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筏板基础钢筋绑扎要求,及出处
11G101-3构造详图就是对筏板基础钢筋绑扎的全面要求,11G101-3构造详图编制依据就是现行的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及GB50204-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规范。
筏板基础:由底板、梁等整体组成。建筑物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较弱,常采用砼底板 筏板,承受建筑物荷载,形成筏基,其整体性好,能很好的抵抗地基不均匀沉降。筏型基础又叫筏板型基础,即满堂基础。
是把柱下独立基础或者条形基础全部用联系梁联系起来,下面再整体浇注底板。筏板基础分为平板式筏基和梁板式筏基,平板式筏基支持局部加厚筏板类型;梁板式筏基支持肋梁上平及下平两种形式。
(1)筏板绑扎钢筋注意哪些扩展阅读:
结构设计
筏板基础的平面布置
尽量使建筑物重心与筏基平面的形心重合。筏基边缘宜外挑,挑出宽度应由地基条件、建筑物场地条件、柱距及柱荷载大小、使地基反力与建筑物重心重合或尽量减少偏心等因素综合确定,一般情况下,挑出宽度为边跨柱距的1/4~1/3。
筏板基础的地基承载力验算
假定地基均匀,筏板为刚性板,基底反力按直线分布,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基础底面压应力标准值按下式计算:
Pvkmax=++
Pvkmin=--
其中:ex、ey── 竖向构件合力作用点的偏心距。
Wx、Wy ── 基底截面抵抗矩。
竖向荷载作用下,基础底面应力按下式控制:
≤1.2
Pvkmax≤fa
其中:fa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风荷载或地震荷载组合下,基础底面应力按下式控制:
Pmax=Pvkmax+≤1.2fa(1.2faE)
Pmin=Pvkmin-≥0
其中:faE──调整后的地基抗震承载力。
Ⅱ 基础筏板钢筋绑扎的验收规范是什么
筏板基础钢筋验收的规范:
1、钢筋出厂合格证
2、力学性能检测报版告或化学分析(要求在有资权质检测单位检测)
3、按图纸要求对绑扎的钢筋进行检验
4、检查筏板上下保护层预留厚度
5、检查钢筋加工质量(主要是焊接或搭接)
筏板基础:由底板、梁等整体组成。建筑物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较弱,常采用砼底板 筏板,承受建筑物荷载,形成筏基,其整体性好,能很好的抵抗地基不均匀沉降。筏型基础又叫筏板型基础,即满堂基础。是把柱下独立基础或者条形基础全部用联系梁联系起来,下面再整体浇注底板。筏板基础分为平板式筏基和梁板式筏基,平板式筏基支持局部加厚筏板类型;梁板式筏基支持肋梁上平及下平两种形式。一般说来地基承载力不均匀或者地基软弱的时候用筏板型基础。而且筏板型基础埋深比较浅,甚至可以做不埋深式基础。 筏板基础施工,混凝土浇筑完毕,应洒水养护的时间为(底板混凝土为抗渗混凝土,养护周期不少于14天)
Ⅲ 筏板基础钢筋的搭接,什么情况必须焊接,什么情况可以绑扎搭接
基础筏板钢筋量大且直径大于25mm的必须采用机械焊接,基础筏板钢筋量小且直径小于25mm的可以绑扎搭接。
Ⅳ 筏板基础施工钢筋应该注意那些问题
第8节 主体钢筋工程
钢筋加工场设粗、细钢筋半自动化加工线各一条,钢筋通过冷拉、除锈、切断、焊接、弯曲成半成品,小规格钢筋,如柱箍,负弯矩钢筋等,可在钢筋棚内加工,粗直经钢筋的作业可在棚外加工。
1.钢筋材质要求
(1)钢筋进场由物资设备科出示钢筋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并按规定进行复检,质量证明书及复检报告单一式叁份,交工程支术负责人审验后送资料室存档。
(2)框架结构的纵向受力钢筋的检验结果由工程技术负责人验证,并符合下列要求: 钢筋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强屈比)不应小于1.25。
