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钢筋集中标注解释
JZL2(5)600*1000Y:基础主梁,梁号2,5跨,梁宽600 梁高1000,有加腋。
φ10@200(4):箍回筋φ10间距200,4肢箍。
B4Φ25;T2Φ18+4Φ16:下部钢筋答4根Φ25;上部钢筋2Φ18+4Φ16。
N4Φ16;Lφ8@400:侧边抗扭钢筋4根16,拉筋8的间距400。
YΦ20@250;φ8@300:加腋处底筋20的间距250,箍筋8的间距300。
(1)钢筋集中标注BT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梁支座上部纵筋,该部位含通长筋在内所有纵筋,当梁支座上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注写时将角部纵筋写在前面。
例梁支座上部有四根纵筋,2Φ25放在角部,2Φ22放在中间,在梁支座上部应注写为2Φ25+2Φ22。
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须在支座两边分别标注;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省去不注。
B. 建筑图纸上钢筋的集中标注中B T是什么意思谢谢
一般如果是成对出现,那就是底和顶的意思。T表示上部钢筋,其为英文单内词Top的简称,表示钢筋容布局在上部,用于建筑中的识别与摆放。B表示下部钢筋,其为英文单次Bottom。
G是构造腰筋的意思,图中G4Φ12表示构造腰筋4根,两边对称布置,一边2根。
例如,承台钢筋有B&T:XΦ16@150;Y12@150,就是说明底板和顶板配筋都是X方向是16的间距150,Y方向是12的间距150。
拓展资料:
钢筋(Rebar)是指钢筋混凝土用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用钢材,其横截面为圆形,有时为带有圆角的方形。包括光圆钢筋、带肋钢筋、扭转钢筋。
C. 建筑中钢筋集中标注是什么意思
梁的集中标注是整个梁的公共属性,梁的原位标注是梁跨的信息。
梁平法集中标注的几种情况:
根据梁的平法标注规则,平法标注包括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当集中标注中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则将该数值原位标注,施工和预算时,原位标注优先。如梁集中标注 2C25上部通长筋,梁中间支座原位标注7C25 4/3,说明有二根直径25的钢筋贯通,中间支座钢筋共6根25(含2根贯通筋),需另外配置2根一排支座负筋和3根二排支座负筋。这种梁通长筋与支座负筋直径相同的设计较普遍。
其他特殊情况,梁支座负筋与梁通长筋直径不同。如梁集中标注2C20上部通长筋,梁端支座原位标注5C25 3/2,2根直径20的通长筋不能连续通过支座,必须与支座连接后形成由不同直径组合的通长筋,支座钢筋伸入跨内的长度第一排为L0/3,第二排为L0/4,通长筋与第一排支座负筋搭接LlE。
这种设计极不合理,因为它虽然通长钢筋用小了,其实反而浪费钢筋。通长筋每跨都要与支座负筋100%搭接,一根通长筋每跨有2个接头,且这个搭接长度不是架立筋与支座负筋的搭接长度150㎜,而是基本锚固长度乘以搭接修正系数1.6。如果把通长筋改成2C25,也不会增加钢筋用量,因为钢筋接头数量减少了,不必每跨都搭接。接头位于梁跨中1/3区域,接头百分率50%甚至可以控制在25%,搭接修正系数也可以减少为1.4或1.2。其次,这种通长筋与支座负筋设计成不同直径对梁受力也不利,因为在支座附近1/3区域上部出现许多密集的绑扎接头,而这个正是梁负弯矩最大处,其实是不宜设置接头的。
当梁上部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应用加号“+”将通长筋和架立筋,架立筋写在加号后面的括号内。当全部采用架立筋时,则将其全部写入括号内。当梁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通长筋与支座负筋直径相同时,通长筋在梁跨中1/3区域连接,梁通长筋直径与支座负筋直径不同时与支座负筋搭接长度为LlE,架立筋与支座负筋搭接150㎜。当梁全部为架立筋时,架立筋与支座负筋搭接长度是多少?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6.3.4条,框架梁上部不少于二根通长筋,所以,不能简单化地全部把括号内钢筋都当作架立筋处理,具体情况应分别对待,角部架立筋可按通长筋考虑。有时括号内钢筋规格很大,如(2C22),它其实是与支座直径不同的通长筋,而不是架立筋。当梁设计成四肢箍,集中标注为(4C14),正确的算法是角部架立筋按通长筋考虑,与支座负筋搭接长度LlE,中间架立筋与支座钢筋搭接150㎜。鲁班钢筋软件全部按LlE计算,广联达钢筋软件全部按150㎜计算,这两种算法都是错误的,且都没有相应的计算设置。施工时通常全部按150㎜搭接。为避免这些错误,设计师最好设计成2C25+(2C12)形式更妥当和合理些。
带架立筋的集中标注,其更准确的意思是表示梁跨中区的构造,即使它是集中标注,它也不完全反映支座区的角部钢筋构造。如四肢箍时,集中标2C25+(2C12),其支座负筋也可设计成4C28。虽然梁支座负筋数值的是包括梁集中标注通长筋的数量,但当它们直径不同时没法把它包括进去。
D. 钢筋图纸代号板筋BT什么意思
B,代表底部钢筋,B是 bottom(底),英语词汇的缩写;T,代表上部钢筋,T是Top(顶),英语词汇的缩写。
E. 钢筋的集中标注中b和t代表什么意思
B应该是底部钢筋,T应该是面部通长钢筋!一般用在梁的集中标注中.
F. 图纸上钢筋标注的“BT”是什么意思
1、BT的意思
B代表下部纵向贯通钢筋,T代表上部纵向贯通钢筋,详04G101第22页。
2、钢筋表示方法:
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3、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 :
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4、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
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 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4、 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
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G. 钢筋集中标注分别是代表什么意思
简单说第一图,意思是梁的上部配16的通长筋,下部配18也是通长筋,通常就是全梁贯通专 箍属筋8的 为四肢箍 间距100 。构造钢筋 6根12的分别在梁两侧,第二个图4根20的的在上部通长筋,下部上排钢筋2根25的 下排6根25的通长布置。构造钢筋2根14分布在两侧,一边一根。看完别忘记采纳,你的采纳是我的动力。
H. 图纸上钢筋标注BT代表什么意思
1、BT的意思
B代表下部纵向贯通钢筋,代表上部纵向贯通钢筋,详04G101第22页。
2、钢筋表示方法:
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3、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 :
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4、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
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 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4、 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
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I. 建筑中柱子的钢筋集中标注是什么意思
集中标注是整条梁的基本信息,有梁截面 、箍筋 、上部贯通筋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