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电缆进户钢管的长度怎么计算钢管距地面多深
按要求迅喊.穿电缆的进户钢管应亩闭野从楼房的散水外一米处开态弯始.深度不少于600.进到户内后要与电表箱或配电箱可靠连接.并且此管一定要可靠接地.
『贰』 电缆管井施工埋深多少
1 直埋2 排管3 电缆构筑物中。沟、隧道4 水下x0dx0ax0dx0a.直卖游埋敷设 x0dx0a直埋敷设具有投资省的显著优点,是被广为采用的一种敷设方式。 x0dx0a敷设电缆前,应检查电缆表面有无机械损伤;并用lkV兆欧表遥测绝缘,绝缘电阻一般不低于10MΩ。 x0dx0a①电缆沟的深度应按有关规划部门提供的标高来决定,必须保证电缆的埋设深度。直埋电缆的深度不应小于0.7m,穿越农田时不应 小于1m。直埋电缆的沟底应无硬质杂物,沟底铺100mm厚的细土或黄砂,电缆敷设时应留全长0.5%~1%的裕度,敷设后再加盖 100mm的细土或黄砂,然后用水泥盖板保护,其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两侧各501Tlm,也可用砖块替代水泥盖板。回填至沟深的一半时 ,建议铺一层带有警示标志的彩条布。待回填完成后,应在电缆转弯处、中间接头处、与其他管线交*处等特殊位置放置明显的方 位标志和标桩,以增强防止外力破坏能力。 x0dx0a②电缆穿越道路及建筑物或引出地面高度在2m以下的部分,均应穿钢管保护。保护管长度在30m以下者,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 1.5倍,超过30m以上者不应小于2.5倍,两端管口应做成喇叭形,管内壁应光滑无毛刺,钢管外面应涂防腐漆。电缆引入及引出电缆沟、建筑物及穿入保护管时,出人口和管口应封闭。 x0dx0a③交流四芯电缆穿入钢管或硬质塑料管时,每根电缆穿一根管子。单芯电缆不允许单独穿在钢管内(采取措施者除外),固定电缆的 夹具不应有铁件构成的闭合磁路。 x0dx0a④地下并列敷设的电缆,中间接头的位置需互相错开,防止接头事故时,损伤其他接头。对于电缆与其他管线、建筑等平行和交* 时,应按规格的规定执行,不得随意更改。 x0dx0a⑤农村低压电力电缆,一般采用聚氯乙烯绝缘电缆或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肢配肢。在有可能遭受损伤的场所,应采用有外护层的铠装电缆 ;在有可能发生位移的土壤中(沼泽地、流沙、回填土等)敷设电缆时,应采用钢丝铠装电缆。 x0dx0aB.排管敷设方式 x0dx0a作为城市目前采用最多的一种敷设方式,,电缆通道狭窄,城市建设频繁,为更好的利用各种地形,保护电缆安全运行,这是一种 最合理的方式。其不足之处,一是使电缆散热条件下降,降低了载流量;二是建设成本较高。 x0dx0a①如果电缆出线较多,直埋敷设有困难,且又不易修沟时,可采用排管敷设方式。排管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埋深应在地下0.5m以下。当与其他管线、建筑等平行和交*时,应按规格的规定执行。每个排管之间应由20mm间隙,以保证散热。 x0dx0a②敷设电缆时,排管的管口应打磨圆滑,管内的赃物必须清除干净,防止划伤电缆。为了便于检查和维修,每隔150-200m或转弯处需设置工作井。电缆的接头均应设在井内。 x0dx0a③选做穿管用的管材科采用塑料、石棉或水泥管等。比较常用的是采用塑料管。但在选用塑料管材时,应对材料的难稀性、抗冲击 性、承压能力做出选择,不宜采用热阻系数较大的管材,目前很多厂商生产的波纹PVC惯性能很好,适于选用。 x0dx0aC.