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后浇带钢筋设置规范
后浇带砼浇筑,应使用无收缩砼浇筑。
应根据墙板厚度的实际情况决定,厚度<300mm的墙板,可做成直缝;对厚度>300mm的墙板可做成阶梯缝或上下对称坡口形;对厚度>600mm的墙板可做成凹形或多边凹形的断面。后浇带砼浇筑,应使用无收缩砼浇筑,可以采用膨胀水泥也可采用掺和膨胀剂与普通水泥拌制。
后浇带两侧的梁板在未补浇砼前长期处于悬臂状态,所以在未补浇砼前两侧模板支撑不能拆除,在后浇带浇筑后砼强度达85%以上一同拆除,砼浇筑后注意保护,观察记录,及时养护。
(1)后浇带钢筋怎么做扩展阅读:
后浇带施工要求规定:
1、当采用刚性防水方案时,同一建筑的基础应避免设置变形缝。可沿基础长度每隔30~40m 留一道贯通顶板、底板及墙板的施工后浇缝,缝宽不宜小于800mm,且宜设置在柱距3 等分的中间范围内。
2、后浇缝处底板及外墙宜采用附加防水层;后浇缝混凝土宜在其两侧混凝土浇灌完毕2个月后再进行浇灌,其强度等级应提高一级,且宜采用早强、补偿收缩的混凝土。
3、基础长度超过40m时,宜设置施工缝,缝宽不宜小于80cm。在施工缝处,钢筋必须贯通。当主楼与裙房采用整体基础,且主楼基础与裙房基础之间采用后浇带时,后浇带的处理方法应与施工缝相同。
Ⅱ 后浇带加强钢筋的具体做法怎么做
在底层受力钢筋和加强筋之间选直径最大的作为他们的间距,底层可放加强筋就放,放不了就另绑一层,就像上部筋的二排筋一样绑。
Ⅲ 关于基础梁后浇带钢筋做法
在图纸后浇带部位用密的钢丝网绑扎在箍筋上不就留出来了吗,实在不行立上几根钢筋撑着点,很困难?
Ⅳ 施工后浇带的钢筋做法
去看g101图集,图集去我的网盘下载,地址可以发送到你的邮箱,还有许多其它精品建筑资料可以下载!
Ⅳ 后浇带钢筋做法
可以有,尽可能不要100%搭接
Ⅵ 沉降后浇带钢筋做法
后浇带按使用功能划分主要有伸缩后浇带和沉降后浇带两种,具体施工中应区分后浇带的性质和功能,分别采取不同的施工工艺和措施对钢筋进行处理。
(1)伸缩后浇带主要是为了解决大体积混凝土和超长结构收缩变形而设置。“它的作用在于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应力,而不能减少温度应力,应提高它对温度应力的耐受能力,所以通过后浇带的板、墙钢筋应断开搭接,以便两部分混凝土各自自由收缩。”这一点在实际施工中往往容易被忽视和误导,导致后浇带起不到应有的作用。采用上述断离法,如采用绑扎则应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满足大于主筋45倍的搭接长度,并按规范要求错开钢筋接头位置,一般做法通常按正常配筋穿过后浇带,待完成该层混凝土浇筑后在3天内用气割将垂直于后浇带的主筋割断,断隙一般控制在5cm左右。在后浇带施工前采用电弧焊工艺将断开的钢筋进行焊接,焊接质量和搭接长度必须满足规范要求,必须按规范要求进行焊接质量的检验。
(2)沉降后浇带主要是为解决高层建筑结构和裙房的沉降差而设置的。在这个区段内,两侧的结构沉降差反映到钢筋上所产生的钢筋应力和应变相对来说不大,不至影响结构的沉降,因此沉降后浇带钢筋一般不采用断离法处理。但为了便于基础施工中的清理等工作,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断开开口,在浇筑前将断开部位钢筋按断离法的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进行焊接。
(3)由于后浇带的钢筋外露时间较长,所处环境又相当潮湿,容易使钢筋生锈,为此对后浇带的钢筋必须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污染锈蚀,影响结构质量。
Ⅶ 板后浇带钢筋做法
下面全有了。 阅之吧。
底板后浇带下部须设基槽,做成后的基槽表面须比底板底面低250mm以上,两边放坡不大于45度,上部宽度各大出后浇带150mm以上。
底板后浇带下部须设防水附加层,防水附加层宽度需在两边各大出后浇带300mm以上。
工艺流程:
后浇带基槽浇筑底板混凝土清理后浇带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养护节点图:构造做法:
1、后浇带基槽
底板下后浇带基槽做法除在混凝土垫层上部增加一层防水附加层外,其余顺序与底板下部做法相同,防水附加层宽度需在两边各大出后浇带300mm以上。
2、浇筑底板混凝土
浇筑底板混凝土前,须在后浇带处安装具有一定强度的密目钢板网以阻挡底板混凝土流失,浇筑底板混凝土时须保证钢板网处混凝土密实。
3、清理后浇带
清理干净底板与后浇带接合处的浮浆和垃圾并湿润24小时以上;
清理干净后浇带内钢筋上的附着物。
清理干净后浇带基槽内的垃圾和积水。
4、浇筑后浇带混凝土
后浇带混凝土的抗渗和抗压等级不得低于底板混凝土;后浇带混凝土须选用具有补偿收缩作用的微膨胀混凝土。
后浇带混凝土须一次浇筑完成,不得留设施工缝。5、养护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28d。
质量控制点:
1、防水附加层、防水层施工范围、厚度
2、钢板网设置
3、后浇带两侧底板混凝土清理,后浇带内钢筋清理,后浇带基槽清理
4、后浇带混凝土施工质量5、后浇带混凝土养护。
Ⅷ 后浇带处如何留设钢筋
一、后浇带处留设钢筋的方法:
⑴ 间距:高规规定为30m~40m。建议具体工程应结合建筑物长度、气候环境特点综合考虑,一般应控制在30m左右。
⑵ 位置:
①小跨梁开间或受力较小的部位,一般可在梁跨三分之一处。
②平面布置时要注意梁的布置宜平行于后浇带以免梁截断太多。
③视具体情况可沿平面曲折通过。
⑶ 宽度:高规规定800~1000mm。建议预留的宽度要考虑满足钢筋错开搭接要求。可允许大于1000mm。
⑷ 钢筋:目前对后浇带内梁纵向钢筋处理有两种做法。
第一种:梁板钢筋均断开后搭接(高规要求),但由于梁钢筋搭、焊接处理困难,质量不易保证,易给结构造成隐患。
第二种:板钢筋断开,梁钢筋直通不断。目前工程采用较多,但由于截断梁较多时,钢筋全部不断会约束混凝土收缩,达不到予期效果。
二、后浇带的概念:
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的临时施工缝。
后浇带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的地带。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宜选择气温较低时,可用浇筑水泥或水泥中掺微量铝粉的混凝土,其强度等级应比构件强度高一级,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造成薄弱部位。设置后浇带的部位还应该考虑模板等措施不同的消耗因素。
Ⅸ 后浇带的做法
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的临时施工缝。
后浇带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的地带。
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宜选择气温较低时,可用浇筑水泥或水泥中掺微量铝粉的混凝土,其强度等级应比构件强度高一级,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造成薄弱部位。设置后浇带的部位还应该考虑模板等措施不同的消耗因素。
(9)后浇带钢筋怎么做扩展阅读
后浇带施工的注意事项:
1 、后浇带的设置应遵循“抗防兼备,以防为主”的设计原则。因为普通混凝土存在开裂问题,设置后浇缝的目的就是将大部分的约束应力释放,然后用膨胀混凝土填缝以抗衡残余应力。
2 、结构设计中由于考虑沉降原因而设计的后浇带,在施工中应严格按设计图纸留设;由于施工原因而需要设置后浇带时,应视工程具体情况而定,留设的位置应经设计单位认可。
3、后浇带的间距应合理,矩形构筑物后浇带间距一般可设为30~40m,后浇带的宽度应考虑便于施工操作,并按结构构造要求而定,一般宽度以700 ~1000mm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