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无缝钢管 > 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是什么

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3-05-31 07:28:30

① 1953年12月什么钢铁公司的三大工程

“三大工程”占了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多个“第一”:“一五”计划中位列首席的头号工程、我国第一个钢铁基地、我国重工业建设中首批竣工投入生产的重点工程等。鞍钢“三大工程”的顺利竣工为全国钢铁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标志性事件。

新中国的工业化战略以重工业为重点,共产党人穗前一直在摸索一条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道路。1953年,以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和七号高炉组成的鞍钢“三大工程”竣工,为全国钢铁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标志性事件。

“三大工程”占了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无数个“第一”——它是“一五”计划中位列首席猜租清的头号工程型誉,是我国第一个钢铁基地,是新中国重工业建设中首批竣工投入生产的重点工程。在毛泽东1949年12月出访莫斯科时签订的苏联帮助中国建设的50个工程项目中,鞍钢列于榜首。

发展过程

1956年是一个创造了许多“第一”的年份。“一五”计划中的许多项目即将建成或者已经建成。包钢和武钢项目相继上马;新中国第一批12辆国产汽车开出了厂房;沈阳飞机制造厂生产出了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中国大地上第一次形成了工业体系的雏形。

鞍钢的七号高炉出现了压产,高炉需要陶瓷元件,但国产的陶瓷元件却屡屡不达标。1956年,轻重工业的建设比例达到极度倾斜的1:9,工业大量分布在沿海地带,不均衡的状况已经显现。



②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是什么

工业成就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飞机制造厂。交通成就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落成。

第一个五年的概括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工业基础很薄弱尤其是重工业连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一五计划开始的时间是1953年到1957年底一五计划的任务基本完成。

一五计划主要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一五计划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主要集中在工业和交通运输业两方面。

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③ 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是什么

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有:

工业成就:

①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

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③沈阳第一机床厂。

④飞机制造厂。

交通成就:

①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

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③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落成。

总体可以概括为:一桥二铁三公四厂。

一五计划的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简介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有两点,一是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二是加快推进各经济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

在工业化建设方面,一五期间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中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由限额以上的694个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

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对重工业和轻工业进行技术改造;用现代化的生产技术装备农业;生产现代化的武器,加强国防建设;不断增加农业和工业消费品的生产,保证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一五计划选择了与苏联类似的工业化道路,即高积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模式。以重工业为核心是这一时期工业化的鲜明特色,由于中国的工业化基础十分薄弱,苏联式的工业化道路能帮助中国在较短时期内快速建立全面工业化的基础,将中国由自给自足的农业国转变为现代化的工业国,此外,新政权急需发展的国防工业也需要重工业的支持。

④ 高中历史三大改造的知识点

三大改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个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历史三大改造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历史三大改造的知识

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1、农业合作化原因:分散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

2、方式: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开始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先后经历了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

3、结果: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4、手工业合作化: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二、公私合营

1、工商业改造方式:从1954年开始,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2、结果: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3

、赎买政策: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4、三大改造结果: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6、意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7、缺点: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高中历史三大改造同步练习

1、三大改造后,我国农村的主要生产组织形式是( )

A.互助组

B.家庭个体劳动

C.农业合作社

D.人民公社化

2、下列关于手工业改造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

B.1955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1956年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国家通过赎买政策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激拦物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 )

A.实行赎买政策

B.成立生产合作社

C.建立人民公社

D.实行“一国两制”

4、同仁堂是我国有着300多年历史的中药名牌老店。1954年进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时,它走的道路是( )

A.建立生产合作社

B.实行公私合营

C.由国家没收管理

D.由国家赎买接手

5、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指的是( )

①农业 ②交通运输业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 ④手工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7、1956年底,“手工业中许多好的东西不要搞掉了,王麻子、张小泉的剪刀一万年也不要搞掉,我们民族好的东西,搞掉了的,一定要来一个恢复。”此话针衡模对的问题是( )

A.土地改革中的急于求成

B.三大改造中的过急过粗

C.“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

D.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共产”风

8、抚州市某地有一社区叫作“豆腐社”,当地老人说这是当年按国家政策,将从事豆腐制作加工的手工业者组织在一起,建立了“豆腐生产合作社”而得名。这一名称最早可能出现在( )

A.土地改革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人民公社化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9、1956年,一位中国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银亮的翅膀!万里的远航!在清朗的日子闪射着辉煌的阳光!”该诗句表达了( )

A.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的欢乐

B.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后的欣喜

C.“大跃进”运动开始初期的信心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改受生严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明液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刘少奇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史实?

