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热处理发蓝是怎样加工的还有淬火是什么原理啊
发蓝工艺:将钢材或钢件在空气-水蒸气或化学药物中加热到适当温度使其表面形成一层蓝色或黑色氧化膜的工艺。也称发黑。黑色金属表面经“发蓝bluing”处理后所形成的氧化膜,其外层主要是四氧化三铁,内层为氧化亚铁。可在高温热空气及500℃以上的过热蒸气中进行,更常用的是在加有亚硝酸钠的浓苛性钠中加热。发黑时所需温度的宽容度较大,大概在135摄氏度到155摄氏度之间都可以得到不错的表面,只是所需时间有些长短而已。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的是工件发黑前除锈和除油的质量,以及发黑后的钝化浸油。发黑质量的好坏往往因这些工序而变化。
淬火原理:钢的淬火是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Ac3(亚共析钢)或Ac1(过共析钢)以上温度,保温一段时间,使之全部或部分奥氏体化,然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冷速快冷到Ms以下(或Ms附近等温)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的热处理工艺。通常也将铝合金、铜合金、钛合金、钢化玻璃等材料的固溶处理或带有快速冷却过程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淬火。
淬火的目的是使过冷奥氏体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得到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然后配合以不同温度的回火,以大幅提高钢的刚性、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以及韧性等,从而满足各种机械零件和工具的不同使用要求。也可以通过淬火满足某些特种钢材的铁磁性、耐蚀性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
㈡ 金属表面处理(如发蓝,镀镍,镀铬,镀锌)的使用温度范围(最低到最高)
使用来温度范围(最低到最高):镀锌<源镀镍<发蓝<镀铬。
相对高温都没有问题,主要决定因素是基材的性质。
-55℃~80℃,为了防止表面应力,还是选择硬度低的好,应该是镀锌。
室温~300℃,可根据表面效果,颜色,精度等,如果只是温度要求,肯定选择镀铬。
㈢ 表面处理发蓝,温度需要多少度
常见的有常温发蓝/发黑,和高温发蓝/发黑,前者常温,后者温度140℃左右。
㈣ 金属发蓝技术操作流程
1.配制发蓝溶液先把30克氢氧化钠溶于30毫升水的烧杯中,再慢慢地加入9克亚硝酸钠和5克硝酸钠,使之
溶解,再加水到50毫升。然后再入一些纯净的铁粉,并加热至沸,这时温度约可达到138~150℃。
2.钢铁制品表面的预处理把几枚缝衣针(或铁钉、铁片)表面上的油污、锈斑处理干净。一般用10%的碱液
在80℃浸10分钟取出,用清水洗涤即可除油,然后再用盐酸除锈。
3.发蓝把缝衣针(或铁钉、铁片)浸入煮沸的发蓝液中约半小时取出后,在表面上即有一层蓝黑色的氧化膜
。
4.后处理把经过发蓝处理的缝衣针(或铁钉、铁片),浸入冷水中漂洗,再浸入热水中漂洗,以洗去表面沾
有的发蓝液。取出后,浸入3~5%的热肥皂水中(80~90℃)5分钟左右,然后再用冷水和热水分别冲洗一
次,最后浸在105~110℃的锭子油处理5~10分钟,取出后放置10分钟,使沾着的油液流净后再擦干表面
即可。
经这样处理的钢铁制品表面呈蓝黑色而且均匀致密。
注意事项:
1.在发蓝处理前,钢铁制品的表面一定要洗净。
2.如要检验发蓝是否有防护作用,可把经发蓝处理过的制品浸入2%硫酸铜溶液中,在室温下浸半分钟后
取出,观察表面是否有红色的铜析出,如没有铜析出,则发蓝有效。
、所谓的烤蓝,根本不是热处理“烤”出来的,而就是这样的化学处理过程,包括兵工厂的烤蓝也是这样,所以这应该就是正规的烤蓝工艺了。
2、因为这是一个氧化的过程,所以这个配方对加入高铬的不锈钢作用不大,因为加入铬的目的本来就是防止氧化。所以兵工厂的很多枪支也都有两种版本:烤蓝的和不锈钢的。如果大家注意的话,可以看到不少精美的手枪或者礼仪兵用的枪都是明晃晃的不锈钢制品,那就不必做烤蓝处理了。
3、据说不锈钢也可以做烤蓝处理,但需要另外的配方,反应原理跟这个不一样,或许不是氧化,而只是生成一个色层而已。
㈤ 热处理,发兰温度最高不起多少度
你讲的抄应该是“发蓝”吧,袭以前我也不懂这是什么意思,后来经高氏电磁的朋友指点,才知道“发蓝”是将钢材或钢件在空气-水蒸气或化学药物中加热到适当温度使其表面形成一层蓝色或黑色氧化膜的工艺,这个加热温度根据所要加热的金属材质的不同而定,一般是在150—250℃之间,最高不能超过300℃,否则温度过高会影响工件性能。
㈥ 钢材为什么加热后变蓝 在多少度情况下会变蓝 这样是否会对钢材质量产生影响
我认为你复说的发蓝,是属于表制面热处理工艺范畴,不是指在任意温度加热下工件表面出现发蓝现象。发蓝热处理是在特定条件下,使工件表面形成一种蓝色或黑色的氧化皮,它可以对工件表面起到保护作用,有了它工件表面不会再生成铁锈,不会对钢材性能有不利影响。加热温度在150℃~180℃,温度要控制好,一般在液体(盐浴)中进行处理质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