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采用什么标准
JGJ/T
152-2008
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
GB
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附录F
B. 钢筋保护层用什么仪器
用的是钢筋保护层测定仪(以下简称钢筋仪)
可用于对现有钢筋混凝土工程及新建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检测:确定钢筋的位置、布筋情况,根据已知直径检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具有布筋扫描功能。此外,也可对非磁性和非导电介质中的磁性体及导电体的位置进行检测,如墙体内的电缆、水暖管道等。该仪器是一种具有自动检测、数据存储和输出功能的智能型无损检测设备。产品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对钢筋保护层测定仪的要求。
主要功能
1.检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位置、估测钢筋直径。
2.具有专门针对密集筋的测试功能,能对密集区的钢筋分布进行分析。
3.可进行网格测量,两个方向连续扫描,显示钢筋网格分布图。
4.配有检测小车,可自动测量钢筋间距。钢筋位置以网格图层显示。
5.可进行剖面测量,一个方向连续扫描,显示剖面钢筋分布图。
技术指标
1. 适用范围:φ6—φ50;保护层6-190 mm。
2.保护层检测精度: 6—79mm,误差≤±1mm;80—119mm,误差≤±2mm;120—190mm,误差≤±3mm;
3.钢筋直径检测精度:误差≤±1个规格(规格正确);
4.钢筋定位精度:误差≤±3mm;
5.LD显示屏:124×80(mm);电源:9VDC60节5#电池);
6.工作温度:-10º—40℃;工作湿度:<90%;
7.重量: 0.7kg;尺寸:220×180×70(mm)
8.网格扫描范围:0.5m×0.5m,1m×1m,2m×2m
使用说明
1.使用前的准备工作首先将仪器从机箱内取出,要进行厚度测量和直径测量时,请在关机状态下连接好探头和主机,进行剖面测量和网格测量时,在关机状态下除连接探头外,还要连接扫描小车,然后按下主机上的 键,之后出现开机画面。注意:连接探头或者扫描小车时,请将插头和插座上的红色标记对准并握住根部之后插接,进行上述操作时请确保仪器是关机状态。
2.更换电池当开机画面中显示请更换电池或电压<7.0V 时,请更换电池。更换时应拆掉电池盒并注意电池极性,更换电池最好选择5 号碱性电池(如南孚电池),标号LR6[1]
注意事项
1.避免进水;
2.避免高温(>50℃);
3.避免靠近强磁场,如大型电磁铁、大型变压器或电机等;
4.仪器长时间不使用时,请取出电池,避免电池泄漏对电路造成损坏;
5.未经允许,请勿打开仪器机壳,否则后果自负。
C.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几个点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答:《混凝土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50204—2002(2010版)
一、钢筋安装中有表5.5.2(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其要检查(不是检测)项目中,有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基础±10mm,柱、梁±5mm,板、墙、壳±3mm。其注:2
表中梁类、板类构件上部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合格点率应达到90%及以上,且不得超过
表中数值的1.5倍尺寸偏差。
二、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
只允许检查梁类构件和板类构件。
E.0.4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时,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的允许偏差,对梁类构件﹢10mm,
﹣7mm,对板类构件﹢8mm,﹣5mm。
E.0.5
对梁类、板类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应分进行验收。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结果应判为合格;
2、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小于90%但不小80%,可再抽取相同构件进行检验;当按两次抽样总和计算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结果仍应判为合格;
3、每次抽样检验结果中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均不应大于本附录
E.0.4
条规定允许偏差的1.5倍。
检测合格率若低于规范要求是否需要报废?
