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剪力墙钢筋搭接位置需要注意什么谁知道具体的注意事项
1、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水平及竖向分布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300mm. 2、厚度大于160mm的剪力墙应配置双排分布钢筋网;结构中重要部位的剪力墙,当其厚度不大于160mm时,也宜配置双排分布钢筋网。双排分布钢筋网应沿墙的两个侧面布置,且应采用拉筋连系;拉筋直径不宜小于6mm,间距不宜大于的600mm. 3、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2La.同排水平分布钢筋的搭接接头之间以及上、下相邻水平分布钢筋的搭接接头之间沿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宜小于500mm.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可在同一高度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2La. 4、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应伸至墙端,并向内水平弯折10d后截断(d为水平分布钢筋直径)。当剪力墙端部有翼墙或转角墙时,内墙两测的水平分布钢筋和外墙内侧的水平分布钢筋应伸至翼墙或转角墙外边,并分别向两侧水平弯折15d后截断。在转角墙端处,外墙外侧的水平分布钢筋应在墙端外角处弯入翼墙,并与翼墙外侧水平分布钢筋搭接。带边框的剪力墙,其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宜分别贯穿柱、梁或锚固在柱、梁内。 5、剪力墙墙肢两端的竖向受力钢筋不宜少于4A12的钢筋或2A16的钢筋;沿该竖向钢筋方向宜配置直径不小于6mm、间距为250mm的拉筋。 6、剪力墙洞口上、下两边的水平纵向钢筋截面面积分别不宜小于洞口截断的水平分布钢筋总面积的1/2.纵向钢筋自洞口边伸入墙内的长度不应小于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剪力墙洞口连梁应沿全长配置箍筋。箍筋直径不宜小于6mm,间距不宜大于150mm.在顶层洞口连梁纵向钢筋伸入墙内的锚固长度范围内,应设置相同的箍筋。门窗洞边的竖向钢筋应接受拉钢筋锚固在顶层连粱高度范围内。 7、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0.2%.结构中重要部位的剪力墙,其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配筋率宜适当提高。剪力墙中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部位,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可适当提高。
⑵ 柱子钢筋的搭接有哪些要求
柱子钢筋的搭接的要求有:
(1)加密区内不可以搭接
(2) 搭接位置基础顶面三分之一 楼面六分之一
具体要求:
主要是指绑扎搭接,关于搭接位置,各种构件各有各的要求,不可一概而论。有些重要构件,当受力纵筋直径超过规定值,16或22或 25或28时,就不允许绑扎搭接而只许机械连接,甚至不允许出现连接点。
作为钢筋工,最最重要的一点,是要知晓钢筋在各构件中各部位的物理作用,钢筋在混凝土中主要起受拉作用,其次起受剪作用,受剪其实是受拉的一种变形,再次起受扭作用。
钢筋的接头,是这根钢筋的薄弱点,往坏处想,便是危险点或者是事故点,所以要格外加小心,要注意,要把这个不良点放在不吃劲的地方。
钢筋的接点,一不能放在受拉最大处,二不能放在受剪处,三不能放在受扭最大处。
正弯矩梁的净跨度中段下部三分之一是受拉最大部位,越靠近跨中受拉力越大;净跨度距支座的三分之一区段内是受剪最大部位而且越靠近支座受剪力越大;净跨度下部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之间靠近支座这两小段受拉力最小受剪力也最小,所以这里被确定为连接区,跨中上部受拉力最小,也被确定为连接区。负弯矩梁即反梁的受力道理与此相反,遇到反梁,您就倒过来思索,在脑子里过电影,便一目了然,如101-3《筏型基础》里面的基础梁则是。
在连接区,如果只有两根纵筋,我想可以把搭接头设在同一区段内,把锚固长度乘以1.6系数,即按100%接头面积百分率来取,如果超过4根筋,最好是隔一搭一或隔三搭一,搭接修正系数取1.4或1.2。
至于柱子钢筋的搭接部位,首先区分是什么柱,对于框架柱,要执行101-1图集,只要是“非连接区”,便可搭接。非连接区便是箍筋的加密区,在底层,不一定是一层有可能是地下室,柱净高度下部三分之一,在底层柱净高度上部的六分之一及以上各层柱净高度靠近上下两头的六分之一不小于500mm范围,都是箍筋加密区也是非连接区。
箍筋加密区等于非连接区是柱子偏心受拉力的集中处,钢筋连接点是薄弱处,所以这两处不可共存,文字理论之要领其实也很简单。
至于构造柱和普通柱,搭接位置就在嵌固部位之上,不适用于101图集。