穿管所用管材一般采用水泥导管或PVC导管。水泥导管一般用于中低压电缆管道,我局新建110KV电缆管道大多采用PVC管。PVC管道管壁光滑,安 装简便,电缆敷设时摩擦力较小,对外护套损伤较轻。 砖砌或预制沟体敷设方式也是一种普遍采用的电缆敷设方式。优点是可以同时容纳许多类型、许多数量电缆,用电缆支架加以区分 隔离;对于高压电缆,敞开式沟体中电缆敷设更安全直观。缺点是沟体占地较宽,不太适合城市地下管线布置。 x0dx0aD.隧道或地下管廊敷设方式对于城市某些地段,地下管线集中,难以布局,这时就必须建设较大空间的地下走廊。根据不同管线,考虑安全合理因素加以安排。在隧道中敷设电缆必须考虑的问题就是防火和防潮。 直埋敷设方式 这种敷设方式投资最少,但由于安全性较差,很容易遭受外力破坏,所以现在不作为电缆永久性敷设方式,只作临时过渡考虑。 x0dx0aE.水下敷设方式要求电缆本身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有加强铠装),外护历世套防水性佳(如PE护套),以及在电缆敷设前应选择水流速度较低,外界干扰较少的路径环境;电缆敷设后应采取严密保护措施,如设立标示牌等,保证安全运行。电缆敷设是介于制造和运行之间关键环节,电缆敷设质量的好与坏对今后电缆安全可*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应引起施工人员的高度重视,电缆敷设前后要做好以下工作: x0dx0a①做好敷设前的准备工作,首先查看电缆敷设路径,土建设施(电缆沟、电缆隧道、保护管等)及敷设深度、宽度是否符合规程要求。备好工器具,排除各种障碍,为敷设创造条件。 x0dx0a②电缆必须作为特殊材料吊云,严禁瓜、碰、挤、磨,按敷设要求安排好电缆盘的位置和方向,认真做好外观检查。敷设前应对电缆进行耐压鉴定,合格后方可敷设。由于电力电缆能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且运行环境相对稳定,受外界影响小,故被越来越广泛使用。如何做好10kv电力电缆施工?笔者结合实践经验谈几点看法。 x0dx0a一、10kV电缆的选型 x0dx0a常用的电力电缆有油浸、聚氯乙烯绝缘和交联聚乙烯电缆等。目前多采用交联聚乙烯电缆。据使用场合不同,结合具体施工情况,电缆型号又有多种选择。如采用直埋敷设时,应考虑使用铠装电缆;电缆桥架内、架空敷设、穿管敷设及电缆竖井内敷设时,应考虑使用无铠装电缆;变电站内及有特殊防火要求的场所敷设电缆时,宜考虑使用阻燃电缆等 x0dx0a二、10kV电缆敷设方式 x0dx0a有直埋、穿管、浅槽、电缆沟、电缆隧道和架空敷设等几种。直埋敷设由于最节省投资又施工简便,一直被广泛采用。 x0dx0a直埋敷设适用于市区人行道、绿地及建筑物边缘地带,在市区敷设时应注意:(1)表面距地面距离不小于0.7m,缆沟底部无硬质杂物,沟底铺100mm厚软土细砂,电缆敷设于沟中后,应松弛一些成波浪形,松弛长度约为全长的0.5-1%,敷设后再加盖100mm厚软土或细砂,并加盖电缆保护板,覆盖宽度超过电缆两侧各50mm。缆沟回填至沟深一半时,铺一层带警示标志的电缆标志带,回填土应分层夯实。回填完成后,在直线段每隔50-100m处、电缆接头处、转弯处、进入建筑物处、与其它管线交叉处设标志,以防外力破坏。(2)电缆穿越公路时,应敷于坚固保护管内;有的重要道路不能破路,采用非开挖技术,敷设高密度聚乙烯(HDPE)电缆导管。电缆敷设在长度较短的桥梁两侧时,也可采用涂塑钢管。电缆保护管的两端宜伸出道路路基两边各2m。管口应无毛刺和尖锐棱角,两端应做成喇叭形,无涂层金属管应在外表涂防腐漆,管内径与电缆外径之比不得小于1.5。