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45号钢淬火后4小时内回火
45钢淬火后得到马氏体组织,马氏体是碳的过饱合固溶体,是非平衡状态下的组回织,是不稳定的。如长答时间不回火,马氏体组织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发生变化,这个过程可以叫做“自然时效”,从而导致力学性能的变化。所以淬火后的组织要即时回火才能得到接近平衡态的稳定组织。不仅是45钢,几乎任何钢淬火后都不能直接使用,都要经过回火,且淬火和回火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宜太长。
2. 怎样防止45号钢钢板热处理淬火变形
不要着急淬来火,因为,钢自加工出来之后,都会有内应力,所以很容易变形的。你先试试去应力退火。将钢件加热到稍高于Ac1的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随炉冷却到550~600℃出炉空冷。然后再淬火,或者根据需要不同,渗碳处理或者调质处理。对于45号钢,比如说,齿轮和轴,通常都是调质处理,去应力退火或正火(细粒组织,平衡)——粗加工——淬火——精加工——回火(高中低温)。
箱式炉:830到850度,保温50分钟,淬火方式:5%到10%的盐水;淬火硬度:大于HRC52;回火温度400度回火,硬度在HRC38到HRC42之间。
3. 45号钢淬火的具体步骤是什么,要硬度高,抗弯力强,镗床刀杆用的
推荐热处理温度:正火850℃,淬火840℃,高温回火 600℃,低温回火200℃。
45号钢为 优质碳素结构用钢 ,硬度不高易切削加工,模具中常用来做45号钢管模板,梢子,导柱等,但须热处理 。
1. 45号钢淬火后没有回火之前,硬度大于HRC55(最高可达HRC62)为合格。
实际应用的最高硬度为HRC55(高频淬火HRC58)。
2. 45号钢不要采用渗碳淬火的热处理工艺。
调质处理后零件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广泛应用于各种重要的结构零件,特别是那些在交变负荷下工作的连杆、螺栓、齿轮及轴类等。但表面硬度较低,不耐磨。可用调质+表面淬火提高零件表面硬度。
渗碳处理
一般用于表面耐磨、芯部耐冲击的重载零件,其耐磨性比调质+表面淬火高。其表面含碳量0.8--1.2%,芯部一般在 0.1--0.25%(特殊情况下采用0.35%)。经热处理后,表面可以获得很高的硬度(HRC58--62),芯部硬度低,耐冲击。
如果用45号钢渗碳,淬火后芯部会出现硬脆的马氏体,失去渗碳处理的优点。现在采用渗碳工艺的材料,含碳量都不高,到0.30%芯部强度已经可以达到很高,应用上不多见。0.35%从来没见过实例,只在教科书里有介绍。可以采用调质+高频表面淬火的工艺,耐磨性较渗碳略差。
GB/T699-1999标准规定的45钢推荐热处理制度为850℃正火、840℃淬火、 600℃回火,达到的性能为屈服强度≥355MPa
GB/T699-1999标准规定45钢抗拉强度为600MPa,屈服强度为355MPa,伸长率为16%,断面收缩率为40%,冲击功为39J。
4. 45号无缝钢管淬火后内外径有变化么
只定会有变化,热胀冷缩就会造成变形
5. 45号钢管如何局部淬火
首先要有设备,高频设备
6. 45号钢热处理的具体过程
推荐热处理温度:正火℃,淬火840℃,高温回火 600℃,低温回火200℃。
45号钢为 优质碳素结构用钢 ,硬度不高易切削加工,模具中常用来做45号钢管模板,梢子,导柱等,但须热处理 。
1. 45号钢淬火后没有回火之前,硬度大于HRC55(最高可达HRC62)为合格。
实际应用的最高硬度为HRC55(高频淬火HRC58)。
2. 45号钢不要采用渗碳淬火的热处理工艺。
调质处理后零件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广泛应用于各种重要的结构零件,特别是那些在交变负荷下工作的连杆、螺栓、齿轮及轴类等。但表面硬度较低,不耐磨。可用调质+表面淬火提高零件表面硬度。
渗碳处理
一般用于表面耐磨、芯部耐冲击的重载零件,其耐磨性比调质+表面淬火高。其表面含碳量0.8--1.2%,芯部一般在 0.1--0.25%(特殊情况下采用0.35%)。经热处理后,表面可以获得很高的硬度(HRC58--62),芯部硬度低,耐冲击。
如果用45号钢渗碳,淬火后芯部会出现硬脆的马氏体,失去渗碳处理的优点。现在采用渗碳工艺的材料,含碳量都不高,到0.30%芯部强度已经可以达到很高,应用上不多见。0.35%从来没见过实例,只在教科书里有介绍。可以采用调质+高频表面淬火的工艺,耐磨性较渗碳略差。
GB/T699-1999标准规定的45钢推荐热处理制度为850℃正火、840℃淬火、 600℃回火,达到的性能为屈服强度≥355MPa
GB/T699-1999标准规定45钢抗拉强度为600MPa,屈服强度为355MPa,伸长率为16%,断面收缩率为40%,冲击功为39J。
希望对你有帮助!