(2)材料一图二所反映的史实中,党和国家创造性地实行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有什么作用?

(3)材料二中“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是何时完成的?这一历史任务的完成有什么标志性意义?

参考答案:

1、D 2、B 3、D 4、C 5、A 6、C

7、(1)1953年 重工业

(2)工业: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以上三选一即可。

交通: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以上三选一即可。

三大改造的历史意义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1)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能够比较顺利地实现消灭私有制这样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但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并且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而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2)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几千年来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剥削制度基本上被消灭,社会主义经济成了国民经济中的主导成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它与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立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一起,完成了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以新的 经验 和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4)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大大解放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这是中国从古未有的人民革命的大胜利,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前提,奠定了基础。


高中历史三大改造的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

★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 2017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 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梳理

★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必修一到三

★ 2020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

★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必修二)

★ 高中历史知识点必修三专题

★ 高中历史不能忽略的知识点

⑤ “一五"计划期间在东北取得的三项工业成就是什么

“一五"计划期间在东北取得的三项工业成就有:

1、建立鞍山钢铁公司,并且建立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七号炼铁炉等大工程。

2、建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并且生产出了中国的第一辆汽车。

3、建立沈阳飞机制造厂,并且生产出了中国的第一架飞机。

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1953—1957),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1955年7月经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

至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5)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是什么扩展阅读

第一个五年计划,早在1951年春开始由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经委(简称中财委)着手试编。1954年4月,中央成立编制五年计划纲要8人小组,陈云任组长,开始全面编制工作。到1955年3月31日,中共全国代表会议同意中央委员会提出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报告。

同年6月,中央对“一五”草案作了适当修改,建议由国务院通过并提请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1955年7月30日通过)。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有两点,一是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二是加快推进各经济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

⑥ 新中国在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着重建设的三大钢铁基地是

钢铁是大工业的基础。根据“一五”计划,我国不仅要扩建当时最大的钢铁基地鞍山钢铁公司(以下简称鞍钢),还将兴建两个新的钢铁基地,即武汉钢铁公司和包头钢铁公司。而鞍钢的建设又是“一五”计划钢铁建设的中心。为此中共中央发出了“支援鞍钢”的号召,全国共有55个城市、199个企业从人力、物资、设备等各方面支援了鞍钢建设。1953年12月26日,鞍钢的三大工程———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七号炼铁炉举行建成投产典礼,并向中共中央报捷,毛泽东亲自复信祝贺。
所以三大钢铁基地是鞍山、武汉、包头钢铁基地

