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柱子里边筋双排钢筋怎么布置
柱子里边筋双排钢筋怎么布置——我也是今年碰到的,设计答复按16G101-1P62页“柱纵筋间距要求”(单排柱筋),即≥50。
Ⅱ 框架柱的纵向钢筋配置有哪些
这个问题,在03G101-1里的用语是“不宜”,关于此点,专门有人问了陈青来教授(03G101的编者),现在把问题和回答复制如下: 问题(4):柱上端“非连接区”? 《03G101图集》规定,柱的下部,即在楼板梁的上方有一个“非连接区”(是个箍筋加密区),纵筋的接头只能在“非连接区”以上部位(也就是柱的中部)进行。然而,图集没有规定在柱的上部有没有“非连接区”?例如,在柱上部的箍筋加密区或者在柱梁的交叉部位允许不允许纵筋连接? 事实上,有的施工人员在上述的柱上述区域进行了钢筋接头。这样,他在柱中部有一个钢筋接头,在柱上部又有一个钢筋接头,违背了“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的规定。(见《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不过,上述规范的用语是“不宜”,并没有强制规定。因此,请教一下上述柱纵筋的接头问题如何解释?如何执行?其中有什么理论根据? 提问者可能是指00G101,03G101-1中从下层柱的上部到上层柱的下部形成的非连接区是连续的。规范对此规定是“不宜”,未做强制规定,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的规定偏严,对保证质量有好处。如果难以做到,结构设计师可以对此规定进行变更。规范用语“不宜”,反映了中国人的辨证思维。 由此看来,你们目前所能做的,就是跟设计沟通了。在保证机械连接质量的前提下,请设计给出个设计变更(或说明),现场的实际情况可以跟设计如实交代,有必要的话可以把设计请到现场,我想如果设计院比较通情达理,这个做法应该是可行的。
Ⅲ 框架柱一边标注6根32+11根28纵向钢筋如何布置
这个柱子尺寸得相当大,钢筋量很大,这17根钢筋没有规定的顺序,但是要注意看集中标注里四角钢筋是多少,如果是32的,那么至少有2根32的要放在角部。
Ⅳ 柱子纵向不同规格的钢筋如何连接
对于你提的这个问题,我也遇到过,当时我们是直接用焊机焊接的,但回是质监站让我们答返工了,要求我们重新锚固在框架梁内,并在梁内生柱。后来经监理询问总监后说:“当柱子纵向受力钢筋连接高于2个标号才需重新锚固”即Φ25钢筋与Φ28钢筋连接需重新锚固。但我没有找到这句话的出处。
建议你向设计院等其他权威部门咨询
Ⅳ 柱中纵向受力钢筋应如何布置
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不宜小于12mm,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5%,圆柱中纵专向钢筋宜沿周边均匀布置根属数不宜少于8根且不应少于6根。
当偏心受压柱的截面高度h为600mm时,在柱的侧面上应设置直径为10mm、16mm的纵向构造钢筋并相应设置复合箍筋或拉筋。
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的净间距不应小于50mm,对水平浇筑的预制柱其纵向钢筋的最小净间距可按本规范第10.2.1条关于梁的有关规定取用。
在偏心受压柱中,垂直于弯矩作用平面的侧面上的纵向受力钢筋,以及轴心受
压柱中各边的纵向受力钢筋,其中距不宜大于300mm。
Ⅵ 柱子钢筋如何放置
《03G101-1图集》对基础顶面以上的柱纵筋的构造要求讲得比较详细,但是对柱纵筋锚入基础的问题,图集中没有介绍,而且, 此类问题查看了一些混凝土构造手册之类也找不到详细的介绍,所以,很有必要在此向专家请教,这些问题也是不少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的 问题。
① 柱纵筋伸入基础(承台梁,或有梁式筏板基础的基础梁)的锚固长度是多少?是一个&nbs p;laE 还是更多?(甚至有人提出 1.5 倍的 laE )
② 当柱纵筋伸入基础的直锚长度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是否可以“直锚”而不必进行弯锚? 有的人说可以“直锚”;但又有人说必须拐一个直角弯。
③ 如果柱纵筋伸入基础必须“弯锚”的话,弯折部分长度是多少?有人说是 10d ,而在《03G101-1图集》第39页“梁上柱LZ纵筋构造”中弯折长度为 12d ,这个 规定是否可用于基础?
④ 同样在《03G101-1图集》第39页“梁上柱LZ纵筋构造”中,规定“直锚部分长度 ”不小于 0.5 laE ,这个规定是否可用于基础?
⑤ 当基础梁的梁高大于柱纵筋的锚固长度时,柱纵筋可以不伸到梁的底部。是这样的吗?
