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钢筋的下料长度怎么算
对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目前多数教材和手册采用下式:下料长度=外包尺寸-量度差+端部弯回钩增值。
具体分答为:
直线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钢筋弯钩增加长度+钢筋搭接长度。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量度差值(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钢筋搭接长度。
箍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弯钩增加长度-量度差值(箍筋调整值)。
❷ 钢筋设计尺寸和下料尺寸有什么区别!
主要是内涵不同,精度不同,处理方式不同。
1、预算长度指的是钢筋工程量的计算长度,主要是用于计算钢筋的重量,确定工程的造价。
下料翻样是钢筋工程施工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钢筋施工工序上,钢筋配料(钢筋的切断、工艺加工等)、绑扎安装、交付验收等都需要有书面的依据。
这个依据就是翻样工所出具的《钢筋配料单》。
2、翻样工所出具《钢筋配料单》的工作过程就是钢筋下料翻样。
翻样工的水平如何直接决定了钢筋施工每道工序的操作质量、原材的合理利用、使用人工是否经济等等要素,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预算长度和下料长度都说的是同一构件的同一钢筋实体,下料长度可由预算长度调整计算而来。
3、从精度上讲,预算长度按图示尺寸计算,即构件几何尺寸、钢筋保护层厚度和弯曲调整值,并不考虑所读出的图示尺寸与钢筋制作的实际尺寸之间的量度差值,而下料长度对这些却是全都要考虑的。
比如一个矩形箍筋,预算长度只考虑构件截宽、截高,钢筋保护层厚度及两个135°弯钩,不考虑那三个90°直弯。下料长度则都要考虑。
(2)什么是钢筋下料长度扩展阅读:
钢筋的下料:
对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目前多数教材和手册采用下式。
下料长度=外包尺寸-量度差+端部弯钩增值。
具体分为:
1、直线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钢筋弯钩增加长度+钢筋搭接长度。
2、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量度差值(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钢筋搭接长度。
3、箍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弯钩增加长度-量度差值(箍筋调整值)。
4、箍筋弯钩增加值:
箍筋弯90°弯钩时,两个弯钩增值为:2*(0.285D+4.785d);当D=2.5d,平直段为5d,两个弯钩增加值为11d。
箍筋弯90°/180°弯钩时,两个弯钩增值为:(1.07D+5.57d)+(0.285D+4.785d)=1.335D+10.355d;当D=2.5d,平直段为5d,两个弯钩增加值为14d。
箍筋弯135°/135°弯钩时,两个弯钩增值为:2*(0.68D+5.18d);当D=2.5d,平直段为5d,两个弯钩增加值为14d。
经验公式(来源于规范书籍):
箍筋下料长度=内尺寸周长+(28D)抗震
箍筋下料长度=内尺寸周长+(14D)非抗震
量度差、端部弯钩增值无论按理论公式还是按近似值公式计算,其结果误差甚小,精确度高。而外包尺寸的计算,由于计算方法的不同,其结果相差较大,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❸ 钢筋的下料长度怎样计算
一、直线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二、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量度差值(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注意:度量差值=钢筋的外包尺长度减去钢筋的中轴线的长度
