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脚手架的方量怎么计算
1、外脚手架—按外墙面垂直投形面积计算。
长度:外墙外包线。
高度:挑檐——设计室外地坪至檐口屋面板面。
女儿墙——设计室外地坪至女儿墙压顶面。
2、里脚手架
⑴内墙砌筑里脚手架、粉刷脚手架—净长×净高。
⑵围墙(砌筑脚手架、粉刷脚手架)。
长度:围墙中心线。
高度:设计室外地坪至围墙顶。
3、满堂脚手架—按室内地面净面积(净长×净宽)计算,不扣除柱、附墙垛所占面积。
脚手架是为了保证各施工过程顺利进行而搭设的工作平台。按搭设的位置分为外脚手架、里脚手架;按材料不同可分为木脚手架、竹脚手架、钢管脚手架;按构造形式分为立杆式脚手架、桥式脚手架、门式脚手架、悬吊式脚手架、挂式脚手架、挑式脚手架、爬式脚手架。
不同类型的工程施工选用不同用途的脚手架。桥梁支撑架使用碗扣脚手架的居多,也有使用门式脚手架的。主体结构施工落地脚手架使用扣件脚手架的居多,脚手架立杆的纵距一般为1.2~1.8m;横距一般为0.9~1.5m。
脚手架与一般结构相比,其工作条件具有以下特点:
1、所受荷载变异性较大;
2、扣件连接节点属于半刚性,且节点刚性大小与扣件质量、安装质量有关,节点性能 存在较大变异;
3、脚手架结构、构件存在初始缺陷,如杆件的初弯曲、锈蚀,搭设尺寸误差、受荷偏心 等均较大;
4、与墙的连接点,对脚手架的约束性变异较大。 对以上问题的研究缺乏系统积累和统计资料,不具备独立进行概率分析的条件,故对结构抗力乘以小于1的调整系数其值系通过与以往采用的安全系数进行校准确定。因此,本规范采用的设计方法在实质上是属于半概率、半经验的。脚手架满足本规范规定的构造要求是设计计算的基本条件
『贰』 你好,里脚手架怎么计算什么情况下才能计算里脚手架定额中又怎么套用呢谢谢!
里脚手架的计算:
1.里脚手架的工程量按建筑物的建筑面积计算。考虑到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的特点,定额子目中分别套算。
2.当建筑物层高在3.6m以内按各层建筑面积计算,楼层高度超过3.6m时,每增加1.2m按调增子目计算,不足0.6m时不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里脚手架调增系数=(楼层高度-3.6m)/1.2m
3.按满堂脚手架计算规则应计算满堂脚手架者,其里脚手架按该部分建筑面积的50%计算。
4.没有建筑面积部分的脚手架搭设,按相应项目规定分别计算。
其他两个问题应该属于经济学中的问题了,我也参考的网络
『叁』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计算公式
1. 盘扣架长度计算:实际长度 + 两端预留长度(一般为10cm)。
2. 盘扣架宽度计算:实际宽度 + 两侧边预留宽度(一般为5cm)。
3. 盘扣架高度计算:实际高度。
4. 钢管材料用量计算:盘扣架总长度 × 单位长度用量(一般为每米2.5-3公斤)。
5. 顶托材料用量计算: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为盘扣架长度的1%左右(如有需要可调整)。
6. 底板用量计算:根据实际面积,使用简易计算公式(底板面积 = 盘扣架面积 + 附加区域)。
7. 立杆数量计算:盘扣架总面积 × 每平米立杆数量(一般为每平米至少需要2-3根立杆)。
8. 斜拉杆数量计算: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建议至少每两个立杆间加装一根斜拉杆(可根据需求增减)。
9. 扣件数量计算:根据实际需要安装的扣件类型进行计算,如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等。
10. 连接销轴数量计算:根据实际需要连接的部位进行计算,如斜拉杆与立杆、顶托与立杆等。
注意事项:
- 在计算过程中,请确保准确测量盘扣架的实际尺寸,并考虑预留空间以适应实际使用需求。
-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顶托材料用量,以确保安全和稳定。
- 使用简易计算公式计算底板用量时,请确保考虑附加区域的实际需要。
-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立杆、斜拉杆和扣件的数量和位置,以确保盘扣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请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选择合适的钢管和扣件材质,以确保安全和质量。
总之,这份盘扣架计算公式计算表旨在为您提供一个简单易懂的指南,帮助您正确计算盘扣架的尺寸和材料用量。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确保盘扣架的安全、稳定和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