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1.2寸PE管是多大的规格
1.2寸相当于40毫米直径, 40pe有100和80两种规格。聚乙烯管的材料分为PE32、PE40、PE63、PE80、PE100五个等级,而用于燃气管和给水管的材料主要是PE80和PE100。
我国对聚乙烯管材专用料没有分级,这使得国内聚乙烯燃气管和给水管生产厂家选择原材料比较困难,也给聚乙烯管材的使用带来了不小的隐患。不同级别PE80和PE100对应不同的压力强度,
并且去掉旧标准中的拉伸强度性能,而增加了断裂伸长率(大于350%),即强调基本韧性。
(1)a48钢管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优势:
连接可靠:聚乙烯管道系统之间采用电热熔方式连接,接头的强度高于管道本体强度
低温抗冲击性好:聚乙烯的低温脆化温度极低,可在-60-60℃温度范围内安全使用。冬季施工时,因材料抗冲击性好,不会发生管子脆裂。
抗应力开裂性好:HDPE具有低的缺口敏感性、高的剪切强度和优异的抗刮痕能力,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能也非常突出。
耐化学腐蚀性好:HDPE管道可耐多种化学介质的腐蚀,土壤中存在的化学物质不会对管道造成任何降解作用。聚乙烯是电的绝缘体,因此不会发生腐烂、生锈或电化学腐蚀现象;此外它也不会促进藻类、细菌或真菌生长。
耐老化,使用寿命长:含有2-2.5%的均匀分布的碳黑的聚乙烯管道能够在室外露天存放或使用50年,不会因遭受紫外线辐射而损害。
耐磨性好:HDPE管道与钢管的耐磨性对比试验表明,HDPE管道的耐磨性为钢管的4倍。在泥浆输送领域,同钢管相比,HDPE管道具有更好的耐磨性,这意味着HDPE管道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好的经济性。
可挠性好: HDPE管道的柔性使得它容易弯曲,工程上可通过改变管道走向的方式绕过障碍物,在许多场合,管道的柔性能够减少管件用量并降低安装费用。
水流阻力小:HDPE管道具有光滑的内表面,其曼宁系数为0.009。光滑的表现和非粘附特性保证HDPE管道具有较传统管材更高的输送能力,同时也降低了管路的压力损失和输水能耗。
搬运方便:HDPE管道比混凝土管道、镀锌管和钢管更轻,它容易搬运和安装,更低的人力和设备需求,意味着工程的安装费用的大大降低。
多种全新的施工方式:HDPE管道具有多种施工技术,除了可以采用传统的开挖方式进行施工外,还可以采用多种全新的非开挖技术如顶管、定向钻孔、衬管、裂管等方式进行施工,这对于一些不允许开挖的场所,是唯一的选择,因此HDPE管道应用领域更为广泛。
② astm a283m 化学成份
ASTM A6/A6M-2004 a 结构用轧制钢板、型钢、板桩和棒钢通用要求
ASTM A27/A27M-2005版 一般用途碳钢铸件标准技术条件
ASTM A36/A36M-2004 碳结构钢标准规范
ASTM A48/A48M-2003版 灰铸铁铸件标准技术条件
ASTM A53/A53M-2005 无镀层及热浸镀锌焊接与无缝公称钢管标准技术条件
ASTM A106-2002a 高温用无缝碳钢公称管规范
ASTM A108-2003版 冷精整的碳钢和合金钢棒材标准技术条件
ASTM A143-2003 热浸镀锌结构钢制品防脆化的标准实施规程和催化探测方法
ASTM A179/A179M-1990a(R2001) 热交换器和冷凝器用无缝冷拉低碳钢管标准规范
ASTM A192-2002 高压设备用无缝碳钢锅炉管标准规范
ASTM A209/A209M-2003 锅炉和过热器用无缝碳钼合金钢管标准规范
ASTM A210/A210M-2002 无缝中碳钢锅炉管和过热器管标准规范
ASTM A213/A213Mb-2004 无缝铁素体和奥氏体合金钢锅炉管、过热器管和换热器管标准规范
ASTM A234/A234M-2004 中、高温用锻制碳钢和合金钢管道配件
ASTM A240/A240M-2005版 压力容器用耐热铬及铬-镍不锈钢钢板、薄板和钢带标准技术条件
ASTM A250/A250M-2004版 锅炉和过热器用电阻焊铁素体碳合金钢管子标准技术条件
