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剪力墙中纵向钢筋是指什么钢筋
剪力墙的竖向钢筋和横向钢筋都属于纵向钢筋。剪力墙板上一般只有拉钩,而边缘约束构件或边缘构造构件是有箍筋的。
② 剪力墙边缘构件如何根据SATWE计算结果配筋
剪力墙边缘构件根据SATWE计算结果配筋,按柱配筋,此时表示柱对称配筋计算的单边的钢筋面积。
剪力墙显示“0”是指边缘构件不需要配筋且不考虑构造配筋(此时按照高规表7.2.16来配),当墙柱长小于3倍的墙厚或一字型墙截面高度不大于800mm时。
水平钢筋:H0.8是指Swh范围内的水平分布筋面积(cm2),Swh范围指的就是Satwe参数中的墙水平分布筋间距,是指的双侧的,先换算成1米内的配筋值,再来配,比如你输入的间距是200 mm ,计算结果是H0.8,那就用0.8*100(乘以100是为了把cm2转换为mm2)*1000/200=400mm2 。
再除以2就是200mm2再查板配筋表就可以了。
所以配竖向钢筋:计算过程1000X200X0.25%=500mm2,同样是指双侧,除以2就是250mm2,Φ8.gif'/>200(面积251mm2)足够。
Satwe参数中的竖向配筋率是可根据工程需要调整的,当边缘构件配筋过大时,可提高竖向配筋率。
分布筋是处在受力筋上面的成 90 度起固定受力钢筋位置的作用,并将板上的荷载分散到受力钢筋上,同时也能防止因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化等原因,在垂直于受力钢筋方向产生的裂缝。 在剪力墙上,墙梁与墙柱之外的墙体纵筋横筋亦称作分布筋。在剪力墙上,墙梁与墙柱之外的墙体纵筋横筋亦称作分布筋。
(2)剪力墙边缘结构纵向钢筋如何确定扩展阅读:
分布筋的种类:
1、构造柱,是墙体内转角及轴线相交处设置的墙体抗震柱,它是在唐山大地震后总结出来的防震减灾技术措施之一,在此之前建筑上是没有的。
2、构造筋,就是按国家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的强制要求布设、不用经设计人员重新计算的配筋,就是构造配筋,如单向受力板中长向配筋、柱子核心区加密等 墙拉筋:是构造柱与墙体的拉结钢筋,保证在地震水平力作用下,墙体能连接成整体,不至于甩出后伤人。
3、腰筋,是梁的高度超过一定高度后,防止梁侧向扭曲的构造配筋,这就是上面说的构造配筋,是按国家规范强制要求而布设的。
4、预埋锚固筋,就是插筋,是为了新旧混凝土面的接槎牢固或满足受力要求而预先插设的。
5、抗扭筋,属于腰筋的一种,是用以承受扭矩的钢筋,需要有“箍筋”和“纵筋”构成。
6、附加吊筋,主次梁相交,在主梁内次梁钢筋下部布设的吊筋,解决次梁与主梁相交处主梁内部混凝土剪应力过大的问题。
③ 剪力墙边缘构件纵向钢筋连接构造和框架柱有什么区别
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各有各的基本抗震构造措施,不必要攀比!框架柱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大于50%,接头不得设置在箍筋加密区及梁、柱节点内。墙的边缘构件没有箍筋加密区。
④ 剪力墙竖向墙筋从边缘构件起起步距离多大
1、剪力墙墙抄身竖向筋的起步钢筋离边缘构件边线的距离为1倍间距,参见《12G901-1》。
2、对剪力墙来说,影响延性和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边缘构件,墙身配筋率ρ在0.1%~0.28%范围内时墙为延性坡坏,因此对于墙身钢筋,在非计算控制的情况下,除底部加强区可适当加强外,其他部位都可以按构造配置。
非计算控制时,剪力墙分布钢筋可按规范构造要求配置,如200mm厚的普通剪力墙水平及竖向分布钢筋均可选用2×8@200(ρ=0.251%)。但当采用HPB235级钢筋时,因其硬度较软,由于施工时钢筋网自身的稳定要求,竖向分布钢筋一般不小于2×10@200,因为2010新版抗规已明确剪力墙竖向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0mm;另外当某层墙体高度较高时,出于施工的要求,也应适当提高竖向分布钢筋的配筋率(采取加大直径或减少间距等措施)。
⑤ 剪力墙边缘构件纵向钢筋搭接部位疑问
应该按12G901-1.它是经过征求意见后的变动,这有利于施工,且因并不涉及结构安全,所以不必要废弃11G101-1的做法。
