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钢筋下料
钢筋抽样、钢筋翻样、之后是钢筋下料
抽样时预算时人机料分析,要求反映钢筋配置回的实际情况答,不会精确到每个弯钩的具体角度尺寸;
翻样是编制钢筋后台加工所需要的翻样单,反映出规范图集锁要求的具体构造要求和规定,如锚固具体长度、弯钩具体尺寸和接头具体位置等等,并考虑定尺材料的限制、组合因素;难点在满足设计配置、各种规范的细部构造要求和配料的优化。不考虑加工顺序;
下料是最后阶段,按照钢筋翻样单,进行配料优化,找到最优化的加工顺序,即能满足施工进度要求,又能最大限度利用材料,降低废弃余料比例;难点在废弃余料比例的降低和最有加工顺序;
最后则是进入加工程序!
不知道你是不是想了解这个方面,希望能帮你;
Ⅱ 钢筋下料最基础的方法是什么
钢筋下料长度,需用已知的尺寸再根据钢筋的弯折角度加上弯曲调整值
钢筋弯曲角度 30° 45° 60° 90° 135°
钢筋弯曲调整值 0.35d 0.5d 0.85d 2d 2.5d
Ⅲ 施工中钢筋下料的技巧和方法是什么
实际施工中钢筋下料的技巧:用粗钢管或槽钢加粗钢筋或角钢焊制一个支架,高约30多公分,放在切断机下面,卡住切断机的脚轮,把切断机垫高,使人干活时不猫腰,以减少疲劳强度。
实际施工中钢筋下料的方法:梁板钢筋的下料长度=梁板的轴线尺寸-保护层(一般25)+上弯勾尺寸180度弯勾=6.25d90度弯勾=3.5d45度弯勾=4.9d再咸去度量差。
Ⅳ 钢筋下料
用专用的钢筋加工工具,不同的弯钩,有不同的公式,D是钢筋的直径。
Ⅳ 什么叫做钢筋下料
钢筋下料是指确定制作某个钢筋构件所需的材料形状、数量或质量后,从整根钢筋中取下一定形状、数量或质量的钢筋进行加工的操作过程。
钢筋下料步骤
1、看懂工程结构施工图;
2、计算下料长度,要掌握保护层、钢筋量度差值、弯钩增加长度、箍筋调整值等概念;
3、根据计算结果,剪切钢筋。
简单常用的钢筋计算如下:
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弯钩增加长度-保护层厚度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上述钢筋如有搭接,还应增加钢筋搭接长度。
1、筋弯曲调整值
钢筋弯曲角度 30° 45° 60° 90° 135°
钢筋弯曲调整值 0.35d 0.5d 0.85d 2d 2.5d
d为钢筋直径
2、弯钩增加长度
半圆弯钩增加长度参考表(机械弯)
钢筋直径(mm) ≤6 8~10 12~18 20~28 32~36
一个弯钩长度(mm) 40 6d 5.5d 5d 4.5d
3、弯起钢筋斜长系数
弯起角度 30° 45° 60°
斜边长度 S 2h。 1.41h。 1.15h。
底边长度 L 1.732h。 h。 0.575h。
增加长度 S-L 0.268h.。 0.41h。 0.575h。
h。为弯起高度
4、箍筋调整值
箍筋调整值为弯钩增加长度和弯曲调整值两者之差或和,根据箍筋量外包尺寸或内皮尺寸确定
箍筋量度方法
①量外包尺寸②量内皮尺寸
箍筋调整值
箍筋直径(mm) 4~5 6 8 10~12
量外包尺寸 40 50 60 70
量内皮尺寸 80 100 120 150~170
Ⅵ 钢筋下料有哪些要注意的
你要注意不光光那个那一跨的长度,你还要加上钢筋锚固的长度就是两头那个弯钩,还有如果需要焊接,搭接的话你也要加上焊接搭接的长度。你多看看钢筋图集,就会懂的。其实也很简单的。
Ⅶ 什么是钢筋下料
把钢筋切割成图纸需要的尺寸。
比如图纸上一根带弯钩的钢筋,下料长度是:l+6.25d
Ⅷ 什么是钢筋下料
按钢筋下料单给定尺寸把钢筋裁出来。
Ⅸ 钢筋下料预算用什么软件好
目前算量钢筋的软件是广联达,比较好用,好多企业都用这个软件。我们公司也正用此软件。广联达的算量比较精准,快、全面。
Ⅹ 钢筋下料指的什么
所谓钢筋下料,就是根据施工图纸,分别计算出各根钢筋切断时的直线长度,也称为下料长度,然后加以编号,分别计算钢筋的下料长度及根数,填写配料单,申请加工。
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是以钢筋弯折后其中心线长度不变这个假设条件为前提进行的。也就是说,钢筋弯折后中心线长度不变,而外边缘变长,内边缘缩短。因此,钢筋的下料长度就是指相应钢筋的中心线长。
实际工程计算中,影响下料长度计算的因素很多,如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弯折后发生的变形;图纸上钢筋尺寸标注方法的多样化;弯折钢筋的直径、级别、形状、弯心半径的大小以及端部弯钩的形状等,我们在进行下料长度计算时,对这些因素都应该考虑。
拓展资料
《钢筋翻样与下料》本书以现代建筑工程施工基本顺序为主线,介绍平法制图规则下一般构件的钢筋翻样与下料,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概念和基本公式、筏形基础钢筋翻样与下料、框架柱钢筋翻样与下料、剪力墙钢筋翻样与下料、框架连续梁钢筋翻样与下料、楼板钢筋翻样与下料、楼梯钢筋翻样与下料。全书除介绍基本概念及基本知识外,还辅以较多的例题,每一单元后配有能力训练题,在编写上突出实用性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土建类各专业应用能力训练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相关的培训教材,供建筑施工专业技术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