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基础梁的钢筋标注什么意思
JZL3表示基础主梁序号3,2B表示2跨两端悬挑,650*1100表示梁高1100mm宽650mm,8-150()表示箍筋为HPB235级直径为8mm钢筋,间版距150的四权支箍,底部钢筋采用7根HRB400级钢筋,直径20mm;
❷ 地梁钢筋的布置有什么要求
地梁钢筋的布置要求:
1.梁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当梁高h≥300mm时,不应小于10mm;当梁高h<300mm时,不应小于8mm。
2.梁纵向受力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对上部钢筋不应小于30mm和1.5d(d为钢筋的最大直径);对下部钢筋不应小于25mm和d。梁的下部纵向钢筋配置多于两层时,两层以上钢筋水平方向的中距应比下面两层的中距增大一倍。各层钢筋之间的净间距不应小于25mm和d。
3.简支梁和连续梁简支端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las,应符合下列规定;当梁中混凝土能担负全部剪力时,las≥5d;当梁端剪力大于混凝土担负能力时,对带肋钢筋las≥12d,对光圆钢筋las≥15d。
当下部纵向受力钢筋伸至梁端尚不足las时,应采取在钢筋上加焊锚固钢板或将钢筋焊接在梁端预埋件上等有效锚固措施。
4.框架梁或连续梁的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或中间支座范围。该钢筋节点或支座边缘伸向跨中的截断位置应满足受弯承载力与锚固要求。
5.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层端节点的锚固长度,当采用直线锚固形式时不应小于la,且伸过柱中心线不宜小于5d(d为梁上部纵向钢筋的直径)。当柱截面尺寸不足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伸至节点对边并向下弯折,其包含弯弧段在内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0.4la,包含弯弧段在内的竖直投影长度应为15d。
6.在悬臂梁中,应有不少于两根上部钢筋伸至悬臂梁外端,并向下弯折不小于12d;其余钢筋不应在梁的上部截断,而应按规定的弯起点位置向下弯折,锚固在梁的下边。
7.当梁端实际受到部分约束但按简支计算时,应在支座区上部设置纵向构造钢筋,其截面面积不应小于梁跨中下部纵向受力钢筋计算所需截面面积的1/4,且不应少于两根,该纵向构造钢筋自支座边缘向跨内伸出的长度不应小于0.2l0(l0为该跨的计算跨度)。
8.沿梁截面周边布置的受扭纵向钢筋的间距不应大于200mm和梁截面短边长度;除应在梁截面四角设置受扭纵向钢筋外,其余受扭纵向钢筋宜沿截面周边均匀对称布置。受扭钢筋应按受拉钢筋锚固在支座内。
❸ 基础梁钢筋都有哪些
底部纵向钢筋、上部纵向钢筋、腰部纵向钢筋、箍筋、腰部拉钩筋,有翼板的还有板底横向受力钢筋及板底纵向分布钢筋等。
❹ 钢筋基础梁符号中“B”和“T”各表示什么
图纸上基础梁钢筋“中间”标注了B和T,是不符合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的。是设计画蛇添足专。
因你间在基础梁钢属筋“中间”标注了B和T,只能理解为原位标注,而原位标注是不注写B和T的。B和T只在条形基础的基础梁和梁板式筏形基础的基础主梁与基础次梁中,B 为梁底部贯通纵筋,需要在跨中加设架立筋以固定箍筋,注写时,用加号“+”将贯通纵筋与架立筋相联,架立筋注写在加号后面的括号内。
T为梁顶部贯通纵筋值。注写时用分号“;”将底部与顶部纵筋分隔开,如有个别跨与其不同,按本规则笫4.3.3条原位注写的规定进行处理。
❺ 基础梁上部支座钢筋包括哪些
基础梁上部原位标注一般要求在跨中位置,如果近支座则要结合图纸看其它部位是不是也有,或者是不是跨中位置有其它东西占位了。
❻ 楼面梁和基础梁钢筋分布有那些不同
楼面梁和基础钢筋梁钢筋分布是不一样的,因为它们的分布密度和钢筋的宽度都是不一样的。
❼ 基础梁钢筋配筋识别
基础梁配筋识别:
第一张图集中标注:JZL8(31)表示第8号基础主梁,31晇。梁宽450mm,梁高800mm。
8@100/200(4)表示该基础主梁箍筋HPB300级钢筋,直径8mm,加密区间距100,非密区间距200,四肢箍。
B425;T725 5/2表示梁底部HRB400级钢筋4根25 贯通纵筋,梁顶部共7根HRB400级钢筋,第一排5根25 ,第2排2根25 贯通纵筋。
左支座原位标注:表示梁底部HRB400级钢筋,共8根25, 4根25 贯通纵,4根25 非贯筋长度取相邻跨净跨的1/3(若端支座取该跨跨净跨的1/3)。
(7)基础梁有哪些钢筋扩展阅读
