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想要现浇一间屋面,打算做10公分厚的混凝土,两层钢筋。不知道如何固定上面这层钢筋。特请懂行的高手指...
你好你说的不知道怎样抄固定是不知道如何分布钢筋吗?
1、十公分厚混凝土基本用于普通屋面差不多了,如果增加到120公分最好了,首先要考虑到结构找坡中间的屋面考虑排水最好要起2公分的拱。
2、钢筋的摆放,底层钢筋设直径6个或者8个的圆钢或者螺纹钢都可以,间距一般不大于200间距双向摆放,用扎丝捆绑好,可以间距两个跳扎。
3、面筋的摆放,因为考虑到温度收缩,面筋屋面也是双向的,直径设6个或8个的都可以,间距同样的不能大于200.双层网片都要使用垫块垫起来,避免钢筋的保护层不够。
4、如果是房间净空不是很大,然后你所做的房子是砖混结构那么砖墙上要设圈梁,你所铺设的板底筋和面筋都要伸入梁中跨度大的板还要增加梁的尺寸大小。
5模板的拆除,为了避免屋面漏水、模板拆除不能过早,混凝土浇筑完后面层强度起来后及时浇水养护。
6、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帮助,谢谢采纳。
『贰』 现浇楼板的主筋怎么放
单层双向板配筋,而后是板的负弯矩筋(负筋、拔据子筋),分布筋是对负弯矩筋说的,一般是Φ6.5的圆钢间距250mm,从支座边3-5cm开始布置到负弯矩筋的端部。
板配筋规定:钢筋混凝土板是受弯构件,按其作用分为:底部受力筋 、上部负筋、分布筋几种。
一、受力筋
主要用来承受拉力。悬臂板及地下室底板等构件的受力钢筋的配置是在板的上部。当板为两端支承的简支板时,其底部受力钢筋平行跨度布置;当板为四周支承并且其长短边之比值大于2时,板为单向受力,叫单向板,其底部受力钢筋平行短边方向布置;当板为四周支承并且其长短边之比值小于或等 于2时,板为双向受力,叫双向板,其底部纵横两个方向均为受力钢筋。
1、板中受力钢筋的常用直径:板厚h<100mm时为6~8mmm;h=100~150mm时为8~12mm;h>150mm时为12~16mm;采用现浇板时受力钢筋不应小于6mm,预制板时不应小于4mm。
2、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一般不小于70mm,当板厚h≤150mm时间距不宜大于200mm,当h>150mm时不宜大于1.5h或250mm。板中受力钢筋一般距墙边或梁边50mm开始配置。
3、单向板和双向板可采用分离式配筋或弯起式配筋。分离式配筋因施工方便,已成为工程中主要采用的配筋方式。
当多跨单向板、多跨双向板采用分离式配筋时,跨中下部钢筋宜全部伸人支座;支座负筋向跨内的延伸长度a应覆盖负弯矩图并满足钢筋锚固的要求。
4、简支板或连续板跨中下部纵向钢筋伸至支座的中心线且锚固长度不应小于5d(d为下部钢筋直径)。当连续板内温度收缩应力较大时,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宜适当增加。
对与边梁整浇的板,支座负弯矩钢筋的锚固长度应为La,见图2-21右侧支座负筋
5、在双向板的纵横两个方向上均需配置受力钢筋。承受弯矩较大方向的受力钢筋,布置在受力较小钢筋的外层。
二、分布钢筋
它主要用来使作用在板面荷载能均匀地传递给受力钢筋;抵抗四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在垂直于板跨方向所产生的拉应力;同时还与受力钢筋绑扎在一起组合成骨架,防止受力钢筋在混凝土浇捣时的位移。
1、单向板中单位长度上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15%,且不宜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0.15%;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50mm,直径不宜小于6mm。
对集中荷载较大的情况,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应适当增加,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
2、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钢筋间距宜为150~200mm,并应在板的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钢筋。板的上、下表面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宜小于0.1%。
温度收缩钢筋可利用原有钢筋贯通布置,也可另行设置构造钢筋网,并与原有钢筋按受拉钢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边构件中锚固。
三、构造钢筋
为了避免板受力后,在支座上部出现裂缝,通常是在这些部们上部配置受拉钢筋,这种钢筋称为负筋。
1、对与支承结构整体浇筑或嵌固在承重砌体墙内的现浇混凝土板,应沿支承周边配置上部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8mm,痩距不宜大于200mm,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该构造钢筋的截面面积:沿受力方向配置时不宜小于跨中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3,沿非受力方向配置时可根据实践经验适当减少。
(2)该构造钢筋伸入板内的长度:对嵌固在承重砌体墙内的板不宜小于板短边跨度的1/7,在两边嵌固于墙内的板角部分不宜小于板短边跨度的1/4(双向配置);对周边与混凝土梁或墙整体浇筑的板不宜小于受力方向板计算跨度的1/5(单向板)、1/4(双向板),见图2-21。
2、当现浇板的受力钢筋与梁平行时,应沿梁长度方向配置间距不大于200mm且与梁垂直的上部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8mm,且单位长度内的总截面面积不宜小于板中单位长度内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3。该构造钢筋伸人板内的长度不宜小于板计算跨度Lo的1/4。