ASTM A252-98(R2002) 焊接钢和无缝钢管桩的标准规范
ASTM A262-2002a 探测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度的标准实施规范
ASTM A269/A269-2004 通用无缝和焊接奥氏体不锈钢管标准规范
ASTM A283/A283M-2003版 中、低抗拉强度碳素钢板标准技术条件
ASTM A285/A285M-2003版 压力容器用中、低抗拉强度碳素钢标准技术条件
ASTM A307/A307M-2004版 抗拉强度6000PSI碳钢螺栓和螺柱标准技术条件
ASTM A312/A312M-2005版 无缝和焊接的以及重度冷加工奥氏体不锈钢公称管标准技术条件
ASTM A333/A333M-2004 低温设备用无缝和焊接钢管的规范标准
ASTM A334/A334M-2004 低温设备用无缝和焊接碳素和合金钢管的标准规范
ASTM A335-2003 高温设备用无缝铁素体合金钢管标准规范
ASTM A336/A336M-2005版 高温承压件合金钢锻件标准技术条件
ASTM A356/A356M-2005版 汽轮机用厚壁碳钢、低合金钢和不锈钢铸件标准技术条件
ASTM A370-2005 钢制品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和定义标准
ASTM A387/A387M-2003 压力容器用铬钼合金钢板的标准规范
ASTM A403/A403M-2004 锻制奥氏体不锈钢管配件的标准规范
ASTM A450/A450M-2004 碳素钢管、铁素体合金钢管及奥氏体合金钢管一般要求的标准规范
ASTM A479/A479M-2005版 锅炉和其他压力容器用不锈钢棒材和型材标准技术条件
ASTM A484/A484M-2005版 不锈钢棒材、钢坯及锻件通用要求标准技术条件
ASTM A500-2003a 圆形与异型冷成型焊接与无缝碳素钢结构管标准规范
ASTM A515-2003 中温及高温压力容器用碳素钢板的标准规范
ASTM A516-2004a 中温及低温压力容器用碳素钢板的标准规范
ASTM A530-2003 特种碳素钢和合金钢管一般要求的标准规范
ASTM A615/A615M-2004a 混凝土配筋用异形钢筋和无节钢胚棒标准规范
ASTM A703/A703M-2004 标准技术条件—承压件钢铸件通用要求
ASTM A781/A781M-2004a 铸件、钢和合金的标准规范及通用工业的一般性要求
ASTM A788/A788M-2004a 标准技术条件—钢锻件通用要求
ASTM B209-2004 铝和铝合金薄板和中厚板标准规范
ASTM E6-2003 关于力学性能试验方法的标准术语
ASTM E10-2001版 金属材料布氏硬度的标准试验方法
ASTM E18-2003 金属材料洛氏硬度和洛氏表面硬度的标准测试方法
ASTM E29-2002 使用有效数字确定试验数据与规范符合性作法
ASTM E8M-2004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的标准测试方法
ASTM E94-2004 放射性检查的标准指南
ASTM E125-1963(R2003) 铁铸件的磁粉检验用标准参考照片
ASTM E164-2003 焊件的超声接触检验的标准操作规程
ASTM E208-1995a(R2000) 用导向落锤试验测定铁素体钢无塑性转变温度的标准试验方法
ASTM E213-2004 金属管超声检验方法
ASTM E273-2001 焊接公称管和管子制品超声波检验用标准实用规程
ASTM F36-1995 测定垫片材料压缩率及回弹率的标准试验方法
ASTM F37-1995 垫片材料密封性的标准试验方法
ASTM F38-1995 垫片材料的蠕变松弛的标准试验方法
ASTM F112-2000版 包复垫片密封性能的标准试验方法
ASTM F146-2004版 垫片材料耐液体标准试验方法
ASTM F1311-1990(R2001) 大口径组装式碳钢法兰标准规范
ASTM G1-2003 腐蚀试样的制备、清洁处理和评定用标准实施规范
ASTM G36-73(R1981) 参考资料 标准实用规程:在沸的氯化镁溶液中进行的应力腐蚀裂纹试验
ASTM G46-1976(R1986) 参考资料 标准实用规程:麻点腐蚀的检验和评定
