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主梁与次梁交接时,次梁会有附加箍筋,在广联达钢筋抽样里这两侧的附加箍筋怎么画上去啊
首先进入模块导航栏进行工程设置:工程设置——计算设置——框架梁(非框内架梁)——容箍筋/拉筋——次梁两次共增加箍筋数量(将你图纸中告诉的箍筋数量输进去),设置好之后,对梁进行原位标注,在标注的表格中有个次梁宽度,输入后就会自动出现附加箍筋数量。你也可以不用经过设置直接手动输入,不管怎样,必须先输入次梁宽度才行。希望能帮到你!
㈡ 主次梁钢筋上部筋如何布置
主次梁钢筋上部筋布置:主次梁下平时,上部纵筋的上下关系可上可下,次专梁下部属筋在主梁下部筋上面。
主梁是承担整个建筑物的结构安全的主要骨架,是满足强度和稳定性要求的必须构件,它更侧重强度要求。次梁则是为了满足建筑要求(如功能区划分)及主梁、柱等的有效连接而设的次要骨架,它更侧重构造要求。
(2)主次梁交接加固钢筋怎么画扩展阅读:
主次梁是相对而言的,两根梁,其中有一根的两端支撑在柱或墙上,另一根的一端支撑在这根梁另一端在其他梁或墙柱上的,前者为主梁后者为次梁。
一般框架结构梁有框架主梁(KL)、框架次梁(L)、悬挑梁(XL)、连梁(LL)等,KL、XL一般直接支承在墙、柱等承重构件上,次梁较多的支承在KL上,也有支承在墙柱上的。
从梁的位置和直观来说,凡是与同框架柱相连,并作为其它梁的支点的梁为主梁;凡两端均与主梁连接的其它梁为次梁。
㈢ 主次梁相交处的箍筋怎么设置
主次梁相交处仅在上梁在此梁端部两边各增加3个附加箍筋,次梁上不加。
主次梁是相对而言的,两根梁,其中有一根的两端支撑在柱或墙上,另一根的一端支撑在这根梁另一端在其他梁或墙柱上的,前者为主梁后者为次梁。主梁支承点在柱或墙上,次梁支承在主梁上。
(3)主次梁交接加固钢筋怎么画扩展阅读:
一、主梁和次梁的区别:
1、从梁的位置和直观来说:凡是与同框架柱相连,并作为其它梁的支点的梁为主梁;凡两端均与主梁连接的其它梁为次梁;
2、从受力角度来说:传力路径总是次梁传至主梁;承担竖向力又承担水平力的梁为主梁,只承担竖向力的梁为次梁;
3、从刚度来说:刚度相对较大的梁为主梁,刚度相对较小的梁为次梁。
4、主梁需考虑抗震,次梁不需考虑抗震。反映在梁的刚度、延性、强度上的要求不同。
二、箍筋的制作要求:
用光圆钢筋制成的箍筋,其末端应有弯钩(半圆形、直角形或斜弯钩)。弯钩的弯曲内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 2.5倍。对一般结构,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不应小于90°,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构件,圆形箍筋的接头必须釆用焊接,焊接长度不应小于10倍箍筋直径;矩形箍筋端部应有135°弯钩,弯钩伸入核心混凝土的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20cm。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箍筋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主次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次梁
㈣ 鲁班钢筋软件中 次梁和主梁相交 都附加箍筋怎么画
可以用自动生成附加箍筋,可以在图里看到,在原位标注和计算设置里定义附加箍筋都是看不到的。
㈤ 主次梁交接处的箍筋加密应该怎么表示
主次梁交接处的箍筋加密表示:标注@100/200。
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柱子的端部和每层梁的两端回都要进行加密。答抗震等级为一级时,加密区长度为2倍的梁高和500mm取大值,抗震等级为二~四级时,加密区长度为1.5倍的梁高和500mm取大值。
