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钢筋混泥土现浇板内钢筋的形式有哪几种
钢筋混凝土楼板按其施工方法不同,可分为现浇式、装配式和装配整体式三种。回
钢筋混凝土楼板采用混凝土与钢答筋共同制作。这种楼板坚固,耐久,刚度大,强度高,防火性能好,当前应用比较普遍。按施工方法可以分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和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两大类。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一般为实心板,现浇楼板还经常与现浇梁一起浇筑,形成现浇梁板。现浇梁板常见的类型有肋形楼板、井字梁楼板和无梁楼板等。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除极少数为实心板以外,绝大部分采用圆孔板和槽形板(分为正槽形与反槽形两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一般在板端都伸有钢筋,现场拼装后用混凝土灌缝,以加强整体性。
Ⅱ 混凝土现浇板钢筋有哪些规范
用10mm直径的螺纹钢,上下两皮,间距的话保险点10cm一档,不过按照常规来说20cm一档专足够了,现浇板高度属的话10-12cm。
可以现浇的,但是你模板绝对不要拆的太早,因为5.8*5.9挺大的,模板至少要10天以后才拆
Ⅲ 现浇板的钢筋包含哪些其作用分别是什么
受力钢筋:正弯矩钢筋,抵抗正弯矩。负弯矩钢筋,抵抗负弯矩。
构造钢筋:抵抗温度、混凝土收缩,受力均匀,计算模型与实际的差别。
Ⅳ 现浇板钢筋图解读
底层钢筋不是简支板的话,采取Φ6@140cm双向布置
面层钢筋XY方向都是90°钢筋弯钩的话,图示表示双向都为负筋,也应采取Φ6@140cm双向布置
Ⅳ 现浇板中分布钢筋的作用是什么
(1)对四边支撑的单向板,可承担在计算中未计及但实际存在的长跨方向的弯矩;
(2)抵抗由于温度变化或混凝土收缩引起的内力;
(3)承受并分散板上部荷载产生的内力;
(4)与受力钢筋组成钢筋网,便于在施工中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
分布钢筋是一种构造钢筋,即其数量不通过计算,而是按照设计规范规定选择的。《公路桥规》规定分布钢筋直径不小于6mm,其间距应不大于250mm。在所有主筋的弯折处,都应设置分布钢筋。
(5)现浇板钢筋有哪些扩展阅读
分布钢筋的种类:
1、构造筋
就是按国家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的强制要求布设、不用经设计人员重新计算的配筋,就是构造配筋,如单向受力板中长向配筋、柱子核心区加密等墙拉筋:是构造柱与墙体的拉结钢筋,保证在地震水平力作用下,墙体能连接成整体,不至于甩出后伤人。
2、腰筋
是梁的高度超过一定高度后,防止梁侧向扭曲的构造配筋,这就是上面说的构造配筋,是按国家规范强制要求而布设的。
3、预埋锚固筋
就是插筋,是为了新旧混凝土面的接槎牢固或满足受力要求而预先插设的。
4、抗扭筋
属于腰筋的一种,是用以承受扭矩的钢筋,需要有“箍筋”和“纵筋”构成。
5、附加吊筋
主次梁相交,在主梁内次梁钢筋下部布设的吊筋,解决次梁与主梁相交处主梁内部混凝土剪应力过大的问题。
Ⅵ 钢筋混泥土现浇板内钢筋的形式有哪几种
钢筋混泥土现浇板内钢筋的形式有柱竖向钢筋、柱箍筋、剪力墙竖钢筋、剪力墙水平筋、梁底筋、梁面筋、梁箍筋、腰筋、架立筋、板底筋、板面筋等几种
Ⅶ 现浇板钢筋布置有什么要求
现浇板的下部钢筋短跨在下,长跨在上。上部钢筋短跨在上,长
跨在下。街头位置上版部钢筋在跨权中1/3处,也可以搭接。下部钢筋下支座处1/3,下部钢筋也可以锚固入梁内并满足锚固长度,见101-2 焊接接头位置要保证50%的截面比例。如果100%的搭接比例搭接长度要成1.4。
板筋的起步筋位置取板受力钢筋间距的一半,从梁外侧筋外侧开始算起,一般做法就是取梁侧模外5公分。
Ⅷ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现浇板钢筋如何区分哪些是受力钢筋
单向板的设计中,有受力钢筋、分布钢筋和构造钢筋三种。其中:
(1)沿短跨方向布置受力钢筋为受拉钢筋,用来承受板正截面的受弯承载力;
(2)在垂直受力方向布置的非受力钢筋均为分布钢筋。其作用是将荷载更好地分布给受力钢筋,同时在浇灌混凝土时起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以及抵抗与受力钢筋垂直方向的收缩和温度变化所产生的拉应力的作用。
板的构造钢筋主要是指:1)板简支边的上部构造负筋;2)单向板的受力钢筋与梁平行时,沿梁方向布置的与梁垂直的上部构造负筋;3)控制板温度、收缩裂缝的构造钢筋。构造钢筋一般指其受力不大但计算起来较繁琐复杂,因而按规范规定配置的钢筋。作用是抵抗因各种原因产生的附加应力。构造钢筋不仅在板中有,在梁、柱、基础等其它构件中均有配置。从某种意义上说,板中的分布钢筋也是构造钢筋的一种。
Ⅸ 现浇板钢筋包括哪些
1、包括受力筋(底层筋和面层筋,多数只有底筋,两者都有时,下面的钢筋除马橙筋外就不需要了)
2、负筋
3、分布筋
4、马橙筋
5、温度收缩筋
分布筋也属于板筋,在钢筋抽样软件中,也是归类到板筋的。
Ⅹ 现浇板分布筋有什么要求
现浇板钢筋布置要求
1、现浇板的下部钢筋短跨在下,长跨在上。上部钢筋短跨在上,长跨在下。街头位置上部钢筋在跨中1/3处,也可以搭接。下部钢筋下支座处1/3,下部钢筋也可以锚固入梁内并满足锚固长度,见101-2
焊接接头位置要保证50%的截面比例。如果100%的搭接比例搭接长度要成1.4。
板筋的起步筋位置取板受力钢筋间距的一半,从梁外侧筋外侧开始算起,一般做法就是取梁侧模外5公分。
2、从设计角度来讲,当楼板大于150mm厚时,一般是建议采用上下上层配筋的。因为楼板厚度大的情况下,通长从设计的时候要考虑上部跨中负弯矩的作用,虽然理论上没有跨中负弯矩,但是考虑现场的施工实际情况(支模、施工时人为因素等等),上部也有配置钢筋。布置双向钢筋的时候,短跨是计算跨度,也就是主受力方向(当然这也要取决于板的长宽比,当长宽比接近于1:1的时候,双向配筋是差不多的),因此主受力筋应当配置在外侧。
3、浇板的下部钢筋短跨在下,长跨在上。上部钢筋短跨在上,长跨在下。街头位置上部钢筋在跨中1/3处,也可以搭接。下部钢筋下支座处1/3,下部钢筋也可以锚固入梁内并满足锚固长度。
4、根据受力特点,应该是短方向受力较大,对板下部受力筋来讲应放在下边,长边方向受相对较小,应放在上边;上层筋相反短边放在上边,长边放在下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