ASTM G48-2003 使用三氯化铁溶液做不锈钢及其合金的耐麻点腐蚀和抗裂口腐蚀性试验的标准方法
ASTM标准中译本丛书(一) 碳钢、铸铁、不锈钢及合金钢材料标准规范(含18个标准)
1. ASTM A105/A105M-2002 管道部件用碳钢锻件
2. ASTM A126-1995(R2001) 阀门、法兰和管道附件用灰铁铸件
3. ASTM A181/A181M-2001 通用管路用碳钢锻件标准规范
4. ASTM A193/A193M-2001 高温用合金钢和不锈钢螺栓材料
5. ASTM A194/A194M-2001 a 高温、高压或高温高压螺栓用碳钢及合金钢螺母标准规范
6. ASTM A216/A216M-2001 a 高温用可熔焊碳钢铸件标准规范
7. ASTM A217/A217M-2002 高温承压件用马氏体不锈钢和合金钢铸件标准规范
8. ASTM A276-2002 a 不锈钢棒材和型材
9. ASTM A278/A278M-2001 高温不超过650°F(350℃)的承压部件用灰铸铁件
10. ASTM A320/A320M-2002 低温用合金钢栓接材料
11. ASTM A350/A350M-2002 要求冲击韧性试验的管件用碳钢及低合金钢锻件标准规范
12. ASTM A351/A351M-2000 承压件用奥氏体、奥氏体-铁素体(双相)钢铸件规范
13. ASTM A352/A352M-1993(R1998) 低温承压件用铁素体和马氏体钢铸件标准规范
14. ASTM A395/A395M-1999 高温用铁素体球墨铸铁承压铸件
15. ASTM A439-1983(R1999) 奥氏体球墨铸铁件
16. ASTM A536-1984(R1999) 球墨铸铁件
17. ASTM A694/A694M-2000 高温输送用管法兰、管件、阀门及零件用碳钢和合金钢锻件标准规范
18. ASTM A965/A965M-2002 高温高压部件用奥氏体钢锻件
ASTM标准中译本丛书(二) 法兰、管件、阀门及部件(含9个标准)
1. ASTM A182/A182M-2002 高温用锻制或轧制合金钢法兰、锻制管件、阀门和部件
2. ASTM A961-2002 管道用钢制法兰、锻制管件、阀门和零件的通用要求标准规范
3. ASTM B462-2002 高温耐腐蚀用锻制或轧制的UNS NO6030、UNS NO6022、UNS NO6200、UNS NO8020、UNS NO8024、UNS NO8026、UNS NO8367、UNS NO10276、UNS N10665、UNS N10675和UNS R20033合金管法兰、锻制管件、阀门和零件标准规范
4. ASTM F885-1984 公称管径为NPS 1/4~2的青铜 截止阀外形尺寸标准规范
5. ASTM F992-1986(R2001) 阀门铭牌标准规范
6. ASTM F993-1986(R2001) 阀门锁紧装置标准规范
7. ASTM F1030-1986(R1998) 阀门操作装置的选择准则
8. ASTM F1098-1987(R1998) 公称管径有NPS2~24的蝶阀外形尺寸标准规范
9. ASTM F1565-2000 蒸汽用减压阀规范
③ 外架距外墙不得超过多少
不同高度建筑有不同规定。普遍认为外架距外墙不得超过2米。
外墙脚手架搭建规范
A1、材料应按国家现行标准进行100%外观检查,所有脚手架材料经检验合格后进行合格品标识妥善保管,必须具备产品质量合格证、生产许可证、专业检测单位检测报告。 A2、安全防护设备及测量作业设备齐全
A3、总包单位向甲方项目部申报的脚手架搭设专项施工方案通过后,组织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并做好书面交底记录。
A4、所以脚手架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A5、图纸深化:按照脚手架搭设专项方案图纸跟建筑物施工图核对,计算立杆的步距及横距,并绘制立杆放线定位图及悬挑卸载层悬挑钢梁排版图。
A6、基础要求:采用砼硬化处理,砼厚度≥100mm,砼标号≥C20,必须满足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的荷载要求,按照立杆放线定位图放线。