答:我认为应按《统一标准》,第5.0.6条处理了。
D. 什么情况下进行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
根据国家抄标准《建筑工程施袭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规定的原则,在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验收前应进行结构实体检验。
对结构实体进行检验,并不是在子分部工程验收前的重新检验,而是在相应分项工程验收合格、过程控制使质量得到保证的基础上,对重要项目进行验证性检查,其目的是为了加强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验收,真实地反映混凝土强度及受力钢筋位置等质量指标,确保结构安全。
结构实体检验的内容应包括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以及工程合同约定的项目;必要时可检验其他项目。
因此,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应该在相应分项工程验收合格之后,混凝土结构分部验收之前检验。
E.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方法
钢筋保护层厚度采用钢筋探测仪进行检测。
检测前,应对钢筋探测仪进行预热和调零内,调零时探头容应远离金属物体。进行检测前,宜结合设计资料了解钢筋布置状况。检测时,应避开钢筋接头和绑丝,先对被测钢筋进行初步定位。
将探头有规律的在检测面上移动,直至仪器显示接受信号最强或保护厚度值最小时,此时探头中心线与钢筋轴线基本重合,即可读出钢筋保护层厚度。
(5)钢筋保护层的测试针对哪些扩展阅读:
检测时注意事项:
1、检测前应根据检测结构件所采用的混凝土,对电磁感应法钢筋探测仪进行校准。
2、在检测过程中,应经常检查仪器是否偏离初始状态并及时进行调零。
3、检测时,检测结果通常受邻近的钢筋影响,因此要正确的设置各项参数。
4、钢筋位置确定后,设定钢筋探测仪量程范围及钢筋公称直径,沿被测钢筋轴线选择相邻影响较小的位置,并应避开钢筋接头和绑丝。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保护层厚度
F.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要点有哪些
一、钢筋安装中有表5.5.2(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其要检查(不是检内测)项目中,有受力钢筋保容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基础±10mm,柱、梁±5mm,板、墙、壳±3mm。其注:2 表中梁类、板类构件上部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合格点率应达到90%及以上,且不得超过 表中数值的1.5倍尺寸偏差。
二、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
只允许检查梁类构件和板类构件。
E.0.4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时,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的允许偏差,对梁类构件﹢10mm,
﹣7mm,对板类构件﹢8mm,﹣5mm。
E.0.5 对梁类、板类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应分进行验收。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结果应判为合格;
2、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小于90%但不小80%,可再抽取相同构件进行检验;当按两次抽样总和计算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结果仍应判为合格;
G. 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用什么规范 合格率要求多少
根据是《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中第5.5.2(表)中的具体要求,合格率应达内到90%以上。
结构容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验收合格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结果应判为合格;
2.
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小于90%但不小80%,可再抽取相同构件进行检验;
3.
当按两次抽样总和计算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结果仍应判为合格;
4.
每次抽样检验结果中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均不应大于本附录
E.0.4
条规定允许偏差的1.5倍。
H. 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用什么规范 合格率要求多少
(GB50204-2002)中第5.5.2(表)中的具体要求,合格率应达到90%以上。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验收合格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结果应判为合格;
2. 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小于90%但不小80%,可再抽取相同构件进行检验;
3. 当按两次抽样总和计算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结果仍应判为合格;
4. 每次抽样检验结果中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均不应大于本附录 E.0.4 条规定允许偏差的1.5倍
首先明确一个定义何为钢筋保护层,混凝土构件中最外层钢筋到混凝土结构边缘的距离就是钢筋保护层厚度,按照《混凝土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152-200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双标准检测方法用以确定。
2、 对照图纸确定被检测部位钢筋规格,例如剪力墙钢筋竖向钢筋
8@200,保护层厚度为15mm那么墙体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合格标准为保护层合格范围为[18~28] mm (计算过程:保护层偏差范围[-5,5]mm,而剪力墙的竖向钢筋的保护层标准值应为保护层厚度加上水平筋直径也即是15+8=23 mm,扣除偏差[-5,5]就是[18~28 ]mm为合格)。
3、 利用钢筋扫描仪进行墙体钢筋保护层检测,并在图纸相应位置做出标识,检测方向及位置标识。
4、 每测一组均应及时记录,并把检测检测数据填写在提前准备好实测表格里,把为合格点进行标识,最终计算出保护层的合格率。
I. 混凝土强度和钢筋保护层厚度用什么检测方法好
混凝土强度,现场一般是用回弹法、钻芯法二种方法进行检测。前者是回无损检测,后者答是有损检测(会在混凝土表面钻孔取样)
钢筋保护层检测,现场一般是用专用检测仪检测是无损检测。当然也可以直接将表层混凝土凿除,进行有损检测。
现场一般采用无损检测为宜。
请采纳谢谢
J. 什么部门对钢筋保护层进行检测
你好,你是什么类型的单位?是什么工程呢?一般检查钢筋保护层施工单位有个自检,然后再报监理单位检验,还有业主和质监站有权利检查,不过一般就是自检后再报监理检验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