(3)地下并列敷设的电缆,接头位置相互错开,防止接头事故损伤其它接头,可设置电缆接头井,将各接头错开摆放在托条上。 x0dx0a直埋敷设安全性较差,易受外力破坏,且不利于维护和检修。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中,考虑公用隧道敷设方式,运行效果良好,降低了重复投资次数和反复开挖路面现象,便于检修维护,但初期投资大。 x0dx0a三、电缆头制作 x0dx0a运行经验表明,除外力原因,大部分电缆故障的故障点都在电缆终端头和中间接头部位,且大部分故障原因是密封不良,潮气侵入而造成的绝缘程度下降。在电缆头施工中应注意:(1)注意环境湿度及粉尘情况,水分和杂质是非常有害的,容易引起局放的发生,所以施工前将环境卫生打扫干净,接头施工人员应戴手套,如果环境湿度大于70%可提高环境温度或加热电缆,严禁在雾或雨中施工。(2)制作电缆头,从剥切电缆开始应连续操作直至完成,缩短绝缘暴露时间,剥切电缆时不应损伤线芯和保留的绝缘层,附加绝缘的包绕、装配、热缩冷缩套件等应清洁。(3)电缆头应采取加强绝缘、密封防潮、机械保护等措施。10kV三芯电力电缆中间头两侧的电缆金属屏蔽层、铠装层应分别连接良好,不得中断。直埋电缆接头的金属外壳及电缆金属护层应做防腐处理。(4)10kV三芯电缆终端处的金属护层须接地良好,塑料电缆每相铜屏蔽和钢铠应锡焊接地线,电缆接地线应采用铜绞线或镀锡铜编织线。施工质量要符合国家施工验收规范要求。 x0dx0a四、大电流电力电缆引发的涡流问题 x0dx0a电力电缆在施工中,有采用钢支架的,有采用钢质保护管的,有采用电缆卡与架空敷设的,凡是在电力电缆周围形成钢(铁)性闭合回路的,均有可能形成涡流,特别是在大电流电力电缆系统中,涡流更大。譬如:某地曾有一段约0.4km的10kV架空电缆,采用钢绞线作为架空支撑物,用电缆卡子固定电缆,投运后不久发生接地故障,经检查为电缆卡子与钢绞线形成闭合涡流回路,起热后把电缆绝缘层烧坏,引起接地故障。经分析试验,在电缆卡子与钢绞线结合处用绝缘层(如剥开的电缆绝缘外皮)隔离后,不再有涡流现象,以后运行多年正常,未发生类似故障。由此可见,在电力电缆施工时,必须采取措施,使电缆周围不能形成钢(铁)性闭合回路,防止电缆引起涡流现象发生。 x0dx0a五、电缆的机械性损伤问题 x0dx0a由于10kV电力电缆外径较大(施工中多使用截面240mm2),运输、敷设都较为困难,电力电缆对转弯半径的要求也比较严格(交联电缆弯曲半径不小于电缆直径的15倍)。在施工中,如果转弯角度过大,可能使导体内部受到机械损伤,而机械损伤因被电缆绝缘层掩盖而无法看到,即使测量回路电阻,绝缘和泄露试验也很难发现缺陷,运行时则在受损处过热使电缆绝缘强度下降,直到出现故障。运行中发现多次电缆头故障的原因是在制作电缆头时引起的,三根电缆头长度一致,与设备连接时由于受地形限制,中相电缆头偏长而成为拱形,电缆头根部受损放电。后采取措施,根据不同设备的连接,适当缩短中相电缆头连接长度,使三相电缆头均不受外力,实践证明运行效果良好。由此可见,电缆施工过程中,要尽可能减少电缆受到的扭力,在电缆转弯时预留电缆,让电缆处于自然弯曲,杜绝内部机械损伤现象。 x0dx0a六、电力电缆防潮问题 x0dx0a潮气或水分一旦从电缆头或外护层进入电缆绝缘后,就有可能从绝缘外铜丝屏蔽的间隙或从导体的间隙纵向渗透,危及整个电缆系统。因此必须从运输、敷设、安装、试验各个环节做好防潮方案。敷设电缆前要确认电缆端部密封完好,敷设过程要避免外力破坏电缆,且敷设后要及时检查电缆牵引头和电缆主体有否损伤,发现受潮要马上处理。由于中、低压电力电缆网多采用树枝状供电方式,电缆接头数量较多,因此把好电缆终端头和中间接头堵漏密封关是保证电缆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 x0dx0a包含以上提到的电缆施工的几个方面,电缆施工均应严格按照《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的国家标准执行。