A7、基础周边设置排水沟,基础地面不积水,接地线采用40mmХ4mm镀锌扁钢用两道螺栓卡箍与立杆主体结构连成一体,防雷接点≥四处(建筑物四个大角设置防雷点),并满足防雷专项方案要求,保证防雷接地有效。
A8、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下皮20cm处的立柱上, 横向扫地杆则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柱上,通道出入口位置,有存在绊倒的危险时可不用安装扫地杆。
A9、立杆两个相邻立柱接头避免出现在同步同跨内,并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 小于500mm。
A10、纵向水平杆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小于500mm,各接头距立柱的距离不大于500mm,接头交错布置,不在同步,同跨内。
A11、剪刀撑斜杆的接长采用扣件进行搭接。长度不少于1米,不小于3个扣件。
A12、对头铺设的脚手板接头下面必须设置两根小横杆,板端距小横杆100~150mm。
A13、搭接的脚手板必须搭在小横杆上,搭接长度不小于200mm。拐弯处的脚手板必须交叉搭铺,,接缝的搭接长度a≥100mm,L≥200mm,每张脚手板必须四点绑扎。
A14、脚手架应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
A15、主节点处各扣件中心点距离要求:a≤150mm。(1、立杆2、纵向水平杆3、横向水平杆4、剪力撑)
A16、连墙件采用刚性连接,按两步三跨设置,但要满足连墙杆覆盖面积≤27m2, 在结构砼侧面预埋Φ20钢筋,钢筋预埋长度及及焊接宽度必须满足专项方案荷载要求,连墙杆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300mm。
A17、钢丝绳卸载预埋件原材料要求:采用直径≥Φ20圆钢,推荐使用预埋螺母装配式预埋件,预埋长度必须满足专项方案荷载要求。
A18、钢丝绳卸载预埋件安装要求:预埋位置结构梁外侧,砼未够28天龄期严禁连接卸载钢丝绳。 钢丝绳卸载预埋件错误做法:预埋件安装在结构梁面上,给外墙施工留下渗漏隐患。
A19、悬挑载预埋件原材料要求:采用直径≥Φ20圆钢,严禁使用螺纹钢,预埋长度必须满足专项方案荷载要求 悬挑载预埋件错误做法:严禁后期焊接固定。
A20、脚手架预埋连墙件要求:采用直径≥Φ20圆钢预埋件,并跟脚手架满焊连接,预埋件严禁使用螺纹钢,预埋长度及焊接长度必须满足专项方案荷载要求;推荐使用、预埋钢板螺母的连接方法。 脚手架预埋连墙件错误做法:预埋件安装在结构梁面上,给外墙施工留下渗漏隐患。
A21、悬挑卸载设置要求:悬挑钢梁采用≥16号工字钢,工字钢悬挑架体高度(无钢丝绳卸载)不能超过24米;如高度超过24米的要有专项卸载方案,经监理及甲方确认方可实施。
A22、电梯洞口防护栏要求:护栏高度≥1.6米,竖向钢筋间距≤100mm,顶部标准楼层及警示语,底部安装180mm高踢脚板,踢脚板采用≥9mm厚胶合板制作,电梯井内侧必须设置低压照明。
A23、楼梯护栏设置要求:采用可拆卸水管护栏,高度≥1.2米;临边超过3米落差的楼梯必须挂网及底部安装180mm高踢脚板,踢脚板采用≥9mm厚胶合板制作。
A24、楼层内洞口长宽≥400mmх400mm的封闭防护要求:洞口内用四点膨胀螺丝固定Φ
6@150钢筋网,面再封≥10mm厚胶合板,四周覆盖压边200mm,再砂浆封边。
A25、楼层内洞口长宽<400mmх400mm的封闭防护要求: 10mm厚胶合板固定,刷醒目油漆标识。
A26、临边护栏设置要求:采用可拆卸水管护栏,高度1.2米,安装完毕后再挂安全网防护,底部安装180mm高踢脚板,踢脚板采用≥9mm厚胶合板制作。
A27、脚手架兜底网设置要求:每3层楼设置一层兜底网,底部安装180mm高踢脚板,踢脚板采用≥9mm厚胶合板制作。
A28、脚手架硬封闭设置要求:材料采用10mm厚胶合板,每6层楼设置一层硬封闭防护脚手板,底部安装180mm高踢脚板,踢脚板采用≥9mm厚胶合板制作。
A29、基坑护栏设置要求:采用可拆卸水管护栏,高度1.2米,再挂安全网防护,底部安装180mm高踢脚板,踢脚板采用≥9mm厚胶合板制作,推荐使用砼反坎踢脚板。
