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冷加工钢筋的原理
图 4—62中曲线OABCDEF为热轧钢筋拉伸曲线,纵坐标表示应力,横坐标表示应变,D点为屈服点。拉伸钢筋使其应力超过屈服点D达到某一点G后卸荷。由于钢筋产生塑性变形,卸荷过程中应力应变曲线并不是沿原来的路线GDCBAO变化,而是沿着GO1变化,应力降至零时,应变为OO1,为残余变形。此时如立即重新拉伸钢筋,应力应变曲线以O1为原点沿O1GEF变化,并在G点附近出现新的屈服点。这个屈服点明显地高于冷拉前的屈服点D。G为新屈服点,D为老屈服点。新屈服点G的强度比老屈服点D的强度高25~30%。
钢筋经冷拉,强度提高,塑性降低的现象,称为变形硬化。这是由于钢筋应力超过屈服点以后,钢筋内部晶格沿结晶面滑移,晶格扭曲变形,使钢筋内部组织发生变化。由于这种塑性变形使钢筋的机械性能改变,强度提高,塑性降低,钢筋的弹性模量也降低。
刚刚冷拉后的钢筋,由于内部晶格扭曲变形,有内应力存在,促使钢筋内部晶体组织自行调正,经过调整,钢筋获得一个稳定的屈服点,强度进一步提高,塑性再次降低。钢筋晶体组织调整过程称为“时效”。冷拉时效后,钢筋内应力消除,钢筋获得新 的稳定的屈服点,强度进一步提高,塑性再次降低。冷拉时效后,钢筋应力应变曲线变为 O1GHKM。H为时效后的屈服点,比G点又提高了。
钢筋时效过程(内应力消除的过程)进行的快慢,与温度有关。HPB235、HRB335级钢筋的时效过程,在 常温下,要经过15~28天才能完成,这个时效过程称为自然时效。为加速时效过程,可对钢筋加 温,称为人工时效。HPB235、HRB335级钢筋在100 0 C蒸汽或热水中,2小时即可完成时效过程。HRB400、RRB400级钢筋 在自然条件下难以完成时效过程,必须进行人工时效,一般采用通电把钢筋加热至150~300 0 C, 经20分钟即可完成时效过程 。
❷ 哪些钢筋算冷加工钢筋
常见的品种有冷拉热轧钢筋、冷轧带肋钢筋和冷拔低碳钢丝。
冷加工钢筋。在常专温下,对钢筋进行属冷拉或冷拔,可提高钢筋的屈服点,从而提高钢筋的强度,达到节省钢材的目的,钢筋经过冷加工后,在工程上可节省钢材。
钢筋冷拔就是把
HPB235级光面钢筋在常温下强力拉拔,使其通过特制的钨合金拔丝模孔,使钢筋变细,产生较大塑性变形,提高强度,钢筋冷拔工艺比较复杂,钢筋冷拔并非一次拔成,而要反复多次,所以只有在加工厂才对钢筋进行冷拔。
❸ 钢筋冷加工的目的是什么
钢筋冷加工一般是指冷拔。冷拔使钢筋强制通过直径小于钢筋的硬质合金或碳化钨拔丝模。冷拔时,钢筋同时经受张拉和挤压而发生塑性变形,拔出的钢筋截面积减小,产生冷作强化,钢筋抗拉强度可大幅度提高。
❹ 热轧钢筋与冷加工钢筋有些什么特性及区别
热轧是钢筋的改善力学性能的一个措施,能使晶粒变细,也能使气泡裂纹等焊合,因而热轧钢筋具有较高的强度,冷拉钢筋是将热轧钢筋经过冷加工,提高钢筋的屈服点强度,以节约钢材。
❺ 热轧钢筋与冷加工钢筋有些什么特性及区别
热轧:在钢筋工厂一次成型,经过热处理后,直接扎出的钢筋。
冷加工:在热轧的基础上,经过冷压,也就是不热处理,出来的钢筋,强度高于热轧很多。
❻ 什么是钢材的冷加工性
冷加工是指钢材在常温下进行的加工。钢材经冷加工产生塑性变形,从而提高其屈服强度,这一过程称为冷加工强化处理。将经过冷拉的钢筋于常温下存放15~20d,或加热到100~200℃并保持2h左右,这个过程称为时效处理。
前者称为自然时效,后者称为人工时效。钢筋冷拉以后再经过时效处理,其屈服点、抗拉强度及硬度进一步提高,塑性及韧性继续降低。
金属的塑性变形是通过位错运动来实现的.塑性变形过程中,位错运动的阻力主要来自位错本身.而在冷加工时,依靠机械使钢筋塑性变形时其位错交互作用的增强、位错密度提高和变形抗力增大这些方面的相互促进,很快导致金属强度和硬度的提高。
(6)什么叫冷加工钢筋扩展阅读:
冷加工的优点:
1、在强化金属的同时可以获得所需的形状;
2、可以获得很好的尺寸公差和表面粗糙度;
3、便宜;
4、有些金属只能进行有限程度的冷加工,因为它们在室温下表现为脆性;
5、冷加工削弱了延展性、导电性和耐腐蚀性。但因冷加工而导致的导电性减小的程度小于其他强化加工的影响,所以冷加工也被用来强化导电材料,如铜丝;
6、如果各向异性的特性和残余应力控制得当的话,它们也会带来好处。如果控制不当,就会大大削弱材料性能;
7、由于冷加工的效果会在高温下降低甚至消失,所以对于那些工作在高温环境下的部件来说,不适用冷加工强化;
❼ 建筑中钢筋一般使用冷加工还是热加工的。
对于建筑所用钢筋,国家专门有对此规定的标准:GB 1499.2-2007 钢筋混凝土用钢 :热轧带肋钢筋。即钢筋是热轧的。
❽ 哪些钢筋算冷加工钢筋
常见的品种有冷拉热轧钢筋、冷轧带肋钢筋和冷拔低碳钢丝。
