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贯通筋和通长筋有什么区别
贯通筋来和通长筋的区别如下
1、范自围不同
贯通筋是指钢筋贯穿于构件的整个长度,中间没有弯起也不中断,当钢筋过长时可以焊接或者弥补,但不不会改变原来的直径。
通长筋指直径不一定相同但必须采用搭接接长且两端应按受拉锚固的钢筋。
2、受力不同
贯通筋既可以是受力钢筋,也可以是架力钢筋。
通长筋可分为受力筋和分布筋,两种作用不同,受力筋主要承受弯矩和剪力,分布筋作用主要是防止板面温度裂缝。

3、长度不同
如果四肢箍时,上部可以用两根通长筋+两根架立筋。架立筋是构造钢筋,与通长筋不同,搭接长度只要150。
Ⅱ 什么是通长筋什么是架立筋什么是贯通筋
具体含义及其区别如下:
1、架立筋
架立筋是一种构造钢筋,是为解决箍筋的绑扎问题而设的,计算中架立筋不受力,一般布置在梁的受压区且直径较小。因为钢筋混凝土梁设置箍筋时,如果没有其它任何东西把它撑起来,它就无依无靠。梁上部钢筋在梁净跨的1/3处就断开了,中间的1/3距离没有纵筋,但是梁的箍筋没法固定,这种情况就需要加设架立筋。
架立筋与两端的其余受力钢筋相互搭接,搭接长度,除特别要求外,一般为150—250。
架立筋的直径主要根据梁的跨度确定。《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9.2.6-2规定:
对架立钢筋,当梁的跨度小于4m时,直径不宜小于8mm;当梁的跨度为4m~6m时,直径不宜小于10mm;当梁的跨度大于6m时,直径不宜小于12mm。
2、通长筋
通长钢筋是受力钢筋,主要用于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的框架梁中或设计人员认为需要设置通长钢筋的非框架结构的连续梁中。在抗震设计中,梁的通长钢筋的数量,根据具体受力情况,有多有少,有时上部钢筋全部连通。
通长筋在梁上部和底部均有布置,架立筋只在梁上部布置。
通长钢筋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直径采用搭接、机械连接或者焊接的钢筋。因为通长筋是框架梁的要求,非框架梁上部在支座负筋以外就可以用架立钢筋,同样框架梁的通长钢筋有量的要求,在这个量以外也可以用架立钢筋(比如四肢箍时,上部可以用两根通长筋+两根架立筋)。
通长筋是受力钢筋,搭接长度应符合规范要求,一般长于架立钢筋的搭接长度。
通长筋的配筋量主要根据计算确定。《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6.3.4-1规定了最小配筋量:
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的配筋,一级、二级不应少于2Φ14,且分别不应少于梁顶面、底面梁端纵向配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三、四级不应少于2Φ14。
3、贯通筋
贯通筋贯穿于构件(如梁)整个长度的钢筋,中间既不弯起也不中断,当钢筋过长时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变直径。贯通筋既可以是受力钢筋,也可以是架力钢筋。
4、主要区别:
1)架立筋是构造钢筋,通长筋是受力钢筋,贯通筋只是描述钢筋是否贯通整个梁,既可以是受力钢筋,也可以是构造钢筋。
2)由于梁跨中下部受拉,故架立筋一般只布置在梁上部,而通长筋是受力钢筋,抗震设计时,梁上部及下部均应布置;大部分设置架立筋的情况有两种:箍筋肢数多于通长筋时需设置,省钢筋不设通长筋而采用架立筋。
3)贯通筋指贯通整根梁,只能是同种直径钢筋搭接(或其他连接),通长筋则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直径钢筋搭接(或其他连接)。
4)平法表示方法差异:当同排纵筋中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应用“+”将通长筋和架立筋相连。角部纵筋写加号前面,架立筋写加号后面括号内;当全部采用架立筋时,则将其写入括号内。
Ⅲ 什么叫通长筋
名词解释来
“通长筋”指源直径不一定相同但必须采用搭接接长且两端应按受拉锚固的钢筋。
通长筋源于抗震构造要求,这里“通长”的含义是保证梁各个部位的这部分钢筋都能发挥其受拉承载力,以抵抗框架梁在地震作用过程中反弯点位置发生变化的可能。
通长筋可分为受力筋和分布筋,两者作用不同。受力筋主要承受弯矩和剪力;分布筋作用主要是防止板面温度裂缝。