⑦ 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的历史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俄国战败后签订了《朴茨茅斯和约》,日本夺取了原由俄国控制的长春至大连之间的南满铁路和旅大租借地。
1906年,日本为加强对东北的政治和经济侵略,于大连设立了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作为在经济上侵略中国东北地区的大本营。
1909年8月,满铁派人对鞍山地区进行非法的秘密探矿,先后调查了铁石山、西鞍山、东鞍山、大孤山、樱桃园、关门山、小岭子、弓长岭等十余座铁矿山,并发现了大石桥菱镁矿、烟台粘土矿等资源,发现鞍山地区是开矿建厂冶炼钢铁的宝地。
于是满铁总裁中村雄次郎提出掠夺鞍山地区钢铁资源的计划,由大汉奸于冲汉和日本人镰田弥助出面,组建中日合办振兴铁矿无限公司。
1916年7月中日合办振兴铁矿无限公司总局在奉天成立,资本14万日元,名义上中日投资各半,实则由满铁全额初资。在千山设采矿总局,两年后总局迁鞍山。1917年获得了大孤山、樱桃园、东鞍山、西鞍山、王家堡子、对面山、关门山、小岭子、铁石山等8个矿区的开采权。其总面积达14578亩。1921年又获得的白家堡子、一担山、新关门山等3个矿区的开采权。仅在1926年—1933 年采量480万吨。该总局经营到1940年宣布解散,并入昭和制钢所。
1916年满铁在办公司的同时开始鞍山制铁所的建厂工作。1916年,日本政府批准建立鞍山制铁所,1917年4月3日举行“地镇祭”, 动工修建高炉。1918年5月15日,“鞍山制铁所”正式成立,八田郁太郎任鞍山制铁所所长,建厂工程大部分在年底完成。1919年3月,炼焦厂开始生产焦炭。4月29日,1号高炉点火,标志鞍山制铁所正式投产。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了东北全境。1933年,日本政府在军部支持下,将原定在朝鲜兴建的昭和制钢所改迁鞍山,由满铁全额出资,在鞍山制铁所已有基础上,兴建制钢厂、轧材厂,成为钢铁联合企业。株式会社鞍山昭和制钢所为日本法人,属满铁的子会社,社长为伍堂卓雄。昭和制钢所成立前与满铁签订了继续雇用原鞍山制铁所全部工作人员的协议,从而兼并了鞍山制铁所。1936年6月4日,振兴公司将大孤山等11个矿区的矿业权租给昭和制铁所直接从事开采。1937年7月1日,昭和制钢所接管了振兴公司的产权债务。1940年12月7日,昭和制钢所办完了矿转让手续,彻底兼并了振兴铁矿无限公司,形成了采矿、选矿、炼铁、轧钢的连续生产作业系统。
随着日本军备规模的扩大,鞍钢的生产规模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到1941年,已经具备年产生铁250万吨、钢锭130万吨、钢材75万吨的能力。其钢铁生产能力占日本控制的总生产能力的28.4%,规模仅次于九州的八幡制铁所(今天的新日铁)。当时满洲国另外一个钢铁生产企业——本溪湖煤钢会社(隶属于日本大仓财阀),规模仅相当于昭和制钢所的三分之一。
到1943年,昭和制钢所的生产能力达到最高,当年生产铁130万吨、钢84.3万吨、钢材49.5万吨。据《鞍山志·鞍钢卷》记载:“1935年—1945年,昭和制钢所及满洲制铁会社鞍山工厂累计生产生铁905.6万吨、钢547.4万吨、钢材327.8万吨。 1945年8月15日,日本侵略者无条件投降后,8月26日,苏军到达鞍山。从1945年9月下旬到11月上旬,仅40多天时间里,苏联红军监押数万名日本战俘,将鞍钢的机械设备连同其他一些物资共达七万余吨拆卸运走。尤其是一些关键设备被窃取之后,整个工业生产能力下降为零,破坏极为严重。此外,苏军撤离鞍山后,社会秩序混乱,一些居民乘机拆卸并拿走了鞍钢的一部分运输皮带、滚珠、油脂、小型马达和电线等等,亦造成了一些损失。
国民党资源委员会调查报告指出,鞍钢的原有设备,完好的部分多被拆迁到了苏联的马格尼托哥尔斯克、车里雅宾斯克等地钢铁工厂。一些拆迁时损坏的残次设备下落不明,估计已经被回炉或报废。
1948前苏联红军撤退后,在国民党统治的22个月中,鞍钢总共只生产了9500吨钢,到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时,已是千疮百孔、满目凄凉了。这期间,城市遭到严重破坏,鞍钢破败荒凉,市街萧条零乱,水、电、煤气停供,工人失业,居民外流,建成区仅剩9万人口。1948年2月19日,鞍山解放,鞍山和鞍钢才真正回到人民的手中。
1948年11月2日,人民解放军攻克沈阳,东北全境宣告解放。1948年12月26日,东北行政委员会批准成立鞍山钢铁公司,同时宣布撤销鞍山钢铁厂。 翌年4月鞍钢在邵象华等专家努力下恢复生产。7月9日鞍山钢铁公司举行开工典礼,并进行了大规模技术改造和基本建设。 鞍钢成立后组建了机构:设4处、9部,29个厂矿。(即:秘书处、计划处、人事处、经理处、制铁部、运输部、炼焦、化工、炼铁、选矿、炼钢、耐火、轧钢、中型、钢管、薄板、氧气、发电、给水、燃气、制造一厂、制造二厂、制钉、钢绳、机修、电修、装配、造厂及弓长岭矿、小房身矿、樱桃园矿、双庙子矿等。此处设置了职工医院,工业学校等。公司职工有10512人,其中有职员486人,技术人员418人,工人 9608人。) 为了尽快恢复生产,鞍钢从沈阳、丹东等地接回保护下来的14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量才任用。成立了专家组,起草修复鞍钢计划方案。并做好遗留下的日本技术人员的工作,发挥这些人的技术特长,使鞍钢生产能力到1949年底达到产矿石51万吨,生铁及钢分别为20万吨位,钢坯50万吨,钢材30万吨。为了解决设备紧缺问题,鞍山市发动了全市人民献器材活动。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献交器材1123种21万件。1948年12月到949年 1月,鞍钢职工4255名献出器材62400件,从而解决了鞍钢修复设备急需。接着又展开了生产立功竞赛等活动,促进修复进度加快。1949年3、4月间有部分厂先后复工。4月5日炼出第一炉钢。5月1日中央派贺龙出席炼钢厂复工典礼。6月又炼出第一炉铁水。年底基本恢复生产。1950年从全国各地调来500多县地级以上干部支援鞍钢,从中南、华南招500多名文化素质高、有专业技术知识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这时期一边坚持生产,一边修复,想尽一切办法,包括从湖北大冶、四川重庆等地将国民党时期残存的钢铁工业设备调集到鞍钢,以及花费外汇通过香港向瑞士、瑞典购买重要器件设备,才使其恢复生产的。