冷加工钢筋内。在常温下,对钢筋进行冷拉或冷容拔,可提高钢筋的屈服点,从而提高钢筋的强度,达到节省钢材的目的,钢筋经过冷加工后,在工程上可节省钢材。
钢筋冷拔就是把 HPB235级光面钢筋在常温下强力拉拔,使其通过特制的钨合金拔丝模孔,使钢筋变细,产生较大塑性变形,提高强度,钢筋冷拔工艺比较复杂,钢筋冷拔并非一次拔成,而要反复多次,所以只有在加工厂才对钢筋进行冷拔。
❾ 冷加工钢筋的使用有哪些限制
冷拉钢筋的应用要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规范、规定,对于承受动荷载的构件等严禁使用冷加工钢筋。
为了提高钢筋的强度、节约钢材、满足预应力钢筋的需要,工程上常采用冷拉、冷拔的方法对钢筋进行冷加工,用以获得冷拉钢筋和冷拔钢丝。冷拉I级钢筋用于结构中的受拉钢筋,冷拉Ⅱ、Ⅲ、Ⅳ级钢筋用作预应力筋。 在常温下对热轧钢筋进行机械加工(冷拉、冷拔、冷轧)而成。常见的品种有冷拉热轧钢筋、冷轧带肋钢筋和冷拔低碳钢丝。 冷轧带肋钢筋。用低碳钢热轧盘圆条直接冷轧或经冷拔后再冷轧,形成三面或两面横肋的钢筋。现行国家标准《冷轧带肋钢筋》GB13788规定,冷轧带肋钢筋分为CRB500、CRB650、CRB800、CRB970、CRB1170五个牌号。CRB500用于非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其他牌号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现在CRB500的应用最广。
冷拉热轧钢筋。在常温下将热轧钢筋拉伸至超过屈服点小于抗拉强度的某一应力,然后卸荷,即制成了冷拉热轧钢筋。
卸荷后立即重新拉伸,卸荷点成为新的屈服点,因此冷拉可使屈服点提高,材料变脆、屈服阶段缩短,塑性、韧性降低。若卸荷后不立即重新拉伸,而是保持一定时间后重新拉伸,钢筋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进一步提高,而塑性、韧性降低继续降低,这种现象称为冷拉时效。
冷拔低碳钢丝。将直径6.5-~8mm的Q235或Q215盘圆条通过小直径的拔丝孔逐步拉拔而成,直径3~5mm.由于经多次拔制,其屈服强度可提高40%~60%,同时失去了低碳钢的良好塑性,变得硬脆。
热处理钢筋是钢厂将热轧的带肋钢筋(中碳低含金钢)经淬火和高温回火调质处理而成的,即以热处理状态交货,成盘供应,每盘长约200m。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热处理钢筋》GB4463规定,公称直径6mm、8.2mm、10mm,σ0.2≥1325MPa,σb≥1470MPa,δ10≥6%。
1、冷拉:可提高屈服度节约材料,将热轧钢筋用冷拉设备加力进行张拉,经冷拉时效后使之伸长。冷拉后,屈服强度可提高20%-25%,可节约钢材10%-20%。
2、冷拔:此工艺比纯拉伸作用强烈,钢筋不仅受拉,而且同时受到挤压作用,经过一次或多次冷拔后得到的冷拔低碳钢丝其屈服点可提高40%~60%,抗拉强度高,塑性低,脆性大,具有硬质刚才特点。
3、冷扎钢筋:是将圆钢在冷轧机上轧成断面形状规则的钢筋,可提高其强度及与混凝土的粘接力。通常有冷轧带肋和冷轧扭钢筋。
4、冷扎扭:是将低碳热轧圆盘条(Q235)经钢筋冷轧扭机组调直、冷轧扁、冷扭转一次成型、具有规定截面尺寸和节距的连续螺旋状钢筋。
5、冷轧带肋:与冷轧扭工艺相比少了冷扭转,切在钢筋表面形成肋装条纹,粘结力增强。
❿ 钢筋冷加工的方法有几种
钢筋冷加工抄包括冷拉和冷拔。在常温下,对钢筋进行冷拉和冷拔,可提高钢筋的屈服点,提高钢筋的强度,达到节约钢材的目的。钢筋经过冷加工后,强度提高、塑性降低,在工程上常采用。
1.钢筋的冷拉
钢筋冷拉指在常温条件下,以超过原来钢筋屈服点强度的拉应力,强行拉伸钢筋,使钢筋产生塑性变形,以达到提高钢筋屈服点强度和节约钢材为目的的一种制作工艺。冷拉钢筋是将热轧钢筋经过冷加工,硬度大、韧性差,提高了钢筋的屈服点强度,节约了钢材,也满足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所用钢筋的需要。钢筋冷拉的控制方法有控制应力或控制冷拉率两种。用作预应力筋的钢筋混凝土,冷拉时宜采用控制应力的方法。不能分清炉批的热轧钢筋的冷拉不应采用控制冷拉率的方法。
2.钢筋的冷拔
钢筋冷拔是指HPB300级光圆钢筋在常温下强力拉拔,使其通过特制的钨合金拔丝模孔,使钢筋变细、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提高强度、塑性降低、硬度提高的一种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