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结构工程知识:钢管混凝土排柱剪力墙结构有哪些优点
(1)钢管混凝土排柱剪力墙的抗压和抗剪性能好。
(2)抗震性能优越、延性好,用于高层建筑的钢管混凝土排柱剪力墙时可以不限制钢管的轴压比而控制长细比。钢管混凝土剪力墙在压、弯、剪循环荷载作用下,水平力P和位移△之间的滞曲线十分的饱满,表明其吸收能量的能力很好,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3)能充分发挥高强混凝土的承载力,防止其脆性破坏。
(4)采用普通钢板料、厚度一般不超过40mm,最多50mm,取材容易,制作和安装方便。
(5)钢管混凝土排柱剪力墙施工简便,为快速施工创造了条件。
(6)耐火性能良好,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相比,一般可节约2/3防火涂料,因而降低工程造价。钢管混凝土排柱剪力墙的耐火性能比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好。这是因为钢管内有大量的混凝土,能吸收很多的热量。混凝土的导热系数低而比热大,因此当发生火灾时,剪力墙截面中的温度分布不均匀,越到中心,温度越滞后,所以,剪力墙的承载力下降缓慢,增加了剪力墙的耐火时间,这对于结构的安全是有好处的。
(7)钢管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相对于钢材和钢筋混凝土,钢管混凝土经济效益显著。和钢柱相比,可节约50%的钢材,降低造价约45%:和钢筋混凝土相比,可节约混凝土约70%,减少自重70%,节省模板100%,而用钢量相等或略多。
B. 劲性混凝土是什么 钢筋混凝土是什么 钢管混凝土是什么
劲性混凝土就是型钢外面包混凝土的构件组成的结构,有劲性柱,劲性梁。版
钢筋混凝土权
钢筋混凝土就是钢筋混凝土,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中.打混凝土之前,先进行绑筋支模,也就是将钢筋用铁丝绑成想要的结构形状,然后用模板覆盖在钢筋骨架外面。最后将混凝土浇筑进去,达到强度后拆模,所得即是钢筋砼。
钢管混凝土就是把混凝土灌入钢管中并捣实以加大钢管的强度和刚度
回答望满意
C. 什么劲钢(管)砼
钢管混凝土?型钢混凝土?
钢管混凝土就是在钢管里填充高强度的混凝土,让钢管和混凝土共同作用受力。
型钢混凝土就是将混凝土包在型钢外面。
这两种一般都用在受压构件上。
D. 钢管混凝土浇筑施工时主要的技术要求有哪些
钢管混凝抄土浇筑施工袭时主要的技术要求如下:
1、钢管内混凝土宜采用泵送顶升压注施工,由两拱脚至拱顶对称均衡地连续压注一次完成。
2、大跨径拱肋钢管/建设工程教育网/混凝土应根据设计加载程序,宜分环、分段并隔仓由拱脚向拱顶对称均衡压注。压注过程中拱肋变位不得超过设计要求。
3、钢管混凝土应具有低泡、大流动性、收缩补偿、延缓初凝和早强的性能。
4、钢管混凝土压注前应清洗管内污物,润湿管壁,先泵人适量水泥浆再压注混凝土,直至钢管顶端排气孔排出合格的混凝土停止。压注混凝土完成后应关闭倒流截止阀。
5、钢管混凝土的质量检测办法应以超声波检测为主,人工敲击检测为辅。
6、钢管混凝土的泵送顺序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宜先钢管后腹箱。
E. 什么叫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它有什么优越性
钢与混凝土组来合结构:用源型钢或钢板焊(或冷压)成钢截面,再通过外包混凝土或内填混凝土或通过连接件连接,使型钢与混凝土形成整体共同受力,通称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
优越性:现浇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及楼板需满堂红脚手架和满铺模板,而采用组合结构柱、钢与混凝土组合楼盖等可以克服这些缺点,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由于组合结构有节约钢材、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造价,抗震性能好,施工方便等优点,在工程建设中得到迅速发展。
我国对组合结构的研究与应用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目前有些已编入规范,有些已编成规程,对推动组合结构在我国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5)什么叫钢管混凝土工程扩展阅读
国内外常用的组合结构有:
1、压型钢板与混凝土组合楼板;
2、钢与混凝土组合梁;
3、型钢混凝土结构(也叫钢骨混凝土结构或劲性混凝土结构);
4、钢管混凝土结构;
5、外包钢混凝土结构等。
钢管混凝土结构在轴向压力下,混凝土受到周围钢管的约束,形成三向受压,抗压强度得到较大提高,故钢管混凝土被广泛地应用到高轴压力的构件中。外包钢结构在前苏联研究最早,应用最广泛,近年来我国主要在电厂建筑中推广使用了这种结构。
F. 超高层建筑中的钢管砼建筑工程介绍