1950年3月27日中苏签定《苏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恢复和改建鞍钢技术援助协议书》。1952年3月19日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党组就全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方针、速度与分布问题向中共中央提出报告,建议:1、集中全国力量,特别是技术人员,首先进行鞍钢的恢复与改建,争取迅速完工。2、确定大冶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开始建设的第二个钢铁基地。3、大 冶的设计工作委托苏联进行。4、正式通知苏联,本溪在“一五”期间只恢复伪满时留下现未开工的2座高炉、2排炼焦炉和相应的矿山、选矿等工程。中共中央于5月6日批示同意。5月4日中共中央作出《集中全国力量,首先建设鞍钢》的决定。7月14日鞍钢三大工程之一的无缝钢管厂动工建设。由苏联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并提供设备支援(由中国利用苏联贷款购买,多是从西里西亚缴获的和苏联替换下来的翻新二手设备)。1953年3月19日,完全依靠自己力量修复的鞍钢8号高炉开工。
到1952年残存在鞍钢的设备全部恢复生产。炼钢炼铁、焦炉、矿山、平炉、高炉、选矿及其他厂矿都已生产。这时期国家总投资达2.32亿元。这时期总人数为6.76万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629人。
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国家集中力量建设鞍钢。扩大鞍钢生产规模,建设大型国有联合生产企业,在原生产规模基础上完成48项主要工程的改造改建和扩建;达到生产铁250万吨,钢320万吨,钢材250万吨。一五期间实现37项重点工程。其中包括大型轧钢、无缝钢管、炼铁高炉三大工程。到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鞍钢全面得到改造和扩建生产能力超过原计划指标。这一时期出现了王崇伦,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1957生铁产量达336.1万吨,钢291.07万吨,钢材192.39万吨。国家投资17.59亿元,上缴利润 22.4亿元。为此,鞍钢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大型钢铁基地,被誉为祖国的钢都。
鞍山钢铁公司成立,一五计划时期(1953年底 ),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形成了.翌年7 月 9 日在废墟上开工,迅速恢复了生产,并进行了大规模技术改造和基本建设。现总占地面积 176 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 129.19 平方公里。 集团公司拥有 6 座大型铁矿山、 4 个选矿厂、 1 个炼铁总厂、 2 个炼钢厂、 13 个轧钢厂和焦化、耐火、机械、动力、运输、建设、综合利用等辅助配套单位,以及技术中心、设计研究院、自动化公司等科研、设计单位。生铁、钢、钢材的综合能力均在 1000 万吨以上。
建国以来,鞍钢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1949 年至 2004 年,鞍钢共生产钢 3.21 亿吨、生铁 3.16 亿吨、钢材 2.22 亿吨。上缴利税 835 亿元,相当于国家同期对鞍钢投资的 15.4 倍,并向全国冶金行业输送技术人才 5 万余人。 鞍钢目前能够生产 700 多个品种、 25000 多个规格的钢材产品。全面通过 IS09002 质量体系认证,船用钢通过 9 国船级社认证,石油管通过 API认证。 在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过程中,鞍钢采用环保新工艺、新技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环境治理,厂区上空呈现一片蓝天。建成了日处理能力 22 万吨的工业污水处理厂,每天可回收利用循环水 16.8 万吨。 加强了矿山排岩场和尾矿坝的生态恢复治理,目前已完成矿山复垦面积 155 公顷,植树 60 万株。厂区绿化面积达到 34.2 %。钢铁主体通过 ISO14000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 OSHMS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钢材产品按国际和国际先进水平标准组织生产有了可靠保证。
1995 年以来,鞍钢按照“改革、改组、改造、加强企业管理”的要求,不断深化企业改革,形成母子公司体制框架,现代企业制度初步建立。不断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成立了鞍钢集团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创建了鞍钢新轧钢股份有限公司,其股票在香港和深圳上市。不断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走出了一条“高起点、少投入、快产出、高效益”的老企业技术改造新路子,主体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了从热轧板、冷轧板到镀锌板、彩涂板、冷轧硅钢的完整产品系列。鞍钢成为国内能够生产轿车面板的少数钢铁企业之一和全球最大的集装箱钢板供货企业。
建精品基地,创世界品牌,是鞍钢人在市场经济的锤炼中形成的坚定的经营理念和不懈的追求。到 2006 年,形成以汽车板、家电板、集装箱板、管线钢、冷轧硅钢等为主导产品的 1600 万吨钢精品板材基地;到 2010 年前,使鞍钢整体规模达到 2000 万吨钢以上,成为世界一流钢铁企业,进入世界 500 强。
该企业在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发布的2006年度中国企业500强排名中名列第三十一,2007年度中国企业500强排名中名列第四十八。