『叁』 电缆保护管镀锌钢管在混凝土地面埋设深度不应小于多少米有规范标准码
南方30以上就可以
北方70~90厘米 一般是这样 可以防冻
『肆』 10KV电缆穿钢管埋设时,电缆沟的深度多少合适
请参考一下GB50168-92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规定:
直埋电缆:
第5.4.2条 电缆埋置深回度应符合下列要求答:
一、电缆表面距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0.7m。穿越农田时不应小于1m。在引入建筑物、与地下建筑物交叉及绕过地下建筑物处,可浅埋,但应采取保护措施。
二、电缆应埋设于冻土层以下,当受条件限制时,应采取防止电缆受到损坏的措施。
一般的在施工中,直埋电缆大家都采用铠装电缆,为了确保安全。
管沟敷设:
电缆与热管道(沟)、油管道(沟)、可燃气体及易燃液体管道(沟)、热力设备或其他管道(沟)之间,虽净距能满足要求,但检修管路可能伤及电缆时,在交叉点前后1m范围内,尚应采取保护措施;当交叉净距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将电缆穿入管中,其净距可减为0.25m。
四、电缆与热管道(沟)及热力设备平行、交叉时,应采取隔热措施,使电缆周围土壤的温升不超过10℃。
『伍』 电缆地埋深度为多少
电缆表面距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0.7m,穿越农田时不应小于1m,且电缆应埋在冻土层以下。
在电缆引入建筑物、与地下建筑物交叉及绕过地下建筑物处等受条件限制时,可浅埋,但应采取保护措施。
在电缆线路路径上有可能使电缆受到机械性损伤、化学作用、地下电流、振动、热影响、腐植物质、虫鼠等危险的地段,均应依据规范要求采取保护措施。
电缆在拐弯、接头、交叉,进出建筑物等地段应设明显的方位标桩。电缆直线段每隔50-100处应加设间距适当的路径标桩。标桩应牢固,标志应清晰,标桩露出地面以15cm为宜。
(5)电缆套钢管入土多少扩展阅读
电缆线路所需敷设的电缆保护管应加工好并放置现场。电缆保护管的加工应符合以下要求:
①管口应无毛剌和尖锐棱角,管口宜做成喇叭形。
②电缆管在弯制后,不应有裂缝和显著的凹瘪现象;电缆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入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③金属管应在外表涂防腐漆或涂沥青。
电缆放线架应放置稳妥,钢轴的强度和长度应与电缆盘重量和宽度相配合。
电缆敷设可用人力拉引或机械牵引。用机械的最大牵引强度宜满足表-1的规定,其速度不宜超过15m/min,且应在牵引头或钢丝网套与牵引钢缆之间装设防捻器。
『陆』 室外埋地敷设的电缆导管埋深不应小于多少
根据《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1994中,5.3.3只对电缆直埋的深度做了要求:(2)滴啊蓝外皮至地面深度,不得小于0.7米;当位于车行道或耕地下时,应适当加深,且不宜小于1.0米。5.4.3地中埋设的保护管,应满足埋深下的抗压要求和耐环境腐蚀性。通过不均匀沉降的回填土段等受力加大的场所,宜用钢管。另外直埋应选铠甲式。
『柒』 电缆到电线杆上面在土里预留几米或者十几米为什么哪里有图集急需!!!