剪力墙钢筋的搭接与众不同,竖向钢筋的搭接分两种类型,一二级抗震和钢筋直径大于28时的搭接头需要错开,中间隔500mm;三四级抗震和钢筋直径小于28时的搭接头可在同一区段内,搭接长度均为锚固长度的1.2倍。
⑶ 钢筋搭接位置
一般在图纸没有特别注明的情况下,地梁上下钢筋搭接位置是与框架梁上下钢筋搭接位置一样的。但也有设计者根据地质的不同而设计了相反的受力筋,那他就会在图纸上注明。
框架梁中间在跨中断开的钢筋,在专业术语上叫支座负弯矩筋,而在俗语上通称支座挑筋。
从受力上分析,连续梁上部弯矩最大的地方是梁端,弯矩为0的地方一般是跨边1/3处的地方,上部钢筋接头位置应该布置在弯矩为0的地方,所以一般梁上部钢筋接头布置在梁跨边1/2处;
底部受力钢筋,正弯矩最大的地方一般在梁中,最好接头在跨边1/3处或在梁端,而最不宜的地方就是跨中,所以,梁底部钢筋焊接在跨中1/2处是不行的。
钢筋在混凝土构件中主要是承受拉力,钢筋接头是钢筋承受拉力时的薄弱环节,钢筋的接头应设置在构件受力较小处。
(1)单跨梁板的纵向受力筋接头不宜设在跨中1/2范围内;
(2)连续梁板的纵向受力筋接头,上部负弯矩筋应设在跨中附近,下部主筋应设在支座处。但对满堂基础底板,因其弯矩图和楼板方向相反,钢筋的接头位置也应相反,即上筋应在支座处,下筋则在跨中。
(3)钢筋接头还不宜设置在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范围内。
(4)钢筋接头就不应该集中,要尽量错开位置,让薄弱环节分散开来。
钢筋搭接原则:
1、接头应尽量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应避开结构受力较大的关键部位。抗震设计时避开梁端、柱端箍筋加密范围,如必须在该区域连接,则应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
2、在同一跨度或同一层高内的同一受力钢筋上宜少设连接接头,不宜设置2个或2个以上接头。
3、接头位置宜互相错开,在连接范围内,接头钢筋面积百分率应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4、在钢筋连接区域应采取必要的构造措施,在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配置横向构造钢筋或箍筋。
5、轴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杆件(如桁架和拱的拉杆)的纵向受力钢筋不得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6、当受拉钢筋的直径d>25mm及受压钢筋的直径d>28mm时,不宜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⑷ 钢筋机械连接的接头位置的规范要求是什么
径向挤压连接和轴向挤压连接。
通过挤压力使连接件钢套筒塑性变形与带版肋钢筋紧密咬合形成权的接头。有两种形式,径向挤压连接和轴向挤压连接。由于轴向挤压连接现场施工不方便及接头质量不够稳定,没有得到推广。
径向挤压连接技术,连接接头得到了大面积推广使用。工程中使用的套筒挤压连接接头,都是径向挤压连接。由于其优良的质量,套筒挤压连接接头在我国从二十世纪90年代初至今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剥肋滚压直螺纹连接接头与其它滚压直螺纹连接接头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①螺纹牙型好,精度高,牙齿表面光滑;
②螺纹直径大小一致性好,容易装配,连接质量稳定可靠;
③滚丝轮寿命长,接头附加成本低。滚丝轮可加工5000~8000个丝头,比直接滚压
寿命提高了3~5倍;
④接头通过200万次疲劳强度试验,接头处无破坏;
⑤在-40ºC低温下试验,其接头仍能达到与母材等强,抗低温性能好。
⑸ 板筋的底筋在搭接位置上有什么要求
梁板底筋不准在梁板跨中1/3处搭接,应在支座搭接,梁板上筋不准在支座及支座附近搭接,应在跨中搭接,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受拉钢筋的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对梁,板,墙类构件,不应大于百分之25,对柱类构件,不应大于百分之50。
梁板底筋不准在梁板跨中1/3处搭接,假如9米的梁,三等分,也就是底部钢筋不能在3-6米这之间搭接,因为跨中的弯矩最大。
梁板是楼盖中相互作用梁、板的结合。钢筋混凝土现浇梁板体系是目前使用最多、适用范围最广泛的一种楼盖形式,它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对建筑物有着很大的影响。整浇楼盖中梁、板是相互作用的整体,彼此之间密切联系,共同受力和变形。
(5)钢筋搭接位置有哪些要求扩展阅读:
混凝土施工工艺众多,涉及面很广,无法一一论述;一般容易引起梁板裂缝原因归纳如下:
一是施工操作不当使支座负筋位置下降,钢筋保护层过大,固定支座变成塑性铰支,容易造成板面沿梁边通长裂缝;
二是在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捣振不均匀,出现漏捣区域,从而在梁板内部产生不密实区,最终引发裂缝,混凝土捣振过振也会出现混凝土离析现象,使混凝土强度等级达不到要求,在后期混凝土使用中引发裂缝。