⑧ 1953年12月什么钢铁公司的三大工程举行开工生产典礼

1953年12月26日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程,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七号炼铁炉举行开工生产典礼。这是新中国重工业建模宽设中首批竣工投入生产的重要工程,大大加强了以鞍钢为中心的东北钢铁基地建设。

鞍山钢铁公郑腊司三大工程是苏联援建的“一五”计划重点工程。而且2021年1月17日,鞍山钢铁公司被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授予“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称号。2021年4月,鞍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保卫部(人民武装部)党委被授予“辽宁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

创造了新中国工业建设史上的伟大奇迹

1952年7月14日,鞍钢无缝钢管厂率先动工;同年8月1日,鞍钢大型轧钢厂破土动工;翌年2月27日,鞍钢炼铁七号高炉正式动工。铁路上、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川流不息;大白楼、小白楼(生产和基建指挥中心)彻夜灯光明亮;施工工地上人喧车鸣,到处搭起脚手架,到处闪烁着电焊火花;人们走起路来像是跑步,各自都在奔忙。

在炼铁7号高炉工程指挥部,担任甲方代表的炼铁厂副厂长周传典(后曾任冶金工业部喊码滑副部长)说:“这情景,在我过去的生活中还是只见到过这一次!”

最先竣工的是无缝钢管厂,1953年9月15日,无缝钢管厂机组开始试车。10月24日,世界级冶金权威、苏联亚速钢厂总工程师罗曼可亲自坐镇,正式试轧热轧无缝钢管。

试轧现场一片紧张忙碌。调度室里的两台子母钟嗒嗒地响着,40多部电话不停地传达着指令,变电所、主电室、油库的工人眼睛紧紧盯着仪器仪表,加热工烧上了试轧的管坯,轧钢工调整好轧机,一切准备就绪。14时20分,第一根火红的无缝钢管顺利轧制成功。罗曼可检验各种参数后,满意地说:“就算在苏联,这也是质量上乘的。”

1953年12月15日,鞍钢大型轧钢厂举行竣工移交生产签字仪式;12月18日,鞍钢炼铁七号高炉竣工投产,流出第一炉铁水,安装工期仅用5个月零10天。至此,鞍钢“三大工程”全部完工。

鞍钢“三大工程”占了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许多“第一”——它是“一五”计划中位列首席的头号工程,是我国第一个钢铁基地、新中国重工业建设中首批竣工投入生产的重点工程,也创造出了新中国工业建设史上的伟大奇迹。

