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板的配筋图中怎么确定是上部钢筋还是底部钢筋
在配筋图中B开头表示底部钢筋;T开头表示上部钢筋。
有时设计就画了线表示钢筋大小没在图上没注明哪个方向的钢筋应放在底部,这种情况很常见。在设计说明里有特别说明。
② 建筑 板的配筋 怎么看 (有图)
1、 在我们单位板配筋不是通过算出的结果导到tssd中画的,而是单独用理正工具箱对每一块板进行计算。原因是考虑到沉板会造成板周边支座条件发生变化,由固接变为铰接(这个判断标准是当两块板的沉降差超过30mm时),配筋会变大,而PKPM比较难实现沉板因此会造成沉板的配筋偏小造成计算失真。所以对于跨度比较大、支座条件与PKPM不同或形状怪异的异形板需要用理正工具箱单独计算配筋。计算时板长取轴线之间的距离。
2、 板的配筋一般只需要画支座负筋即可,板的底筋一般是在说明中标明双向拉通。对于支座负筋的长度取板短跨方向(净长)的四分之一,再加上其到梁边线的距离。对于板厚的取值问题,根据广东省高规角板板厚取120mm,并且双层双向配置板筋。而对于高层住宅中的楼梯和电梯井附近处板块,考虑到管线的埋设取150的板厚,并且双层双向拉通。
3、 对于异形板处出现的阳角要另外加配钢筋画大样(图纸没带回来,不记得加配多少了,囧)。对于由梁悬挑出来的板,悬挑方向的板面筋要通长布置。
4、 在计算的过程中都是选择塑性板的模式来算,这样相对于弹性板而言会比较省钢筋,但是这里要注意的是,在计算卫生间时要采用弹性板的模型来计算,因为卫生间是不允许出现裂缝的,而且裂缝限值为0.2mm。
③ 楼板怎么配置钢筋
通常板底双向配置受力筋,一般构造筋就可以满足受力要求,即配双向8@200,板顶筋仅在四周配置构造(连续板的话为计算)钢筋。我说的是通常啊,答案并不唯一。
④ 怎么根据pkpm里面板的面积配筋板底与板顶的钢筋怎么配
1、根据pkpm绘制板施工图进入PMCAD→画结构平面图。
⑤ 板配筋率要求在哪本规范
关于板配筋率要求的规范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具体的规定如下: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8.5.2条规定:卧置于地基上的混凝土板,板中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可适当降低,但不应小于0.15%。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9.1.7条规定:当按单向板设计时,应在垂直于受力方向的方向布置分布钢筋,单位宽度上的配筋不宜小于单位宽度上的受力钢筋的15%,且配筋率不宜小于0.15%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9.1.8条规定: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应在板的表面双向配置防裂构造钢筋。配筋率均不宜小于0.1%,间距不宜大于200mm。
⑥ 楼板配筋怎么配
复楼板的厚度有别,这里以楼板制厚10-12Cm配筋为例:受力筋8间距150、分布筋6间距130,上层负弯筋8间距150取板跨的1/4沿圈梁布置、分布筋6间距250。
建筑中房屋等的钢筋配制情况,一般用图形表示。根据配筋图确定建筑中钢筋使用的位置、形状以及钢筋的型号等。
楼板是一种分隔承重构件。楼板层中的承重部分,它将房屋垂直方向分隔为若干层,并把人和家具等竖向荷载及楼板自重通过墙体、梁或柱传给基础。按其所用的材料可分为木楼板、砖拱楼板、钢筋混凝土楼板和钢衬板承重的楼板等几种形式。
⑦ 建筑结构板的配筋
倒数第三行是计算的钢筋面积,为一米板宽内的钢筋面积.
倒数第二行是根据上一行计专算的面积选用的钢筋属,选用依据是:保证实际钢筋面积(即倒数第一行)不小于倒数的三行计算的面积;
倒数第一行是上一行的实际面积;计算方法是:一根钢筋面积x(1000/间距);
一般是直接差面积表格选用就可以。
没有看到配筋图.配筋图根据倒数第二行画就可以了.
⑧ 板的配筋施工图怎么看,问题在下面。有图,教我下,谢谢。
AB 123之类的指的是图纸复上的轴号,制和板边哪侧没关系,一般图纸横向用字母 竖向用数字
2.是钢筋,一般是代表一种,画的是这种钢筋的样式,上边的数字代表钢筋型号和间距分布
3.你说的平勾应该就是直的,没有弯钩,板的弯钩一般就是弯90度
4.四边的四方框指的是柱子,你这个图纸表达不太对,柱子应该是填充上的
⑨ 楼板配筋图怎么理解
(1)当楼板跨度较小时,楼板配筋受钢筋直径、最小间距制约,楼板钢筋采用钢筋不能充分发挥强度,宜采用HPB300钢筋;
(2)当楼板跨度较大或跨厚比较大时,楼板配筋主要受承载力控制,与HPB300相比,HRB400钢筋最小配筋率常数限值由0.20减小到0.15,且强度高,当釆用HRB400钢筋可比采用HPB300钢筋节约钢筋20%左右;
(3)当跨厚比较大时,楼板截面相对有效截面高度小,即钢筋抗弯力臂小,造成钢筋的浪费,且楼板挠度不易满足要求,这种情况下适当增加楼板厚度,减小跨厚比,可以明显减少配筋量。
综合考虑结构安全、刚度以及配筋经济等因素,新《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现绕混凝土板板厚比作了以下规定:钢筋混凝土单向板不大于30,双向板不大于40;无梁支承的有柱帽板不大于35,无梁支承的无柱帽板不大于30。预应力板可适当增加;当板的荷载、跨度较大时宜适当减小。
(9)板怎么配钢筋扩展阅读
1)一般性楼板厚度取100mm,受力钢筋配筋率0.2%;
2)温度应力较大及可能出现裂缝的区域,适当加大配筋或加强抗裂构造;
3)作为嵌固端的地下室顶板、框支转换层楼板,板厚180mm,双层双向配筋0.25%
4)加强层上下弦楼板,板厚180mm,双层双向配筋0.30%;加强层相邻层,板厚150mm,双层双向配筋0.25%;
5)首层及顶层楼板厚度120mm,普通地下室顶板150/160mm。
《混规》8.5.1条对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有规定,当采用强度等级400MPa、500MPa的钢筋时,其最小配筋百分率为0.15和45ft/fy中的较大值。对板常用C30混凝土,三级钢,所以此条规定的最小配筋率为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