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电梯井钢平台做法
电梯井钢平台做法可归纳为三种主流类型,分别适配不同施工场景与技术要求。
1. 中交四航局可提升式做法
关键环节采用槽钢主梁与工字钢支撑件焊接形成基础框架,通过U型卡与铁块连接件水平固定,操作架立杆与套管插入后用销子锁定。该方法强调平台与电梯井内壁预留安全距离,且平台尺寸能根据井道实际需求灵活调整。
2. 常规焊接做法
材料选用14号槽钢主梁搭配10号槽钢次梁,平台板采用2mm厚花纹钢板焊接。操作架搭设时高度不得超过楼层高度,并需在剪力墙侧板拆除后立即提升平台,保证施工节奏。此方法明确规定平台禁止堆放材料,仅限操作人员站立使用。
3. 电梯井道型钢施工做法
底座由工字型斜向支撑型钢与横向联系梁构成,通过牛腿支撑在电梯井门洞阳角实现力学传递。平台架采用扣件式钢管装配,将四条腿钢管套装在斜撑翼缘的定位立柱上。该设计通过多点立体支撑体系实现平台稳定性提升。
⑵ 电梯的对重架安装的几个步骤
安装对重架:
1、把对重架和适量的对重铁搬运到最顶层,;
2、在对重架上安装滑轮,安装位置是对重轮油嘴面对厅门,在导向轮处安装导靴的位置。
5、对重架安装完毕。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指从保护人员和货物的观点制定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的安全规范,防止发生与使用人员、电梯维护或紧急操作相关的事故的危险。不仅表达了电梯指令的基本安全要求,而且另外叙述了电梯安装在建筑物或构筑物中的最低限度的规范要求。对乘客电梯、载货电梯的制造、安装与检验提供了全国统一的技术依据和安全要求,对于电梯交付使用前的检验、定期检验以及重大改装或事故后的检验的内容做了相应的规定。
⑶ 电梯井道脚手架施工是否有规定
对高度≤30m的井道为0~+25mm。
国标GB7025-86《电梯主要参数及轿厢 井道 机房的形式与尺寸》中给出了电梯标准主要参数所对应的井道尺寸,还规定的电梯井道水平尺寸是用铅锤测定的最小净空尺寸。
井道的允许偏差值为:
对高度≤30m的井道为0~+25mm;
对30m<高度<60m的井道为0~+35mm;
对60m<高度<90m的井道为0~+50m;
以上偏差仅适用于对重装置使用刚性金属导轨的电梯。
如果电梯对重装置装有安全钳时,则根据需要,井道的宽度和深度尺寸允许适当增加。
井道照明作为施工中的主要照明设备,在电梯施工结束后,还将起到电梯井道照明作用,所以,施工中要按照标准严格施工,并遵守下面的标准:
(1)井道内设置固定的36V带护罩照明装置,每2~2.5 rn设一盏照明灯。
(2)顶层、底坑应有两盏以上的照明灯,中间层适当位置安装有插座。
(3)照明电源应单独供电,在底层设置控制开关,电源应有短路和过载保护。
在设立井道照明的同时,还要与甲方取得联系,确定施工用电源,并将电源接人施工专用配电箱中。确认配电箱中的熔断丝、漏电保护器。确认施工用照明应使用36V安全电压,照明用灯应使用带防护罩的行灯。所有的机房、库房和工作面,都需要设置独立照明。
⑷ 电梯井道怎么加加槽钢
一般在电梯井施工阶段传统的脚手架采用落地式或工字钢悬挑钢管脚手架。
一般在电梯井施工阶段传统的脚手架采用落地式或工字钢悬挑钢管脚手架,由于搭设高度较高,存在安全隐患,且成本较高,操作不便。电梯井槽钢架,具有安全性能高、操作方便、成本低等优点。适用于建筑施工现场通用电梯井混凝土结构、二次结构施工的操作平台和下层防护。
电梯井槽钢架的特点
可拆卸、可重复利用,绿色环保又节省成本。无需每层搭设扣件式脚手架,提高了安全施工及施工进度,并节约了施工成本。可随着主体结构的升高逐层提升,安装操作简便,吊运快捷,加快了施工速度,安全作业有保障。
可根据电梯井的尺寸和楼层层高制作不同的操作平台提升架,适用性较强。主要使用适用于房屋建筑工程电梯井内作业和安全保护。采用两榀三角支架,用横向支撑组装操作平台架体。
电梯井三角钢平台下部L型支腿卡到施工层下一层楼板面,宽度与电梯门洞一致,上部操作平台卡到剪力墙预留的牛腿槽钢上,采用木楔固定,形成稳定的支撑平台。在平台架体焊接固定钢板,用扁钢压条和螺栓将木架板与角钢支座紧固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