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支座负筋这样画是什么意思,这两种有什么区别
图1:钢来筋(四级钢,直径8mm,间距自180mm)锚入下面支座(下面那根梁),通过板(图中紫色区域),伸出上面支座(上面那根梁)外边线1100mm。
图2:钢筋未标注,图纸说明中应该有“未标注钢筋均为XXXXX”一条,你在下面找找,一般为圆8@200,伸出支座长度分别为550mm和600mm。
PS1.钢筋间距的模数最好取到50,如图1中间距180,在实际施工中比较麻烦,不如直接选用圆8@150的钢筋。
PS2.钢筋伸出支座长度一般为板短跨的1/4,相邻版跨不同时取大跨,图2中两根钢筋伸出长度应统一。
PS3.我回答过你好几次问题了,其实你要问的东西《砼规》、《11G101图集》、《构造手册》中都有答案,希望你能静下心多看看这几本书,夯实一下自己的基础。
B. 广联达板负筋全通是什么意思
3根25的通长筋 一根12的架立筋,支座处上部是有两排负筋 第一排3根25的、第二排5根25的,底部钢筋全是通长筋且都锚入支座(你的理解正确)
C. 什么是负弯矩钢筋
在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构件中为抵抗负弯矩而设置的钢筋就叫负弯矩筋,在工程专上常简称为“负筋”,一般属常用于两个部位:梁支座筋和板负弯筋;其中支座筋俗称"扁担筋"、"压梁铁"。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用来抵抗负弯矩的钢筋叫做负弯矩钢筋。
这个概念其实不是很明晰的。原因是在混凝土构件工作阶段,钢筋的受力是十分复杂的。
在下列构件的配筋构造中,可以用到负弯矩钢筋的概念:
1、板类构件,在板的支撑部位配置的上排钢筋,俗称“担水筋”;
2、梁类构件,节点处设置的“非贯通纵筋”,一般认为是用来抵抗“负弯矩”的,(其实,贯通的纵筋又何尝不能抵抗负弯矩呢?)贯通纵筋和负弯矩钢筋是同时工作承受负弯矩的,剪力最大的地方也是负弯矩最大的地方,也是受弯类构件变形较大的部位,所以设计负弯矩钢筋来抵抗纵向拉力,防止构件变形破坏。
3、梁板类构件在受力分析时有一个“反弯点”,反弯点是正弯矩和反弯矩的分界点,一边是钢筋抵抗“正弯矩”,另一边则抵抗“负弯矩”。
D. 什么是负筋
负筋 ,也叫负弯矩钢筋。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用来抵抗负弯矩的钢筋叫做负弯矩钢筋。
负筋的相关公式
1、负筋长度=负筋净长度+左弯折+右弯折
2、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扣减值)/布筋间距+1
3、分布筋长度=负筋布置范围长度-负筋扣减值
4、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输入界面中负筋的长度/分布筋间距+1
(4)负钢筋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负筋的保护方法
1、防止人为践踏
施工中各工种应相互协调配合,按照木工支模、主筋绑扎水电配管、管线预留负筋绑扎的顺序进行作业。施工工序合理,可避免人为踩踏,混凝土浇筑前应再进行一次检查整理。
2、用马凳控制负筋位移
一般马凳可用Φ6规格钢筋(或按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选用更大规格如Φ10、Φ12等等)制作,其高度应根据现浇板的厚度减去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主筋与负筋的直径而确定。马凳沿分布筋范围内每米负筋交错放置不少于 1个, 1m2范围内不少于 2个,并于负筋下部用扎丝绑扎牢固。
3、混凝土落在灰盘上
浇筑混凝土时,斗内混凝土不应直接落在现浇板钢筋上部,而应落在灰盘上。我们采用└ 30× 3角钢焊制成 1.0 m× 1.5 m的铁制灰盘 ,承受混凝土自重,工人在施工时可以站在灰盘左右进行工作。在浇筑下一斗混凝土时,可以将灰盘挪至现浇混凝土上部,依次向前浇筑。这样,既可以减小混凝土对钢筋的压力,起缓冲作用;又可以防止施工时人为踩踏。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负筋
E. 什么是负筋
负筋是口语,仅为方便表达简单,不涉及受力概念,一般是指纯受弯构件(如现浇梁、板)的上表面纵向受力钢筋,也叫面铁。如:框架梁的梁面支座负筋,仅指纵筋部位是位于梁顶面,从受力上讲,还是受拉钢筋。
F. 屋面板无负筋区域增设c6@150钢筋与负筋搭接是什么意思
就是这个钢筋长度要搭到负筋范围内,一般长度是150或者300。
G. 板负筋上标注的附加钢筋是什么意思
附加钢筋是重叠布置在负筋上的钢筋
H. 钢筋图中的负号是什么意思
负号一般是表示“钢板”的意思
I. 这个负筋是什么意思