Ⅳ 通长筋有什么作用
“通长筋”指直径不一定相同但必须采用搭接、焊接或机械连接接长且两端一定回在端支座锚固的钢答筋。通长筋是“抗震构造”需要,架立筋是“一般构造”需要。
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至少应各配置两根通长的纵向钢筋,对一、二级抗震等级,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4mm,且分别不应少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受力钢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对三、四级抗震等级,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当抗震框架梁采用双肢箍时,跨中肯定只有通长筋而无架立筋;只有采用多于两肢箍时,才可能有架立筋.通长筋需要按受拉搭接长度接长,而架立筋仅交错150,是“构造交错”,不是起连接作用。
Ⅳ 什么是通长筋和普通钢筋有什么区别
通长筋就是普通钢筋,但它是贯穿于构件(如梁)整个长度的钢筋,中间既不弯起也不中断,当钢筋过长时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变直径。通长筋既可以是受力钢筋,也可以是架力钢筋。
Ⅵ 什么是通长筋什么是底板筋什么是上部筋什么是下部筋
通长钢筋就是指在所标的区段内通长设置,直径可以不相同,可以采用搭接连接形式,回保证梁各个部位的这个答部分钢筋都能发挥其抗拉强度,而且两端应按受拉锚固的钢筋。
底板筋通常就是独立基础的板底或基础梁,基础承台等处的钢筋。
上部钢筋下部钢筋就是建筑构件上部或下部配置的钢筋。
架立筋主要是固定间距和受力筋位置所配置的构造钢筋。
分布筋用于屋面板、楼板内,与板的受力筋垂直布置,将承受的重量均匀地传给受力筋,并固定受力筋的位置,以及抵抗热胀冷缩所引起的温度变形.
贯通筋就是 putao408 - 助理 二级 回答的通长筋的概念,正确的但是用错地方了。
元宝筋就是当梁承受集中力,抗剪不够,为了防止梁开裂,在集中力处设置附加吊筋,样子就象个元宝,所以就叫元宝筋。
元宝梁没听说过!!
Ⅶ 通长筋跟贯通筋什么区别
贯通筋指贯通整根梁,只能是同种直径钢筋搭接(或其他连接)。 通长筋则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直径钢筋搭接(或其他连接)。
Ⅷ 通长筋是什么筋
首先要区分通长筋跟贯通筋的区别
03G101-1最早版本,框架梁中提的是贯通筋,新版本已内改为通长筋。
大概的容区别是这样的:
1.贯通筋指贯通整根梁,只能是同种直径钢筋搭接(或其他连接)指贯穿于构件(如梁)整个长度的钢筋,中间既不弯起也不中断,当钢筋过长时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变直径。贯通筋既可以是受力钢筋,也可以是架力钢筋。。
2.通长筋则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直径钢筋搭接(或其他连接)。通长筋是指贯穿于构件(如梁)整个长度的钢筋,在所标的区段内通长设置,直径可以不同,可以是搭接连接形式保证梁各个部位的钢筋都能发挥其抗拉强度。因为抗震规范只对通长钢筋的配筋量做出了要求,并没有规定要同直径钢筋。通长筋可分为受力筋和分布筋,两者作用不用。受力筋主要承受弯矩和剪力,分布筋作用主要是防止板面温度裂缝。
但有时有时贯通筋跟通长筋并没有区别,这要根据实际具体去看了。
Ⅸ 什么叫通长筋什么叫架立筋
“通长筋”指直径不一定相同但必须采用搭接、焊接或机械连接接长且两端一定内在端支座锚固的容钢筋。通长筋是“抗震构造”需要,架立筋是“一般构造”需要。
通长筋源于抗震构造要求,这里“通长”的含义是保证梁各个部位的这部分钢筋都能发挥其受拉承载力,以抵抗框架梁在地震作用过程中反弯点位置发生变化的可能。
架立筋就是把箍筋架立起来所需要的贯穿箍筋角部的纵向构造钢筋。如果该梁的箍筋是“两肢箍”的梁来说,集中标注中上部纵筋的通长筋的形式就完全足够了,例:2Фd1。但是,当该梁的箍筋是“四肢箍”时,集中标注的上部钢筋就不能都标注为通长筋的形式,必须把“架立筋”也标注上,这时的上部纵筋的应该标注"s1Фd1+(s2Фd2)"这种形式,圆括号里面的钢筋为架立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