7. 45号钢淬火后的硬度一般为多大
45号钢淬火后没有回火之前,硬度大于HRC55(最高可达HRC62)为合格,实际应用的最高硬度为HRC55(高频淬火HRC58)。
正火可改善硬度小于160HBS毛坯的切削性能。该钢经调质处理后,其综合力学性能要优化于其他中碳结构钢,但该钢淬透性较低,水中临界淬透直径为12~17mm,水淬时有开裂倾向。当直径大于80mm时,经调质或正火后,其力学性能相近,对中、小型模具零件进行调质处理后可获得较高的强度和韧性,而大型零件,则以正火处理为宜,所以,此钢通常在调质或正火状态下使用。
(7)45号钢管淬火变长是怎么事扩展阅读:
40Cr工件调质的淬回火,各种参数工艺卡片都有规定,我们在实际操作中体会是:
(一)40Cr工件淬火后应采用油冷,40Cr钢的淬透性较好,在油中冷却能淬硬,而且工件的变形、开裂倾向小。但是小型企业在供油紧张的情况下,对形状不复杂的工件,可以在水中淬火,并未发现开裂,只是操作者要凭经验严格掌握入水、出水的温度。
(二)40Cr工件调质后硬度仍然偏高,第二次回火温度就要增加20~50℃,不然,硬度降低困难。
(三)40Cr工件高温回火后,形状复杂的在油中冷却,简单的在水中冷却,目的是避免第二类回火脆性的影响。回火快冷后的工件,必要时再施以消除应力处理。
影响调质工件的质量,操作工的水平是个重要因素,同时,还有设备、材料和调质前加工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认为:
(一)工件从加热炉转移到冷却槽速度缓慢,工件入水的温度已降到低于Ar3临界点,产生部分分解,工件得到不完全淬火组织,达不到硬度要求。所以小零件冷却液要讲究速度,大工件予冷要掌握时间。
(二)工件装炉量要合理,以1~2层为宜,工件相互重叠造成加热不均匀,导致硬度不匀。
(三)工件入水排列应保持一定距离,过密使工件近处蒸气膜破裂受阻,造成工件接近面硬度偏低。
(四)开炉淬火,不能一口气淬完,应视炉温下降程度,中途闭炉重新升温,以便前后工件淬后硬度一致。
(五)要注意冷却液的温度,10%盐水的温度如高于60℃,不能使用。冷却液不能有油污、泥浆等杂质,不然,会出现硬度不足或不均匀现象。
(六)未经加工毛坯调质,硬度不会均匀,如要得到好的调质质量,毛坯应粗车,棒料要锻打。
(七)严把质量关,淬火后硬度偏低1~3个单位,可以调整回火温度来达到硬度要求。但淬火后工件硬度过低,有的甚至只有HRC25~35,必须重新淬火,绝不能只施以中温或低温回火以达到图纸要求完事,不然,失去了调质的意义,并有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
8. 45号钢调质会发生什么变化,淬火又如何,硬度能最高能达到多少(HRC)要求表面硬度和韧性,变形量有多大
45号钢调质内部应力小,加工,热处理后变形小,外表高频淬火内芯有低硬度可以先做出来.
淬火版硬度提权高,耐磨好,韧性下降,
硬度能最高能达到多少50-55,一般45度左右.太高了容易裂,变形大.
要求表面硬度和韧性,变形量有多大?说不好和热处理厂的工艺有关系,我看见过120(47度)的长度,中间弯2毫米.
9. 45号钢如何淬火
整体调质:850保温3小时,水冷。560火,保温4小时,水冷。
淬火保温时间由设备加热方回式、零件尺寸、钢答的成分、装炉量和设备功率等多种因素确定。对整体淬火而言,保温的目的是使工件内部温度均匀趋于一致。
对各类淬火,其保温时间最终取决于在要求淬火的区域获得良好的淬火加热组织。加热与保温是影响淬火质量的重要环节,奥氏体化获得的组织状态直接影响淬火后的性能。一般钢件奥氏体晶粒控制在5~8级。
(9)45号钢管淬火变长是怎么事扩展阅读:
45#钢是于中碳钢,淬火硬度达不到55~62HRC,作为轴类的零件,一般的工艺只是调质,即使表面属需要硬度,也不需要整个要那么高的硬度,只需要给表面淬硬就可以。所以需要给表面进行渗碳淬火,才能够达到所需的硬度。而且即使渗碳,渗碳层也渗不了那么深,最多也就是一点几毫米。
淬火工件的硬度影响了淬火的效果。淬火工件一般采用洛氏硬度计测定其HRC值。淬火的薄硬钢板和表面淬火工件可测定HRA值,而厚度小于0.8mm的淬火钢板、浅层表面淬火工件和直径小于5mm的淬火钢棒,可改用表面洛氏硬度计测定其HRC值。
10. 45号钢淬火变形
45#钢与合金钢相比,变形量是比较大的。合金钢里由于添加了合金元素,使得淬火时的变形量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