(3) 钢筋虽经复检合格,但在加工过程中发生惑疑时(如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机械性能明显异常等), 尚应进行化学成份分析。物资设备科按规定取样,送监理公司指定的试验室试验。 (4)对热轧钢筋质量有疑问时或级别不明时,必须进行拉力和冷弯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确定钢筋的类别后充许使用,但这类钢筋不宜在主要承重结构的重要部上使用。
2.钢筋的堆放与保管
(1)钢筋进场后由施工班组严格按批、按规格分别堆放,材质、规格不得混淆。堆放时下部用木方垫好,离地正5~10cm。
(2) 进场钢筋由施工班组、质检登记台帐,记载进场日期、合格证编号、材质、规格、数量,使用于何部位的数量、库存数等。
(3) 料堆近旁由班组挂明显标牌,加以标识:进场日期,材质(钢号)、规格、数量等。
(4) 钢筋加工后的余料,由班组按钢号、规格返回原处,也可分别单独堆存,分别堆放时亦应加以标识方法、内容同3)。
3.钢筋代用
未经有关人员签证的钢材代用证书,不准代用。
凡属重要结构的钢筋代用,应有设计单位签认,否则不得代用。
4.钢筋配料
(1)钢筋配料应注意下列事项认真熟悉图纸,弄清图纸说明,自审和会审记录,设计变更通知单,材料代用等。弄清构件部位,构件数量,材料规格等。熟悉结构构造, 严格控制保护层厚度(指主 筋保护层),并应满足绑扎安装要求,以免造成施工困难。 (2)钢筋下料长度,按钢筋的形式分为以下二种情况: 1)直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下料长度=构件长-两端保护层+弯钩长度(光正圆钢筋)。 2)箍筋下料长度计算
下料长度=箍筋周长+弯钩增加长度-弯曲伸长值 箍筋数量=主筋长度/箍筋间距+1
3)配料计算完成后,由配料员填写配料表,作为加工钢筋依据。
5.钢筋加工
钢筋加工由钢筋作业班组作业,钢筋加工须在工程技术负责人质量验证之后开始加工。 (1)钢筋冷拉调直
直经6~12mm 的热轧圆盘钢筋调直,采用JJM3.3t 卷扬冷拉法进行,直经大于12mm 的粗直经钢筋采用人工平直。冷拉法调直钢筋时,I 级钢筋冷拉率控制在4%以内。冷拉前操作人员应对卷扬机、冷拉小车、轨道、夹具、钢丝绳等全面检查,运转正常后方可操作。冷控时,冷控线附近3~4m 不得站人和通行,否则须采取隔离措施。
(2)钢筋切断1)钢筋切断采用GJ5-40 型切断机作业,其每次断料根数不得超过切断机允许切断数量。
2)钢筋切断前的准备工作
加工钢筋的操作人员,根据配料牌核对钢筋的级别、直经、尺寸、根数等是否有误,然后方可切断。根据原料长度,将同规格的钢筋根据不同长度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以减少浪费。下料人员操作前,为保证尺寸准确,采用直观丈量法,先剪断一根,经核对无误后,方可大批断料,钢筋断料充许偏差±5mm;切断的钢筋按规格堆放,并将配料牌(5cm×8cm 木牌)挂在钢筋一端,置于明显处以便取用。
3)钢筋切断注意事项
钢筋切断前,操作人员须首先检查切断机的刀片是否安装合适牢固,润滑油是否充足等。切断钢筋必须在切断机运转正常后方可作业。切断细钢筋时,切断机刀片重叠量(活动刀法与固定刀法沿运转方向的纵向距离)约为2mm。切断粗钢筋时,刀法重叠量应适当减小,纵向间隙以0.5~1mm 为宜。钢筋切断必须在钢筋矫直后进行,操作人员必须紧握钢筋,并在活动片后退时投入钢筋。30cm 以内的短钢筋,不宜用切断机切断。切断机起动时不得放入钢筋,超过切断机性能以外的钢筋不得加工。 (3)弯曲成型
1) 钢筋弯曲采用手工和弯曲机加工。采用手工弯曲前,成型操作人要按弯曲钢筋的直经选用合适的扳子、底盘。才用弯曲机弯曲成型时,需根据钢筋直经选用合适的弯心和调整挡板的间距,然后在操作台上由操作人员按配料牌的尺寸,对成型钢筋的各段划线,弯曲机选用GJ7-40 型,成型完毕的钢筋由施工班组按料号分别堆放整齐,不得乱抛以免变型,配料牌(5cm×8cm 木牌)挂在钢筋一端置于明显处。
2)弯曲机弯曲成型注意事项:
操作前操作人员需检查机械各部件是否正常,电气开关是否灵活,必须待机械运转正常后进行作业。弯曲角度大于90 度的长钢筋时,应向外弯曲,协作人员不得站在弯曲行程里面。使用GJ7-40 型弯曲机变换工作盘方向时,应从正转→停→倒转,不应从正→倒或从倒→正转。
3)钢筋的弯钩长度及弯曲半径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未明确应符合GB50204-92 规范要求,应强调一点的是,箍筋接头处的弯钩形式及长度须符合规范要求。
(4)纵向受力钢筋连接纵向受力钢筋焊接采用UN2-150 型对焊机,及机械螺纹连接技术。 1)闪光对焊的一般规定:对焊钢筋的接头不宜放在受力较大的部位,并距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小于 10d(d 为钢筋直径), 接头也不宜放在同一根钢筋上。钢筋在正式焊接前或更换焊工及钢筋品种、规格,应进行施焊,并做二组试件(3 根/组,一组机械性能试验,一组冷弯试验), 经试验合格后,方可大批焊接。对有抗震要求的受力钢筋,其接头不宜设在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范围内。
Ⅳ 绑扎筏板钢筋时要满绑扎吗有关规范是什么
是应该满扎,因为筏板钢筋是双向受力的,按规定,单向板钢筋可以间隔绑扎,但边上的两排应满扎,双向受力板应该满扎。
Ⅵ 关于板、筏板双层双向钢筋绑扎顺序的疑问
不知你学过结构力学没有?如果懂得力学,这个问题就好解决了。这回种规定仅仅用在矩形板长宽答不同的时候。当矩形洞口尺寸长宽比是1:2时,结构受力(向下的压力)后,短边钢筋受力弯矩是长边钢筋的8倍。这个道理也很明显,如果有一条深沟,宽2m,长4m,你用木板搭桥过去,自然会将木板搭在2m方向更安全,不会将木板搭在4m长度方向,那很危险。
(板的下部)短边钢筋在下,就是把钢筋用在受力大的方向。使短边钢筋靠近外缘,受力才好。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设计师用在短边的钢筋间距较密,直径较大,长边钢筋间距较大,钢筋较细。
如果板的两边长度相差不大,就怎么放钢筋都行。
刚才说的是板的下部钢筋。对于板的上部钢筋(双层双向钢筋),上部钢筋中段受压,所以刚好相反,板的上部钢筋,短边在上。
这里说的的一般的情况,如果板是基础板,受力情况刚好相反,板下部短边钢筋就要放在上边了。
只要懂点力学常识,就明白了。
Ⅶ 筏板基础钢筋绑扎
可以,但是还要看有没有具体要求
Ⅷ 筏板基础钢筋搭接规范
筏板钢筋的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得大于50%,所以其绑扎搭接长度为1.4La.La为锚固长回度,可根据混答凝土等级、钢筋等级及直径,也可以直接查16G101-1第61页。
1、钢筋焊接搭接长度,双面焊不应小于5d(d为钢筋直径),单面焊不应小于10d。钢筋筏板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5d。
2、同一垂直断面上焊接或绑扎钢筋的数量不宜超过断面钢筋总数的25%,相邻钢筋焊接或绑扎接头应分别错开500mm或1000mm。纵向连续钢筋宜每隔30m设置一处绑扎接头。
3、路面、桥面钢筋及钢筋骨架安装位置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5.4-2的规定。
Ⅸ 筏板基础钢筋绑扎要求
筏板基础钢筋绑扎应设计要求及相关图集、规范进行绑扎,其间距应满足设计要求;专
筏板基础钢属筋为上下双层双向钢筋网片,当设计无说明时,底板钢筋位置按照“底部钢筋,短跨钢筋置于下排,长跨钢筋置于上排;上部钢筋,短跨钢筋置于上排,长跨钢筋置于下排”进行布置,且每个交叉点处均应采用绑丝绑扎牢固。
钢筋绑扎时,其钢筋保护层厚度应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当绑扎上层钢筋网片之前应在上下层钢筋网片之前布设马凳架立筋作为上层钢筋网片的支撑骨架,马凳架立筋设置详见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