⑨ 1953年12月什么钢铁公司的三大工程举行开工生产典礼

1953年12月鞍山钢铁公司的三大工程举行开工生产典礼。

鞍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于1949年07月09日成立,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国家集中力量建设鞍钢。鞍山钢铁公司扩大鞍钢生产规模,建设大型国有联合生产数陵宴企业,在原生产规模基础上完成48项主要工程的改造改建和扩建,达到生产铁250万吨,钢320万吨,钢材250万吨。

一五期间鞍山钢铁公司实现37项重点工程,薯银其中包括大型轧钢、无缝钢管、炼铁高炉三大工程。到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鞍钢全面得到改造和扩建生产能力超过原计汪册划指标。这一时期出现了王崇伦,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

鞍山钢铁公司的发展历程:

鞍钢全称鞍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是鞍钢集团最大的区域子公司,始建于1916年,前身是鞍山制铁所和昭和制钢所。鞍山钢铁成立于1949年07月09日成立,是新中国第一个恢复建设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和最早建成的钢铁生产基地,被誉为新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作为中国桥梁钢发展方向的引领者,鞍钢助力新中国实现桥梁强国的梦想。

1956年,新中国做出了在江苏南京建设长江大桥、贯通京沪铁路线的决定。但当时,符合设计要求的桥梁钢在国内却是空白,国务院把生产建设大桥所需钢材的重任交给了鞍钢。随着时代的发展,鞍钢制造在不断撑起一座座桥梁。在全球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工程中,鞍钢提供的17万吨桥梁钢全部应用在大桥工程主体,再一次以优质的品质支撑了中国重大工程建设。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鞍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⑩ 1953年12月什么钢铁公司的三大工程举行开工生产典礼

1953年12月26日,鞍山钢铁公司的三大工程——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七号炼铁炉举行开工生产典礼,这是我国重工业建设中首批竣工投产的重要工程,大大加强了以鞍钢为中心的东北钢铁基地,在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中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项重点工业建设项目就是鞍钢的“三大工程”,它也是苏联援助我国新建和改建156项大型工程项目之一,并且是最早投入设计与建设的。

鞍山钢铁的历史沿革

鞍山钢铁成立于1948年12月,是新中国第一个恢复建设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和最早建成的钢铁生产基地,被誉为“新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船舶、国防、汽车、铁路、家电……鞍钢产品在多个领域被广泛纳用,已经成为我国大国重器的钢铁脊梁。

作为中国桥梁钢发展方向的引领者,鞍钢助力新中国实现“桥梁强国”的梦想。1956年,新中国做出了在江苏南京建设长江大桥、贯通京沪铁路线的决定。但当时,符合设计要求的桥梁钢在国内却是空白,国务院把生产建设大桥所需钢材的重任交给了鞍钢。

炼钢的过程就像是一场战斗,鞍钢工人们在火焰冲天的炼钢炉边,通过不断的实验探索最终研制生产出6.6万吨优质钢材,举世瞩目的南京长江大桥也得以建成,这批钢材因此被称为”“争气钢”。

随着时代的发展,鞍钢制造在不断撑起一座座桥梁。在全球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工程中,鞍钢提供的17万吨桥梁钢全部应用在大桥工程主体,再一次以优质的品质支撑了中国重大工程建设。

阅读全文

与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1000mmX40mm钢板多少钱一块 浏览:145
钢铁侠为什么要按机械心脏 浏览:644
镀锌方管尺寸公差标准 浏览:1
剪映如何剪辑无缝连接视频 浏览:861
什么是合金牙齿 浏览:228
铝合金和雪花板有什么不同 浏览:812
国标的钢筋产地有哪些 浏览:870
不锈钢锅熬西红柿酱怎么样不糊 浏览:853
平湖哪里卖钢材市场 浏览:621
已经用了一年不锈钢锅怎么开锅 浏览:874
如何使用不锈钢条焊接 浏览:934
GBT钢材什么材质 浏览:730
弯钢筋伸长数怎么算 浏览:912
粉末冶金模具做什么材料产品 浏览:191
山地车安装货架方管 浏览:117
三能吐司模具首次使用注意什么 浏览:488
如何焊接锤子 浏览:31
钢材退火怎么标识 浏览:932
白钢管道如何焊接 浏览:235
板钢筋根数和长度怎么计算公式 浏览: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