钢筋在弯曲时:外侧会变长,而内侧会变短,但轴线尺寸不变。(所以最外侧的尺寸和中轴线的尺寸就会有一个差值,这个差值就是度量差值,或者叫做弯曲调整值)
三、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分抗震和非抗震,带弯钩和不带弯钩 )
箍筋的周长=(a-2c+2d)*2+(b-2c+2d)*2
合并后的公式为:(a+b-4c+4d)*2 也就是:梁的周长-8c+8d=箍筋的周长
(3)什么是钢筋下料长度扩展阅读
在配料表中需标出每根钢筋的下料长度。下料长度指的是下料时钢筋需要的实际长度,这与图纸上标注的长度并不完全一致。
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是以钢筋弯折后其中心线长度不变这个假设条件为前提进行的。也就是说,钢筋弯折后中心线长度不变,而外边缘变长,内边缘缩短。因此,钢筋的下料长度就是指相应钢筋的中心线长。
实际工程计算中,影响下料长度计算的因素很多,如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弯折后发生的变形;图纸上钢筋尺寸标注方法的多样化;弯折钢筋的直径、级别、形状、弯心半径的大小以及端部弯钩的形状等,在进行下料长度计算时,对这些因素都应该考虑。
❹ 钢筋下料长度怎么算
1、圆钢2.5d
2、一般部位变形钢筋
3、顶层边节点变形钢筋
d≤25时取6d ;d>25时取8d。
4、度量尺寸:按设计及验收规范要求,采用相应的方法,对弯制成形的钢筋进行测量的尺寸。
5、下料长度:将钢筋按设计及验收规范要求弯制成形所需要的实际长度。
6、计算原理:钢筋物力特性。
7、钢筋弯曲形时,产生塑性变形,内侧压缩、外侧拉伸、轴心长度不变。钢筋下料长度=钢筋轴心长度。
(一) 箍筋简化计算方法:
度量方式:内空尺寸
箍筋下料长度=内空尺寸(a+b)*2+26.5d
计算方法: 箍筋度量尺寸:内空尺寸 (a、b);弯钩平直长度10d。
箍筋轴心(下料)长度:(a1+b1)*2+3L1+2L2+20d
其中:
a1=a-1.25d*2
b1=b-1.25d*2
L1=3.14*3.5d/4=2.749d
L2=3.14*3.5d*135/360=4.123d
得箍筋轴心(下料)长度:
(a+b-5d)*2+3*2.749d+2*4.123d+20d
=(a+b)*2+26.493d
=(a+b)*2+26.5d
❺ 钢筋下料长度
1钢筋切断时的长度称为下料长度。
2钢筋下料计算
对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目前多数教材和手册采用下式
下料长度=外包尺寸-量度差+端部弯钩增值
具体分为:
直线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量度差值+弯钩增加长度
箍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弯钩增加长度-量度差
(1)量度差值:(d为钢筋直径) 钢筋弯曲角度/(°) 30 45 60 90 135
量度差值/mm 0.35d 0.5d 0.85d 2d 2.5d
(2)弯钩增加长度 钢筋直径d/mm ≤6 8~10 12~18 20~28 32~36
一个弯钩长度/mm 4d 6d 5.5d 5d 4.5d
(3) 箍筋弯钩增加值
箍筋弯90°弯钩时,两个弯钩增值为:2*(0.285D+4.785d);当D=2.5d,平直段为5d,两个弯钩增加值为11d。
箍筋弯90°/180°弯钩时,两个弯钩增值为:(1.07D+5.57d)+(0.285D+4.785d)=1.335D+10.355d;当D=2.5d,平直段为5d,两个弯钩增加值为14d。
箍筋弯135°/135°弯钩时,两个弯钩增值为:2*(0.68D+5.18d);当D=2.5d,平直段为5d,两个弯钩增加值为14d。
经验公式(来源于规范书籍)
箍筋下料长度=内尺寸周长+(28D)抗震 箍筋下料长度=内尺寸周长+(14D)非抗震 量度差、端部弯钩增值无论按理论公式还是按近似值公式计算,其结果误差甚小,精确度高。而外包尺寸的计算,由于计算方法的不同,其结果相差较大,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❻ 什么叫做钢筋下料