支座有负筋,是相对而言的,一般应该是指梁的支座部位用以抵消负弯矩的钢版筋,俗称担担筋权。一般结构构件受力弯矩分正弯矩和负弯矩,抵抗负弯矩所配备的钢筋称为负筋,一般指板、梁的上部钢筋,有些上部配置的构造钢筋习惯上也称为负筋。当梁、板的上部钢筋通长时,大家也习惯地称之为上部钢筋。
至于端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就是两端的和中间的咯
你要是到工地上去问一个钢筋工师傅的话,他肯定能告诉这个东东在那里。
附计算方法: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中间支座负筋
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
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
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
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
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LN为支座两边跨较大值。
J.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中,双向负钢筋架立筋是什么意思
分布筋
主要出现在板中,布置在受力钢筋的上部,与受力钢筋垂直。作用是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并将板上的荷载分散到受力钢筋上,同时也能防止因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化等原因,在垂直于受力钢筋方向产生的裂缝.属于构造钢筋。
二、受力筋
指布置在梁或板的下部.承受拉力的那部分钢筋及抗剪切的起弯筋、吊筋等。怎么样区分板的受力筋跟分布筋?1、以钢筋直径上来区分:钢筋的直径大的为受力筋,直径小的钢筋为分布筋;2、以板的开间、进深跨度区分:如果是单项板,那么平行于短跨方向的钢筋是受力筋,平行于长跨方向的钢筋是架立筋。如果是双向板,那么长跨、短跨方向的钢筋全部是受力筋。3、以布置上来区分:正弯矩筋布置在下的钢筋为受力筋,在之上垂直分布的钢筋为分布筋,负弯矩筋(如悬挑板 )相反,在下的钢筋为分布筋,在之上的钢筋为受力筋。
三、箍筋
用来满足斜截面抗剪强度,并联结受拉主钢筋和受压区混凝土使其共同工作。此外,用来固定主钢筋的位置而使梁内各种钢筋构成钢筋骨架的钢筋。是梁和柱抵抗剪力配置的环形(当然有圆形的和矩形的)钢筋,是口字形的,将上部和下部的钢筋固定起来,同时抵抗剪力。
四、贯通筋
是指贯穿于构件整个长度的钢筋,中间不中断,当钢筋过长时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变直径。
五、架立筋
是梁上部的钢筋 ,只起一个结构作用,但在梁的两端则上部的架立筋抵抗负弯距,不能缺少。架立钢筋设置在梁的受压区外边缘两侧,用来固定箍筋和形成钢筋骨架。如受压区配有纵向受压钢筋时,则可不再配置架立钢筋。架立钢筋的直径与梁的跨度有关。架立筋和贯通筋有什么区别?贯通筋是指贯穿于构件(如梁)整个长度的钢筋,中间既不弯起也不中断,当钢筋过长时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变直径。贯通筋既可以是受力钢筋,也可以是架力钢筋。架立筋是构造要求的非受力钢筋,一般布置在梁的受压区且直径较小。当梁的支座处上部有负弯矩钢筋时,架力筋可只布置在梁上的跨中部分,两端与负弯矩钢筋搭接或焊接。搭接时也要满足搭接长度的要求并应绑扎。架力筋也有贯通的,如规范中规定在梁上部两侧的架力筋必须是贯通的,此时的架力筋在支座处也可承担一部分负弯矩。
六、负筋
也叫负弯矩钢筋。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用来抵抗负弯矩的钢筋叫做负弯矩钢筋。负弯矩钢筋,弯矩的定义是下部受拉为正,而梁板位置的上层钢筋在支座位置根据受力一般为上部受拉,也就是承受负弯矩,所以叫负弯矩钢筋。一般指板、梁的上部钢筋,有些上部配置的构造钢筋习惯上也称为负筋。当梁、板的上部钢筋通长时,大家也习惯地称之为上部钢筋,梁或板的面筋就是负筋)
七、拉结筋
拉结筋,通过植筋、预埋、绑扎等连接方式,使用钢筋按照一定的构造要求将后砌体与混凝土构件拉结在一起的钢筋。
八、腰筋
建筑结构中的一种钢筋构造。腰筋又称“腹筋”,他的得名是因为他的位置一般位于梁两侧中间部位而得来的,是梁中部构造钢筋,主要是因为有的梁太高,需要在箍筋中部加条连接筋 (梁侧的纵向构造钢筋实际中又称为腰筋)。在梁高450mm,就应沿梁高两侧应设腰筋,所以数量上就不会少于2根。腰筋的直径最小的直径为10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同时面积配筋率不应小于百分之0.3,在梁两侧的纵向构造钢筋(腰筋)之间还要配置拉结钢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