如果是12米砼杆,则杆上预留10米,主要预留制作终孙贺端头,土里预留者慧5米;
如果是15米砼杆,则首凯答杆上预留10米,主要预留制作终端头,土里预留5米。
电缆护管采用直径为150mm*2m的镀锌钢管一条,50cm埋地,150cm露出地面。
『捌』 室外埋地电缆套管的埋设要求有哪些
1、电缆敷设前后必须用500伏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一般不低于10兆欧。
2、电缆芯线应采用圆套管连接。套管一般分为铜套管和铝套管,铜芯电缆用铜套管压接,铜套管为含铜99.9%以上的铜管制成,壁厚不小于1mm,长度是套管直径的8-10倍;
铝芯电缆用铝套管压接,铝套管的含铝应不小于99.6%,壁厚不小于1.2mm,长度同样是套管直径的8-10倍;
如果敷设的电缆是铜芯和铝芯电缆的连接,应采用铜铝过渡接头,并且需要对铜铝过渡接头在与导线压接前进行退火处理 。
3、在地埋电缆线路的接头和转角处必须设置手孔井或标桩,为便于维修和查勘,手孔井的间距应小于50m。
4、在电缆沟、手孔井内以及进入控制箱、配电柜的电缆和中间接头、终端头均应配有记载电缆规格、型号、线路名称或回路号数的电缆指示牌。
5、电缆连接的中间头或终端头必须密封防水。剖切电缆线是不能将电缆线芯绝缘外皮损伤。每次的电缆线路施工都应有施工的原始记录。
这其中包括:电缆型号、规格、长度、安装日期、中间接头和终端头的编号。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防止电缆线路的变动和修改,方便地埋电缆线路的查勘和维修每次地埋线缆线路有所变动时,都应该及时更正相应的技术资料和电缆指示牌,确保线路资料的正确性。
6、地下直埋电缆线路应采用铠状电缆。电缆的埋设深度应由地面至电缆外皮不小于0.7m;电缆外皮至地下建筑物的基础0.6m,不得小于0.3m;
电缆相互间距:水平接近时最小为0.1m,不同部门的电缆相互间距0.5m;电缆互相交叉时最小净距0.5m;
电缆与热力管道、煤气、石油管道接近时的净距为2m,相互交叉时净距为0.5m;电缆与树木主干的距离不小于0.7m。
7、直埋电缆沟内不得有石块等其它硬物杂质,否则应铺以100mm厚的软土或沙层,电缆敷设后上面再铺以100mm厚的软土或沙层,然后盖以混凝土保护板或砖,覆盖的宽度应超出电缆两侧各50mm。
8、直埋电缆在进入手孔井、人孔井、控制箱和配电室时应穿在保护管中,且管口应做防水堵头。与城市道路、桥梁等交叉时应增加保护管,保护管的顶部到路面的深度不小于0.7m,保护管两端伸出车道不小于0.5m。
电缆从地下引出地面时,地面上应加一段2.5m的保护管,管根部应伸入地下0.2m,保护管须固定牢靠。
9、电缆沟的砌筑应考虑分段排水,沟底应有良好的散水坡度,沟的盖板一般用钢筋混凝土盖板,室内经常需要开启的电缆沟一般用钢盖板。
整条电缆沟都应装设连续的接地线,接地线的两头和接地极连通。金属电缆支架必须与接地线相连,接地线可采用40×4扁钢(最小截面不小于80mm2),沟内金属构件均应经全部热浸锌。
电缆在支架上水平敷设时,终端、转弯以及电缆接头的两侧都须加以固定,电缆支架的水平间距为0.8m,垂直间距为1m。
10、在桥上敷设的电缆应加垫弹性材料制成的衬垫,桥两端和伸缩缝处应留有电缆松弛部分,以防电缆由于结构胀缩而受到损坏。
11、电缆穿保护管长度在30m以下时,直线段保护管内径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有一个弯曲时不小于2倍;有两个弯曲时不小于2.5倍。