柱子加密区长度应取柱截面长边尺寸(或圆形截面直径)、柱净高的1/6和500mm中的最大值。但最底层(一层)柱子的根部应取不小于1/3的该层柱净高。当有刚性地面时,除柱端箍筋加密区外尚应在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的高度范围内加密。
附加箍筋一般布置在主梁,主要是抵抗集中力,只是习惯上两侧各布置3根。
主梁和次梁相交,上排筋都是Φ25的,保护层以哪梁的上排筋为主,按照06G901-1的P2-33的说明,分两种情况,但做法二是要经设计同意,如施工原因先绑扎次梁钢筋等等,比较常见的做法是构造一,此梁钢筋在主梁钢筋上,即次梁保护层厚度不变,而主梁保护层厚度增加了次梁钢筋直径。
㈥ 主次梁交界处箍筋如何设置
主次梁交接处,主梁不断,且与次梁交接处,在主梁每侧附 加三个间距50的箍筋。
梁支座是在柱上的就是主梁,支座于主梁或者次梁上就是次梁。
通俗的理解,梁支座是在柱上的就是主梁,支座于主梁或者次梁上的就是次梁。规范的标注主梁及框架梁是“KL”,次梁是“L”,但也存在设计对主梁和次梁的标注有不规范的现象。
可以从受力的特点和结构两个方面来考虑:荷载从板传到次梁再传到主梁,再由主梁传到柱子。所以一般主梁是是搭接在柱子上,而次梁是搭接在主梁上。次梁一般和主梁铰接。
(6)主次梁交接加固钢筋怎么画扩展阅读
附加箍筋一般布置在主梁,主要是抵抗集中力,只是习惯上两侧各布置3根。
主梁和次梁相交,上排筋都是Φ25的,保护层以哪梁的上排筋为主,按照06G901-1的P2-33的说明,分两种情况,但做法二是要经设计同意,如施工原因先绑扎次梁钢筋等等,比较常见的做法是构造一,此梁钢筋在主梁钢筋上,即次梁保护层厚度不变,而主梁保护层厚度增加了次梁钢筋直径。
箍筋的肢数是看梁同一截面内在高度方向箍筋的根数。
小截面梁因宽度较小,相应产生的梁内剪力较小,采用单肢箍即可,类似于一个S钩。
像一般的单个封闭箍筋,在高度方向就有两根钢筋,属于双肢箍。
再如,截面宽较大的同一截面采用两个封闭箍并相互错开高度方向就有四根钢筋,属于四肢箍。
㈦ 主梁次梁相交时,主梁附加箍筋怎么绘制
首先进入模块复导航栏进制行工程设置:工程设置——计算设置——框架梁(非框架梁)——箍筋/拉筋——次梁两次共增加箍筋数量(将你图纸中告诉的箍筋数量输进去),设置好之后,对梁进行原位标注,在标注的表格中有个次梁宽度,输入后就会自动出现附加箍筋数量。你也可以不用经过设置直接手动输入,不管怎样,必须先输入次梁宽度才行。希望能帮到你!
㈧ 主次梁交接处,如何附加钢筋
主次梁相交处 附加箍筋构造 附加吊筋构造 见03G101-1 P64
附加箍筋规格同主梁箍筋,附加吊筋规格根数 见图纸标注或结构设计说明
㈨ 主次梁交接处,次梁上部钢筋如何锚固
受力钢筋伸入支座或基础。
钢筋的锚固长度为梁、板、柱等构件的受力钢筋伸入支专座或基属础中的总长度,可以直线锚固和弯折锚固,弯折锚固长度包括直线段和弯折段。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能够受力,主要是依靠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锚固作用,因此钢筋的锚固是混凝土结构受力的基础。如锚固失效,则结构将丧失承载能力并由此导致结构破坏。钢筋的锚固为梁、板、柱等构件的受力钢筋伸入支座或基础。
(9)主次梁交接加固钢筋怎么画扩展阅读:
锚固要求规定:
1、按一定的方向用钻孔穿透弱面深入到完整岩体内,插入预应力锚索(钢筋),用水泥将孔固结起来,形成具有一定抗拉能力的结构。
2、下水导致基础失稳的主要因素,在设置工程处理措施时,应充分考虑到防渗排水的作用。
3、为保证钢筋传力效果,应根据钢筋的受力情况、保护层厚度、钢筋形式等具体锚固条件对粘结强度的影响,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8.3.1条确定钢筋的锚固长度,且不应小于2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