⑥ 剪力墙边缘构件(构造边缘构件钢筋、约束边缘构件钢筋)钢筋如何布置,非阴影区纵筋分布筋如何布置
根据规范而定,具体可参考下面的条例:
1、高规7.2.17条第3款规定,抗震设计时,构造边缘构件箍筋的无肢长度不应大于300mm,拉筋的水平间距不应大于纵向钢筋间距的2倍。其中箍筋的无肢长度即为边缘构件纵筋的间距。
2、构造边缘构件和约束边缘构件应该也属于剪力墙的范围。其构造也得满足墙体的规定。2011《抗规》6.4.4条1款规定,抗震墙的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300mm,
3、根据2011《抗规》6.4.5-3表中的二、三级剪力墙。6根16,约束边缘构件截面为400mm时,纵筋间距即为200mm,最大为300。
剪力墙又称抗风墙、抗震墙或结构墙。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重力)的墙体,防止结构剪切(受剪)破坏。
它分平面剪力墙和筒体剪力墙。平面剪力墙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升板结构、无梁楼盖体系中。为增加结构的刚度、强度及抗倒塌能力,在某些部位可现浇或预制装配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现浇剪力墙与周边梁、柱同时浇筑,整体性好。筒体剪力墙用于高层建筑、高耸结构和悬吊结构中 ,由电梯间、楼梯间、设备及辅助用房的间隔墙围成,筒壁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墙体,其刚度和强度较平面剪力墙高可承受较大的水平荷载。
⑦ 剪力墙结构 约束边缘构件 纵向钢筋及箍筋配筋不足时 如何处理
加大配筋数量与配箍数量啊。
或者重新设计截面尺寸,以达到合理的配筋量。
⑧ 剪力墙第一根竖向钢筋与约束或者构造边缘柱相邻的竖向钢筋是多少距离
剪力墙第一来根竖向钢自筋与暗柱的距离是墙竖向筋的一个间距。
约束边缘柱的纵筋,同时也是墙肢的纵筋,不论直径是否加粗。所以不存在‘起步’的问题,只需照结施图上的墙柱大样表均匀布置就是。见13SG903-1图集首页建设部文件。
1、高规7.2.17条第3款规定,抗震设计时,构造边缘构件箍筋的无肢长度不应大于300mm,拉筋的水平间距不应大于纵向钢筋间距的2倍。其中箍筋的无肢长度即为边缘构件纵筋的间距。
2、构造边缘构件和约束边缘构件应该也属于剪力墙的范围。其构造也得满足墙体的规定。2010《抗规》6.4.4条1款规定,抗震墙的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300mm,
3、根据2010《抗规》6.4.5-3表中的二、三级剪力墙。6根16,约束边缘构件截面为400mm时,纵筋间距即为200mm,最大为300。
⑨ 剪力墙中纵向钢筋是指什么钢筋
纵向钢筋是平行于混凝土构件纵轴方向所配置的钢筋。配置于截面受压区的钢筋称为纵向受版压钢筋;权配置于截面受拉区的钢筋称为纵向受拉钢筋。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柱子的竖向钢筋就是纵向(竖向)钢筋,水平钢筋(箍筋)就是横向钢筋;墙中与地面垂直的为纵向(竖向)钢筋,与地面平行的为横向钢筋。而梁的底部和顶部沿梁跨度方向的钢筋是纵向(竖向)钢筋,梁的箍筋和拉筋为横向钢筋。
沿楼板短向的为横向钢筋,沿楼板长向的为纵向(竖向)钢筋。 柱、墙、梁中的纵向钢筋可以抵抗拉力和压力,横向钢筋抵抗剪力。对于双向板,其纵向和横向钢筋均为主要受力筋;而单向板中的横向钢筋为受力筋,纵向钢筋为分布筋。
(9)剪力墙边缘结构纵向钢筋如何确定扩展阅读:
剪力墙平面布置
剪力墙结构中全部竖向荷载和水平力都由钢筋混凝土墙承受,所以剪力墙应沿平面主要轴线方向布置。矩形、L形、T形平面时,剪力墙沿两个正交的主轴方向布置;三角形及Y形平面可沿三个方向布置;正多边形、圆形和弧形平面,则可沿径向及环向布置。
⑩ 剪力墙结构纵向钢筋变直径如何处理
有两种简单实际的方法
1、截面相同法
举个例子,原来的直径是22,需要版换权算的直径是12,那么就需要2根直径为12的代换。记住只能大不能小。
2、质量相同法
同样举个例子,原来为直径22的钢筋需要2根,其重量假设为50千克,那么需要换直径为12的钢筋,其质量必须大于直径为22的钢筋质量,就是要大于50千克。
这个只是作为施工员在实际中的简单操作,不作为计算工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