大大缩短工期:和钢柱相比,零件少,焊缝短,且柱脚构造简单,可直接插入混凝土基础预留的杯口中,免去了复杂的柱脚构造;和钢筋混凝土柱相比,免除了之模、绑扎钢筋和拆模等工作;由于自重的减轻,还简化了运输和吊装等工作。
⑽ 钢筋框架梁上部和下部主筋应该搭接在什么部位
1、上部筋 可以搭接 跨度3等分的跨中段内。下部筋 不可搭接 焊接、机械连内接的接头,放在跨度的三容分之一处。
2、框架梁钢筋搭接位置 : 一般在图纸没有特别注明的情况下,地梁上下钢筋搭接位置是与框架梁上下钢筋搭接位置一样的。但也有设计者根框架梁上下部纵筋的。
3、搭接位置以及搭接长度:
搭接位置: 上部钢筋在净跨度的中部1/3跨范围内。禁止支座内、加密区内;
梁下部钢筋搭接位置 : 框架梁的梁下面钢筋搭接规定:见11G101—1第79页,抗震楼层框架梁KL纵向。
(10)钢筋搭接在什么区域扩展阅读
1、框架梁的梁下面钢筋搭接规定 : 框架梁的梁下面钢筋一般都是要求锚入柱子内的 不让在梁中间搭接。
2、框架梁钢筋的搭接问题 : 上部钢筋搭接位置应在跨中三分之一净跨范围内,下部应在支座四分之一净跨范围内。
3、框架梁上部钢筋搭接位置规范: 要求错开搭接,绑扎不小于36倍D,双面焊不小于5倍D,单面焊接不小于10D,错开最少25公分。
4、基础联系梁的搭接位置是同基础梁。因为受力与基础梁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