高层结构设计钢管砼随着建筑科学技术的发展,近20年来又推出了第五种结构类型,即全新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该种新型建筑结构,充分发挥了钢材和混凝土的材料特性及优点,按其组合方式又可分为:钢管混凝土结构、钢-混凝土组合梁、外包钢组合结构和劲性钢筋混凝土结构等四种。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施工简便、工期短、结构性能好且大大节约建筑材料。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之一的钢管混凝土(即钢管砼-CFST),就是在钢管中充填素混凝土制成的建筑构件。它具有承载力高、抗震性能好、节约钢材和施工简捷等突出优点,因而在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其推广与发展的速度十分迅猛,并将成为二十一世纪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群最为实用和主要的结构形式。下面是建筑网带来的关于超高层建筑中的钢管砼的内容介绍以供参考。
一、钢管砼的结构特点钢管砼在高层建筑工程中,主要是作为受压管柱的建筑构件使用,与钢梁和梁柱节点等共同构成建筑物的框架结构体系。钢管砼柱因其结构特征,同时具备了钢管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的性质。即管柱外部包裹钢管材料,管柱内部充填混凝土材料,因钢管壁对管内混凝土形成的刚性拘束作用,防止了管内混凝土的脆性破坏。实验和理论分析证明,钢管混凝土在轴向压力作用下,钢管的轴向和径向受压而环向受拉,混凝土则三向皆受压,钢管和混凝土皆处于三向应力状态。三向受压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大大提高,同时塑性增大,其物理性能上发生了质的变化,由原来的脆性材料转变为塑性材料。正是这种结构力学性质的根本变化,决定了钢管砼的基本性能和特点,并作为新型的第五种建筑组合结构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在高层建筑中,钢管砼的特征与优势如下:
1、钢管砼柱的抗压和抗剪承载力高,相当于钢管和混凝土二者之和的2倍以上;
2、钢管砼柱截面比钢筋混凝土柱可减少60%以上,轮廓尺寸也比钢柱小,扩大了建筑物的使用空间吵宴和面积;
3、柱子截面减小,自重减小,有利于结构抗震,相当于设防烈度下降一级;
4、钢管砼柱自重减少,减轻了地基承受的荷载,相应降低了地基基础造价;
5、钢管壁薄便于选材、制造与现场焊接,是施工最为快捷的建筑结构;
6、钢管砼柱内的混凝土可大量吸收热能,其耐火性优于钢柱,从而比钢柱可节省耐火涂料50%以上;
7、钢管砼具有的核心混凝土三向受压特性,利于刚刚问世的C60~80高强度混凝土安全可靠地推广应用。由于上述各项优点,采用钢管砼柱时可晌碰码节省大量的建筑材料,且素混凝土无须振捣,施工方便,工期短。根据计算,与钢筋混凝土柱相比,可节约混凝土60~70%,同时降低造价。若与全钢结构的钢柱相比,则可节约钢材50%,其工程造价也可降低45%。在高层建筑设计中,钢管砼柱可以仅控制长细比而不必限制轴压比。此外因其整体性能好,还克服了普通钢结构钢柱存在的局部失稳的缺点。因此,与钢筋混凝土柱相比,截面设计可以减少60%以上。例如,北京国际贸易中心塔楼的原结构设计由美国提供,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柱的截面设计尺寸为2200×2200mm,十分庞重。后改用了国内的钢管混凝土设计方案后,钢管砼柱的截面仅为φ1400×30mm,截面面积减少了2/3。全国闻名的深圳赛格广场大厦,采用了钢管砼结构设计,其钢管砼柱最大截面仅为φ1600×28mm,若用钢筋混凝土柱,截面则应为2400×2200mm,柱截面面积减少了63%,粗略估算使整个大厦增加了使用面积八千多平方米。显然,采用宴哪钢管砼结构的高层建筑,其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二、钢管混凝土的发展前景与工程应用我国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学术研究与工程应用方面,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1988年创立的"国际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合作研究协?quot;,其首届与第二届主席,即由我国的中国钢结构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理事长、博士及博士后导师、著名的建筑钢结构专家和学者、哈尔滨建筑大学钟善桐教授担任。现已82岁高龄的钟善桐教授,至今仍担任着该国际学术组织的名誉主席。与此同时,钟善桐教授居世界领先创立了"统一理论",并将其应用于钢管混凝土的理论研究与工程设计方面,使钢管混凝土结构演变成一个完整和独立的建筑新学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整套设计公式,并就钢管混凝土柱及节点的优化设计创编了CFST软件,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当中。钢管混凝土的实际工程应用,最早见于19世纪80年代,曾用作桥墩,以后渐渐用于建筑物支柱的建造,并且其用途日益拓宽。20世纪50年代始,前苏联、美国、日本和欧州部分先进国家对其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并在一些房屋建筑和桥梁工程中得到应用。我国钢管混凝土的研究开发始于60年代中期,首例应用为北京的地铁工程,并成功地用于"北京站"和"前门站"站台柱的建造,之后环线地铁工程的站台柱全部采用了钢管混凝土结构。70年代以后,我国的钢管混凝土逐渐应用于单层和多层工业厂房、高炉和锅炉构架、送变电构架及各种支架结构中,建成的建设工程超过百项。