钢筋下料是指确定制作某个钢筋构件所需的材料形状、数量或质量后,从整根钢筋中取下一定形状、数量或质量的钢筋进行加工的操作过程。
钢筋下料步骤
1、看懂工程结构施工图;
2、计算下料长度,要掌握保护层、钢筋量度差值、弯钩增加长度、箍筋调整值等概念;
3、根据计算结果,剪切钢筋。
简单常用的钢筋计算如下:
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弯钩增加长度-保护层厚度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上述钢筋如有搭接,还应增加钢筋搭接长度。
1、筋弯曲调整值
钢筋弯曲角度 30° 45° 60° 90° 135°
钢筋弯曲调整值 0.35d 0.5d 0.85d 2d 2.5d
d为钢筋直径
2、弯钩增加长度
半圆弯钩增加长度参考表(机械弯)
钢筋直径(mm) ≤6 8~10 12~18 20~28 32~36
一个弯钩长度(mm) 40 6d 5.5d 5d 4.5d
3、弯起钢筋斜长系数
弯起角度 30° 45° 60°
斜边长度 S 2h。 1.41h。 1.15h。
底边长度 L 1.732h。 h。 0.575h。
增加长度 S-L 0.268h.。 0.41h。 0.575h。
h。为弯起高度
4、箍筋调整值
箍筋调整值为弯钩增加长度和弯曲调整值两者之差或和,根据箍筋量外包尺寸或内皮尺寸确定
箍筋量度方法
①量外包尺寸②量内皮尺寸
箍筋调整值
箍筋直径(mm) 4~5 6 8 10~12
量外包尺寸 40 50 60 70
量内皮尺寸 80 100 120 150~170
❼ 做预算算钢筋长度和钢筋下料长度有什么区别
梁板钢筋的下料长度=梁板的轴线尺寸-保护层(一般25)+上弯勾专尺寸
180度弯勾=6.属25d
90度弯勾=3.5d
45度弯勾=4.9d
再咸去度量差:30度时取0.3d\45度0.5d\60度1d\90度2d\135度3d
如果是一般的施工图纸按上面的方法就右以算出来如板的分布筋\负盘\梁的纵向受力筋\架力筋.如果是平法施工图那就要参考03G101-1B了
箍筋的长度外包长度+弯勾长度-6d
弯勾长度6加100\8加120\10加140
箍筋个数=梁构件长度-(25保护层)*2/箍筋间距+1
❽ 钢筋下料长度的名词解释。
‘钢筋下料长度’不是什么名词术语,没有必要进入规范以条文方式来规定!内
按照施容工图要求的形状、尺寸制作,计算出需要截断的长度,这只是钢筋工的操作基本知识。
题主想要知道这种基本知识,应该指定一、二实例,才能得到回答。
所以,提问也是应该明白表达出自己疑难的,随便问得不到结果!
❾ 钢筋下料是什么意思
所谓钢筋下料,就是根据施工图纸,分别计算出各根钢筋切断时的直线长度,也称为下料长度,然后加以编号,分别计算钢筋的下料长度及根数,填写配料单,申请加工。
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是以钢筋弯折后其中心线长度不变这个假设条件为前提进行的。也就是说,钢筋弯折后中心线长度不变,而外边缘变长,内边缘缩短。因此,钢筋的下料长度就是指相应钢筋的中心线长。
实际工程计算中,影响下料长度计算的因素很多,如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弯折后发生的变形;图纸上钢筋尺寸标注方法的多样化;弯折钢筋的直径、级别、形状、弯心半径的大小以及端部弯钩的形状等,我们在进行下料长度计算时,对这些因素都应该考虑。
拓展资料
《钢筋翻样与下料》本书以现代建筑工程施工基本顺序为主线,介绍平法制图规则下一般构件的钢筋翻样与下料,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概念和基本公式、筏形基础钢筋翻样与下料、框架柱钢筋翻样与下料、剪力墙钢筋翻样与下料、框架连续梁钢筋翻样与下料、楼板钢筋翻样与下料、楼梯钢筋翻样与下料。全书除介绍基本概念及基本知识外,还辅以较多的例题,每一单元后配有能力训练题,在编写上突出实用性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土建类各专业应用能力训练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相关的培训教材,供建筑施工专业技术人员参考。
参考资料:网络-钢筋下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