四、板上开洞
1、圆洞或方洞垂直于板跨方向的边长小于300mm时,可将板的受力钢筋绕过洞口,不必加固。
2、当300≤D≤1000mm时,应沿洞边每侧配置加强钢筋,其面积不小于洞口宽度内被切断的受力钢筋面积的1/2,且不小于2A10,
3、当D>300mm且孔洞周边有集中荷载时或D>1000mm时,应在孔洞边加设边梁。
五、板柱节点
在板柱节点处,为提高板的冲切强度,可配置箍筋或弯起钢筋。板的厚度不应小于150mm。
箍筋应配置在柱边以外不小于1.5h0范围内,其间距不应大h0/3,如图2-25a,箍筋外形宜为封闭式。箍筋直径不应小于6mm。
弯起钢筋可由一组或二组组成,如图2-25b。其倾斜度应与冲切破坏斜截面相交,其交点应在柱周边以外h/2~2/3h的范围内。弯起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且每一方向不应小于3根。
4抗震配筋要求
2.4.1抗震等级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根据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抗震等级分为一、二、三、四级,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并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表的规定。
2.4.2一般规定
1、结构构件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宜选用HRB335、HRB400级钢筋。
2、纵向受拉钢筋的抗震锚固长度Lae:对一、二级抗震等级为1.15La,对***抗震等级为1.05La,对四级抗震等级为La。
3、采用搭接接头时,纵向受拉钢筋的抗震搭接长度LlE,应按下列公式计算:LlE=ζLae。
4、纵向受力钢筋连接接头的位置宜避开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应采用满足等强度要求的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且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超过50%。
5、箍筋的末端应做成135度弯钩,弯钩端头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在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的箍筋,其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0.25倍,其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
2.4.3 框架梁
1、框架梁梁端截面的底部和顶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般抗震等级不应小于0.5;二、***抗震等级不应小于0.3。
2、梁端箍筋的加密区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箍筋最小直径应按下表采用。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表中箍筋最小直径应增大2mm,
抗震等级 箍筋加密区长度(二者取大值) 箍筋最大间距(三者取大值) 箍筋最小直径
一 2h、500mm 6d、h/4、100mm Φ10
二 1.5h、500mm 8d、h/4、100mm Φ8
三(四) 8d、h/4、150mm Φ8(Φ6)
注:d为纵向钢筋直径;h为梁的高度。梁端纵向钢筋配筋率>2%时,箍筋最小直径增加2mm。
3、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至少应备配置两根通长的纵向钢筋。对一、二级抗震等级,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4mm,且分别不应少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受力钢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对三、四级抗震等级,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
4、梁箍筋加密区长度内的箍筋间距:对一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20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对二、三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25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对四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300mm。
5、梁端设置的第一个箍筋应距框架节点边缘不大于50mm;非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不宜于加密区间距的2倍。
『叁』 现浇板上的分布筋怎么布
现浇楼板?
楼梯
还是楼层现浇板?
施工么?
楼梯下层钢筋
主筋在下
分布筋在上
上层版主筋在上分权布筋在下
现浇板
下层钢筋先放短的
然后放长的
上层主筋在上
分布筋在下(如果是双层双向
上面跟下面那层反个劲用
就是如果下面那层先放长的
上面的那层就先放短的
)
施工多瞄两眼101图集
『肆』 200平米现浇屋面钢筋布置方法
建议您请专业工程师绘制图纸.