80年代初,日本率先采取了先进的泵送混凝土施工方法,成功地解决了进行钢管柱的混凝土浇灌复杂工艺问题,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又降低了工程造价,从而促使钢管混凝土结构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日本、澳大利亚和美国等国相继建成了一些钢管混凝土的高层建筑和拱桥。80年代末至90年代,我国的钢管混凝土工程应用也进入成熟阶段,并居世界前列将其拓展为公路与城市拱桥和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两大工程应用领域。近10年来,我国达百米和超过百米的钢管砼结构的高层建筑已有20多座。其中最高的是深圳72层的赛格广场大厦,结构高度291.6米,堪称世界之最。至20世纪末,钢管混凝土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工程应用,我国均已处于世界前列。
三、钢管砼在高层建筑中应用的典型实例澳大利亚墨尔本的联邦中心大厦这是澳大利亚第一次采用钢管砼结构的高层建筑物,钢管砼管柱50×8~16mm,为一座46层的办公大楼,于1991年建成。美国西雅图的联合广场大厦这是一座58层、高220米的的建筑物,在核心筒中采用四根φ3050mm钢管砼管柱,建筑物的用钢量仅为58公斤/平方米,于80年代末建成。美国西雅图的太平第一中心大厦这是一座44层高的建筑物,在核心筒中采用八根φ2300mm钢管砼管柱,周边采用φ760mm钢管砼管柱,于90年代初建成。与全钢结构相比,该建筑物大致节约一半钢材左右。日本琦玉县雄师广场高层住宅楼这是日本第一座最高的采用钢管砼结构的高层建筑,设计55层、高185.8米,于1998年建成。中国福建泉州市邮局大楼等15座高层建筑中国福建泉州市的邮局大楼,是我国第一座采用钢管砼结构的高层建筑,16层,高87.5米,于1992年建成。随后的短短的数年里,国内采用钢管砼结构先后建成了二十几幢高层建筑。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G. 什么叫钢砼组合结构
简单的说,即结构的构件是由型钢和混凝土共同组成的,如钢管混桥虚知凝土、钢骨混凝土等。与普通誉差混凝土结构的构件相比,钢-混凝土组合有时候可以不配钢筋,如柱子可采用钢管内浇筑混凝土,楼板可以在板敏消底部位用压型钢板上面浇筑混凝土,可节省板底的手里钢筋甚至不用,等等都是应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例子
H. 钢混结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还是钢和混凝土组合结构
钢混结构这网络的“钢混结构住宅的结构材料是钢筋混凝土,即钢筋、水泥、粗细骨料(碎石)、水等的混合体。”词条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术语钢筋混凝土结构已隶属于混凝土结构是不太协调的。且从未有夲规范定性钢混结构。只是我们平常叫叫“钢混结构”而已。可以说没有这个“钢混结构”的术语。
现在有些规范已经在细化譬如:钢管混凝土结构已经有:《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范》CECS 28-2012、《钢管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628-2010,《组合结构设计规范》JGJ138-2016、《钢骨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YB 9082-2006。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版):
2.1.1 混凝土结构concrete structure
以混凝土为主制成的结构,包括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
2.1. 5 钢筋混凝土结构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配置受力普通钢筋的混凝土结构。
《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范》CECS 28-2012
2. 1. 1 圆形铜管混凝土构件circular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ularrnernbers
在圆形钢管内浇注混凝土且共同受力的构件。
2. 1. 2 钢管混凝土结构concrete-filled steel tubular structures
采用钢管混凝土(本规程特指圆钢管混凝土)构件的结构。
《组合结构设计规范》JGJ138-2016:
2. 1. 1 组合结构构件composite structure members
由型钢、钢管或钢板与钢筋泪凝土组合能整体受力的结构构件。
2. 1. 2 组合结构composite structures
由组合结构构件组成的结构,以及由组合结构构件与钢构件、钢筋混凝土构件组成的结构。
2. 1. 3 型钢混凝土框架梁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frarne bearns
钢筋混凝土截面内配置型钢的框架梁。
《钢骨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YB 9082-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