基础梁简单说就是在地基土层上的梁。基础梁一般用于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柱落于基础梁上或基础梁交叉点上,其主要作用是作为上部建筑的基础,将上部荷载传递到地基上。
在工业厂房中,一般都以柱作为主要的承重构件,基础梁(在建筑图纸中符号为JL)作为基础的一部分,主要起到柱子间连系的作用,使基础形成较稳定的结构,也部分抗弯和抗剪的作用,当独立柱之间不均匀沉降时会起到抗剪的作用。
一般基础梁的截面较大,截面高度一般建议取1/4~1/6跨距,这样基础梁的刚度很大,可以起到基础梁的效果,其配筋由计算确定。
钢筋种类很多,通常按化学成分、生产工艺、轧制外形、供应形式、直径大小,以及在结构中的用途进行分类:
一、按直径大小分
钢丝(直径3~5mm)、细钢筋(直径6~10mm)、粗钢筋(直径大于22m)。
二、按力学性能分
Ⅰ级钢筋(235/420级);Ⅱ级钢筋(335/455级);Ⅲ级钢筋(400/540)和Ⅳ级钢筋(500/630)
三、按生产工艺分
热轧、冷轧、冷拉的钢筋,还有以Ⅳ级钢筋经热处理而成的热处理钢筋,强度比前者更高。
(四)按在结构中的作用分
受压钢筋、受拉钢筋、架立钢筋、分布钢筋、箍筋等
配置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按其作用可分为下列几种:
1.受力筋—承受拉、压应力的钢筋。
2.箍筋—承受一部分斜拉应力,并固定受力筋的位置,多用于梁和柱内。
3.架立筋—用以固定梁内钢箍的位置,构成梁内的钢筋骨架。
4.分布筋—用于屋面板、楼板内,与板的受力筋垂直布置,将承受的重量均匀地传给受力筋,并固定受力筋的位置,以及抵抗热胀冷缩所引起的温度变形。
5.其它—因构件构造要求或施工安装需要而配置的构造筋。如腰筋、预埋锚固筋、预应力筋,环等。
按轧制外形分
①光面钢筋:I级钢筋(Q300钢钢筋)均轧制为光面圆形截面,供应形式有盘圆,直径不大于10mm,长度为6m~12m。
②带肋钢筋:有螺旋形、人字形和月牙形三种,一般Ⅱ、Ⅲ级钢筋轧制成人字形,Ⅳ级钢筋轧制成螺旋形及月牙形。
③钢线(分低碳钢丝和碳素钢丝两种)及钢绞线。
④冷轧扭钢筋:经冷轧并冷扭成型。
直径大小:
钢丝(直径3~5mm)、细钢筋(直径6~10mm)、粗钢筋(直径大于22mm)。
结构作用:
受压钢筋、受拉钢筋、架立钢筋、分布钢筋、箍筋等
钢筋现如今被广泛应用于任何建筑上,为人类的进步取得了更好的证据,也是现如今对钢筋的质量的考察构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时,按(等面积 )原则代换钢筋。
一般钢筋混凝土工程常用的钢筋:
(1)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
(2)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
(3)钢筋混凝土用钢第3部分:钢筋焊接网GB1499.3-2010
(4)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13014-2013
(5)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701-2008
(6)冷轧带肋钢筋GB13788-2000
(7)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T5223-2002
(8)预应力混凝土用低合金钢丝YB/T038-93
(9)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
(10)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ASTMA416-98A
(11)冷轧扭钢筋JG3046-1998
(12)冷拔螺旋钢筋DBJ14-BG3-96
❽ 条形基础基础梁里有哪些钢筋
一般都是通长筋和箍筋组成!具体几根要看基础大小来决定,最少不少于四根,箍筋间距不少于二十公分一道!
明白了请采纳
❾ 土建钢筋基础梁的B,T代表是什么
参见11G101-3第31页。。。。
❿ 基础梁钢筋问题
相反
B指基础梁下面,T指基础梁上面
B(bottom)表示梁底部钢筋或专下部通长钢筋。
T(top)表示梁顶部钢筋或上属部通长钢筋。
============
JCL是基础次梁,拼音开头字母缩写,3是梁编号为3,括号中9是梁为9跨
400*1200表示梁截面是宽400mm,高1200mm。
Φ10@100(4)表示箍筋为直径10mm ,间距100mm,括号中4表示箍筋为四肢箍。
B6Φ25 :表示梁底部钢筋或下部通长钢筋6根直径25mm的铁。
T8Φ25 6/2:表示梁顶部钢筋或上部通长钢筋8根直径25mm的铁,分两排放,最上一排为6根25,第二排为2根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