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双向板的配筋计算 算出As后怎么配出钢筋啊 就是几级钢筋 间距多少
参看此表,横行-为钢筋直径,竖行-为间距。选取与计算所得的As相近的值,即可。
㈡ 钢筋混凝土结构受拉钢筋布置为三排,as怎么算
优秀,取三层钢筋上下两层钢筋间距的中间位置到构件受拉侧外表面
㈢ AS 受拉钢筋面积怎样计算
取一米板带,根据支承情况按简支或者连续的受弯构件计算。
㈣ 混凝土设计中,求出了钢筋截面积As,如何根据As选择合适的钢筋啊,就是“选取3φ25”这种格式
单根钢筋截面面积根据直径可以求出来,然后用As除以单根钢筋截面面积,就可以得到根数。
可以多选用几种直径钢筋来比较,直径20 、22、25的都可以用。
㈤ 已知弯矩、板混凝土强度、钢筋型号,如何求板配筋例如弯矩21.1KN/m,H=150mm,C25混凝土,二级钢求As
二、设计依据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三、计算信息
1. 几何参数
截面类型: 矩形
截面宽度: b=1000mm
截面高度: h=150mm
2. 材料信息
混凝土等级: C25 fc=11.9N/mm2 ft=1.27N/mm2
钢筋种类: HRB335 fy=300N/mm2
最小配筋率: ρmin=0.200%
纵筋合力点至近边距离: as=15mm
3. 受力信息
M=21.100kN*m
4. 设计参数
结构重要性系数: γo=1.0
四、计算过程
1. 计算截面有效高度
ho=h-as=150-15=135mm
2. 计算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ξb=β1/(1+fy/(Es*εcu))=0.80/(1+300/(2.0*105*0.0033))=0.550
3. 确定计算系数
αs=γo*M/(α1*fc*b*ho*ho)=1.0*21.100*106/(1.0*11.9*1000*135*135)=0.097
4. 计算相对受压区高度
ξ=1-sqrt(1-2αs)=1-sqrt(1-2*0.097)=0.103≤ξb=0.550 满足要求。
5. 计算纵向受拉筋面积
As=α1*fc*b*ho*ξ/fy=1.0*11.9*1000*135*0.103/300=549mm2
6. 验算最小配筋率
ρ=As/(b*h)=549/(1000*150)=0.366%
ρ=0.366%≥ρmin=0.200%, 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
㈥ 在做题时先假设as的值,当算出As等之后,怎么算出as的真实值(三排受拉钢筋)。h0=h-as
如果近似地算,可以认为第二排钢筋的中心到截面边缘的距离就是as;如果要精确计算,用每根钢筋面积与其中心到截面边缘距离乘积的和除以钢筋总面积。
工程上一般用近似算法,误差很小,而且偏于安全。
㈦ 计算纵向受拉钢筋As怎么确定采用几层钢筋
先由As,确定要选的钢筋直径大概是那几个,再看梁的截面宽度b的大小和你要选的一版根钢筋的截权面面积。看一层会不会太挤,挤了就两层。
PS:旁人GXX 说得很好 一般算几次之后你就能一眼估计出几排了 比如250的梁宽 300KN m 的弯矩(夸张一下)一排就不好
不过这么大的弯矩250的梁就显得窄了 一般设计会加大截面吧(我没做过很正规的实际工程设计)
㈧ 求截面配筋As
取一米板带,根据支承情况按简支或者连续的受弯构件计算。
计算信息
1. 几何参数
截面类型: 矩形 截面宽度: b=400mm 截面高度: h=800mm
2. 材料信息
混凝土等级: C20 fc=9.6N/mm2 ft=1.10N/mm2
钢筋种类: HRB335 fy=300N/mm2
最小配筋率: ρmin=0.200%
纵筋合力点至近边距离: as=35mm
3. 受力信息
M=500.000kN*m
4. 设计参数
结构重要性系数: γo=1.0
计算过程
计算截面有效高度
ho=h-as=800-35=765mm
计算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ξb=β1/(1+fy/(Es*εcu))=0.80/(1+300/(2.0*105*0.0033))=0.550
确定计算系数
αs=γo*M/(α1*fc*b*ho*ho)=1.0*500.000*106/(1.0*9.6*400*765*765)=0.222
计算相对受压区高度
ξ=1-sqrt(1-2αs)=1-sqrt(1-2*0.222)=0.255≤ξb=0.550 满足要求
计算纵向受拉筋面积
As=α1*fc*b*ho*ξ/fy=1.0*9.6*400*765*0.255/300=2497mm2
验算最小配筋率
ρ=As/(b*h)=2497/(400*800)=0.780%
ρ=0.780%≥ρmin=0.200%, 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
㈨ AS 受拉钢筋面积怎样计算
取一米板带,根据支承情况按简支或者连续的受弯构件计算。
计算信息
1. 几何参数
截面类型: 矩形 截面宽度: b=400mm 截面高度: h=800mm
2. 材料信息
混凝土等级: C20 fc=9.6N/mm2 ft=1.10N/mm2
钢筋种类: HRB335 fy=300N/mm2
最小配筋率: ρmin=0.200%
纵筋合力点至近边距离: as=35mm
3. 受力信息
M=500.000kN*m
4. 设计参数
结构重要性系数: γo=1.0
计算过程
计算截面有效高度
ho=h-as=800-35=765mm
计算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ξb=β1/(1+fy/(Es*εcu))=0.80/(1+300/(2.0*105*0.0033))=0.550
确定计算系数
αs=γo*M/(α1*fc*b*ho*ho)=1.0*500.000*106/(1.0*9.6*400*765*765)=0.222
计算相对受压区高度
ξ=1-sqrt(1-2αs)=1-sqrt(1-2*0.222)=0.255≤ξb=0.550 满足要求
计算纵向受拉筋面积
As=α1*fc*b*ho*ξ/fy=1.0*9.6*400*765*0.255/300=2497mm2
验算最小配筋率
ρ=As/(b*h)=2497/(400*800)=0.780%
ρ=0.780%≥ρmin=0.200%, 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