三是梁板表面保护层厚度不达标,导致梁板中钢筋容易受到腐蚀并发生体积膨胀,这会诱发梁板纵向裂缝发生;
四是梁板混凝土施工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混凝土成型后的均匀性和密实程度。因此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振捣各道工序中的疏漏和任何缺陷都可能引发裂缝产生。
五是混凝土养护不当是引发砼收缩开裂的主要原因,混凝土浇筑面没有及时覆盖、浇水湿润;面层水分会迅速蒸发,混凝土很容易收缩开裂。特别是我国南方夏天气温高、相对湿度低、风速大、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快; 更容易引发砼表面裂缝。
⑹ 钢筋接头的规范要求是什么
1、接头宜设置在结构构件受拉钢筋应力较小部位,当需要在高应力部位设置接版头时,在同一连接权区段内Ⅲ级接头的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25%;
Ⅱ级接头的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50%;I级接头的接头百分率除下面b条款所列情况外可不受限制。
2、接头宜避开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的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应采用Ⅱ级接头或I级接头,且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50%。
3、受拉钢筋应力较小部位或纵向受压钢筋,接头百分率可不受限制。
4、对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50%。
⑺ 一般构建钢筋接头位置错开有哪些要求
钢筋在混凝土构件中主要是承受拉力,钢筋接头是钢筋承受拉力时的薄弱环节版,钢筋的接头应设置在权构件受力较小处。
(1)单跨梁板的纵向受力筋接头不宜设在跨中1/2范围内;
(2)连续梁板的纵向受力筋接头,上部负弯矩筋应设在跨中附近,下部主筋应设在支座处。但对满堂基础底板,因其弯矩图和楼板方向相反,钢筋的接头位置也应相反,即上筋应在支座处,下筋则在跨中。
(3)钢筋接头还不宜设置在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范围内。
(4)钢筋接头就不应该集中,要尽量错开位置,让薄弱环节分散开来。 对重要构件,施工单位应根据所供应钢筋的实际长度,在施工前先进行翻样出钢筋的接头布置图,才能确保接头位置符合上述要求。
⑻ 钢筋焊接接头在构件中的位置有什么要求
钢筋在混凝土构件中主要是承受拉力,钢筋接头是钢筋承受拉力时的薄弱环节回,钢筋的接答头应设置在构件受力较小处。
(1)单跨梁板的纵向受力筋接头不宜设在跨中1/2范围内;
(2)连续梁板的纵向受力筋接头,上部负弯矩筋应设在跨中附近,下部主筋应设在支座处。但对满堂基础底板,因其弯矩图和楼板方向相反,钢筋的接头位置也应相反,即上筋应在支座处,下筋则在跨中。
(3)钢筋接头还不宜设置在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范围内。
(4)钢筋接头就不应该集中,要尽量错开位置,让薄弱环节分散开来。
对重要构件,施工单位应根据所供应钢筋的实际长度,在施工前先进行翻样出钢筋的接头布置图,才能确保接头位置符合上述要求。
同一接头中纵筋数量有何规定?是指同一连接区段吧??是指接头数量吧,没听说因为这还对纵筋有限制的!
“同一连接区段”的概念,它指的是35d(d—纵筋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的长度范围,凡接头中点位于此长度内的接头均视为同一连接区段的接头,并且要求纵筋焊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该小于等于50%。
⑼ 钢筋机械连接的接头位置的规范要求
径向挤压连接和轴向挤压连接。
通过挤压力使连接件钢套筒塑性变形与版带肋钢筋紧密咬合形成权的接头。有两种形式,径向挤压连接和轴向挤压连接。由于轴向挤压连接现场施工不方便及接头质量不够稳定,没有得到推广。
径向挤压连接技术,连接接头得到了大面积推广使用。工程中使用的套筒挤压连接接头,都是径向挤压连接。由于其优良的质量,套筒挤压连接接头在我国从二十世纪90年代初至今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9)钢筋搭接位置有哪些要求扩展阅读:
钢筋机械连接要求规定:
1、适用于承受拉、压双向作用力的各类构筑物钢筋混凝结构中的钢筋连接施工。
2、在同一跨度或同一层高内的同一受力钢筋上宜少设连接接头,不宜设置2个或2个以上接头。接头位置宜互相错开,在连接范围内,接头钢筋面积百分率应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3、正反丝扣型套筒适用于拐铁钢筋笼等不能转动处钢筋的连接。施工速度快,螺纹加工提前预制和现场加工,装配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