『伍』 宽3.3米长10.6米做现浇夹层,钢筋怎么布用12的还是10的
板中下部受力钢筋可以按此取值:板厚h<100mm时为6~8mmm,h=100~150mm时为8~12mm,h>150mm时为12~16mm,注意板钢筋间距控制在200以内。
『陆』 房屋平面怎样布钢筋
布置方法:
1、上下位置 现浇板的下部钢筋短跨在下,长跨在上。上部版钢筋短跨在上,权长跨在下。根据受力特点,应该是短方向受力较大,对板下部受力筋来讲应放在下边,长边方向受相对较小,应放在上边;上层筋相反短边放在上边,长边放在下边。详见04G101-4。
从设计角度来讲,当楼板大于150mm厚时,一般是建议采用上下上层配筋的。因为楼板厚度大的情况下,通长从设计的时候要考虑上部跨中负弯矩的作用,虽然理论上没有跨中负弯矩,但是考虑现场的施工实际情况(支模、施工时人为因素等等),上部也有配置钢筋。布置双向钢筋的时候,短跨是计算跨度,也就是主受力方向(当然这也要取决于板的长宽比,当长宽比接近于1:1的时候,双向配筋是差不多的),因此主受力筋应当配置在外侧。
2、接头位置 上部钢筋在跨中1/3处,也可以搭接。下部钢筋下支座处1/3,下部钢筋也可以锚固入梁内并满足锚固长度,见101-2。焊接接头位置要保证50%的截面比例。如果100%的搭接比例搭接长度要成1.4。
3、板筋的起步筋位置取板受力钢筋间距的一半,从梁外侧筋外侧开始算起,一般做法就是取梁侧模外5公分。
『柒』 民用钢筋混凝土屋面该怎么铺
如果屋面不另外做防水的话,应该是空心板上现浇4公分厚细石混凝土,浇到墙外边,至于排水,施工的都会处理。
『捌』 这个屋面沟檐钢筋怎么布置
钢筋混凝土现浇屋面防水做法:(1)提高钢筋混凝土屋面结构层的整体性和密实性。浇筑混凝土前,认真检查模板拼缝是否严密,防止混凝土中水泥浆流失。模板支撑要牢固,防止混凝土浇筑下滑走模。认真检查钢筋的型号、规格、数量,垫块及钢筋簦每500 mm放置一个,确保钢筋位置正确,避免施工过程中钢筋被踩低,使钢筋与混凝土形成骨架,有效抵抗负弯矩,从而避免混凝土裂缝出现,提高结构整体自防水能力。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严格按配比搅拌,选择最佳坍落度,加强振捣,提高混凝土密实性。(2)混凝土斜屋面浇筑后l0~12 h内浇水养护,草帘覆盖养护期不小于15 d,达到提高钢筋混凝土屋面的抗拉强度和抗裂性。有效地杜绝檐沟与屋面板交接处由于构件断面变化和屋面变形发生裂缝,从而做好檐沟防水这一屋面防水关键环节。(3)在屋面结构混凝土施工完毕,找平层施工前进行一次淋水试验,检查屋面及细部构造部位(檐沟、水落孔、天窗根、烟囱根、管道根、伸缩缝、阴阳角等)的混凝土是否密实,若有蜂窝、表面裂缝的等部位应及时用防水砂浆修补,对出现贯穿裂缝及孔洞处需高压注浆处理,消除渗透隐患。(4)严格做好找平层:找平层表面必须平整、无松动、起壳和开裂现象;檐沟纵向坡度按设计不小于1%,要求做到准确,找平层在收水后二次压光,使表面坚固密实。水泥砂浆终凝后,应覆盖浇水养护,确保找平层质量。屋面阴角都要抹成不小于100~150 mm圆角,以减少应力集中,避免温度裂缝。穿过屋面的管道在距管外径100 mm内,以30%找坡,做成30 mm的圆锥台。找平层设置分格缝,缝宽20mm,缝间距不大于6 m。(5)涂刷好基层处理剂。涂刷基层处理剂之前必须检查基层条件是否达到防水层施工标准;选用由生产厂家配套供应的基层处理剂,并按产品说明书要求进行涂刷。用刷子用力薄涂,涂刷均匀,覆盖完全,使处理剂尽量刷进基层表面毛细孔中。
『玖』 现浇屋顶房屋配筋怎么弄啊
现浇板的配来筋(板上、下钢筋,板厚尺寸自)。尽量用二级钢包括直径φ10的二级钢。钢筋宜大直径大间距,但间距不大于 200, 间距尽量用200。(一般跨度小于6.6米的板的裂缝均可满足要求)。跨度小于2米的板上部钢筋不必断开,钢筋也可不画,仅说明钢筋为双向双排φ8@200。板上下钢筋间距宜相等,直径可不同,但钢筋直径类型也不宜过多。顶层及考虑抗裂时板上筋可不断,或50%连通,较大处附加钢筋。一般砖混结构的过街楼处板应现浇,并且钢筋双向双排布置。
『拾』 开间7米,进深4.5米的现浇平屋面板怎么布置钢筋
你所问的这来个问题,在文字上自不好说清楚别:
1、混凝土标号一定满足C25;一级钢筋;
2、板厚必须满足150MM;
3、短方向的底筋为:8圆间隔120;
4、长方向的底筋为:8圆间隔150;
5、短方向的架立筋为:10圆间隔100;其长度1500;
6、长方向的架立筋为:10圆间隔130;其长度1800;
7、四个角外加放射筋为:每个角加15根放射筋;其长度是1500;四角都加;总数量应该为60根;放射筋的加法为:第一根从对角开始,随后往两边加,原则是架立筋绑扎好后,才加放射筋,放射筋的外边齐梁边就可以了,其它长度往板里面抓,放射筋的间隔为150。
这样的混凝土板本人在本村里面设计的超过50个,最大的板为9米*6.2米,所以按我说的做,是没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