电缆穿保护管长度在30m以上时,直线段保护管内径不小于电缆外径的2.5倍,过长时应设手孔井或人孔井。
12、钢管敷设弯曲角度一般不小于90°,弯曲半径应不小于钢管直径的6倍,条件许可时可以做到钢管直径的10倍,明管敷设只有一个弯曲时,可为4倍。
钢管用束节连接时,必须牢固并涂防腐油脂,束节两端的钢管要有可靠的电气连接。管口必须光滑、无毛刺,管内清洁无杂质。
在预埋时,各类保护管管口应用木塞堵住管口,以防杂物进入管内。导线在管内不准有接头或伤痕,导线穿管后应用绝缘布包扎或用塑料套管,严禁两种不同规格材料的导线穿在同一根管中。
『玖』 市政道路内电缆埋深应该是多少
市政道路内电缆人行道埋深0.8米以上,车行道1米以上。电缆在土壤中直埋敷设时要考虑冬季专冻土层属厚度,避免因土壤结冻损坏电缆。中原地区冻土层一般不超过0.7米,所以直埋电缆埋设深度要求大于0.7米即可。穿保护管敷设的电缆不受此限制,满足机械强度要求即可(如穿过道路的保护管只要不至于被车辆压坏或路面损伤造成电缆损坏就行)。
一、直埋敷设电缆的路径选择,宜符合下列规定:
1、应避开含有酸、碱强腐蚀或杂散电流电化学腐蚀严重影响的地段。
2、无防护措施时,宜避开白蚁危害地带、热源影响和易遭外力损伤的区段。
二、 直埋敷设于非冻土地区时,电缆埋置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电缆外皮至地下构筑物基础,不得小于0.3m。
2、电缆外皮至地面深度,不得小于0.7m;当位于行车道或耕地下时,应适当加深,且不宜小于1.0m。
三、直埋敷设的电缆严禁位于地下管道的正上方或正下方。
四、直埋敷设的电缆与铁路、公路或街道交叉时,应穿于保护管,保护范围应超出路基、街道路面两边以及排水沟边0.5m以上。
五、直埋敷设的电缆引入构筑物,在贯穿墙孔处应设置保护管,管口应实施阻水堵塞。
『拾』 电力电缆套管地埋有什么要求
1
直埋敷设电缆的路径选择,宜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避开含有酸、碱强腐蚀或杂散电流电化学腐蚀严重影响的地段。
2
无防护措施时,宜避开白蚁危害地带、热源影响和易遭外力损伤的区段。
2
直埋敷设电缆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电缆应敷设于壕沟里,并应沿电缆全长的上、下紧邻侧铺以厚度不少于100mm的软土或砂层。
2
沿电缆全长应覆盖宽度不小于电缆两侧各50mm的保护板,保护板宜采用混凝土。
3
城镇电缆直埋敷设时,宜在保护板上层戚唯铺设醒目标志带。
4
位于城郊或空旷地带,沿电缆路径的直线间隔100m、转弯处或接头部位,应竖立明显的方位标志或标桩。
5
当采用电缆穿波纹管敷设于壕沟时,应沿波纹管顶全长浇注厚度不小于100mm的素混凝土,宽度不应小于管外侧50mm,电缆可不含铠装。
3
直埋敷设于非冻土地区时,电缆埋置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电缆外皮至地下构筑物基础,不得小于0.3m。
2
电缆外皮至地面深册仔斗度,不得小于0.7m;当位于行车道或耕地下时,应适当加深,且不宜小于1.0m。
4
直埋敷设于冻土地区时,宜埋入冻土层以下,当无法深埋时州磨可埋设在土壤排水性好的干燥冻土层或回填土中,也可采取其他防止电缆受到损伤的措施。
5
直埋敷设的电缆,严禁位于地下管道的正上方或正下方。
电缆与电缆、管道、道路、构筑物等之间的容许最小距离,应符合表5.3.5的规定。
表5.3.5
电缆与电缆、管道、道路、构筑物等之间的容许最小距离(m)