A30、无法用胶合板封闭护栏设置要求:采用可拆卸水管护栏,高度≥1.2米;临边超过,底部安装180mm高踢脚板,踢脚板采用≥9mm厚胶合板制作。
A31、安全通道设置要求:材料采用10mm厚胶合板,设置双层胶合板硬封闭防护,人 行通道层高度≥2 米
A32、塔吊调运覆盖范围防护棚设置要求:材料采用10mm厚胶合板密铺,设置双层胶合板硬封闭防护。
A33、踢脚板设置要求:材料采用≥9mm厚胶合板,高度180mm,每层必须设置一层踢脚板;踢脚板设置在立杆及安全网之间。
A34、施工楼梯搭设原材料要求:采用钢管、钢网踏步板或钢板踏步板、5mm厚胶合板踢脚板;施工楼梯搭设要求:踏步板宽300mm,楼梯宽度≥1000mm,休息平台宽度≥1000mm,踢脚板高180mm,坡度宜采用1∶3,栏杆高度1.2米。
A35、整体预制式卸料平台原材料要求:底盘架外围为≥[18槽钢,中间为≥[12槽钢,底板及侧板为≥3mm厚花纹钢板,吊环采用≥20mm厚的钢板,围栏四角立柱和上部扶手中间立柱、水平杆均为Ф48×3.5钢管,钢丝绳采用≥φ18.5×4; 整体预制式卸料平台标识要求:每次安装完毕后必须经监理公司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并做好每次验收的书面记录,限重标志采用“傻瓜式”限重标识牌。堆放高度不能超过卸料护栏高度;如堆放钢管时,伸出卸料平台外尺寸不得超过钢管总长度的1/4; 整体预制式卸料平台搭设要求:使用前总包单位必须提供专项方案,栏杆抗侧压强度满足堆放钢管要求。安全系数不小于2,经监理及甲方确认方可实施。
A36、塔吊上下班通行通道搭设要求:采用扣件式水管护栏,高度1.2米,安装完毕后再挂安全网防护,底部安装180mm高踢脚板,踢脚板采用≥9mm厚胶合板制作。
A37、人货梯通道搭设要求:底部采用10mm厚胶合板密铺,防护门采用外挂锁头保护。
A38、人货梯通道插销伸出长度≥150mm,人货梯铁门中部铁板封300mm宽,上下封密钢网。
A39、悬挑平挡板及斜挡板的设置要求:材料采用10mm厚胶合板,设置双层硬封闭;禁止使用通透材料封闭,总包单位必须提供专项方案,经监理及甲方确认方可实施。 双层防护的错误做法:双层防护没有采用硬封闭,采用竹竿代替10mm厚胶合板。
A40、悬挑平台板底部排水沟设置:有外墙展示需要的建筑物必须要安装镀锌铁皮排水沟天沟,总包单位必须提供专项方案,经监理及甲方确认方可实施。
A41、作业层脚手架搭设要求:脚手架高出作业面高度≥1.8米。
A42、每层脚手架搭设完成后,必须经施工单位自验合格,并报经监理公司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楼面梁底板安装,并做好每次验收的书面记录。
A43、安全警戒要求:脚手架搭设及拆除施工过程中必须有安全员全程负责警戒,不得中途离场,禁止非脚手架作业人员进入安全警戒区域,如安全员或警戒员中途离场,不得施工。
A44、警戒区域采用安全铁马隔离并有专人负责警戒,不得中途离场,如安全员或警戒员中途离场,不得施工。
A45、拆除脚手架的原则是先搭后拆,后搭先拆;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连墙件、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构造要求;应根据检查结果补充完善脚手架拆除施工方案中的拆除顺序和措施,经甲方项目部批准后方可实施;拆除脚手架前必须先清除脚手架上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A46、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A47、当脚手架采取分段时,对不拆除的脚手架两端,两端有封闭防护,按照专项方案要求增加连墙杆, 总包单位必须提供专项方案,经监理及甲方确认方可实施。
A48、当脚手架采取分立面拆除时(如人货电梯位置保留不拆),对不拆除的脚
手架两端,两端有封闭防护,按照专项方案要求增加连墙杆,总包单位必须提供专项方案,经监理及甲方确认方可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