⑥ 当基础梁的梁高小于柱纵筋的锚固长度时,柱纵筋必须伸到梁的底部,然后拐一个直角弯。其 弯折部分长度,“剩多少拐过去多少”,显然不合适。这时候,应该用上前面第③条,即规定一个弯折部分长度;同时,也应该检验一下 “直锚部分长度”,看看它是否不小于前面第④条规定的“最小直锚长度”。是这样的吗?
答: 所提问题将会在“筏形、箱形、地下室基础平法国家建筑标准设计03G101-3、-4”中得到相应答案(200 3年底陆续推出)。现在简单答复如下:
①⑤ 柱纵筋一般要求伸至基础底部纵筋位置。特厚基础(2米以上)中部设有抗水化热的钢筋时,基础有飞边的所有柱和基 础无飞边的中柱的柱纵筋可伸至中层筋位置;②③ 当柱纵筋伸入基础的直锚长度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时,要求弯折12 d;④⑥ 梁上柱纵筋的锚固要求亦适用于柱在基础中的锚固,但要求柱纵筋“坐底”。
Ⅶ 框架柱中柱顶纵向钢筋构造有哪些要求
1、柱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层的中间节点或端节点,接头应设在节点区以外。
2、柱纵向钢筋应伸至柱顶,且自梁底算起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la。
3、当截面尺寸不满足直线锚固要求时,可采用90°弯折锚固措施。此时,包括弯弧在内的钢筋垂直投影锚固长度不应小于0.5lab,在弯折平面内包含弯弧段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宜小于12d(图9.3.6a)。
4、当截面尺寸不足时,也可采用带锚头的机械锚固措施。此时,包含锚头在内的竖向锚固长度不应小于0.5lab(图9.3.6b)。
5、当柱顶有现浇楼板且板厚不小于100mm时,柱纵向钢筋也可向外弯折,弯折后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宜小于12d。
6、顶层端节点柱外侧纵向钢筋可弯入梁内作梁上部纵向钢筋;也可将梁上部纵向钢筋与柱外侧纵向钢筋在节点及附近部位搭接 。
7、搭接接头可沿顶层端节点外侧及梁端顶部布置,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5lab(图9.3.7a)。其中,伸入梁内的柱外侧钢筋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其全部面积的65%;梁宽范围以外的柱外侧钢筋宜沿节点顶部伸至柱内边锚固。
8、当柱外侧纵向钢筋位于柱顶第一层时,钢筋伸至柱内边后宜向下弯折不小于8d后截断(图9.3.7a),d为柱纵向钢筋的直径;当柱外侧纵向钢筋位于柱顶第二层时,可不向下弯折。
9、当现浇板厚度不小于100mm时,梁宽范围以外的柱外侧纵向钢筋也可伸入现浇板内,其长度与伸入梁内的柱纵向钢筋相同。
10、当柱外侧纵向钢筋配筋率大于1.2%时,伸入梁内的柱纵向钢筋应满足本条第1款规定且宜分两批截断,截断点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20d,d为柱外侧纵向钢筋的直径。
11、梁上部纵向钢筋应伸至节点外侧并向下弯至梁下边缘高度位置截断。
(7)柱子纵向钢筋如何布置扩展阅读
1、纵向构造钢筋是与箍筋垂直均匀分布,位于受力钢筋内侧及受力钢筋的所有转折处,并与受力钢筋用细铁丝绑扎或焊接在一起,形成钢筋骨架.
2、其作用是:将板面上集中载荷更均匀地传递给受力钢筋;在施工过程中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抵抗因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变化在垂直受力钢筋方向而产生的拉力,避免产生竖向裂缝。
3、当梁较高(腹板高度hw≥450mm)时,为防止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形而产生竖向裂缝,同时加强钢筋骨架的刚度,在梁的两侧沿梁高每隔200mm处各设一根直径不小于10mm的腰筋,两根腰筋之间用¢6或¢8的拉筋连系,拉筋间距一般为箍筋的2倍。
4、也称为腰筋。腰筋又分为抗扭筋N和构造筋G。
5、结点----构件之间相互联结的地方,叫结点比如梁与柱连接。
(1)铰结点:不能移动,可以转动。
(2)刚结点:既不能移动,也不能转动。我们在连接阳台时,一定是刚结点。
6、区别:铰结点不能移动,但可以绕结点自由转动;刚结点既不能移动也不能转动。
Ⅷ 剪力墙柱有两种纵向钢筋怎么布置
柱集中标注中一般都采用这种标注方式,即角筋加中部筋,在这个图形里专面的剪力墙柱的纵筋标注属中,8条16就是角筋,分布在柱子各个角,即蓝色的位置,但凹角那里还有一条,4条14就对应中部黑色的位置。如果是标准的矩形柱,这种标注就更加容易理解了。
Ⅸ 柱子6根纵向钢筋用四肢箍怎样布筋
可以采取两种箍筋布置方式:一是柱子四个角分别布置四根钢筋,另两个钢筋布置在主要受力侧;二是靠柱子外侧两角各布置两根纵向钢筋。提高柱子外侧的抗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